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枚骨针说起
这是我们的祖先用骨头做成的一枚针。
1933年,考古人员在距今1.9万年左右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它。它大约长82毫米(和妈妈手掌的宽度差不多),针身光滑,针孔残缺,针尖呢,又尖又细。
有了它,人类就可以把兽皮、树皮等缝制成又合体又保暖的衣服!
要知道,人类最早是没有衣服可穿的。
那时候由于气候变化,严寒酷暑和各种意外伤痛给人们带来数不清的苦难。后来,人们发现除了用火来取暖外,把树叶、草、鸟类的羽毛等围在身上,也可以起到防晒、保暖的作用。古代蒙学课本《名物蒙求》上说:“生民之初,未有衣服。或衣羽皮,或衣草木。”屈原的《楚辞·九歌·山鬼》中也有以树叶为裙、鲜花为饰的山鬼形象。我们现在还可以在书本、电视、网络上看到土著人穿着草裙跳舞的样子。打猎的时候,如果把保留着兽头、兽角、兽尾的动物皮披在身上,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猎物甚至混进兽群中,这样更容易获得猎物。《山海经》中有着这样的记述:“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这长着虎齿,披着豹尾兽皮,住在山洞里的西王母就是原始人类的形象。现在我们还能从狩猎民族鄂伦春族人戴的“麅头帽”中,看到这种习俗的传承!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著有《楚辞》,其中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不过,这些临时凑合的东西可不是衣服。如果你在动物园里看到猴子把树叶顶在头上就以为这是它的帽子,那可是要闹笑话的。
人类有保暖合体的衣服穿,就是从一枚小小的骨针开始的。
不过,制作骨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山顶洞人使用的这枚骨针,直径只有3.3毫米,经过了打磨和钻孔两道工序。对于当时只能用石片对物品进行加工的人类来说,这可是相当了不起的本领哦!我们的祖先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终于制作出这枚坚固、锋利的骨针。
它是人类劳动的成果,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