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30,中国第一轻卡
在中国轻型车的序列里,与社会民生需求结合最紧影响最大的,能称为中国第一轻卡的,恐怕非北京130莫属。
经过三年调整,被“大跃进”折腾得精疲力竭的国民经济逐年恢复。1965年,国民经济处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社会各行各业生机勃勃,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首都的清洁卫生和秩序是北京市各级领导时常牵挂的大问题。当时,北京每到冬天,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送取暖煤和冬储大白菜的大车,这些大车都是牲口驾辕,拉车的马匹走到哪里,拉屎拉尿到哪里,胡同里到处是一堆堆的马粪,居民们对此很有意见,市容环境也大受影响。
北京城有几百年的历史,城区内各个胡同、街巷道路狭窄,只能通行马车。20世纪60年代的北京尚未实行集中供暖,每到冬天,这些胡同、街巷里的居民都要买进大量的煤炭堆在自家院子里烧火、做饭、取暖。冬天,家家户户购买大白菜储存过冬也是北京的一大特色。每到冬天,给居民们送煤炭和大白菜成为一项重大任务。那时的汽车少,不光车少,而且基本都是载重4吨的解放牌大货车,又大又笨的解放牌大货车进不了胡同,即使勉强进去,也拐不了弯,倒不了车,能钻胡同走小巷的只有马拉的大车。经层层反映,这个问题最后被提到了北京市政府办公会议上,大家都想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不让马车进城,那居民们的煤和大白菜谁来送?开会的官员们感叹:“解放牌货车那么大,进不了巷子,要是有一种小一点的汽车就好了。”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彭真说:“我们有自己的汽车厂,让汽车厂设计生产一款小一些的,能够在胡同巷子里开行的汽车。现在北京市正在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要把生产轻型汽车列入‘三五计划’。”彭真当场指定常务副市长万里负责此事。万里立即组织北京市交通运输局调查研究拿出方案。经过调研,北京市交通运输局将制造轻型车的任务交给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第二修理厂。原中汽公司副总经理冯克回忆:
有一天,万里同志和王纯找我、北内厂长李本和北京市交通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朱临等其他几位同志谈话。万里说:“第三个五年计划要办三件事情:一是马车不进城,二是黄土不露天,三是路桥要立交。你们要想办法生产一种小吨位的货车。”
根据万里的谈话,我们认为,组织生产130型小货车的时机到了。北京市决定立项,由北京市交通局负责生产小货车,由北京汽车制造厂、北内厂、北京汽车配件厂做主要配合。交通局立即组织力量进行设计和生产,我们三家要合力在北京二里沟生产出130小货车,用来代替马车。
北汽第二修理厂的前身是北京市汽车修配厂第二分厂。早在1958年,这个厂在清华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就设计制造过微型车。这种微型车采用两缸6马力的发动机,如同今天的“摩的”。1959年国庆节前试制出3辆,时任一机部部长段君毅听说后专门来参观,他对这种小车很感兴趣,还专门向周恩来总理汇报,设想用这种车来取代满街跑的人力车。这种小型车先后生产了126辆,东城、西城两个区分了43辆,崇文、朝阳两个区分了11辆,一些机关单位也分了一部分。这种车技术含量低,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而且资金拮据,无法投入批量生产,只勉强维持到1961年,实在难以为继,只能下马。下马后,第二修理厂的930名职工只能重操旧业—修理汽车,也生产点汽车配件。
1965年11月,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造轻型汽车的决定,北京市交通局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提出,新研制的轻型载货汽车要贯彻“好看、好用、好造、好修”的原则。在参考上海正在试制的SH1201.5吨轻型车和日本丰田公司的DYNA1900的基础上,北汽第二修理厂确定了北京自己研制的轻型载货车的基本指标:载重2吨,平头驾驶室,小轮胎低重心,适宜进入胡同街巷,发动机采用BJ212的492Q75马力汽油机,变速器采用东德易发(IFA)C32,车架采用与丰田1900型相同的结构,型号为BJ130。除了技术指标外,为做到好看,北汽第二修理厂请来中央美术学院郑柯教授指导造型,郑教授共画出90多张造型图供厂里选择,然后按照选定图形做出石膏模型,钣金师傅按照石膏模型敲出车身。1966年4月28日下午,2台样车试制出来。看到式样新颖、小巧漂亮的样车,试制组的人员心情激动、跃跃欲试,几个人当夜就开到八达岭的山路上转了一圈。至1967年6月,北汽第二修理厂共试制出20辆样车。
新车出来了,好不好用?好不好修?好不好看?好不好不能自己说了算,要听用户的评价。一机部汽车局对BJ130的问世非常关注,为了了解用户的反映,汽车局专门组织BJ130到国内10个省做示范访问。BJ130造型新颖,特别适合城市里轻型货物的运输,低矮的车厢也便于货物上下,特别受到邮政、商业、副食等部门的欢迎,其底盘也有很大的改装空间。这次示范访问获得巨大成功,各地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可以买到这个车?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示范样车就留在本地不要走了。根据访问统计,BJ130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其数量远远超出北汽第二修理厂现有的生产能力,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产能,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长的时间。对于一机部汽车局和北汽第二修理厂而言,资金和时间都没有,产品有市场但无生产能力,怎么办?
一辆汽车身上有发动机、车身、车架、底盘等几大总成,每个总成都由大量的标准和非标准零部件组成,这么多的零部件不可能都由汽车厂自己生产,只有将部分零部件扩散给其他专业厂去生产,与北京130形成稳定的配套关系,主机厂与配套厂互相依存,才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在一机部汽车局协调下,北汽第二修理厂做了大量的调查,选定一批具备生产能力的工厂,并与之形成协作配套关系,边生产、边改造、边完善。至1972年,北汽第二修理厂与北京市和全国60多家工厂形成生产协作关系,外协、外购零部件约占整车成本的70%。依靠技术改造,充分整合资源,北京130初步形成专业化批量生产协作系统,1973年全年生产2350辆,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1972年11月13日开始,根据一机部汽车局的指示,长春汽车研究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北京130进行定型试验,包括2500千米可靠性试验和20000千米耐久性试验,并对发动机、驾驶室、前后桥、车身、车架等10个总成进行工况测试,整整进行了一年半。1975年5月,长春汽研所对北京130轻型载货汽车提交试验报告。报告认为:
北京130轻型载货汽车的整车设计较为成功,其动力性、制动性和转向操纵性较好,可作为中国近期一种基本车型投入批量生产。但在其燃油经济性和部分零部件质量存在薄弱环节,有待改进。
1975年5月20日,北京春暖花开、艳阳高照。友谊宾馆内人头攒动,宾馆的院子里停着几辆崭新的北京130汽车,操着天南海北口音的人们兴奋地围着这几辆汽车品头论足。一机部汽车局和北京市汽车工业公司组织的“2吨级汽车产品座谈会”正在这里召开,全国各地46个厂家的代表齐聚一堂。会上,长春汽研所宣读了北京130定型的检测报告,北汽第二修理厂介绍了北京130轻型载货汽车的试验和22项技术改进的情况。一机部汽车局副局长胡亮代表汽车局做出了重要决定:
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标准,要求全国生产2吨级轻型载货汽车的企业要以北京130为基础,实现整车技术参数与性能统一,发动机与底盘各主要总成统一,总成各部位连接尺寸统一,主要易损件统一,整车及主要总成装配、验收技术条件统一,即所谓2吨130型汽车“五统一”。
在国民经济水平相对低下,资金投入不足,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散、乱、差,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下,将一个适用范围广,很受用户欢迎的汽车平台立为标杆,按照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对全国汽车厂家实行“五统一”,将散乱的资源集中起来,在不改变生产厂家属性的条件下,可以提升产能,增加轻型汽车的有效供给,鼓励地方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推动各汽车企业升级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工业散、乱、差。这次会议对中国轻型汽车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72年7月,北京汽车第二修理厂更名为“北京市二里沟汽车制造厂”,1976年更名为“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1977年年底,就在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元年的历史时刻,经一机部汽车局和北京市汽车公司检测,北京130轻型载货汽车被列为国家合格产品。
从1974年起,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开始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扩改建生产车间、生产线,先后建成了冲压、驾驶室焊装、油漆、车架、前后桥、方向机、变速器、总装等24条生产线,为实现均衡生产打下基础。截止到1978年,北京汽车第二修理厂完成了底盘、总装、车身冲压车间的扩建改造,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实现了年产汽车7000辆,成为继南京汽车厂以外的第二个轻型车生产基地。1978年3月,经过改进的北京130A长货箱轻型货车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进入20世纪80年代,每到冬季,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因送煤炭和冬储大白菜而到处乱窜的牲口大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轻便灵活的北京130。北京市老市长彭真和万里的愿望,在北京汽车人手里变成了现实。不光在北京,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商业、贸易、邮政,以及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在引进的五十铃、依维柯未进入市场前,BJ130几乎是唯一选择。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各省共有20多个企业生产BJ130,总产量超过50万辆,产品畅销全国26年。在计划指标紧张时,甚至需要通过领导批条子购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第一轻卡非BJ130莫属。
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凭借BJ130轻型货车红极一时,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汽车企业的标杆。1988年4月,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香港肖特吉汽车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北二汽作为甲方投资1.4亿元,占注册资本金的70%。市场经济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北二汽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对BJ130进行更新换代,而国内其他轻卡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江铃、庆铃、东风轻卡、解放轻卡纷纷推出第二代轻型车。面对众多年轻新秀,BJ130垂垂老矣。由于产品老化,加之研发能力弱、技术滞后,北京二汽未能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运行机制,经营形势江河日下、日益困难,逐步陷入10多年的亏损境地,最后终于资不抵债。2005年11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宣告北京第二汽车制造厂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