3.1.2 现行装备保障物流系统筹供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上述现行装备器材筹供流程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军队的器材保障基本上是采用“信息逐级汇总、器材逐级供应”的运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依托传统“数量规模型”的器材保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部队维修保障任务的需求,暴露出许多问题。
1.缺乏信息共享,信息集成化程度低
目前,由于器材筹供信息化集成度偏低,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需求变异放大严重。器材筹供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物流环节和不同的职能部门,信息的流动以“串行”的方式进行,物流系统的下游节点需求只有在上游节点的活动完成后才能予以响应,保障需求和保障响应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时间差”和“信息差”。例如,器材申请是由修理分队开始逐级汇总上报直至全军机关的,受“牛鞭效应”的影响,机关获得的需求信息往往是基层实际需求变异放大的结果,需求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尽管装备器材保障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信息处理手段仍较为落后,没有完全形成供应保障信息网络。一是大多数单位仍是手工作业模式,器材的申请、补给依然采用年初预算请领、信息逐级上报的方式,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重复性工作多、信息逐级变异放大等问题。二是缺乏规范的信息标准和统一的系统规划,使器材保障的各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和信息资源共享。三是信息传递效率低,缺乏有效及时的信息反馈,使得装备机关不能全面及时地掌握现有的器材保障资源和器材需求的变化情况,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器材保障调控,难以实现精确、高效保障。
2.供应周期长,需求响应慢
从用户提出申请到器材供应至使用部队所需的时间即为物流系统的响应周期。装备保障物流系统以满足修理分队器材需求为目标,器材的供应需要经过工厂生产、各级物流中心的储存和供应,最终才能达到分队。据调查统计,在整个供货周期中,大量时间花在了信息处理、订货处理、运输及仓储等待上,尤其是仓储等待时间占整个物流周期的40%~50%。在现行的保障条件下,器材逐级申请,导致申请环节过多,信息传递不畅,需求信息不准确;器材逐级供应,导致供应环节过多,供应周期长,器材回流现象严重。在器材筹措与供应系统的实际运行中,部队从提出需求到获得上级器材补充往往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而这种需求反映到生产厂家往往是半年甚至一年,而器材生产完毕后,先由各生产厂家运抵全军物流中心再向各战区进行逐级分发,直至修理分队。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器材回流现象,既增加了运输费用又延长了供货周期,无法满足器材保障的时效性要求。
3.缺少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
装备保障物流系统在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方面有待加强。一是目前器材保障体系采用逐级申请、分级供应的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调剂供应机制,不能充分地协调和利用现有资源,使得装备保障物流系统整体效率低下;二是军方与器材生产企业尚未形成协作伙伴关系,导致器材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器材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不能共同担当,器材采购的价格不能随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价格过高导致军队采购成本上升,价格过低导致生产积极性受影响。
4.缺少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长期以来,装备保障都是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承担了过多的社会保障职能。各种保障基本上都是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没有充分发挥地方各种资源的优势,没有很好地实现军地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没有突出装备保障部门的核心业务,而是使部队甚至一个单位都形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自我经营管理模式。这种自我封闭的保障模式,割裂了部队与社会的联系,看不到大量廉价又丰富的社会资源,只能使器材保障投入的人力、资金更多,而效率更加低下。
因此,为进一步适应军队转型建设、新型装备大量研制与使用和装备维修保障的需要,装备器材保障建设必须总结、梳理、深化和推广原有成果,系统规划新型装备保障物流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装备器材保障的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