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只有二十页的传世之作
《逼婚》是一部闹剧式的短篇喜剧。
莫里哀重返巴黎后所写的作品,大部分是三幕或五幕的大剧,独幕短剧并不多。而《逼婚》是一部不分幕的、只有十场戏的短剧。
为什么说它是“闹剧式”呢?
欧洲地区流行戏剧,最初是宗教剧。后来,为了吸引观众,人们开始在宗教剧的幕间插演一些民间小戏,这些小戏叫farce,farce有“肉馅”的意思。这些小戏是插在幕间演出的,就好比是做菜时夹在鸡肚、鸭肚、鱼肚里的肉馅,所以把它也叫作farce。这些小戏的主要内容是逗乐,打打闹闹,多使用插科打诨的手法逗人开心。在翻译成中文时,我们就把它译成“闹剧”。
在莫里哀参加流浪剧团,流浪于外省的13年间,法国民间流行的主要就是这种闹剧,莫里哀剧团演出的,也是这种闹剧。后来,莫里哀重返巴黎,接受主流思潮的影响,主要写三幕或五幕的大型喜剧。但是,莫里哀并没有丢掉民间传统,因为那是他的根,是他的拿手好戏;实践经验也告诉他,在大型喜剧里借用一些闹剧的手法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表现力。所以,他的大多数喜剧作品中总是带有闹剧的因素。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经常写一些闹剧式的或者闹剧成分很突出的作品。《逼婚》就是这样一部闹剧式的喜剧。
这部喜剧写的是一个名叫斯嗄纳赖勒的富裕市民与一个名叫道丽麦娜的贵族小姐结婚的故事。在剧中,斯嗄纳赖勒被逼结婚,所以剧本的名字叫《逼婚》。
在法国,民间原本就有一出闹剧,写的是一个男子惧怕结婚却被迫成婚的故事。莫里哀借用这个民间小戏作为构思剧情的轮廓,在内容上对它进行了彻底的改造,着力塑造人物。于是,一部情节简单、篇幅不大的短剧被莫里哀写成为一部内容充实、形象生动的佳品。
我们以剧本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来介绍这部作品。
剧本的中心人物是斯嗄纳赖勒。剧本一开始,莫里哀就用非常简练的笔法刻画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斯嗄纳赖勒要出门,向家人交代说:“有人给我送钱来,赶快到皆洛尼莫先生那边找我;有人问我要钱的话,就说我出门了,一整天不回来。”别看就这么几句话,里面却包含着多重意思,巧妙地交代了关于此人的一些基本信息:第一,他是个商人,开口就提到钱;第二,来找他的人都是为钱,不是来给他送钱,就是来向他要钱,对于这一送一要的两种人,他的态度是不同的,遇见来送钱的,他亲自接待,遇见来要钱的,他就躲起来,能拖就拖,说明他是个财迷;第三,他出门不忘交代事情,而且几句话就交代得清清楚楚,说明他为人谨慎,做事小心。前两点说明了他的身份,第三点则最为重要,是斯嗄纳赖勒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他是一个性格谨慎的人,不然,就不会产生那些有趣的事情。可以说,全部剧情都是建立在这点之上的。
斯嗄纳赖勒这样看重钱,但是《逼婚》这出戏写的并不是他与钱的事情,而是写他的婚姻故事。
斯嗄纳赖勒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头。他想要结婚成家,可是又有顾虑。剧本开场时,他看中了一个姑娘,而且已经订了婚约,当天就要举行婚礼,但他办事小心多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结婚。有了这样的疑虑,他就犹豫了起来。于是,他到处征求朋友的意见。剧本的第二场,他遇到了自己看中的那个女人,叫道丽麦娜。那女子告诉他,结婚以后,要“像两个世故佬一样过活”,各顾各的,谁也不要限制谁,谁也不要干涉谁。听到这样一番话,斯嗄纳赖勒预感到事情不妙。他的顾虑加重了,担心结婚后老婆给他戴绿帽子。
斯嗄纳赖勒又去向人请教。他找到两个哲学家,还找到两个埃及女人。这时,他问的问题不再是该不该结婚,而是自己结婚后会不会当王八。谁都没有给他明确的回答。后来,他知道道丽麦娜嫁给自己这个糟老头子只是因为自己有钱,而且她计划着“没有多久,就把他开发了”,自己就可以成为富婆,为所欲为了。这时,斯嗄纳赖勒的结婚梦彻底破灭,决定退婚。可是事情已经由不得他了。女方的父兄坚决不同意,非逼他成婚不可。道丽麦娜的哥哥要跟他决斗,甚至当场拿起棍棒就要揍他。斯嗄纳赖勒被逼无奈,只得答应和道丽麦娜结婚。
斯嗄纳赖勒已经50多岁了,他一辈子没有结过婚,是个糟老头子,还有咳嗽病。为什么他想起要结婚,而且迫不及待地定了婚约,当天就举行婚礼呢?其实,我们只要把这件事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就可以理解了。
当时法国正处于历史性的变化时期,那是一个封建制度由盛转衰、资本主义兴起的时代。贵族阶级已经衰落,有一批市民富裕起来了,但是这批市民在社会上地位很低,他们迫切希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怎样才能改变呢?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联姻,娶一个贵族阶级的女性当老婆,从而当上贵族人家的女婿,这样就可以挤进贵族队伍,获得贵族的身份。在当时,贵族阶级往往因为经济上的拮据,无奈地接受这种婚姻。斯嗄纳赖勒看上的道丽麦娜,就是贵族阶级。道丽麦娜家的人如此霸道,道丽麦娜的哥哥一张口就要决斗,道丽麦娜的生活作风如此糜烂,都可以看到贵族的做派。所以,剧本写的就是两个不同阶级联姻的故事。
在一般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社会现象是不多见的。但是17世纪的法国却是个例外。莫里哀敏锐地看到,这是法国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现实的变化。他对这一点抓住不放,借一出传统的闹剧为情节框架,写出了一部短小精致的佳作。在这个剧本里,他把斯嗄纳赖勒写成一个可怜的受欺负的人,而把道丽麦娜一家写成十分霸道、不讲道理、欺压别人的家庭。这种倾向,明显地表示出他是站在斯嗄纳赖勒一边的,是不赞成这种婚姻的。
值得注意的不仅是莫里哀的眼光敏锐和行动迅捷,很快就能抓住现实当中的新鲜事并写成剧本,而且他在剧本里塑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并揭示出这个人物做出可笑行为背后的性格和心理。这是《逼婚》这个剧本的重点,也是它的亮点。
剧本所描写的情节很简单,就是斯嗄纳赖勒一次又一次地向人求教询问。他已经决定结婚,还订了婚约,为什么还这样犹豫不决呢?剧本一开场就通过斯嗄纳赖勒的几句台词,向我们交代了此人的性格就是谨慎小心。对于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他当然会更加谨慎,也就是说,这是性格使然,并不奇怪。这样,人物的行动有了性格依据。
问题还在于他顾虑什么,犹豫什么?为什么这样犹豫?莫里哀深入地挖掘了人物的内心。原来斯嗄纳赖勒知道贵族小姐生活不检点是常事,唯恐自己娶到这样的人,被老婆戴上绿帽子,自己当了王八。这是他对当时的贵族的一种认识。他的顾虑不是无中生有的,道丽麦娜就是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女人。
斯嗄纳赖勒本来顾虑道丽麦娜会反对嫁给他,问她对这桩婚事满意不满意。道丽麦娜痛痛快快地回答说:很满意。一个贵族家的女子,怎么会轻易地乐意嫁给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呢?原来她自有打算。她对这桩婚姻寄有两点希望。第一点,结婚后可以摆脱老爸的管束,为所欲为,什么都玩;她要求结婚后,自己无论干什么,丈夫都不加干涉,不吃醋。这哪是什么贵族小姐,明明是一个水性杨花的风流女子。第二点,她认为,这是赚钱的好机会。斯嗄纳赖勒已经老了,活不了多久,只要老头子一蹬腿,她会成为富婆。用道丽麦娜的话说,只要“把他开发了”,财产就全归自己所有。这是一个道德败坏、居心叵测的坏女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斯嗄纳赖勒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那种欲娶又怕的心理,恰当地表现了当时法国市民特有的心态。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社会主流,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推翻不合理的旧制度,只能顾虑重重地、怯生生地试探着往上流社会里挤;至于贵族阶级呢,则已失去过去的辉煌,他们的道德已经败坏,只能靠过去的荣光和残存的威严,挣扎着生存。剧本从一个婚姻故事,管窥了整个社会,让我们看到17世纪法国社会的变化,看到两个阶级的人物处境和他们的心理,这真是以小见大的典范。
不过,这样来解读莫里哀的《逼婚》,还是不够的。这个剧本不仅仅从婚姻入手,管窥了一个社会,还从斯嗄纳赖勒为婚姻问题而向人求教的过程中,引出了许多辛辣的讽刺。
首先,剧本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哲学。斯嗄纳赖勒请教了两个哲学家。第一个哲学家庞克拉斯博士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那人根本不听他提出的问题,只顾自己纠缠在一场毫无意义的纠纷中,斯嗄纳赖勒气得把他推进门去。庞克拉斯岂肯罢休,他爬上窗户继续说,打开门走出来继续说,没完没了。斯嗄纳赖勒终于明白: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什么也不会,只会唠叨。
斯嗄纳赖勒找到的第二个哲学家是马尔夫利屋斯。此人是个怀疑论者,皮浪的信徒。他怀疑一切,对任何事情都不置可否,对任何问题的答复都模棱两可,只说“似乎”,不下断语。对斯嗄纳赖勒提的问题,他的回答是“也好也不好”“不见得不可能”“或许”“可能”,气得斯嗄纳赖勒拿起棍子揍他。
莫里哀为什么将这两个如此愚蠢可笑的人设计为两位哲学家的信徒呢?
这里提到的两种哲学在欧洲历史上都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都被当时的一些哲学家曲解到极其荒谬的地步。莫里哀在这个剧本里,对于当时这两种具有权威性的哲学进行嘲笑,表明了自己在哲学上的态度。
求教哲学家的两场戏本来是很难写的,但莫里哀成功地运用民间传统戏剧的技巧,把它们写得十分有趣。两个哲学家的形象来源于闹剧里的博士形象。莫里哀模仿闹剧里的做法,抓住两个哲学家对待问题的错误态度——一个主观固执,一个模棱两可——加以夸张,塑造出两个可笑的喜剧形象。
关于《逼婚》我们就谈到这里。一部小戏能写出这样的广度和深度,实在是难得。这是莫里哀短篇喜剧的一大特点:以小见大,小戏中藏着大题目。这样的剧本真不愧为经典,它值得我们好好地欣赏、学习。
最后,我还要补充一点。《逼婚》这出戏最早是在王宫里演出的。莫里哀知道国王喜爱芭蕾舞,便尝试在喜剧演出里加入芭蕾舞表演。这样做效果很好,加强了喜剧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莫里哀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戏剧家,他从这样的表演中,萌发出一个新的想法:如果能把这两种戏剧形式结合得更好一些,让它们融成一体,就可以形成一种新的戏剧形式。于是他开始探索新的戏剧形式。几经琢磨、试验,他终于取得成功,写出新形式的剧作。这种新的剧种叫作“喜剧—芭蕾舞”。下一节,我们就来谈谈莫里哀喜剧—芭蕾舞的代表作——《贵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