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敏感期:3-6岁蒙台梭利养育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敏感期

蒙台梭利教育主张在预习育儿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孩子成长的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孩子在特定的时间内对某些东西充满强烈的兴趣,并集中精力反复地做这件事。

敏感期分为很多种。正如文前第2页图所示,0—6岁的6年间,孩子会经历9个敏感期。在9个敏感期中,3—6岁的孩子会经历其中的5个:

运动敏感期。

感觉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写、读)。

数字敏感期。

文化与礼仪敏感期。

当然,这5个敏感期在孩子3—6岁期间并非按照顺序出现,总体呈波状,有重叠,也有关联。可以说,每个孩子的敏感期都有其复杂性,其范畴和深度也大相径庭。

不过,只要父母提前了解孩子在敏感期的特征,给予孩子正常的关注,就无须担心。

前段时间有个宝妈问我:“我们家3岁的孩子能在房间待1个多小时不出来,当我回头看时,却发现他已经把100多个战队英雄模型按照高低顺序整整齐齐地排好了,您说这孩子没事吧?”

我回答:“您家孩子玩得挺好的。”

这个孩子正处于运动敏感期,因此能自由地使用手指,聚精会神地玩游戏。他能摆好那些易倒的战队英雄模型,岂不该欢喜万分?

此外,处于运动敏感期的孩子对高度也会产生兴趣。他会小心地将玩具按照高低顺序排列,顺利完成之后,他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又补充道:“这是孩子知性的萌芽,他能集中精力,真的很棒!手指的灵活使用是孩子一生的财富,一定要好好守护。”那位宝妈便高兴地回家了。

诸如此类令人不解,甚至看起来十分淘气的行为,都隐藏着孩子成长的痕迹。

对孩子的成长有了正确认识后,父母就不会有孩子“只知道淘气,只会让自己生气”的观念,和打断孩子的行为,而是会去尽力守护孩子的成长。

也就是说,父母前后变化之差异,便在于“了解还是不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提倡预习育儿知识。说到底,在预习育儿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蒙台梭利教育。

其次更重要的是,不管孩子处于什么阶段,这一阶段既然有开始,那就有结束。

比如说敏感期,既然是一种“期限”,那么有开始,当然就有终结。过了6岁,敏感期的典型特征就会基本消失。

蒙台梭利认为,父母或者老师如果忽视了孩子的敏感期,就像“让孩子错过了末班车”。

也就是说,孩子的敏感期只有一次。

这么说虽有些残酷,却是事实。因此,“预习”是有必要的。一旦错过,即使想到“啊,那时候是孩子的敏感期呀,如果我那么做就好了”,也会成为“事后诸葛亮”,于事无补。

有人可能担心,“即使我对敏感期知识反复预习,但如果不去蒙台梭利幼儿园,是不是也会让孩子错失良机?”

大家大可放心,只要家长按照本书的方法预习,锻炼育儿能力,就不会忽视孩子的敏感期。书中所讲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在家里落实。

孩子的敏感期不会“梅开二度”,且非常短暂,只占成长过程的极小部分。不需要每天关注,但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

成长清单

3—6岁的孩子,会经历5个敏感期。

敏感期有始有终。

即使敏感期很短,即使只占很小一部分,即使不用每天关注,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要多多注意,在细微处给予孩子力所能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