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霜落飘飖,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
——《短歌行》
唐氏兄弟长成少年,婚配的问题马上产生了。这方面的文字资料是极为缺乏的,我们只知道伯虎大约十九岁时娶妻徐氏,其弟子重,娶妻姚氏。由于其时伯虎已入府学,并且受到吴中诸耆旧的推重和游誉,婚配当然脱离了商界。徐氏是徐廷端的次女,出身读书人家。伯虎婚后的生活是和谐的。《唐伯虎全集》卷一中有《失题》一首,中有句云:“夫妻八尺床,风雨一双屩。于人无忮求,于世无乞索。”我以为就是叙说他与徐氏的婚后生活的。清寒贫苦而甘为淡泊,人丁缺乏而相濡以沫,所以诗的末尾说:“君能知此趣,吾诗所以作。”
然而好景不长,令人“怅怅”的青春时代刚刚过去,温暖安定的婚姻生活刚刚开始,死亡的阴影就笼罩着寒素的唐家。先是久病的父亲唐广德去世了。临终之时,唐广德还对年幼聪慧的小女儿放心不下。作为长子,而且是府学生员,唐伯虎须担当起家事的重担。他自己说:“迩来多故,营丧办棺,备历艰难,扶携窘厄。”(《祭妹文》)这中间有精力上的困倦,也有经济上的窘迫。
既然命运将唐伯虎推到了家长的位置,他也就打点精神,勉力为之。在自己因操劳过度,大病了一场之后,他主办了小妹的婚事。
然而,妹妹的出嫁似乎没有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福祉。接着,伯虎的母亲去世了。
再接着,出嫁的妹妹偏偏遇上了不善良的丈夫,心情抑郁苦闷,加上身子本来就单薄多病,不久就死去了。对于小妹的死,伯虎是很悲伤的,他写了一篇情深意挚的《祭妹文》,一抒自己的“支臂之痛”。他在文中说,生死本来是人之常理,没有谁能够避免。如果是年老善终,就只会归结为天意,而不会为之感到冤枉,隐然疾痛之心,也会久而渐释。但妹妹偏偏年纪轻轻的就命赴黄泉,自己的悲伤什么时候能够释解呢?
再接着,徐氏夫人也病死了。几本有关唐伯虎的记叙都说他只有两娶。“最有力”的根据就是祝枝山《唐伯虎墓志铭》所说“配徐,继沈”。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伯虎晚年娶妻沈氏是无异议的,但是如果沈氏之前伯虎只有一个妻子的话,那么唐伯虎《与文徵明书》中所说的“夫妻反目”,尤侗《明史拟稿》所说的“尝缘故去其妻”,都是指的徐氏了。但这样一来,又如何解释《唐伯虎文集》中的《伤内》诗呢?伯虎此诗凿凿无误地哀悼自己的亡妻,应该是最可信的材料,而极有可能的是因为继室不贤,夫妻不睦,继而休逐,所以祝枝山的《唐伯虎墓志铭》就不予题记了,“为尊者讳”,这也是墓志铭一类刊石文字的惯例。
对于徐氏的病故,伯虎是很悲痛的,《伤内》诗云: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
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
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诗中说,我悲伤得外出也迷失了道路,恳切思念之情又何从送达呢?晚上月亮照在空荡荡的屋里,白天阳光又照耀着周围环境,我注视眼前景物,回忆起往日情景,心动魂悖,不能自已。
父亲、母亲、妹妹、妻子,相继病殁,人生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用伯虎的话说:“夙遭哀闵,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姻嫁,察鸡豚,持门户。明星告旦,而百指伺哺,飞鼠启夕,而奔驰未遑。”(《上吴天官书》)
文中的“百指”,指的是十口之家,伯虎说自己整天家累操持奔走。这些都发生在弘治七年(1494)唐伯虎二十五岁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