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百“泉”归“海”,小小海子,一线通南北
元世祖忽必烈像
郭守敬的这一次提议,元世祖痛快答应了,原因在于:至元十六年(1280)元灭宋之后,长江淮河以南版图尽入元人囊中,江南地区富庶的经济成为元世祖一心挂念的目标,而当时从江南到大都的大部分财物运输的路线主要借助于黄河,水路遥远不说,而且风险颇大,中间又要经过一段陆运,非常不方便。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把江南的财物运到大都来,必须开凿贯通南北的水运航线,于是自至元十八年(1281年)开始着手开凿运河。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以前,元代已开凿了济州(今山东济宁)河与会通河,基本上建立起了从江南到大都的完整水道,但真正到达大都,还有一段距离要克服,那就是通州到大都。这一段距离虽近,但却是最后关键的一步。所以,元世祖在听到郭守敬的改凿金之旧河道的提议的时候,不假思索的就同意了,“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于是复置都水监,俾守敬领之”。而且,更为夸张的是,他还命令自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手执工具,冲上治河的第一线,等待郭守敬的调遣。这对郭守敬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荣誉,但此时郭守敬已经60岁了,回想在31岁时初次向元世祖的提议,再到今天终于实现,不知道他心中是什么滋味。
在皇帝的全力支持下,工程用了一年的时间(1293年)就完工了,共用楮币百五十二万锭,用工二百八十五万个,粮三万八千七百石,引水总长一百六十四里半,修闸门十个,分别为广源闸、西城闸(后改名会川闸)、海子闸(后改名澄清闸)、文明闸、魏村闸(后改名惠和闸)、籍东闸(后改名庆丰闸)、郊亭闸(后改名平津闸)、通州闸(后改名通流闸)、杨尹闸(后改名溥济闸)、朝宗闸。后经有司提议,将各闸闸门加固以砖石,提高了大闸的耐用性。至是,工程告竣,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也于此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南北通运的时代开始了,这就是堪称人类奇迹的京杭大运河。
这一条运河水道从北京西山的一眼白浮泉开始,引领众泉汇聚于积水潭,渟蓄作势,出海子闸(澄清闸),过万宁桥,入金代漕河旧道,激浊扬清,一路奔向通州。经通州北门外,过通济桥,东流注入榆河(一称潞河)。榆河是天然河道,与漕河会合后流入北运河(通州至天津一段运河),过直沽(今天津),进入南运河(天津至黄河一段运河),来到了黄河北岸的寿张县境(今山东阳谷县境内),与黄河面面相对。在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命运与黄河关系密切,在此处设有专门的积沙闸一座,用以阻挡黄河的泥沙流入运河。顺黄河下去不远,到旧东阿的西北,从此便接上了黄河岸的运河河道,大运河从此开始了它艰难而壮观的南部旅程,最后到达北方统治者心目中的人间天堂——杭州。中国东南丰富的物产就循着这一条运河河道一路北上,最后到达元大都内的积水潭,供应着整个帝国政治心脏的运转所需的物资,这小小的十里“海子岸”于是成为担荷起一个庞大帝国的生命线。
通惠河二十四闸示意图(自姚汉源主编《京杭运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