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框架
在研究思路上,本研究总体遵循“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象揭示—风险预警——战略设计—研究展望”的基本路线,全书具体分为五个篇章(见图1-2)。
第一篇为绪论篇,即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研究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确定研究的主线和拟解决的问题,并对研究方法和思路做一个简要的总揽介绍。
第二篇为理论篇,系统提出城镇化环境效应机理理论,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其中,第二章内容为文献综述,旨在简要综述城镇化综合效应的基础上,重点对环境研究、城镇化环境效应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并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指出现阶段研究的基础、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重点。第三章内容为构建城镇化环境效应内涵及其机理模型,旨在研究图1-1所示的黑箱1中的机理问题;在对城镇化环境效应的基本内涵及其属性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城镇化的基础理论和现阶段研究认识,系统构建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作为后续章节研究的理论支撑框架。第四章内容为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理论分析,意在研究图1-1所示黑箱2中的环境变化趋势;对城镇化进程中驱动环境变迁的主要因子进行分解,并综合各因子总结城镇化进程中环境牺牲的总体变化趋势,提出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假说。
第三篇为实证篇,分析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现状与趋势,涉及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内容。其中,第五章内容为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现状分析,总结中国城镇化基本进程和基于环境效应变化驱动因子视角的主要特点,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效应特征进行归纳。第六章内容为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计量检验,是通过经济计量的方法,根据中国数据检验城镇化环境效应机理模型的合理性以及环境驼峰效应的存在性来进行计量检验。第七章内容为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风险预警分析,该章对未来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效应风险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环境负效应驼峰值趋高、环境负效应累积和现代城市环境公害三大风险。
第四篇为战略篇,提出中国绿色城镇化战略的基本框架,涉及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内容。其中,第八章:提出了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推进城镇化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对策措施等。第九章:提出了绿色城市的基本内涵与判识方法,指出绿色城市建设的宏观导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第十章:论证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对策建议等。第十一章,提出了以城市绿色治理体系和以城市群绿色治理体系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的城镇化绿色治理体系。
第五篇为结语篇,即第十二章,内容为全书的研究总结与展望,就研究得到的主要认识、结论性观点和启示进行简要总结;并结合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理解,展望未来拓展和深化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图1-2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篇章安排
[1] Kelley A. and Williamson J.,1984:Population Growth,Industrial Revolutions,and the Urban Transi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Vol. 10,No. 3.
[2] McMichael A.J. 2000:The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 a World of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Issu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Report for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Vol. 78,No. 9.
[3] 魏后凯:《加速转型中的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载潘家华、魏后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 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3期。
[5] 魏后凯:《论中国城市转型战略》,《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年第1期。
[6] 仇保兴观点,载于郭红燕、刘民权:《“贸易、城市化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经济科学》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