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与话语体系建构(社会科学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道路

中国梦: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1]

唐洲雁[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中国梦又是一个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在形式上,它简洁、朴实、形象、生动、亲切、凝练、有力,充分体现了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内容上,它继承了前人的奋斗和梦想,承接了近代以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总结、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成果,展示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的独特魅力,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连续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前瞻性,是继承与创新、现实与未来的统一。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现代化的话语体系。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的衰落,始自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因此,追求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一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最强音。国家富强,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奋起抗争。这期间,有林则徐、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有洋务派“中体西用、自强求富”的幻想,有戊戌变法借助“君主立宪”实现国富民强的企望,也有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呐喊和梦想。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要为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而斗争的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迅速改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主题,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样几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递进的奋斗目标,并通过逐步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迎来了实现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征程的新阶段。习近平同志站在这个历史的关节点上,提出实现中国梦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不仅囊括了我们过去常说的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等话语的基本内核,更提出了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目标要求。因此,实现中国梦,前提是国家富强,本质上是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有坚实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

中国梦是一个承接历史、与时俱进的话语体系。

民族振兴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近代以来,随着晚清帝国“万国来仪”的天朝遗梦被鸦片战争所打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华民族遭遇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蒙受了极大的灾难和苦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接力奋斗,终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中华世纪坛发表2000年贺词时郑重提出: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时至今日,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是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思想,可谓水到渠成、势所必然。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刻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人民大众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不仅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且最终要落实为人民幸福。进言之,实现中国梦,最终目的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让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美梦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国家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与党的根本宗旨的有机统一。可以说,中国梦这个话语体系,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和理想,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动展示。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现实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是一个理想,要把它变成现实,就必须把理想信念与理性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强调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强调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他不仅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前景,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现实路径、价值支撑和动力源泉,那就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它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一个方向,指引中华儿女不断前行;是一面旗帜,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一个响亮的口号,是一个明确的价值目标,能够激发全体中国人奋斗的激情和献身精神。中国梦离我们并不遥远,有具体的发展目标,那就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梦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

中国梦是属于中国的,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属于世界的。中国梦的提出,借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的合理、积极的因素,它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的实现绝对不是以牺牲他国的正当利益为代价,相反,它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将有利于世界,它将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机会,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梦想的实现提供经验,为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梦想加分。特别是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必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可以看出,中国梦是一个非常有生命力、震撼力的概念,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概念,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遵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中国梦这一中国特色语境下的科学概念和重要战略思想,必将更加深入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


[1] 本文原刊于《求是》2014年第2期。

[2] 唐洲雁,山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