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哪里来:史前环境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从中华群岛到中华半岛
(5亿—2亿年前)

中华大陆的童年

打开任何一幅世界地图,亚欧大陆都很难被忽视。它不仅是地球上面积最辽阔的大陆,也是人类历史上许多关键事件的发生地,以至于地缘战略学家称它为“中央岛”,认为谁支配了亚欧大陆,谁就支配了整个地球。这种理论适用的时间并不长,亚欧大陆完全成形,荣登全球第一大陆的宝座,只是最近3000万年的事情。当恐龙出现时,地球上还没有亚欧大陆,而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等大陆倒是已经存在好几亿年了。

现代地球上最辽阔的亚欧大陆,居然是各大陆中年纪最轻的一员,而我们脚下的中国,又是亚欧大陆上环境变化最频繁、最激烈的区域。中国境内最古老的物质,是1976年3月8日坠落在吉林省的一批陨石,这些外星来客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与地球基本同龄。当时,地球还是宇宙中的一滴熔岩,过了大约10亿年,河北、辽宁一带的地表岩浆才开始冷却硬化,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岩层。随着地球的进一步冷却,这些岩石逐步增大,构成了未来大陆的核心区域,地质学家称之为“陆核”或“地盾”。中国最早的陆核有三块,即包括今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大部和吉林省南部的“冀辽陆核”,包括今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的“河淮陆核”,以及包括今内蒙古南部、山西省北部和陕西省北部的“鄂尔多斯陆核”。换言之,华北是中国最早的陆地,而中国的其他地区,包括东北大部、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原先都在海底,当时地球上80%以上的面积都是海洋。

这些华北陆核原本只是一些小岛,大约26亿年前,它们开始相互撞击,引发了中国最早的几次地质运动,形成了地质学家称为“华北板块”的一个大岛,而扬子板块(今四川、重庆、湖北、云南一带)、华夏板块(今浙江、福建、广东一带)、哈尔滨板块(今黑龙江、吉林一带)、准噶尔板块(今新疆北部)、塔里木板块(今新疆南部)、柴达木板块(今青海北部)和羌塘板块(今西藏中部)其他七个板块也开始在华北板块附近形成,但是大多仍然没有露出海面。

表3 中国主要地质运动年代简表

5.4亿年前全球冰盖解体,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中国的八大板块中,地势较低的淹没于海平面之下,地势较高的则成为泛大洋中的岛屿,主要有:包括今山西、河北与辽宁部分地区的“华北岛”,包括今四川、云南部分地区的“华南岛”,以及新疆、宁夏、安徽、山东、福建等地的一些小岛。上述岛屿合称“中华群岛”。

通过地磁、岩层等地质分析研究,我们如今对中华群岛的面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地图3 5.4亿年前的地球(罗三洋制作)

寒武纪的华北岛是一座南高北低的三角形岛屿,正南方为秦岭海,西南方为古祁连海,西北方是古亚洲洋,东方是浙皖海。秦岭海以南为华南岛,华南岛东北方为浙皖海,东南方为闽粤海和赣粤海,正南方为湘桂海,西方是古特提斯洋,北方是泛大洋。古亚洲洋上有五座主要岛屿,即与华北岛较近的松辽岛和柴达木岛、与华南岛较近的塔里木岛、包括准噶尔地区在内的哈萨克岛,以及位于哈萨克岛西北方的西伯利亚岛。华北岛与冈瓦纳古陆的澳大利亚部分隔秦岭海相望,华南岛与冈瓦纳古陆的南极洲部分隔湘桂海相望,华南岛以南还有构成现代亚欧大陆的其他岛屿,如马来岛、阿拉伯岛和波罗的岛(今东北欧)等,西伯利亚岛的西南方则是劳伦古陆。当时,大冰期刚刚结束,全球气候远比现代寒冷,南北两极仍然覆盖着厚厚的冰盖。从寒武纪的生物化石情况来看,中华群岛和这些邻近岛屿当时气候温润,很可能位于赤道附近,情形与现代的印度尼西亚比较接近。中国最重要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证据——澄江生物群,就生活在华南岛周围的浅海区。

当时地球表面比现代平坦很多,陆地上没有多少高山,海洋也比现代浅,所以海水占据了较大的地表面积。当时能被阳光射穿的浅海大陆架的面积比现代广阔,才孕育出浅海大陆架上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代海洋则不具备这些条件。后来,随着板块相互撞击,隆起抬升和俯冲沉陷运动日益频繁,山越来越高,海越来越深,这才形成了今天的地球景观。

因为还没有高山峻岭,寒武纪的陆地景观很单调,连河流都很少,因为河流需要地势起伏才能形成。当时,陆地上主要的水体不是河流,而是湖泊,并且在此后几亿年都是如此。直到几十万年前,随着地球上一些最高的山脉和高原最终形成,河流才开始取代湖泊,成为陆地上主要的水体,而我们的祖先将躬逢其盛。但在此之前,地球还有很长的演变之路要走。

地球演变之所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主要原因是经常遭遇环境剧变,被迫重走回头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地球迎来了两次生命大灭绝,原因都是环境剧变。约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冰期卷土重来,现代的撒哈拉沙漠都结了冰盖,因此“奥陶-志留纪冰期”又被称为“安第斯-撒哈拉冰期”。由于气温变冷,海平面下降,大片浅海大陆架露出水面,变成了荒漠,众多浅海生物被困在陆地上,干渴而死。由于当时的陆地上没有食腐动物(其实什么动植物都没有),它们的尸体大多都被很完整地保存下来,形成了化石。

4亿年前的泥盆纪,随着气温进一步变冷,海平面继续下降,中华群岛的面积越来越大,相互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于是,华北岛与柴达木岛相撞合并,中国北部多条山脉形成了,太行山就是其中之一。沈括在太行山上看到的海生贝壳化石,最早就属于这一时期。同时,原先长期是浅海的华夏板块从海水中升起,并与华南岛碰撞,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井冈山、罗霄山和南岭等华南山脉。

地图4 4亿年前的地球(罗三洋制作)

最早的征服陆地者

宋朝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用煤取代木材作为主要燃料的时代。从那时算起,人类大规模使用煤的时间不过一千年,消耗量却以惊人的速度上升。照现在的速度持续下去,地球上的煤将在21世纪末被开采殆尽。

人类对煤的热衷是有理由的:这种貌不惊人的黑石头是比木材更为优质的燃料,而且大多分布在地表浅层,便于开采。究其原因,煤炭原本就是树木,而且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树木。它们生长的时代,以树木为食的动物和微生物尚未演化出来。所以,这些树木在死亡倒伏后层层叠叠地积累起来。当时地球大气层的含氧量极高,地表很容易发生火灾,火苗不时窜入新生森林之下,大量枯木在低氧环境下长期闷烧,形成巨型天然烧炭窑,最终将枯木变成木炭,再经过漫长的地质活动,被埋入地下并保存至今,直到被急于获取燃料的人类发现。在点燃煤炭之前,我们理应向这些最早的陆地征服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地球上的煤主要形成于4亿—2亿年前,3.6亿—2.9亿年前的时代被叫作“石炭纪”,即煤炭形成时期。当时,寒流再度席卷全球,海洋面积缩减,陆地面积扩张,太行山和井冈山等山脉逐渐从海中升起,形成岛屿。这场持久而剧烈的海退使大批浅海生物困在陆地上,其中多数都缺水而死。它们的死亡并不是突然的:海退往往会在岸边形成许多潟湖(与海洋有水道相通的湖泊),潟湖中的生物很难察觉自己已经身处险境。一旦海平面继续下降,潟湖就会变成真正的封闭性湖泊。冰期的地表降水量较少,干旱是普遍的气候现象,所以这些封闭性湖泊时常要面临完全干涸的窘境。

对于绝大多数水生生物而言,一旦所在的水体干涸,死亡便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不过,当时月球离地球较近,这使得月亮的盈亏周期比现代短,日食和月食发生的频率更高,月亮对海洋潮汐的影响也更大。因此,潮汐活动会时常给近岸湖泊带去新鲜的海水,使一些濒死的生物偶尔会重新获得水分,得以新生。不断重复之下,一部分生物便演化出可以适应海滨水旱交替环境的特性。裸蕨是能够完全脱离海水的陆生植物,它的后裔蕨类和裸子植物都是形成煤的主要早期陆生植物。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在陆地上立足时,那里没有任何动物,连微生物都很少。没有天敌的植物大肆繁殖,此前一片死寂的内陆很快便形成壮观的森林。由于没有动物和微生物取食,这些蕨类和裸子植物森林经常近乎完整地变成化石,也就是煤。石炭纪时最广阔的一片森林位于华北岛,它们的化石就是如今华北的煤田,我们每天用的电很大一部分便得益于这些3亿多年前的陆生植物。在此之后,由于陆生植食动物和微生物的出现,煤就很难形成了。

比植物结构更复杂,也更脆弱的动物要想在陆地上立足,需要解决呼吸空气和避免过量紫外线两大问题。由于蕨类和裸子植物森林的繁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量转变为氧气,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3亿多年前,地球大气层中的氧含量首度突破了10%,过量的氧分子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在距离地表20—35千米的空中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大部分紫外线,能够穿过臭氧层到达地表的紫外线不足1%。陆地的生存环境终于变得友好,而此时海洋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安第斯-撒哈拉冰期结束之后,全球气温渐渐变暖,冰川消融使海退现象完全停止,反而出现了小规模海侵,深海中的生物到了浅海大陆架上。可是,地球环境并不稳定,3.7亿年前,两颗巨大的小行星先后撞击地球,引发了导致大部分海洋生物灭绝的“凯尔瓦塞事件”,随后寒潮在3.5 亿年前重新席卷全球,地球进入石炭-二叠纪冰期,海退重新开始。此时,冈瓦纳古陆、劳伦古陆、波罗的岛、阿拉伯岛等陆块联合起来,形成了统一的盘古大陆,西伯利亚岛与哈萨克岛相连,形成了辛梅里亚大陆,并日渐向盘古大陆靠拢。只有中华群岛继续在赤道附近的海域中独自漂泊。同时,由于海平面下降,中华群岛的西南方出现了一个新岛,即相当于今西藏中部的冈底斯岛,此外今天的西亚和西欧也作为岛屿浮出海面。盘古大陆、辛梅里亚大陆和中华群岛等岛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陆地环,包围着广阔的古特提斯洋,它后来发展为地中海和印度洋。

3亿多年前,海平面的下降使一批生活在浅海里的动物被迫登陆。由于环境已经改变,它们不再像以往搁浅的动物一样死去,而是在近海的湖泊河流中生存繁衍开来。这就是以蝎子和鱼石螈为代表的首批陆生生物。

在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陆地有史以来第一次与海洋一样欣欣向荣。但并不是所有陆地都生气勃勃,无论是蕨类和裸子植物等早期陆生植物,还是鱼石螈等早期陆生动物,对水的需求都非常大,其繁殖过程更是高度依赖水。盘古大陆的内部离海洋太远,无法获得足够的降水,因此气候极为干旱,而且大部分地区过于寒冷,不适合早期动植物生存。反倒是以中华群岛为代表的热带岛屿,由于四面环海,而且面积较小、气候湿润,成为早期陆地生物的天堂,也是蕨类和裸子植物扩张的极限。覆盖了几乎整个华北岛的华北森林,大概是当时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地球上的煤田分布格局强烈暗示着这个结论。

地图5 3亿年前的地球(罗三洋制作)

世界七大洲的煤田分布并不平均,主要煤田集中在亚欧大陆上,主要包括中国的华北煤田、俄罗斯的通古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法国的萨尔煤田、英国的曼彻斯特煤田等等。除了亚欧大陆,北美洲的煤田稍多(例如美国东北部的阿巴拉契亚煤田),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煤田很少。对照3亿年前的地球地图,很明显,地球上的主要煤田都位于石炭纪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岛上,以及盘古大陆和辛梅里亚大陆的北半部沿海地区,大陆腹地则基本没有煤田。今天的西亚、北非等地在石炭纪虽然也位于海滨,分布有茂盛的森林,但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这些森林最终没有变成固态的煤,而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

当我们现在燃烧的煤炭还是活生生的树木时,陆地环境与现代有很大区别,这可以从形成煤炭的蕨类树木的结构看出来。石炭纪的蕨类树木包括鳞木、芦木和封印木等,它们高达30—50米,多数都长着庞大的树冠,看上去非常壮观。松树、柏树、杨树、橡树、柳树等现代常见树木的地下部分大都与地上部分相当,20米高的树就有约20米深的根须,这样才能保证根基稳固,不易被风吹倒。与它们不同,3亿多年前的巨型蕨类尽管地上部分庞大,地下部分却很小,树根极浅(通常不足1米),而且水平向四周延伸,没有主根,结构与海藻类似,5级阵风就足以将其吹倒。这样的巨树能够在地球上繁盛1亿年之久,无可置疑地说明,当时地球上没有台风、飓风和龙卷风,可能稍具破坏力的强风都不多见。此外,石炭纪的巨型蕨类没有年轮,说明当时地球上湿度很稳定,没有雨季和旱季之分。

同样是在3亿年前,由于排放氧气的植物过多,而吸入氧气的动物过少,地球大气中的氧含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35%。这么高的氧含量不仅促进了臭氧层的形成,也有利于节肢动物的发展。节肢动物没有鼻子,用体表气管呼吸空气,所以对大气氧含量极为敏感,其体形也与氧含量成正比。因此,当时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些空前绝后的庞大节肢动物,例如1米长的蜻蜓、3米长的蝎子、4米长的千足虫等,它们是当时陆上和空中真正的主宰者。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大气氧含量的下降,此后的地球上再也没有这样壮观的节肢动物群了。

生活在氧含量过高的大气中是危险的。早期登陆的动物基本独来独往,尽可能避免身体接触,以防摩擦产生火苗,将自己烧死。动物个体之间的身体接触主要发生在交配和捕食环节,所以早期登陆的动物大多采取体外授精的交配方式,即雌性先排出卵子,雄性再授精;或雄性把一个精囊安放在雌性身上授精。这样的交配方式,导致雄性与雌性形同陌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得尽量避免身体接触,养育后代和照顾老者均可能引发自焚,所以幼虫一出生就要各奔东西,自求多福。基于同样的理由,捕食者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接触时间内杀死猎物,而不能与之激烈肉搏,所以蝎子、蜈蚣、黄蜂等古老昆虫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毒液作为攻击武器。至于其他动物门类,属于它们的时代尚未到来。在此之前,大气层的氧含量先得降下去。想让氧含量下降,燃烧是最简单的方法,既便捷,又有效。

不,爆炸见效更快。

爆发吧,火山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后2.7亿年间,地球上出现了许多有趣的动植物,但依然让人感觉有隔膜。那些古怪的蕨类植物恍如外星来客,我们熟悉的花花草草还不见踪影。动物也不太像地球生灵,它们头脑中的感受难以捕捉。其实,早期动物的神经系统大都不发达,每天在意的恐怕只有吃饭和睡觉,偶尔不由自主地释放出一些生殖细胞,至于能否孕育出下一代,就各安天命吧。

距今约2.9亿年的二叠纪开始,第一类人们熟悉的植物出现了——松树。与蕨类植物相比,松、柏等裸子植物树根较深,出现了枝叶分化,光合作用的效率更高,耐旱、耐寒、耐风。同时,两栖动物演化出羊膜卵和肺部,出现了可以长期适应干燥环境的早期爬行动物。

与此前的陆地生物相比,新兴的裸子植物与爬行动物更具优势。这说明当时陆地上的气候似乎正在恶化,根系不发达的巨型蕨类树木已经无法生存,两栖动物的处境也日益不妙。随着地质活动加剧,2.9亿年前的气候比3亿多年前更冷,冰原更广,风速更快,降水更少,海平面更低。以中华群岛为例,各岛屿的面积都有所扩张,还出现了台湾岛和海南岛。直到约2.7亿年前,持续了8000万年的冰期终于结束,全球气温开始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水上涨,降水增加,陆地面积缩小。这样的环境变化看起来能够促进生物的繁盛,但事实并非如此。

正是在距今约2.6亿至 2.5 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爆发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地球上96%的物种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了。原本生机勃勃的地球,突然间安静得出奇。

这次二叠纪末期的浩劫实在太彻底、太残酷,众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全都指向环境变迁,例如超新星爆发释放的伽马射线轰击地球、巨型陨星撞击地球、气温上升导致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泛滥而引发大瘟疫等等。不过,目前具备实际证据的只有现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火山爆发。

打开云南省地图,不难注意到,东北角的昭通市是一块奇怪的地区,像龙头那样从云南伸出来,似乎更应该属于临近的四川或贵州。事实上,昭通市与其南面的昆明市、曲靖市等云南核心区域紧密相连,昭通及其周围北至四川省峨眉山市、南至云南省红河州约50万平方千米的地区,都属于一大片暗色岩覆盖区。

暗色岩是玄武岩和辉绿岩在熔化状态下结合的产物,玄武岩主要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像昭通市及其周边这样庞大的暗色岩覆盖区举世罕见,可见火山爆发规模之浩大。直到1929年,地质学家根据首先在峨眉山发现的暗色岩标本,将这次火山大爆发命名为“峨眉山暗色岩事件”。后来的研究证明,峨眉山暗色岩事件发生于距今2.6亿年前,很可能引发了地球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

峨眉山暗色岩事件消灭了地球上近一半生物,1000多万年后,地球生物圈尚未恢复元气,更可怕的灾难又突然降临。在北极圈附近的俄罗斯苔原上,横亘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暗色岩分布区——广达300万平方千米的西伯利亚暗色岩带。对暗色岩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距今2.5 亿年的 100 万年内,这里出现了 46 亿年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群喷发。

表4 火山喷发分级表

与地震类似,火山喷发被分为0—8级。大体而言,0—1级喷发只对火山口周围很小范围的环境产生影响;2—4级喷发会波及较为广阔的地区;5—6级喷发能够改变整个大洲的气候状况,导致众多生物死亡;7—8级喷发则必然酿成全球性气候变化,甚至导致生物大灭绝。这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4级以上的喷发会将火山云柱顶端推上距地表18—55千米的平流层,大量火山灰进入平流层,居于云雾之上,不受风雨影响,因而随着地球自转散布到全球各地,造成空气污染和阳光照射不足。5级以上的火山喷发还可能破坏臭氧层,导致火山灰散去之后,地表紫外线照射强度激增,大量动物患上皮肤病,物种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

2.6亿年前峨眉火山群大爆发远远超出上文的火山喷发分级表所能够覆盖的范畴。当时中华大地还是群岛,峨眉火山群位于赤道附近的华南岛西部沿海地区。这次大爆发造成三个最直接的后果:一是华南岛上几乎所有森林和可燃物都被岩浆彻底摧毁,所以华南地区煤矿较少;二是灾后华南岛的面积增加了近一倍,台湾和海南等岛屿也开始露出海面,但都没有生命迹象;三是峨眉火山群喷发出的火山灰和甲烷等有毒气体从赤道随风扩散到世界各地,同时还引发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海啸,对全球生物造成快速的致命打击,大约60%的物种因此在短期内灭绝。有些科学家因此建议,将峨眉火山群大爆发单独列为一次全球生物大灭绝事件,即“瓜德鲁普世末期灭绝事件”。

峨眉火山群大爆发的规模如此恐怖,是因为它不是普通的火山爆发,而是一场罕见的超级地幔柱喷发。普通的火山喷发源于70千米厚的地壳内或地壳与地幔的交界处,而超级地幔柱喷发则源于超过700千米深的地幔深处,甚至接近地核。海量岩浆穿过小半个地球才冲出地表,必然对整个地球的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更糟的是,仅仅在峨眉火山群大爆发结束后1000万年,地球上就又发生了一次规模更大的超级地幔柱喷发——西伯利亚暗色岩事件。

西伯利亚火山群在距今2.51亿至2.5亿年的爆发时释放出多达5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和火山灰,总规模相当于5000次8级火山爆发,喷发出的海量岩浆导致西伯利亚火山群所在的辛梅里亚大陆迅速扩张,很快就同距离它最近的陆地中华群岛连成一片。地壳深处的岩浆其实是循环的,邻居家中如此热闹,中华群岛也不甘寂寞,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雁荡山、武夷山等火山几乎同时起爆。当时的恐怖情景史无前例,暗无天日的景象近乎不间断地持续了100万年,陆地植物和海洋植物都无法光合作用,约96%的二叠纪地球物种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所幸西伯利亚火山群当时所在的辛梅里亚大陆位于北极圈附近,对南半球影响有限,因此给地球留下了一些生命的种子。至于中华群岛上的生物,要么被岩浆和热气流烧成灰烬,要么被海啸卷入大海,要么被火山石、碎屑和火山灰掩埋,基本没有幸存的可能。

由峨眉火山群和西伯利亚火山群两次超级地幔柱喷发造成的二叠纪末期大灭绝宣判了绝大多数地球物种的死刑,也标志着古生代的结束与中生代的开端。亚欧大陆和恐龙,即将登场。

疾风知劲草,劫后现英豪

约2.4亿年前,当西伯利亚火山群与中华群岛火山群平息下来,遮天蔽日的火山灰散尽之后,地球已经面目全非。经过上百万年的连续爆炸,大气的氧含量下降了将近一半,火山喷出的岩浆堆积在浅海大陆架上,被海水冷却固化,辛梅里亚大陆的东侧与中华群岛连成一条狭长的陆块。辛梅里亚大陆的西侧又与其他岛屿合并,一直扩展到盘古大陆附近。至此,亚欧大陆初具雏形。它的大部分已经远离热带,漂移到温带和寒带,严酷的气候使新兴的生物望而却步。只有华北以南的半岛地区,依然是温暖湿润的生命乐园。

如今山峦起伏的贵州省关岭县在2.4亿至2.2亿年前是一个海湾,即盘江湾。奇虾、三叶虫、海蝎等古生代常见的动物那时已经不复存在,但盘江湾里还生活着许多菊石和鱼类,它们是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的幸存者。不过,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几种新兴的大型动物,有的像海豚,有的像尼斯湖怪。

以鱼龙和蛇颈龙等海生爬行动物为代表的关岭生物群,体现了三叠纪动物界的繁荣。作为它们的近亲,恐龙也在陆地上崭露头角,但仍被更古老的以丽齿兽和异齿龙为首的合弓纲爬行动物压制。恐龙因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而获益,但要想成为陆地的主宰,它们还要经历多场环境剧变的严峻考验。

第一次考验发生在2.42 亿年前,一次规模较小的冰期引发了拉丁期大海退。盘江湾完全干涸,鱼龙和蛇颈龙等盘江湾动物只好撤退到西南方较深的喜马拉雅海里。这次环境剧变对陆地动物影响不大,但是接下来它们就将面对严峻的考验。2.33亿年前,一颗陨星撞击了盘古大陆北端今格陵兰岛附近,引起了一系列地球环境的连锁反应:先是北美西部火山不断爆发,释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由于海水蒸发量急剧增长,地球进入了一个罕见的气候极度湿润期。有些学者估计,连绵不绝的暴雨持续了近200万年,大量陆上动植物被洪水淹死,刚刚复兴的合弓纲爬行动物遭遇重创,即“卡尼期洪积事件”。在此之前,由于地形起伏较小,陆地上还没有多少河流,卡尼期洪积事件在以岩石为主的陆地上冲刷出第一批河道,导致陆生动物要面对河流隔离的挑战。同时,河流还将岩石中的盐分冲刷进海洋,地球上的海水至此真正变咸,给海洋生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这场全新的环境挑战,许多成功度过二叠纪末期大灭绝的物种都消亡了。在这一千多万年内,随着气温的大幅变化,地球的海平面以惊人的速度升降,各大陆的面积和海岸线的形状也都随之戏剧化地变迁。中华群岛的面积一度增长了近三倍,岛上甚至出现了冰雪,随后大部分岛屿都在卡尼期洪积事件中被洪水完全淹没。不久后,地质史上著名的印支运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I)爆发,全球各个大陆的面积迅速扩张,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最后撞在一起。盘古大陆、辛梅里亚大陆与中华群岛等岛屿相连,不仅导致了欧洲、中国和东南亚的一系列山脉隆起,也使地球上所有主要陆块有史以来首次合为整体。自大冰期以来持续存在了3亿多年的中华群岛从此消失,它现在变成了盘古大陆的一座半岛——中华半岛。这次撞击对恐龙家族意义深远,从现有的出土化石来看,许多恐龙都发源于中华群岛,之后因中华半岛形成而扩散到世界各大陆上,例如最著名的霸王龙、伶盗龙、梁龙。

地图6 2亿年前的地球(罗三洋制作)

拉丁期大海退与印支运动造就了一统全球的盘古大陆,但这表面上的辉煌并不是无代价的。原始的亚欧大陆与盘古大陆的相撞,在盘古大陆的北部制造出一条既深又长的裂谷,海量熔岩从中喷涌而出,形同一连串火山集体起爆,造成地质史上仅次于西伯利亚火山群大爆发的火山事件——北大西洋玄武岩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酸雨连绵不绝,大部分植物被摧毁,水土流失严重,以致陆地上几乎没有土壤,只剩下暴露在外的岩石,海洋中充满了各种毒素,海水盐度也大大提高。结果,在约2.0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又发生了一次大灭绝,地球上76%的物种消失,其中包括水龙兽、麝足兽、犬颌兽、楔齿龙等合弓纲爬行动物,以及形形色色的陆生鳄类。原先被它们压制的恐龙等初龙类动物依靠强大的运动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熬过这一次次浩劫,最终成为大陆的主人。不过,仍有一些小型合弓纲爬行动物生活在边缘地区,其中的兽孔目最终会演化为哺乳动物,在恐龙灭绝之后重整山河,再度称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