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息化发展概况
2020年,财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创新思路,破解难题,狠抓落实,全面推进财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和促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扎实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决策部署落实】
组织完成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建设。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监控工作要求,按照部党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仅用20天时间搭建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将实行直达机制管理的资金(包括直达资金和参照直达资金)全部纳入监控范围,建立资金台账,实现资金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链条跟踪监控。截至2020年年底,系统已在中央本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7个地区及所辖市县正式运行,资金台账每日更新跟踪。
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优化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及时性,加强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的动态监控。升级地方债务监测平台,实现地方债务常态化动态监控,推动跨部门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对防范化解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
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印发《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统一各级预算管理流程、管理规则、管理要素和数据标准,为指导地方整体协同推进一体化建设夯实了基础。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施,截至2020年年底,第一批16个实施地区基本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省本级和部分市县上线运行,并与全国预算管理数据汇总系统连通,按日上传预算管理数据;第二批21个实施地区大部分已经开展系统建设,在省本级和试点市县实现项目库、预算编制等模块上线,初步实现了预算管理主要业务环节的衔接贯通,以及上线地区财政部门的业务协同和数据汇聚。
成立全国财政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组。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标准的“指挥棒”作用,筹建了全国财政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组,组建了第一届工作组委员会。2020年12月2日,国标委批准成立全国财政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组;2020年12月29日,工作组组织召开了全国财政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委员全体会议。
【推进财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强化财政网信工作组织领导。一是根据机构和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财政部网信领导小组、财政部网信办成员,确保“财政部网信领导小组决策部署、财政部网信办管理协调、各单位全面参与”的议事机制有效运行。二是召开1次网络安全工作会议、2次网信领导小组会议、1次网信办会议,议题涉及网络安全学习教育、听取工作报告、审议年度计划、部署网信重大工作事项等,有效推动财政网信重大问题解决。
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部网信制度体系。一是适应财政部网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形成财政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项目计划审批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实施、验收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监督检查管理7个新办法,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优化了管理流程,增强了业务司局在项目需求分析、立项审批、验收管理等环节的参与度,强化了外部约束。二是加强网络安全和运维监督管理,制定《财政部信息系统升级数据备份管理办法》《财政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项目外包服务管理办法》等,保障业务数据在系统升级期间的完整性。
加强财政网信项目执行管理。一是贯彻“过紧日子”思想,根据批复预算组织完成2020年部本级网信项目计划调整。二是严格落实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要求,以及“厉行节约、从严从紧”的预算编制原则,组织完成2021年部本级网信项目计划编报工作。三是规范项目执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硬化项目预算约束,强化项目预算执行,不断提高项目资金执行均衡性和有效性。涉及重大项目的,及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
【全方位提升财政业务管理保障水平】
支撑财政管理改革。优化中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发项目库清理模块,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定员定额测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需求测算等功能,保障预算管理改革顺利推进。推动财政电子票据系统建设,实现抗疫捐资与票据“即捐即开”,所有捐款开票环节有迹可查,确保账账相符、账物对应。建成国有资金管理情况编制分析平台,为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提供技术保障。特别是适应疫情情况,做好移动学习平台、全国财政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平台的运行保障,全年支撑45期线上、47期线下培训的顺利举办,线上、线下培训分别达37196人次、10193人次。
支撑“放管服”改革。一是优化财政部政务服务平台服务门户和政务服务旗舰店,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一站式”展示。继续完善财政部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实现与国家平台对接,实现“一次认证、全网通办”。二是建设完成财政部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现5项审批事项在线办理后进行“好差评”评价。三是改造行政审批管理系统,保障部本级彩票发行管理等行政审批事项申报,改造资产评估机构备案系统。四是建设财政部电子证照系统,完成主体功能开发,实现与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等对接。五是完成“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发,为监管业务数据汇聚提供技术支持。
强化数据资源共享。一是大力推动财政部内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建设财经数据查询App、财政数据动态监测平台和财政信息数据平台,多维度集成财政收支、宏观经济、金融、大宗商品等时间序列数据,以折线图、柱状图、动态图、地图访问等方式,直观展示财政经济指标变化趋势,全面提升财政干部对数据的掌握、利用、分析方面的能力。二是持续做好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积极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开展财会监督要求,相继开展财会监督数据梳理、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打通非涉密数据和涉密数据传输通道等工作,严格落实了党内监督有关要求。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供预算收支情况等各项实时数据,有效增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审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一是完善网络环境。适应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需要,扩充有关省市业务专网带宽;更新升级外网数据存储系统,满足外网各业务系统数据存储需求;做好系统基础运行环境保障,为应用上线部署和升级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撑。二是加强网络安全基础防护。升级业务专网和涉密网灾备系统、西安异地容灾中心和各省市灾备系统,提升灾难恢复能力。财政部电子政务内网通过密码测评及安全性审查,实现与中央网络平台网络系统、域名系统、信任系统等的对接。完成27个新系统定级备案、59个已备案系统测评、5个已备案系统信息变更、10个下线系统备案撤销,全面整改测评提出的问题,逐一消除隐患。三是做好机房与客户端技术服务。初步完成丰台新机房建设,加强机房巡检和预防性维修,提升风险预警能力。优化客户端技术支持和服务流程,及时处理故障、解决问题。四是保障视频会议系统运行。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及外事视频会议数量激增,共支持123次全国财政视频会议、183次国际视频会议、72次本地会议、7次国务院办公厅视频会议、3次中办视频会议,其中,支持部长级视频会议93次。
强化网站信息服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工作要求,按期将财政部门户网站自2013年以来公开发布的现行有效的政策文件推送至国务院政策文件库,并同步推送网站新发布的相关信息。二是完成财政部内信息网站改版,进一步简化网站首页频道设置,更加突出财政特色。拓宽财政部内信息网信息采集渠道,丰富网站信息内容。三是紧跟政府采购动态,扩大网站信息渠道,不断提高信息发布时效性和权威性;健全网站运维体系,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2019年发布标讯132万条,受理服务请求8.4万人次,一线解决率达98%。
【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
统筹开展财政网络安全检查。按照有关要求,2020年8—11月对财政部机关、各地监管局及部属各单位组织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全面排查各单位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和风险隐患,深入分析和评估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安全风险,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印发网络安全检查通知,同步组织地方财政部门完成网络安全检查。
全面做好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与应急处置。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制定《财政部网络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职责分工,建立联动协调机制,规范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应对网络安全事件能力。二是针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系统漏洞扫描,加强应用系统上线检测,强化客户端、网站的运行监控与防护,全力做好疫情期间数据安全保护及全国“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网络安全保障,提高对外部威胁和攻击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三是对于系统预警、日常监测及监管部门发现的风险隐患或风险事件,迅速进行应急响应,积极督导做好风险排查和整改,防止重大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确保“重点时段、重点系统、重点内容”的网络安全。
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和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政策法规,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强化财政干部职工网络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组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培训,使财政部机关各司局、各地监管局、各省级财政部门有关人员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主要工作及标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