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相关文献述评
一 国内外人口分布相关研究述评[8]
(一)国外人口分布相关研究
1.不同学科对人口分布研究的推进
人口地理学对人口分布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拉采尔和维达尔·白兰士等学者,前者阐发了地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后者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成为人口分布研究的奠基之作。特瓦萨构建了人口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之后,人口地理学家特别关注人口发展的政策建构,不仅有对国际人口迁移趋势及政策的探讨,还有结合本国人口迁移的政策创新。
人口生态学拓展对人口分布研究。人口生态学将人口与环境作为整体来看待,分析人口与环境的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探索了运用生态学规律引导人口合理布局,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等,并派生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社会学丰富了人口分布研究方法。从影响人口迁移的文化因素、制度建构、社会变迁等因素导入,运用田野调查等社会学方法探索人口的空间布局。如拉维诺维奇以人口统计学为基础,使用社会学方法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K.戴维斯在其著作《人类社会》中,用大量篇幅论证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及其与社会制度的关联。
人口经济学将人口分布研究推向深入。如雅克琳·博热-加尼埃是较早地把地理描述同社会经济和人口学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的人文地理学者。计量学成熟后,学者更注重通过数据来定量地对人口分布进行分析。如使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引出的重力模型来研究人口移动、产地与市场关系等;采用遥感技术研究人口分布与聚落分布等。再如格德斯坦和斯莱的《城市化的度量和城市人口的预测》一书对城市化程度、速度、人口分布、人口潜力、首位度、基尼系数等进行了计算和应用。
2.人口分布研究评价
人口分布研究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从综合到分类、从单一到全面、从灵散到系统的历程,理论更加严谨、科学。随着计量经济学日益成熟,人口分布潜力、基尼系数、集中指数、重心指数的引入,让人口分布在实践应用中更加科学、可控。人口分布模型(如人口最优分布模型、人口转移矩阵模型、重力模型、居民点人口相互关系模型等)的运用拓展了人口计量学。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导入定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并对大数据进行挖掘,以求更加精准地促进人口合理再分布。
(二)国内人口分布相关研究
1.人口分布研究概述
近代学者开创了人口分布研究新领域。竺可桢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表面,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地理环境。他在1926年比较了江浙和欧洲人口最稠密国家的人口密度。1932年翁文灏发表了《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探讨了土地利用与人口分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1934年李景汉在《定县农村人口的分析与问题》中指出想要免除人口过度之压迫,可通过增加田地之生产、移民、降低出生率来解决。胡焕庸着眼于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的区域分布,发现我国东半部和西半部的人口分布存在巨大的差异,东北端起于瑷珲,西南至腾冲,存在一条明显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被称为“胡焕庸线”。
现当代学者对人口分布及再分布的理论和实践逐步推向深入。张纯元将人口分布纳入人口经济过程的分析中,认为人口合理分布要充分考虑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刘铮、李竞能对人口分布的特征进行了描绘,对人口迁移、人口城镇化与城乡人口分布进行了深入分析,特别关注人口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人口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口容量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刘洪康、吴忠观对人口分布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世界人口分布及制约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我国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祝卓从人口分布指标体系构建入手,从人口密度、人口分布重心、人口潜力、罗伦斯曲线和集中指数等方面分析了人口分布的表现形式,认为生产布局决定人口布局,对产业结构转换对劳动力流动和分布的影响及动力传导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分析了劳动人口地域分布,人口布局与城镇居民点体系布局等问题。
乔瑞迁认为人口的“平衡分布”不等于“平均分布”,这种貌似不平衡的特点与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各地的环境容量相适应。王桂新在《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分布经济学的探索研究》一书中对人口再分布与区域经济关系做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刘燕华等建立了综合的适宜人口分布模型,并计算了各省的理论人口密度分布。张善余对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分布等进行了分析,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压力和人口承载力等进行探讨。路遇对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研究,认为受多重因素制约,人口地理分布变动相对缓慢;政治因素对人口地理分布具有强烈影响;人口分布格局主要受制于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孟向京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对我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王露等以“六普”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系统预测了2020年和2030年分县人口规模,分析了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的基本布局、各地区人口增减变化以及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变化。
2.人口分布的分支研究
人口分布研究方法。王桂新对人口分布的定量分析做了系统介绍。童玉芬对耗散结构理论运用于人口分布的合理性检验做了有益的尝试。陈彦光等研究了区域城市人口分布的分形测度方法,利用最大熵方法推导关于城市人口密度衰减的Clark模型。俞路从隔离指数等空间性指标分析了人口分布变动情况。[9]
区域人口分布研究。《跨世纪的中国人口》对各省的人口分布做了较为翔实的分析。张治国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分布与自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刘正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分析了省级主体功能区人口分布格局。王国霞等基于山西人口普查资料和GDP数据,利用地理集中度、ESDA以及区域重心方法,分析了2000~2010年经济与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3.人口流迁相关研究
从传统的探讨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到分析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人口迁移的关系,再到探究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人口周期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等等,人口流迁研究向多视角、宽领域、跨学科纵深发展。辜胜阻将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从农村人口向城镇流迁与城镇化,城镇化过程中迁移人口的特征以及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量和流向等角度,提出了人口流动的合理化建议。杨云彦从人口迁移的界定出发,对人口迁移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应从人口流向、人口迁移与城镇化、人口迁移的结构以及长期发展的方案等方面出发,建立现代人口管理制度。蔡昉从城乡关系与“三农”问题、农民收入与迁移动机、迁移收入转移及其效应、城市化与劳动力需求和迁移、就业保护与劳动力需求压制、迁移的过程与制度分割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力流动做了精到的剖析。范进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出发探讨了经济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
4.国内人口分布研究评价
不同学科研究角度不同。人口学对于人口流迁的研究通常游离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之外。地理学更多强调人地关系协调,忽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因素。社会学研究揭示了许多关于人口流动的特征性事实,在人口社会融入领域积累了丰富素材,但偏重外观的分析往往会造成视野的提炼缺乏高度。结构主义、人文主义、家庭决策目标理论为人口分布增添了新意。研究方法上,除了抽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外,跨时间纵向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法也被广泛运用。因此,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研究应置于更广阔的视野中,将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管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多个学科,运用新的方法,方能将人口再分布研究推向深入。
二 主体功能区理论与人口再分布相关研究综述
(一)空间规划与人口分布
国外虽无主体功能区提法,但特定区域划分由来已久。霍迈尔的四级地理单元、翁斯台的自然区划论对人口分布有着直接影响。拉采尔明确提出了人口分布论。之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哈格斯特朗的空间扩散论、佩鲁增长极模式,特别是基于贝利生态系统的区域划分,对人口分布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国外区划实践对我国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借鉴意义。美国标准区域划分为区域经济地区组合、经济地区与成分经济区三个层次,344个成分经济区为设计区域政策、引导人口分布提供依据。日本按照人口布局、开发基础以及生态本底将全国划分为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通过实施不同的政策,促进区域综合发展和人口合理布局。巴西把区域划分为疏散发展区、控制膨胀区、积极发展区、移民区和生态保护区。[10]以上区划实践对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人口布局均有重大启示。
(二)实践探索
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来指导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2006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同年底,国务院发布《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要求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引导人口自愿、有序、平稳流动。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的目标,国家人口计生委部署了配合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人口功能区规划。2010年12月国务院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加快了主体功能区建设步伐。2011年3月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2012年内蒙古、甘肃、北京、天津、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省级层面主体功能区规划。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了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各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将其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
(三)主体功能区与人口再分布相关研究及探索
本书重点述评主体功能区与人口再分布相关研究,不对一般意义上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人口(再)分布、人口迁移及城市化有关内容加以剖析。总体而言,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体功能区的界定、意义及区划等基础研究,涉及不同功能区对人口分布要求以及人口再分布的意义,主体功能区区划指标设计等。如高国力主张将人口分布指标作为不同功能区划分依据;樊杰认为人口从保护类功能区向开发类功能区转移是重要的资源调配方式;魏后凯主张将功能区建设与关键问题区域结合起来,实现人与地域的共同繁荣。第二,主体功能区建设适度人口容量及人口聚集问题。李江苏等以现实人口数量、资源人口容量、经济人口容量为参照,对云南四类主体功能区人口容量进行测算;刘正广以宁夏为例,主张将人口预测与人口容量综合起来分析未来人口分布格局;李娜对青海限制开发区的适度人口容量做了预测。第三,人口政策研究。刘培林认为政策组合即人口政策与财政、土地、投资、产业以及户籍、教育等政策组合,政策执行关键在政府,需要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民资产的流动性和可变现性;加快制定限制开发区域的生态移民规划,建立生态移民部门间的配合协作机制。杜黎明对支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各类政策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杜茎深等认为应引入土地发展权,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人口合理布局。
此外,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院以及各地政府实际操作部门对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体系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如提出通过降低人口生育率、强化户籍管理、改革土地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地方政府税种结构等途径来促进人口合理流迁。
三 对现有研究的再思考
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在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相关问题上取得了大批成果。德、荷、日等国“空间鼓励”“空间准入”“空间限制”规划思路和差异化区域政策对我国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它们对人口再分布的研究不仅有研究方法、路径选择、政策设计方面的宏观把握,还有对不同人口年龄、性别等特征组分布的细微探析。国内将人口分布作为功能区划的重要指标、将功能区与问题区域结合等思想有较大创新性;特别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框架下分析区域人口聚集与布局,探讨人口政策组合和执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无论是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方面,人口再分布与主体功能区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大量成果,尤其是随着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但是,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实践方面也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将主体功能区建设与人口再分布内在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如何在总结城市化、生态移民的经验及教训基础上,探索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内在机理,结合城镇体系、城市群建设研究人口再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实现过程,设计科学有效的人口政策体系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