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运营实操手记:普通人如何掘金快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2 算法机制差异

平台的算法机制对于运营者来说是重中之重,平台对内容发布流程的设定与干涉,以及对流量分布的安排,都直接影响运营者的运营体验与难度,因此,了解平台之间算法机制的差异能帮助运营者迅速做出判断与选择。

1.快手:坚持“去中心化”准则

快手CEO宿华曾表示:“我们非常在乎所有人的感受,特别是那些被忽视的大多数。”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短视频平台,快手的流量分发机制始终以“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为要义,它更提倡内容运营者与粉丝之间保持平等的朋友关系。

例如,快手运营者在平台发布作品后,初始流程与抖音相似,经过审核后的作品将被放入初始流量池,数据优秀的作品将会经过逐层筛选进入更大的流量池。快手更重视快手运营者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因此“评论率>转发率>点赞率”;同时快手会在此阶段将平台作品的曝光量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某个作品的热度达到一定阈值后,其曝光量便会不断降低。其内容发布流程如图1-9所示。

图1-9 快手的内容发布流程

因此,快手上不会出现类似抖音上少量的头部精品作品占据平台绝大多数流量的情况。据快手官方报告,快手30%的流量会分配给头部热门作品,而其余70%的流量均会分配给中长尾作品,实现平台“公平普惠”的生态价值观。

这种“以人为本”的运营模式让作品创作的门槛更低,大大提高了所有用户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鼓励了平台所有的用户,使其愿意积极发布作品,展示自己的生活,加入平台的内容创作中。

在快手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运营者,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看见。所以快手是更适合普通民众的全民性内容平台,新手运营者的内容创作风格与想要带货的产品若能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便可以优先考虑在快手运营自己的短视频账号。

2.抖音:采取“中心化”思想

抖音的内容推荐机制与快手大致相似,也是通过大数据算法实施精准的个性化推荐,用户爱看什么,就推荐用户看什么,但在此基础上,抖音的流量分发机制是采取“中心化”思想打造KOL。

虽然早期抖音的流量分配机制选择“去中心化”,给初始用户均等的流量扶持,但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抖音逐步转向“中心化”,开始注重培养KOL,渐渐开始为拥有较多粉丝的抖音运营者分配更多的流量,让用户在兴趣圈内对KOL“仰望和追随”。

例如,抖音运营者在抖音账号发布作品后,经过审核的作品将被放入初始流量池,平台根据初始流量池内的用户行为判断内容是否受欢迎,通常情况下完播率>点赞量>评论率>转发率,若反馈数据良好,作品会被放入更大的流量池……以此类推,最终经过多轮筛选后的作品会如滚雪球般占据平台大部分的流量,而在筛选中未被选中的作品的曝光率则会非常低,因此平台内容呈现“贫富差距”大的特征,其内容发布流程如图1-10所示。

图1-10 抖音的内容发布流程

这种类似明星与粉丝的用户关系,逐渐编织出众星捧月式的情感关系,这种模式可以刺激优秀的抖音运营者不断创造更优质的内容,同时也激励着部分有想法的用户努力成为受人追捧的KOL。

3.视频号:“社交推荐”与“个性化推荐”相结合

在微信的官方介绍里,视频号的推荐机制依赖社交推荐机制与个性化推荐机制两种机制,如图1-11所示。

图1-11 视频号简介截图

而其中社交推荐机制包含三种规则,如图1-12所示。

图1-12 视频号社交推荐机制规则

在此规则下,视频号的内容发布流程则如图1-13所示。

图1-13 视频号的内容发布流程

个性化推荐机制,顾名思义是对用户的使用习惯、观看喜好等做数据分析,并贴上“标签”,再根据相应的“标签”为用户匹配符合对方喜好的内容。

两种推荐机制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视频号运营者获得他人对视频内容的认可,并且也有效利用了微信平台强势的内容传播力量,将它转化为视频号内容扩散的独家优势,加快新手账号的冷启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视频号的算法机制是快手与抖音的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