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积极自救,大众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危机
4.3.1 收购汽车联盟——奥迪的前身
收购汽车联盟为大众带来了水冷前置发动机技术。为了提高竞争力,大众汽车开始与戴姆勒-奔驰合作。1965年大众分三次收购了戴姆勒-奔驰的子公司汽车联盟100%的股份,为大众带来了年产10万辆汽车的产能、1.1万名员工、1200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和新一代水冷前置发动机。大众的甲壳虫和大众1500等车型采用的都是风冷后置发动机技术,水冷前置发动机技术为大众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的高尔夫等新一代前驱前置水冷发动机汽车奠定了基础。
4.3.2 升级甲壳虫
大众对甲壳虫的动力系统进行了升级。1961年,甲壳虫采用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发动机排量仍为1200ml,但功率由36PS增加到40PS,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压缩比。自1954年以来,1200ml发动机是甲壳虫唯一的发动机类型。1966年,大众为甲壳虫选装了1300ml、50PS的发动机替代部分1200ml发动机车型。1967年,甲壳虫配载了一种更大排量的发动机:排量为1500ml,可输出53PS。搭载1200ml和1300ml发动机的甲壳虫仍继续销售,因为许多市场会根据发动机的排量征税。到了1971年,1500ml发动机被1600ml发动机取代,后者可产生60PS。
1965年甲壳虫的外观设计发生了自诞生以来的最大改变。甲壳虫车身冲压件的大部分被修改。风窗玻璃的面积增加了11%,门窗、后侧窗和后窗面积相应增加了6%、17.5%和19.5%。改变设计后甲壳虫有一个更开放、更通风的外观。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1971年推出更大尺寸的“超级甲壳虫”大众1302。这是甲壳虫首次有两个版本同时存在,一种是标准版的甲壳虫;另一种是新的、更大的1302,两者的前风窗玻璃不同。1302的行李舱空间增加了近43%,从140L拓展到260L。大众1302车身长增加了50mm,宽度增加了35mm,轴距增加了20mm(见图3-25)。
图3-25 大众1302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4.3.3 推出新车型
1967年的危机暴露出大众单一车型大规模生产的问题。虽然大众的销售情况在1967年之后有所改善,但是1967年的短期销售危机对大众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它暴露出大规模标准生产的经济敏感性。同时,由于大众标准化生产的少品种、大批量的特点,当内部的生产和车型政策发生变化时,这种灵活性较低的生产方式将面临压力。
大众在60年代推出了几款新车型来补充甲壳虫,但都没有收获甲壳虫的成功。甲壳虫在大众集团内部被命名为1型车,1961年9月推出了大众1500,它在集团内部被命名为3型车(见图3-26)。大众1500和后来的大众1600有三种车身风格:两门凹背、快背和方背,多元化的产品范围超过了甲壳虫(1型车)。但大众1500在关键性的工程原理上与甲壳虫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风冷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局。大众1500于1973年停产(见图3-27)。大众411是1968~1974年间生产的一种紧凑型轿车,有两门/四门轿车以及两门旅行车版本,6年间共生产了367728辆(见图3-28)。大众411是当时大众最大的乘用车,行李舱空间达到了400L。与大众1500一样,大众411保留了大众的风冷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后的重量分布为45/55。大众411作为大众的最后一款风冷发动机轿车,后来被帕萨特取代(见图3-29,图3-30)。
图3-26 大众1500(3型车)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图3-27 1961~1972年大众1500产量(万辆)及同比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图3-28 大众411(4型车)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图3-29 1968~1972年大众411产量(万辆)及同比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图3-30 1961~1972年大众集团分车型产量(万辆)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4.3.4 加大对研发的重视
大众增加了在研发方面的资本投入。1965年的投资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扩大生产设施,最重要的部分用于改善生产过程,增加自动化和扩大研发。1965年大众在沃尔夫斯堡建立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新增了一个现代化的气候风洞,风洞从1966年开始运行。1966年,大众增发了股本,从新股发行中获得的资金被用于技术研发,以增强产品在未来的竞争力。大众以1股新股换4股的比率向股东提供股本,增发股份使大众股本增加了1.5亿~7.5亿德国马克。1967年投资主要用于产品开发、精简生产和研发中心的建设。1968年,大众投入了5800万德国马克在扩大研发中心和建设新的测试跑道方面。1969年后,大众暂停了研发部门的扩张,把重心放在进一步改进车型和动力系统的设计,以及推出新车型上面(见图3-31)。
图3-31 1964~1972年大众集团投资额(百万马克)及同比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电子数据处理为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新举措。新的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使大量的测试数据能够迅速记录下来,并能快速地分析测试结果。例如,可以借助遥测系统将斜坡试验中记录的数据直接输入分析中心。此外,电子数据处理可用于所有重要研究数据的后续记录、评价和储存。
新测试区域的建设使得大众的耐力测试更加容易。由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日益拥挤,用它们来进行耐力测试变得越来越困难,新测试区域的建设缓解了这一问题。大众扩大了测试区域的测试跑道,其中包括高速公路和模拟公路网实际路况的各种跑道。耐久性道路试验不受外界影响,不管天气如何,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和耐力测试。
大众在车辆安全和尾气排放控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71年8月,大众展示了一种实验性安全车的原型,在这一车辆中包括了一些各国立法将强制制造商在其车辆中纳入的安全特性。这些安全元件要经过连续的试验,以确定是否有可能与生产车辆结合在一起。在已有车型基础上的安全改进和废气排放控制作为大众升级车型时的优先考虑。在大众1972年车型的300多项细节改动中,有1/3与这一领域的改进有关。大众在1971年推出的一个重要新功能是带有中央插座的测试电路,用于计算机诊断。大众服务机构的车间也配备了计算机诊断设备,可以快速检查车辆的运行和交通安全,并提供可靠的车辆状况信息。除了改进传统的推进方法,大众的研究活动还包括试验新的推进方法,利用气体动力学原理确定了发动机的最佳燃烧过程。为了消除空气污染,除了碳氧化合物,大众的研究还包含了其他有害混合物,如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二氮。
引入重大的工程创新,进一步改进产品。大众1500安装了自动变速器和液力变矩器,允许无离合器操作和多级驾驶速度范围的选择。大众1600的全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矩器和三速行星齿轮自动变速器组成。此外,所有的自动车型都配备了一个新的双连接后桥,进一步提高了行驶性能。另一方面,电子燃油直接喷射系统减少了尾气排放,这种节油装置最初只适用于为美国市场生产的大众1600。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从1967年8月起大众生产的所有汽车都安装了安全转向柱。此外,大众1300/1500、大众1600、大众货车和旅行车都配备了双制动系统。
4.3.5 调整海外市场
大众在墨西哥的本地化生产促进了销量增长。由于墨西哥新的进口规定使得进口汽车越来越困难,“大众墨西哥公司”从组装转向生产,并且收购了曾经大众汽车在墨西哥的销售代表。1965年,大众墨西哥的销量增长了59%。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大众在普埃布拉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1968年大众汽车在墨西哥的销量为22220辆,1969年占领了21.8%的市场份额(见图3-32)。
图3-32 1964~1969年大众在墨西哥销量(辆)及同比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
面对销量持续下滑,大众在澳大利亚停止生产。大众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被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在1969年前提高本国生产比例至95%。作为交换,澳大利亚政府给予了未来10年进口产品免税的优惠。为了配合政府的计划,大众对澳大利亚分公司进行了重组。由于生产的汽车在澳大利亚市场“水土不服”,不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大众在澳大利亚的销量情况仍在恶化。相比之下,大众的竞争对手生产的车型是专门为澳大利亚市场设计的,并且生产成本更低。到1966年,大众澳大利亚的销量从34588辆大幅下降到19586辆。持续的亏损和销量上的压力,迫使大众在1968年停止生产。特别是来自日本制造商的竞争,由于双边贸易关系的加强,日本制造商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占有优势。大众在澳大利亚的分公司更名为“汽车制造商有限公司”,重新使用进口组件组装CKD汽车(见图3-33)。
图3-33 1960~1966年大众在澳大利亚销量(辆)及同比
资料来源:大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