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百科(套装共15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苏联时期的小说

母亲

《母亲》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长篇小说,写作于1902~1906年,1922年出版。

小说一开始就揭示出在沙皇专制统治下,在工厂主残酷的剥削下工人的苦难生活。

作品的主人公母亲尼洛夫娜和她的儿子巴威尔,就生活在这种阴沉冷漠的深渊里。那时的母亲经常忍受着丈夫的殴打、虐待和宗教神权的束缚,成了一个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妇女。丈夫酗酒死后,儿子巴威尔改变了父辈的生活态度而走上革命道路。她在儿子及其同志的影响下,逐步接受革命真理。

后来巴威尔在领导工人反对厂主额外剥削的“沼地戈比”事件中被捕,母亲冒着风险与党的地下印刷所联系,去工厂散发传单。巴威尔出狱后继续领导革命斗争,在五一节示威游行中面对武装警察而英勇不屈,使母亲进一步提高了阶级觉悟。巴威尔再次被捕后,母亲毅然接替儿子,勇敢而沉着地担负起革命工作。

作品通过母亲的成长,描写了20世纪初俄国人民的觉醒和成长,热情地歌颂了那些奋不顾身的革命者,同沙皇专制政体和反动的统治阶级进行英勇斗争的过程。这篇小说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童年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13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

该书着重叙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的生活。高尔基生在沙皇俄国时代。他5岁时死去了父亲,度过了困难的、充满痛苦的童年。但是,苦难的生活却对这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从小就从外祖父、两个舅舅等人身上看到了残暴、吝啬和庸俗的市侩作风,他痛恨这一切。同时,又从正直的青年工人伊凡、勤劳的老匠人格里哥里,特别是从无私的、慈祥而勇敢的外祖母那里,受到深刻的教育,使他从小就懂得痛恨压迫和剥削,同情受折磨的劳动者,逐渐形成坚强的敢于反抗旧世界的品格。

作者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描绘出社会生活的广阔图画,反映了在社会“底层”长大的儿童共同的不幸经历。

作品文笔流畅,语言精练,情节引人入胜,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才能。

瘸王子

《瘸王子》是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写于1919年。

故事发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考里凡村。夜半,月亮高悬考里凡村上空。克拉斯诺波尔斯基王子的马车停在一家旅店门前,他是从地主沃尔考夫家的归途中来这里过夜的。近日来,王子在追求沃尔考夫的女儿叶卡杰琳娜,而旅店主人——年轻的农妇沙莎,早已是王子的情妇。

8年以前,克拉斯诺波尔斯基是近卫团的一名军官,父母均已丧亡。服役期间,他在一个舞会上,爱上了莫尔文斯基的太太安娜,整晚同她在一起鬼混。从此,他神魂颠倒,日夜急不可耐地等待着同她再度幽会。过了数日,他终于在贵族院举行的一个慈善展览会上又见到了安娜。在展览会闭幕的时候,他竟走到安娜面前,俯下身来替她穿套鞋,“并迅速地用嘴唇触了一下她的小腿”。王子的行动导致了他和莫尔文斯基之间的决斗。在决斗中,他的腿被射中了,从此成了一个瘸子。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之后,王子脱离了近卫团,逃到他祖母遗留给他的米乐叶庄园去了。

王子一来到米乐叶,便开始勾引沙莎。在见到美貌的叶卡杰琳娜以后,又狂热地追求着她。有一次,王子在同叶卡杰琳娜幽会时,把他同安娜那段艳史和盘托出。叶卡杰琳娜听后,哭个不停,伤心至极,几天卧床不起。沃尔考夫以为女儿身体不适,立即叫仆人去请医生。

查包肯医生在大学毕业后,3年以前来到考里瓦村行医。他“非常热心地给人治病,甚至拿钱去帮助他的病人”。他在一次出诊中,遇上了叶卡杰琳娜,一见钟情,害着单相思。查包肯一听沃尔考夫派人来请他替小姐治病,真是喜出望外,慌慌张张地打扮了一番,就跳上马车,直奔沃尔考夫家。他走近叶卡杰琳娜的病床时,满脸涨红,激动万分,他按着她的脉,不看表上的针,而用脚在那里打拍子,弄得病人忍不住大笑起来。

沙莎听说王子在向叶卡杰琳娜求婚,感情上受不了,急忙赶到沃尔考夫家大吵大闹。沃尔考夫见沙莎这样子,便吩咐仆人把她关在粮仓里。叶卡杰琳娜听到粮仓里有一个女人在伤心地哭泣,她就跪在花园的一个猫洞前同沙莎谈话。她得知沙莎是王子的情妇后,十分气愤。在全家一起用饭的时候,王子当着众人的面,跪在叶卡杰琳娜的脚下,苦苦地哀求她原谅他的过去,叶卡杰琳娜则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痛骂了他一顿。

沙莎情场失意,陷于极端痛苦之中。她从粮仓偷跑出来,跳入池塘,自寻短见,但被仆人救了上来。查包肯医生给她做人工呼吸,并十分同情她的不幸遭遇。沙莎回到旅店后,查包肯仍然精心地照料着她,时常去看望她。最后,他们结为夫妻,过着美满的生活。

叶卡杰琳娜在父亲的劝说和王子的一再哀求下,最终同意和王子结婚。婚后,他们出国做蜜月旅行。王子在意大利威尼斯的汽船上,又遇见了莫尔文斯基和安娜。从此,他成天到处追逐安娜,把叶卡杰琳娜丢在旅馆里。叶卡杰琳娜感到伤心丢脸,决定只身回国。

孤寂的生活,心灵的创伤,使叶卡杰琳娜想起了查包肯医生。她两次去信给他,但都石沉大海。在一个暴风雪的严冬夜晚,她坐着马车突然出现在医生的门前。对于她的不期而至,查包肯惊慌失措,心神恍惚,沙莎则感到十分难堪和痛苦。叶卡杰琳娜看到这种场面,停了一会,就告辞要走。夜已深了,医生坐上马车送她回家。在途中,马车滚进了冰河,医生被淹死,叶卡杰琳娜经过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王子回国后,身上一文不名。他怀着“解脱”的愿望,随着一个装疯卖傻的和尚,到处流浪求乞。他以悔恨的心情写信给叶卡杰琳娜,再次请求她宽恕。沃尔考夫要他爬着来见自己的女儿,否则就不予接待。瘸王子只好朝着他家的方向艰难地爬去。叶卡杰琳娜怜惜地望着王子,走上前去,捧起他的头来,说了一声:“我爱你。”

在人间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16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二。

小说着重叙述了高尔基少年时代的生活。生活逼迫着10岁的高尔基自找谋生的出路。他做过鞋店学徒、洗碗工人,在绘画师家和圣像作坊当学徒等等。在这些年月里,少年时代的高尔基经受了剥削阶级的残酷压迫,受尽了欺侮。但困难的生活环境并未将他压倒,反而把他锻炼得更坚强。一次,厨师斯穆雷给他念果戈理的作品,引起了他对书籍的热爱,以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眼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小说进一步刻画了高尔基少年时代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旺盛求知欲的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和进步书籍的教育使少年时代的高尔基逐渐形成了反抗旧世界的性格。

恰巴耶夫

《恰巴耶夫》,又译《夏伯阳》,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21年,发表于1923年。

作者根据自己在国内战争时期任红军第25师政委时的亲身经历写成。主人公恰巴耶夫出身贫苦,性格刚毅,对旧社会刻骨仇恨,对革命忠心耿耿,但他身上存在着非无产阶级作风和游击风气,在政委克雷契诃夫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逐步克服了小生产者的弱点,从自发的反抗者变成自觉的革命战士。在他的影响下,涌现了一批优秀指挥员。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旅长西卓夫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恰巴耶夫牺牲后,主动担任师团领导,在同高尔察克匪徒作战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小说通过红军将领恰巴耶夫英雄形象的塑造和政委克雷契诃夫形象的刻画,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斗争的实践中锤炼成长的。

小说还以丰富多彩的笔触展现了国内战争时期紧张激烈的斗争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时代的面貌。是反映苏联国内战争的经典作品之一。

铁流

《铁流》是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奇的中篇小说,写于1924年。

一支由匠人、农民和被打散的旧军人组成的达曼军,在遭到叛乱匪军包围、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选举布尔什维克党员郭如鹤为领袖,并在他的带领下,突破了敌人重围,沿途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过32天日夜兼程,行军500俄里,终于找到了主力红军,使这支原来纪律涣散的“乌合之众”锻炼成为不可战胜的革命队伍。

作品热情歌颂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国内战争和人民群众的斗争力量,并成功地塑造了郭如鹤的英雄形象。

小说内容丰富,结构复杂,语言优美,形象鲜明,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优秀作品之一。

鲁迅曾称赞这是“一条鲜艳的铁一般的鲜花”。

叛乱

《叛乱》是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25年。

1920年3月,整个塔什干城死气沉沉的街道笼罩在一片令人心懒意散的宁静之中。一座高大的砖瓦房里,墙上挂着地图,一张小桌边安置着日夜工作的电报机。这里,无论清晨或黑夜,生活一直在沸腾,人们不眠不息。在那遥远的谢米列契耶战线上,白军投降了,但仍有一些残部跟随反动哥萨克头目安宁科夫和谢尔巴科夫向中国逃窜……必须切断他们的去路,歼灭他们,结束苦难的战争岁月。

聚集在这个砖瓦房里的是塔什干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的革命者,这一天他们决定分成2部分:一半留在这里,另一半就要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到偏僻的谢米列契耶省省会维尔纳依去。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富尔曼诺夫被委任为红军土尔克斯坦方面军革命委员会特派员,率领一批忠诚的革命者,告别战友,朝谢米列契耶出发了。

从塔什干到维尔纳依大约800俄里,只有200俄里通火车,其余的全靠逐站更换的驿递的马车。茂密的森林,茫茫的草原,山巅还有积雪,道路多泥泞。他们每到一处就找人开会,了解情况。远道来的陌生人呵,等待你们的不仅是紧张的劳动,而且还有阴谋、嫉妒和倾轧!但这些人热爱这陌生的地方,决心为它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经验和青春的热力。

终于到了维尔纳依。迎接他们的是曾经在萨玛拉同富尔曼诺夫一道工作过的尤松诺夫,他是这里的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在这穷乡僻壤的陌生地方碰到一个多年的熟人,真是高兴!

富尔曼诺夫沿途已经感到这一带同彼得堡、莫斯科甚至塔什干大不相同。尽管比较富裕,但叩门求点牛奶竟遭拒绝;明明有好的路可走,赶车的偏偏要拉着你走泥泞小道,问他为什么,他说“泥泞的路比较松软!”这里的情况确实复杂:居民属于各种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纠纷不断,吉尔吉斯牧民比较淳朴可靠,但受富户控制,力量也较薄弱;种地的多是哥萨克,自视优越,瞧不起吉尔吉斯人,他们受富农挑唆,常有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残杀革命者。加之革命干部少,工作不得力,中央的政策难以贯彻,本地的革命委员会也较复杂,差不多形同虚设。

富尔曼诺夫一行同这里一些忠诚的革命者一起研究情况,分头开展工作。然后召开大会,富尔曼诺夫亲自做报告,讲形势,讲政策,要求贯彻粮食征集制,改编原来的哥萨克部队。但富农势力还很大,甚至把持了一些部门,控制着军队。哥萨克富农暗地密谋,公开抗拒,四处造谣,利用居民中的偏见和自私落后思想,激化民族矛盾,策划暴乱。已经变质或被敌人收买的党员、干部也纷纷倒戈,占据要塞,自立“谢米列契耶省临时革命战斗委员会”,原民警局局长切乌索夫自任“主席”,控制数千人马。他们提出反对粮食征集制,要求取消红军特工科和肃反委员会,还要求允许“独立”。反革命叛乱就这样开始了,它象张开的血盆大口,想要吞噬革命的一切成果。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万分危急。

以富尔曼诺夫为首的20名共产党员,临危不惧。他们一面不断同在塔什干的中央领导人伏龙芝、古比雪夫联系,要求派大部队支援;一面派人打进要塞,利用敌人既反对革命又要以“革命”作招牌想得到中央承认这一矛盾,巧妙地同敌人谈判,尽可能做些让步以争取时间,此外,还在群众中开展工作,揭穿敌人的阴谋。这样,经过七天七夜极度紧张的战斗,中央增援的红军大部队终于赶到,迅速地平息了叛乱,改组了原来的党组织。经军事法庭审判,12名为首作乱的元凶被枪决。谢米列契耶的富农们这才安静下来。富尔曼诺夫等革命者的工作得到中央的称赞。

毁灭

《毁灭》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27年。

作品描写1919年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150名矿工、农民、知识分子组成的远东南乌苏里边区红军游击队,在日本干涉军和高尔察克白匪的追击下,坚持执行上级指示进行战略转移,保存战斗力量。虽敌强我弱,又遇有各种艰难险阻,但因有党的领导和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做保证,部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最后在面临全军毁灭的险境中,幸存的19名战士临危不惧,浴血奋战,终于杀出重围,完成了战斗任务。

作品塑造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莱奋生的典型形象;展示了劳动者巴克拉诺夫、美杰里察等在革命中成长的过程,歌颂了新的人物和新的道德情操;也描写了叛徒密契克形象。

小说把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深刻细腻的心理分析、浪漫主义的激情和抒情笔调有机地统一起来。小说对苏联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是早期苏联文学的典范。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又名《四十年》,苏联作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27年。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历史上40多年的变革,都反映在这部作品中。

主人公克里姆是个个人主义极端严重的知识分子,他卑鄙、怯懦、道德败坏、灵魂空虚、充满市侩习气。他仇恨革命,却又企图在革命中投机,最后沦为奸细而被游行的群众踩死。

作品还描写了俄国知识分子的另一条基本道路,即布尔什维克库图佐夫的形象,他充实、乐观、热爱生活、意志坚强、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为人类造福的伟大事业。

作家通过了萨姆金和库图佐夫的两个人物形象,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作品构思成熟,艺术造诣高超,思想概括深刻,是一部纪念碑式的社会性史诗,它描绘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最重要的发展阶段,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阶段的阶级斗争和社会生活。

这部作者最重要的但未完成的作品被认为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33年。

小说是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创作的。它依据作家的亲身经历,描写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的成长历程,歌颂了他们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私无畏、奋不顾身的崇高品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徒的战斗以及其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场面,充分体现出一代新人的高尚品质。

作者善于将人物安置在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从对工作、生活、家庭、爱情、同志、朋友的关系中,通过内心独白、格言警句、抒情笔调等表现手法,多方面地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丰满而又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而使作品成为一部共产主义教育的“生活教科书”。

教育诗

《教育诗》是苏联作家马卡连柯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925~1935年。

《教育诗》是由回忆录、随笔、特写、日记、政论文、中篇小说等许多不同的文学体裁所组成的长篇小说,共分为3部。第1部描写高尔基工学团教育集体形成的经过和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第2部描写这个集体和这种教育理论的发展;第3部展示这个集体强大的教育力量与这种教育理论的胜利。

1920年9月,波尔塔瓦省教育厅厅长召见马卡连柯,委托他为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组织一个工学团,并任命他为工学团主任。

工学团最初的校舍是坐落在拉基特诺耶湖畔的一幢旧砖房,没有任何设备。经过2个月的筹备,工学团于12月初开始接收学童。担任教师工作的人员除马卡连柯外,还有一名年老的总务主任谢尔久克和2名女教员。

第1批学童是6名身体强壮、行动敏捷的少年违法者。其中4名已经有18岁,犯了持枪抢劫住户罪。另外2名年龄较小,犯了偷窃罪。学童们以十分傲慢、粗暴与冷嘲热讽的态度对待热情接待他们的教师,蛮横无理地拒绝教师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与自我服务,而且每天晚上仍旧到外面去抢劫行人与住户。“工学团越来越带上强盗窝的色彩,学童们对待女教员也越来越经常地带着捉弄和流氓的态度。”情况几乎把人们推到绝望的境地,但在马卡连柯的心中始终保持着人可教育的乐观态度。

就在这个严酷的冬天,他读了许多有关教育学的书籍。但是,阅读的“主要成绩”是使他确信没有“现成的科学和理论”,新的教育理论只能从“眼前发生的全部现实事件里去归纳出来”。同时,他从高尔基对人采取乐观主义和严格要求的态度中看到了“生活的智慧”和教育新人的基本原则。

一个冬天的早晨,马卡连柯派学童扎陀罗夫去砍柴。这个学童回答道:“你自己去砍去,你们的人多得很哪!”马卡连柯愤怒地打了扎陀罗夫,并命令学童们都到林中去砍柴。他也拿起斧头与学童们一道去了。他和他们一起完成了第一个劳动日。马卡连柯抓住这个事例,对学童们提出了应该服从纪律、建立和健全生活秩序的要求。

1921年3月,工学团已有30名学童。工学团的生活异常艰苦。孩子们穿的是“百衲衣”,吃的是小米粥。学童塔拉涅茨和其他几个人出去捕鱼。起初,捕来的鱼只供一个小圈子里的人享用。马卡连柯借机对他们进行要“替大家着想”的教育。他利用工学团失窃的事件,启发学童维护集体利益的自觉性。他组织“人民法庭”,教育偷窃工学团财物的首犯布隆,还组织学童们参加维护工学团环境安全、保护国家森林、反对富农利用粮食酿酒与剥削雇工的斗争,在斗争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细心地维护“集体的萌芽”。

1921年4月,工学团开始耕地。但工学团原有土地是砂地,不适于耕种。工学团便将自己活动的中心移到后来拨给他们的一个逃亡地主的大庄园去。3年当中,他们组织了铁工场、木工场、制鞋场、面包房,修复了被破坏的庄园,经营着大规模的农田建设,还办起了牧场和养猪场。工学团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

工学团的学童们半天做工,半天上课。学童们经常举行朗诵会,政治学习会,讨论会。他们讨论工学团的各种问题,规划明天的幸福远景。马卡连柯认为,“自由的集体生存的方式就是前进,它的死亡的方式就是停滞,”“培养人,就是给他培养获得未来快乐的远景的道路”。阅读高尔基的作品使学童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从“底层”上升到高峰,成为高尔基的“鹰”。高尔基成了学童们心目中的伟大榜样。工学团与高尔基保持着通讯联系,建立了亲密感情。这对学童们产生了巨大的教育作用。

1923年冬,工学团已有80名学童,形成了包括十七、八名新老积极分子的领导核心。“工学团有了美丽的外观,秩序井然的质朴生活”。1923年10月3日,他们在鼓乐声中迈向用自己辛勤劳动建设的优美的新居——特烈普凯田庄,工学团“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总务主任谢尔久克已经年迈,一切实际工作都由学童中成长起来的总务主任助理杰尼斯·库德拉狄处理。他在队长会议的支持下严格而井然有序地主持着工学团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差不多每个工学团团员都满怀着进工农速成中学的憧憬而刻苦学习文化。许多人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他们已在幻想着使用拖拉机的大农场。

工学团里又增加了40名学童。工学团与周围农民的联系不断扩大与加强。它对农村风俗和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发生着重大影响。工学团女团员奥丽亚与村苏维埃主席的婚礼便是这种联系结成的硕果。工学团给予奥丽亚一份大得惊人的妆奁,显示集体经济的优越。团员们为她组织的婚礼冲击了旧俄世世代代在教堂结婚的陋习。在奥丽亚的婚礼之后,工学团送走了扎陀罗夫、布隆等第一批考上工农速成中学的团员。他们已成长为“真正的苏维埃人”与“战士”。

征服库良日的斗争是对高尔基工学团强大教育力量的检阅。库良日工学团是一个办得非常糟糕的教育机构。这里有400名放荡的学童。他们喝酒、偷盗、欺侮女孩子,既不工作,又不学习。高尔基工学团的师生们毅然前往,勇敢地迎接困难与斗争,胜利地完成了改造库良日的任务。

1928年,高尔基工学团已经办起了7年制学校。人们到这里来参观,报刊上宣传它所取得的成就。这年7月,高尔基从意大利养病回国,也到工学团进行访问。马卡连柯与孩子们亲切地接待了高尔基。师生们把这位“领导人、朋友和导师”的来访看作对他们事业的“最高的奖赏”。但马卡连柯在工学团所实施的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和集体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却遭到教育厅、乌克兰教育人民委员部里某些人的攻击和阻挠。马卡连柯终于不得不在送别高尔基以后就离开了自己亲手培植的高尔基工学团,转到捷尔任斯基公社去继续自己的创造性教育活动。

军事秘密

《军事秘密》是苏联作家盖达尔的中篇小说,写于1935年。

故事发生在苏联克里木少先营。娜特卡来到克里木少先营,被分配当了辅导员。孩子们来自苏联各地和各个民族。有天晚上,她回到房间里,发现多了一张床,上面睡着个孩子,打开电灯一看,却是曾在火车上见过的阿里卡。

阿里卡只有六岁光景,淡黄色头发,乌黑的眼睛,很活泼可爱。他父亲甘宁是工程兵指挥官,本来陪儿子到这里来休养,却临时充当了给少先营铺设水管的工程师。总辅导员就把孩子交给娜特卡照料。

阿里卡的母亲是摩尔达维亚犹太共青团员,不久前被当地的资产阶级反动政府杀害了。

阿里卡非常聪明,他知道许多故事,其中有一个,娜特卡特别喜欢,她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讲给孩子们听,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小帽子娃娃和他的爸爸、哥哥,在解放了的土地上过着和平的劳动生活。一天傍晚,资产阶级王国的军队突然袭来,村里所有的大人都在反抗敌人的斗争中牺牲了。小帽子娃娃就带领孩子们奋勇杀敌,可是终因坏蛋的出卖,斗争失败了,小帽子娃娃也被俘了。敌人想让他把所有的军事秘密说出来。

敌人拷问他:娃娃,红军有什么军事秘密?我国的工人有什么外来帮助?你们国家是不是有暗道通到各国去?快说出来!

小帽子娃娃冲着资产阶级敌人放声大笑。

他说:“对,坚强的红军是有重大秘密。不管你们什么时候进攻都得完蛋。”

他说:“对,是有数不尽的帮助,不管你们把多少人关进监狱,反正关不完,你们白天黑夜别想得到安宁。”

他说:“对,是有很深的暗道。不管你们怎么找,反正找不着。就算找着了,你们也填不满、堵不住、塞不了。”

资产阶级大王恼羞成怒,把小帽子娃娃杀害了。不久,红军击退了资产阶级,大伙把小帽子娃娃埋葬在蓝河边绿油油的冈子上,墓上竖着一面大红旗,过往的行人、船只和空中的飞机都向他致敬。

阿里卡在少先营里有个好朋友叫符拉季克。他是波兰人,他的父亲很早就参加了红军,姐姐仍被关在波兰监狱里。他同阿里卡一样,仇恨资产阶级。有一次,他发现有个人在古堡那里偷偷摸摸放什么东西,顿时起了疑心,便在中队举行营火晚会的晚上,同另一个小朋友托里卡溜到古堡那里,发现了一支双筒枪。托里卡弄了一下枪栓,砰的一声,一颗子弹飞了出去。两个孩子吓得跑走了,可他们回到营里后,谁也没说出去。

有一天,甘宁在打靶场上看符拉季克打枪,工地上的工长加季列夫来找甘宁。符拉季克认出这就是在古堡那里偷藏枪支的家伙,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甘宁。原来,加季列夫是混在工人队伍里的反革命富农,搞了不少破坏活动。他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过了两天,铺设水管的工程完成了,甘宁非常高兴。晚上他和阿里卡一起在树林子里等娜特卡。突然,树林后面钻出一个人来,是加季列夫的弟弟,他一面责问甘宁为什么把他的哥哥送进监狱,一面用石头向甘宁扔去。甘宁刚刚躲开,那家伙又扔了过来,只听见阿里卡尖叫了一声,甘宁大吃一惊,连忙拔出手枪打死了那个坏蛋。

亲爱的阿里卡一动不动地躺在草地上,他的太阳穴被石块击破了。甘宁扑过去扶他,可是他再也不会站起来了。

巍峨的悬崖耸立在蔚蓝的大海上面,在悬崖的小石坪上用炸药炸开了一个结实的墓穴。

在这个晴朗的早晨,当小鸟还在拼命练唱、当公园荫凉的草地上露水还没有干的时候,甘宁、娜特卡、符拉季克和少先营的全体孩子们前来送别阿里卡。他们在他的小坟上撒满了鲜花,在他的墓地上竖起了一面大红旗。

暴风雨所诞生的

《暴风雨所诞生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36年。这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原计划写3部,只完成了第1部,作者便病逝了。

故事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西乌克兰地区。波兰地主爱德华·莫格尼茨基伯爵偷偷地从法国溜回乌克兰,隐匿在自己的庄园里。这时西乌克兰地区还在德国占领军的统治下,但是德军已被协约国军队打垮了,他们很快就要从乌克兰撤出去。

爱德华原系沙皇御林军上校。十月革命爆发后,转而成了法国军队的上校。这次他匆匆回来,正是为了夺取西乌克兰地区的政权,使之不致落到布尔什维克的手里。爱德华回到家里立即找本地的耶朗尼姆神父策划于密室。他告诉神父,“如果不在萌芽的时候把布尔什维克连根拔掉,那么它就会把整个文明世界都吃掉”。他叫嚷,德国人走后,决不能让政权落入红军手里,否则,结果将难于想象,“就等于欧洲的末日”。“我们,波兰人,趁这个大混乱还没有波及到我们的土地之前,就应该赶紧动手,预备一股武装力量,建立政权机关,成立宪兵队。”爱德华把本地的地主贵族、工厂主、神父、兵痞等凑合起来,建立了反革命的地主武装。

莫格尼茨基庄园就成了这支地主武装的大本营。他们一方面占领市卫戍司令部、市政府和火车站,宣布戒严并招募志愿兵,另一方面又暗中与德军勾结,要德军方面把政权转给他们,而他们则保证德军的安全,德军答应了。

这样,西乌克兰的政权便由德国占领军手里转到以爱德华为首的波兰地主的手里。他们夺得政权后,立即出布告,宣布边区一切政权属于驻防军司令部,并开始镇压人民和革命。

在另一个营垒里,革命的力量也正在集结。久经考验的老布尔什维克拉耶夫斯基带着党的任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西乌克兰。回家后他立即投入紧张的革命工作,把过去参加过斗争的老党员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把工人、农民的武装组织起来,同时建立共青团,使有为的革命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

拉耶夫斯基的儿子莱孟德、伙夫安德烈、捷克人普辛尼切克以及魏尔巴、奥莱霞、莎拉等等一大群青年人在拉耶夫斯基和革命委员会的培养教育下,在革命烈火的锤炼下,都成了优秀的革命战士。尤其是安德烈,顽强、刚直、十分勇敢。他入团后,革命热情更高。他为了抗击敌人的残暴,把人民鼓动起来,打掉敌人的嚣张气焰,曾一个人奋起同凶恶的武装敌人进行斗争。他把巴兰克维奇工厂里的汽笛拉响,响个不停的汽笛声使敌人惶惶不安,也惊动了全城的人。波兰军队如临大敌,用重兵包围了工厂,企图逮住安德烈。安德烈机智勇敢,用水龙、蒸汽和煤块狠狠打击敌人,使敌人无计可施,狼狈不堪。安德烈的英勇行为大大鼓舞了工人群众的斗志。

在拉耶夫斯基的领导下,工人、农民以及各民族的革命者都迅速行动起来,工农武装不断壮大。他们决定立即起义,兵分2路;工人武装在拉耶夫斯基亲自率领下,首先攻占卫戍司令部,释放了监狱里的政治犯,然后攻打市政局,很快地拿下了城市,把敌人逼到火车站;另一支农民武装则直接攻占莫格尼茨基庄园。最后由于波兰军队与德国军队勾结,德军帮助波兰军进行反击,起义军被打败,退守在郊区的农村。

波军重新占领城市后,立即大搞白色恐怖,逮捕了革命委员会成员。驻在村里的起义军游击队为了搭救同志,再次偷袭了莫格尼茨基庄园,把反动头子的家眷统统捉来,作为人质,与波兰军交换被捕的同志。狡猾的爱德华又耍阴谋,一方面答应交换,另一方面趁游击队不备之机,派兵包围了囚禁他的家眷的村子。看守村子的安德烈、莱孟德等游击队员同波兰军进行英勇搏斗。安德烈宣誓:“剩下一个人我们也要抵抗!共产公社万岁!”

小说第一部到此结束。

带枪的人

《带枪的人》是苏联作家包戈廷作品。主要写1917年10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俄国的前线士兵正在为一个叫雪特林的士兵获准了假期而高兴。队长来了,发现雪特林在阅读《士兵真理报》,于是宣布取消他的假期。正在这时,一颗炮弹落下,队长被炸死,雪特林的假期保住了。

雪特林来到莫斯科想找妹妹卡佳借点钱,买头牛。妹妹在一个百万富翁家里当佣人,看门人不放他进去。这时,有个叫契毕索夫的带枪的工人走来,同他攀谈起来;两人谈得很融洽,说要共同去征服世界。契毕索夫告诉他:我们除自己身上的锁链以外,是什么也不会失去的。雪特林很爱听他讲的革命道理。契毕索夫带他走进这所豪华的住宅,宣布奉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要征用这所住宅作军医院。房主见来人都带着枪,只好答应。契毕索夫让雪特林想办法从宅里挑3个可靠的人出来;他自己与房主谈腾房子的事去了。雪特林把所有的仆人集合起来,以便挑选;这时卡佳发现面前的是她哥哥,便扑了过去;雪特林克制住同亲人久别相逢的兴奋心情,顺利完成了挑选的任务。当他知道契毕索夫就是自己未婚的妹夫时高兴地说:“他是个好人。”妹妹把嫂子纳佳也找来了。原来纳佳也来到城里给人帮工,想挣点钱日后买牛用。纳佳一见丈夫便合计着立即回乡之事。但雪特林对妻子说,村里的事还可以缓上2、3天,他和契毕索夫要去看看首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契毕索夫领雪特林来到斯莫尔尼宫,告诉他列宁就在这里办公。雪特林经过3年的战争生活,再也不信上帝而相信列宁了。可是他连列宁的像也没见过,他想,要是在这里能见上他一面该多好呀!契毕索夫把他留在一群士兵当中,自己办事去了,说待一会就回来。一个青年士兵给雪特林一些吃的,又给他一份传单,上边印有《关于土地的法令》,当他念到“立刻毫无报偿地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时,心情非常激动,他提起水壶去找茶喝。他在走廊里东张西望。这里到处都是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大家都很兴奋,工作很紧张。这时列宁从走廊远处的一扇门里出来,径直向雪特林这边走来,雪特林一面给他让路,一面向他打听哪里可以找到茶水。

列宁见他背着枪、风尘仆仆的样子,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列宁很关心前线士兵的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雪特林告诉他士兵们很厌战,农民缺地少牛。列宁听了他的话告诉他:尽管士兵厌战,可是沙皇和他的将军们却不要和平,因此苏维埃政权认为,和平的事业只能由你们士兵来掌握。列宁摸摸雪特林枪上的皮带,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还不能放下武器!有什么办法呢?沙皇和军官们想要在俄罗斯扶植地主和资本家。克伦斯基已经开始进攻了。顿河的哥萨克被煽动起来了。你怎么想呢?雪特林坦率地回答说:士兵们是累了,可是情况既然是这样,我倒很怕放下武器。雪特林顿了一下,接着斩钉截铁地说:“好!那我现在就去战斗……也许你不相信我吧,敬爱的朋友?这是我打心眼儿里说出来的。”列宁请雪特林原谅耽搁了他的时间,告诉他楼上食堂里有茶后便走了。

雪特林问一个水兵刚才跟自己谈话的人是谁。水兵说:“谁?那是列宁!”雪特林又惊又喜,扔掉水壶就走,要“回去告诉士兵们,刚才自己跟列宁谈过一次话,我们必须立刻去战斗”。

契毕索夫来斯莫尔尼宫是要组织一支队伍。他遇上几个自称是“民主政党的全权代表”的活动家。这些人到处找列宁,要求苏维埃停止一切战斗行动。契毕索夫义正词严地驳斥了他们。雪特林怀着惊奇、钦佩的心情望着契毕索夫。正在这时,列宁进来了。一个家伙忙上前说:“列宁同志……我们来谈谈革命的根本问题,我们是社会活动人士……”列宁严厉地打断了他的话:“先生,我不是你们的同志;……革命的根本问题要由武装的群众来决定;至于社会活动人士……它的阶级概念就是资产阶级。”列宁当场撕毁了他们的通行证,要雪特林护送他们一直到大门口,并告诉办公室再不要让他们进来了。

契毕索夫组织的工人队伍都是新战士,需要一个指挥官。斯莫尔尼宫军事司令部派雪特林担任这个职务。正当他们集合准备出发时,卡佳和纳佳找到了他们。纳佳哭哭啼啼,不让雪特林走。士兵们已整好队伍等着指挥官。雪特林心急如焚,恨不得揍老婆一顿。突然他想起了列宁跟他谈过的一席话,觉得应该同纳佳说说。纳佳一听“结束战争、取得土地”是列宁的话,便不再阻拦丈夫了。卡佳也向契毕索夫说:“不要为我们担心。”

雪特林和契毕索夫把队伍开到包尔可夫战区。他们商量决定去做分化克伦斯基部队的工作。在一个被释放的俘虏的引进下,他们两人来到敌人的一方,分别去做士兵的工作。起初,敌军官命令把雪特林抓起来押送到司令部去。但雪特林机智地利用普通士兵愿意听他讲同列宁见面的事,热情宣传只有苏维埃政府才是工农自己的政府,宣传新颁布的《关于土地的法令》,说:“当你们替将军们打仗的时候,我们却在没收他们的土地。”许多士兵被争取了过来,他们表示要跟克伦斯基一刀两断,弃暗投明,参加雪特林的队伍,到列宁那儿去,因为他们懂得:“旧的制度永远结束了!”

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

《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是苏联作家马雷什金的长篇小说,写于1937~1938年。

在风雪茫茫的黑夜,一辆雪橇从穆善斯克村向车站驶去。雪橇上坐着两个人:棺材匠茹尔金和他的表兄彼得。

赶车人瓦夏尼亚问茹尔金;“哪末,依你说,你这是去找好事情啦?”

“我们在这儿已经熬够了,”茹尔金回答说,“我都不记得多久以前有人定做过棺材啦。现在大家都自己动手了。木匠活也很少,难得有人叫去钉个窗框什么的。这个年头,谁还盖房子呀?我们有一块地,如今又要给集体农庄收去了。可是我家里张着6张嘴,外加我和老婆:每人一块面包,就得8块;每人2块,就是16块呀……”

“开销真大!”瓦夏尼亚说,“现在成千上万人往建筑工地去。前天勃鲁多夫村又走了4个。人家说,可以挣到很多钱。”

时值1929年冬至1930年春,“5年计划4年完成”的口号响彻全国。许多大型企业在各地兴建。农业集体化正在全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吸引着人们。人们抱着不同的目的投入建设的洪流,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改造自己。

茹尔金和彼得去的地方,是克拉斯诺高尔斯克“焦炭化学厂”建设工地。

茹尔金为人老实本分。在工地上,他安分守己,一心只想多挣钱。他白天干活,晚上给人修手风琴。当他攒了一点钱之后,小私有者的幻想又开始引诱他:“我最少也得攒上1500卢布,那时候,我就到一个什么地方去自己开个厂子……我是做贵重木器的细木工,象这样的木工全俄国也不超过100个……”

他写信告诉妻子,他的工作很牢靠,能挣不少钱,而且从手风琴上也可以挣到一点副业收入。以后,随着建设规模扩大,据说,好处还会更多呢。他从缝在衣服里的钱中拿出50卢布寄回家,自己留下同样的数目,防备万一,可作车费。

他的表兄彼得是一个化了名的资产阶级分子。他去工地的目的,是为了隐藏起来。彼得的弟弟索乌斯丁在莫斯科《劳动报》社工作,两人已多年不通音信了。

一到工地,彼得便与富农投机商阿格拉芬娜·伊万诺夫娜相勾结,并买通了工地合作社主任斯索伊。他们利用工地制度不严的缺点,偷盗公家的货物,在集市和附近村庄出售。彼得还利用因交通阻塞,工人工资一时发不下来的机会,煽动工人,进行破坏。

彼得的所作所为,茹尔金都看在眼里,暗自替他担心,也曾相劝过他。彼得的表现,引起工会干部波多普利果拉的警惕。他预感到“有人在暗中挑唆,是敌人的勾当!”但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一时还不知道。

他对被煽动起来拒不卸车的工人们说:“难道你们这些劳动人民,听信敌人的话,破坏自己的切身事业,工农的事业,不觉得害羞吗?”波多普利果拉是炼焦工人出身的共产党员,在最艰苦的时刻对党的事业也充满了信心。在他的帮助下,茹尔金当上了木工厂装配车间的组长;他用共产主义思想,使茹尔金的眼界开阔了。

以前,茹尔金以为到工地上来的人都和他一样,是为了找碗饭吃。但是在劳动中他看到人们除为了挣饭吃外,还有其他更崇高的目标。他变了。他觉得“脚下的土地变得坚实得多,在这块土地上,他是个自己人了”。他拼命地工作,晚上也不回工棚去睡,一天工作16个小时。他建议:为了不让财产遭受损失。每个工段都组织起志愿队。一旦有事——马上召集,立刻出击。

茹尔金终于成长为一个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彼得的弟弟索乌斯丁是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满腔热情地投身革命,离别家乡已有10年之久,但思想上与旧世界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怕“变革”,怕“冒进”,幻想过舒适平静的生活。他身在报社工作,却脱离人民的真正生活,追求所谓具有“崇高、永恒旋律”的那种生活。党向富农发起坚决进攻时,他觉得自己被“看成了外人”;他的富农姐姐写信告诉他,彼得已经潜逃,村苏维埃将把她的房子作为富农的房子加以没收,他想的是:姐姐是一个无依无靠的老处女,我现在是唯一能够帮助她的人。

但索乌斯丁毕竟不是苏维埃的敌人。他渴求真理,对自己的状况并不满意,“他的良心要求他果断地向什么地方前进,而且刻不容缓”。他重返故乡穆善斯克村,亲眼看到了农村无产阶级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护集体化,而富农分子则梦想恢复失去的天堂。这时,他对敌人的面目和斗争的尖锐性认识得更加清楚了。现实斗争帮助他认清了党向富农坚决进攻的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和索乌斯丁一起的还有他的情人奥尔迦。她受过相当的教育,幻想成为一名艺术家、歌唱家,渴望掌声、荣誉。她崇拜叶赛宁,书桌上总放着诗人的照片。她和索乌斯丁保持不正常的关系,似乎感到找到了追求的东西,但又觉得精神空虚,包袱沉重。她深为自己与沸腾的生活不能合拍而感到极大的痛苦。她要找寻出路。

在共产党员兹宾的帮助下,她走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把叶赛宁的照片锁进了抽屉,撕掉了和索斯乌丁合拍的照片,参加了训练班,成为建设工地上的一名司机。

建设和斗争,改变着苏维埃国家的面貌;建设和斗争,催促一代人摆脱由穷乡僻壤带来的一切弊病,迅速地成长起来。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26~1940年。

小说一开始便描写了英姿勃勃的19岁青年葛利高里,他热情淳朴,坦率真诚,既奔涌着哥萨克人桀骜不驯的情愫,又保持着勤劳善良的天性。总之哥萨克所具有的一切优点和弱点,在他身上都体现得最充分、最深刻。他在严酷的阶级斗争中始终处于冲突的焦点:他同各种社会力量及其代表人物,无论是白匪军官、反动将军、布尔什维克、革命哥萨克,都发生了冲突。他从一个营垒投入另一个营垒,反反复复,企图寻找正确道路而终不可得。他的道路典型地表现了哥萨克在革命转变中曲折的悲剧性的历史道路。

小说中的另一人物阿克西妮亚,写得极其生动形象,痛苦的童年、无爱的婚姻、悲惨的遭遇,这些都激起她追求自由幸福、冲破宗法制牢笼的勇气,但终于没能找到正确的生活道路,而是把全部的爱都寄托在葛利高里身上,成为他的罪行的牺牲品。

小说气势磅礴,场面宏伟,着笔细腻,雄浑的战争描写和日常生活场面互相转换,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彼此衬托,开创了悲剧史诗的艺术风格,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苦难的历程

《苦难的历程》是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写于1921~1941年。

作品由《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三部曲组成。这部近100万字的巨著,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以达莎、卡嘉两姊妹和她们的丈夫捷列金、罗欣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经历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革命的过程,表明知识分子只有与人民相结合才有出路,只有献身祖国才能获得幸福。4个主要人物都经过痛苦的磨难,克服各自不同的弱点、缺点和错误,完成了“历程”,把个人的命运和革命结合起来,从而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

作品是一部描写苏维埃人民的英雄史诗,是苏联文学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阿·托尔斯泰成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的重要标志。1934年,获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金。

日日夜夜

《日日夜夜》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43~1944年。

作品描写苏联红军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英勇事迹。小说选取了这次战役防御阶段中最艰苦的60个昼夜,作品的中心人物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个普通参加者,营长沙布洛夫。沙布洛夫所在营为了争夺3座楼房,连续打退了敌人3次冲锋,打死敌人七八百人。自己的部队也由83人减少到35人,但他们仍然毫不畏惧,英勇战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最后终于胜利了。沙布洛夫以胜利者的姿态,荣获了列宁勋章。在对德寇的反攻中,他又带领着一营人向西方挺进。

作品集中表现了苏联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沙布洛夫身先士卒、勇敢沉着、足智多谋的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品充满激情,善于叙事,是苏联文学中反映卫国战争的成功作品。

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是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45年,取材于卫国战争中的真人真事。

作品描写顿巴斯矿区克拉斯诺顿城陷落后,在苏共地下组织领导下,青年们组成“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他们火烧敌军司令部,拦截敌人武器军粮,营救被俘红军,印发传单,处决卖国贼。后因叛徒出卖,不少青年战士被捕,他们高唱“国际歌”壮烈牺牲。

小说反映了苏联共产党和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和虚弱。塑造了奥列格、邬丽亚等英雄形象,歌颂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一代机智、勇敢、忘我牺牲的崇高品德。

此书是一部具有高度共产主义思想和高度艺术性的作品,对全世界的进步读者有着巨大影响。

初欢

《初欢》是苏联作家费定的长篇小说,写于1945年。

1910年,俄国内地的萨拉托夫市。

两个绅士打扮的年轻人来到一座公寓门口,见一衣衫褴褛的女孩于正逗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叫他不要哭。这两个年轻人,一个是本市不久前病故的一家破落户的儿子、剧作家巴士屠霍夫,另一个叫茨微土兴,是演员。他们是为在本市上演高尔基的剧本《底层》,特来此体察穷苦人生活的。女孩子就带他们到自己家里。

这女孩名叫莲诺奇卡,住在这公寓的一间小屋里。父亲巴拉布津是个码头工人,常常酗酒,母亲平日给人缝做口袋挣点钱。那哭着的男孩是她弟弟巴甫利克。离开这家时,茨微土兴把一个装有50戈比的小钱袋留下。巴拉布津夫妇都伸手来抓钱袋,吵了起来。莲诺奇卡拾得掉下来的钱就往外跑,父亲追出来要打她,被邻居一少年挡住。

这少年名叫基利尔·伊兹维柯夫,是工业专科学校学生,父亲早在河中淹死,母亲薇拉,是本市一中学教员,家境也颇清寒。基利尔除读书外,平日和住在同一公寓的铁路机修工人腊高静要好。基利尔还有个女朋友丽莎,是管理这公寓的富商密什柯夫的独养女,也是中学生,性情淑静,长得也挺秀美。

巴士屠霍夫和茨微土兴从此常到公寓来,渐渐地和住在这里的人都熟了。基利尔和母亲、丽莎、莲诺奇卡还一起去看过他们的戏。

莲诺奇卡自从那次免遭父亲的打,便对基利尔产生好感。薇拉母子见这女孩可怜可爱,就常帮助她,她呢,也喜欢常同薇拉母子在一起。

腊高静是个革命工人、地下布尔什维克。他带妻子阿克桑娜参加过1905年罢工游行,被判3年徒刑,出狱后继续搞革命,在自己家里办了个地下印刷厂。基利尔在他的启发、教育下逐渐成长,参加印刷和散发革命传单。

不久,地下印刷厂被宪兵查获,腊高静逃走,但阿克桑娜、基利尔被捕入狱。同他们有往来的巴拉布津、巴士屠霍夫、密什柯夫等都被传讯。密什柯夫为此吓破了胆,他本来就认为女儿同穷教员的儿子交朋友不体面,现在基利尔被捕,更觉得女儿竟然同政治罪犯要好不仅大逆不道,而且实在危险,就迫使丽莎嫁给一个富商寡妇的侄子、娇惯成性、只知吃喝玩乐的维克多·舒布聂可夫为妻。丽莎虽不愿意,最后还是顺从了。

薇拉因儿子被捕,十分痛苦、着急,多方求情均遭拒绝。基利尔在审讯中守口如瓶,结果被判刑流放。他在狱中捎信给丽莎,表示虽爱她,但望她不要以他为累。丽莎虽心中思念基利尔,却已身嫁他人,只好暗地流泪。薇拉在现实教育下,渐渐认识到儿子的道路是正确的。她最后被上司认为是不堪信任的人,被逐至市郊一所偏僻的女子中学教书;基利尔的同志和莲诺奇卡常给她一些帮助,使她得到安慰。

腊高静的妻子阿克桑娜正怀孕,被关进狱中。反动当局再三折磨,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有关丈夫的一点线索,结果生产后死于狱中。

巴士屠霍夫胆小、自私。他的戏把生活写得过于甜蜜曾遭基利尔批评,因此就对基利尔耿耿于怀。当薇拉恳求他设法救救狱中的基利尔时,他竟以自己也会受牵连为借口,断然拒绝。

大作家列·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并在途中逝世的消息震动了整个俄国,在萨拉托夫各阶层人物中也引起不同凡响。密什柯夫为作家死前未能得到教会的谅解而惋惜,巴拉布津认为托尔斯泰伯爵尽管生前被革出教门,还是比那些冠冕堂皇的教徒们好,因为他从来不欺侮穷人,而且还帮助穷人。为此,密什柯夫对巴拉布津大发雷霆,把他全家赶出公寓,任其流落街头;后来总算丽莎求情,巴拉布津一家才得返回公寓居住。

巴士屠霍夫收拾好行装,告别茨微土兴,离开自己出生的城市,出发上彼得堡去了。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写于1929~1945年之间。小说共3卷,第3卷未写完。

17世纪末的俄罗斯,是欧洲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

农奴伊凡西加驾着雪橇,一边沉思:“农民已经丧失了一切,可是谁能够养活这个贪欲的国度呢?”人们纷纷议论皇上快要死了,那么谁将当沙皇呢?

沙皇菲亚尔特奄奄一息,皇宫内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争夺皇位的斗争。小彼得被拥立为皇,但沙皇的七妹索菲娅公主并不甘心,千方百计地想谋取皇位。她伙同情夫郭立纯公爵、枪兵司令官霍凡斯基等人,暗中组织枪兵,发动政变,杀死皇太后娜塔莉妮左右的一些大臣和贵族,由愚蠢而瘦弱的伊凡同彼得并立为皇,她自己则以摄政的名义掌握实权。

彼得此时正值少年,常到河边钓鱼玩耍。他特别喜爱战争游戏,拟造木制大炮和堡垒,以葡萄和苹果当炮弹。他接近欧洲的侨民,迷恋西方的文明和生活方式。他在结识德国侨民莱福脱后,便聘请一些外国人担任游戏队的教官、造船技工和数学教师。

波兰王派遣使节到莫斯科,要求与俄国联盟对付土耳其。索菲娅任命郭立纯为司令,统率俄军,出征克里米亚,期望以战争的胜利来加强她的统治,防止15岁的彼得在政治上可能提出的任何挑战。不料郭立纯的远征以失败告终,致使国力变得日益衰弱,人民愈加不满。

彼得经常参加欧洲侨民的舞会,渐渐对德侨官商的女儿安亨产生了情意,同时扩大了战争游戏,兵士达300余人。他终日废寝忘食地和工匠共同劳动,研究战术,又从工厂运去60门大炮,开始在游戏中搞实弹演习,由德国人当教官。他母亲见他这般情景,甚是着急,准备为他成亲,免得他这样“胡闹”下去。彼得婚后仍然在离京城120俄里的湖畔建起了造船厂,聘请荷兰技师工匠作指导,亲自参加劳动,学习工程技术知识。莫斯科的大贵族对他的所作所为,大不以为然,认为“有失礼仪,历朝并无先例”,絮絮不休地一再进谏,要他回宫,但他根本不予理会。贵族中只有波里斯一人对他大加赞许,还替他搜集拉丁文书籍,以及有关船舶、海战的版画。

索菲娅一伙见彼得如此喜爱军事,甚为恐惧,再次策划阴谋,要将彼得送进修道院。彼得闻讯,乘马车从造船厂匆匆赶回莫斯科。这时,莫斯科大兵云集,人心惶惶,形势一触即发。彼得在一个秋夜,逃到了离莫斯科60俄里的托洛依察。可是事情出乎意料,莫斯科的枪兵联队全部跟着他走,连索菲娅的某些亲信也跟着去了托洛依察。索菲娅陷入绝境,最终还是她自己被送进了修道院,她的同谋郭立纯被削爵充军,心腹夏克洛等人被处死刑,其余参与阴谋的人在广场和市街上受鞭刑,或终身流放西伯利亚。

彼得回到莫斯科之后,同过去一样在欧洲侨民区寻欢作乐。在同外国人的接触中,他深感俄罗斯的封建、愚昧、落后、野蛮,决心学习西方,准备在近侍中挑选50名天资聪慧的人出国留学,从ABC学起。彼得的革新措施,遭到了天主教等封建贵族的反对,他们要求外国人不得建立教堂,已建立的应勒令拆毁,严禁正教徒同异教徒交往,现有的侨民区必须焚毁……彼得对这些顽固保守的主张给予了严厉斥责,并进一步扩大了战争游戏,以2个“国家”的战斗规模进行演习,把贵族、大臣、近侍们都分配到2个“国家”去参加。这种旷日持久的演习既劳民伤财,又造成伤亡,士兵们怨声载道,认为现在正是播种季节,却偏偏想出这种主意。皇太后见势不妙,也给彼得写了亲笔信,哭诉国库要挖空了,请求不要再继续这种战争游戏。圣诞节那天,彼得又导演了一场恶作剧,命令名门望族个个化装,戴上假面具,各人手执乐器,狂叫乱嚷,以侮辱他们。

春天,彼得到俄国北方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去旅行。在那里,他看到了荷兰、英国和德国的海船上旗帜飘扬,大炮林立,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富庶而骄傲的欧洲,而俄国这边则是可怜的小木船。他感慨万千,同外国相比,俄国尚在沉睡,身为这样国家的皇帝,深感不幸!他痛苦地沉思:正如外国人所说的,俄罗斯是一个可怕的国家,好象一件毛皮外套,必须彻底翻新!彼得决定向荷兰购买2条海船,建立真正的造船厂。

在这期间,西欧的政治形势发生激烈的变化,俄国被迫卷入战争。1695年2月,彼得隐名率军远征土耳其,亚速一役,遭受惨败。彼得回国后,不顾百姓的疾苦,加紧备战,2年后再度出兵亚速,结果土耳其战败投降。战争的胜利使俄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彼得加强军备,组织公社,开凿顿河—伏尔加河运河,派遣留学生,采取了一系列新措施。他还派遣使节去西欧,自己也化装同行。在国外,他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参观德国炮厂,研究制造军火的过程。在荷兰和英国学习造船,亲自做工,并聘请一大批专家到莫斯科工作。

在彼得漫游西欧各国期间,索菲娅又密谋暴乱,但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彼得得知国内动乱的消息后,立即动身归国,对反叛者大肆杀戮。“古老的一切都被驱入黑暗的角落,旧俄罗斯断了最后的喘气。”“3月的波罗的海上,隐隐地出现了商船队的影子。”

金星英雄

《金星英雄》是苏联作家巴巴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写于1948年。

卫国战争结束了,荣获金星奖章的战斗英雄、坦克兵谢尔盖回到了故乡。他的战友谢明是个孤儿,也跟着他来到了乌斯齐—涅文斯卡亚村。

金星英雄回来,受到家乡人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区供销合作社主任鲁布错夫·叶木尼茨基分外热情,竭力劝谢尔盖当他的副手,做贸易管理工作,他说,问题不在于职务,重要的是利用你的声望。谢尔盖明白了他的意图后气愤地叫他滚出去。

谢尔盖见自己家所在的伏罗希洛夫集体农庄生产搞得不好,一打听,原来农庄主席阿勒塔麻绍夫把很多土地都分给庄员自己耕种,甚至租给职工种。阿勒塔麻绍夫还认为这对国家是有益的,因为万一集体经济没收成,庄员个人的土地还会有收成。

谢尔盖看到邻近的布琼尼集体农庄主席拉古林是个勤奋节约的好当家人,关心庄员的生活。庄员们对阿勒塔麻绍夫的意见很大,但因为他是由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菲道尔亲自派来的人,谁也奈何他不得。谢尔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阿勒塔麻绍夫搞好工作,改变家乡面貌。他认为应该把就近的几个集体农庄组织起来,集中力量订出一个5年计划,率领群众大干一番。

但他的想法遭到菲道尔的反对。菲道尔指责他和村苏维埃主席萨瓦犯的毛病一样:对未来想入非非,不去脚踏实地地考虑秋收和缴纳公粮的工作。谢尔盖几乎同他吵起来。谢尔盖的父亲基摩菲依不了解儿子,他问儿子:你已经成了英雄,荣誉、地位都不小啦,还要什么呢?谢尔盖回答说:他不愿意躺在已得的成就上面享清福,愿意继续前进。

秋收完毕后,经过激烈的辩论,乌斯齐—涅文斯卡亚村终于制定出一个5年计划。群众对计划的热情很高,纷纷献计献策。区党委书记康得拉捷也夫也积极支持。

为了筹备建造发电站所需的木材,谢尔盖几乎跑遍了整个高加索,最后还受到最高苏维埃代表包依勤科的接见。包依勤科见谢尔盖热情肯干,工作态度严肃诚恳,非常高兴。他提议由谢尔盖来代替思想落伍、作风陈旧而且年老多病的菲道尔。谢尔盖觉得自己没有经验,这样的重担怕挑不起来。不过他答应认真考虑。

谢明是个既能干又勤快的小伙子。他爱上了谢尔盖的妹妹安菲莎。可是基摩菲依老头怕谢明会把安菲莎带走,所以不同意女儿嫁给这个漂来户。尽管谢尔盖帮妹妹说话,老头儿仍然不同意。

谢尔盖出差回来后,向集体农庄的干部们作了汇报,大家情绪十分高昂,立即着手组织到边区去流放木材的工作。这下全村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地憧憬着未来的发电站,小伙子和姑娘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报名参加流放木材小组。几天后,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沿着库班河出发了。尽管流放木材是件十分艰辛的工作,但是热情洋溢的青年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只是在收尾工作中发生了一点意外事故:谢明为疏通河床堵塞的木头,失足落水,后脑和腿被撞伤。但经过调养,谢明的伤很快就好了。基摩菲依见这个异乡青年如此勇敢无私,终于同意把女儿嫁给他。谢明便在这里落户,成为农庄的正式庄员了。

流放木材工作刚刚结束,谢尔盖接到命令,让他参加全国坦克节庆祝活动。在莫斯科红场上,他亲眼见到了斯大林,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回家的路上,他正巧遇到心爱的赶牛车姑娘伊琳娜。他告诉她自己已决定接受区执行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不久,任命下来,谢尔盖担任区执委会主席。菲道尔被任命为区面粉厂经理。谢尔盖走马上任,首先清点仓库,整顿作风,彻底清查阿勒塔麻绍夫违反政策和营私舞弊的行为,纠正鲁布错夫一叶木尼茨基的请客行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他这样雷厉风行,引起一部分人,特别是菲道尔等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谢尔盖是目无老同志,横行霸道。为此将他告到区党委书记康得拉捷也夫那里:“我们这些老同志有权让年轻的、还没有经验的工作者守规矩。”不料区党委书记听了谢尔盖的种种“越轨行为”后说,这些“越轨行为”是根据他的指示做的。他说:“多年来,小偷和骗子盘踞了集体农庄的领导地位,而你却庇护他们……这才是严重地破坏了集体农庄的法规呢。”菲道尔听了,垂头丧气地嘟哝着:“谢谢,算是活到头了!”

萨瓦等人对谢尔盖的工作也不满,因为自谢尔盖担任区执委会主席后,发电站变成全区的工程了,大伙儿千辛万苦搞来的木材也成了全区的财产,烧出来的砖被别人拉走使用,这样下去,自己的5年计划结不出自己的果子。谢尔盖和萨瓦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了解萨瓦,并且很喜欢这个能干的年轻人,可是他觉得萨瓦说起话来,却象个守旧的个体农民。

有一天,他特地来找萨瓦,试着说服他,但效果不大。他顺便回到家中看看。谁知母亲严厉责备他忘了自己也是个普通人;战场上立了功,有了地位,竟看不上村里人了,凭什么说伊琳娜配不上你呢?谢尔盖一听便明白有人背后造他的谣。他去找伊琳娜。伊琳娜说她重新考虑以后,觉得:“你所需要的妻子,不是象我这样的人……我真不应当爱上你。”说罢便匆匆赶着车走了。但是当谢尔盖正式向她求婚时,她还是同意了,不过要求在学成后结婚。

各村庄员集中挖电站渠道,发电站工程进展很快,各种机器源源运来。谢明担任电站建筑负责人后,工程进展更快。电站已经着手培训各种技术人员。伊琳娜也参加学习,当了配电员。谢尔盖在谨慎老练的康得拉捷也夫的培养下,越来越成熟了。

阿勒塔麻绍夫被撤职后,经过党员大会的批评,作了检查,大家同意他担任农庄一个小组的组长,希望他跌倒后很快爬起来。共青团员尼基达接替他担任了农庄主席。尼基达上任后立即去求教拉古林,一心想象拉古林那样增产节约,使小麦每公顷生产30公担。拉古林是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他不断革新挖潜,后来获得了列宁勋章和劳动英雄称号。

基摩菲依代表库班河上游地区推荐斯大林同志为最高苏维埃代表候选人。他的发言博得热烈的掌声。他自己更是激动无比,想到农庄的成就、家庭的荣誉、儿子的功勋,哪一样能离开斯大林的领导呢!这次乡亲们还推选谢尔盖为区苏维埃代表。

谢尔盖的心目中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区了,他对批评他不关心本村的父亲说:我愿意看到明天,那就是技术、机器、电力,可是在一个村子里进行电气化是不行的,应当将整个战线向前推进。群众中有多少杰出的人哪,就是犯过错误,沾染旧习气的人,也都跑步跟上来了,连菲道尔这样顽固的老哥萨克,在输电线路工程中,也赶着马,带着工具追上来了。

发电站终于落成,光明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由乌斯齐涅文斯卡亚冲向草原,照亮了人们奔向美好未来的大道。

茹尔宾一家

《茹尔宾一家》是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52年。

作品主要描述了造船工人茹尔宾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祖辈马特威退伍后,带领全家参加恢复造船厂的劳动,并不顾年迈努力工作。父辈尹里亚亲手建造了8艘船,为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加顽强地学习。子辈更是你追我赶,携手前进,终于使远洋巨轮下水,向遥远的国家开去。他们一家人为人类而活着,并把各自的本领奉献给全人类。

小说歌颂了苏联工人阶级的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被文学界誉为50年代苏联文学中描写工人阶级的成功佳作之一。

俄罗斯森林

《俄罗斯森林》是苏联作家列昂诺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53年。

小说从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前一天写起,以1942年春天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结束;但书中一再穿插发生在本世纪初和20、30年代的往事倒叙,从内容上说,它涉及半个世纪的俄国历史变迁。

主人公维赫洛夫是一个所谓“通过森林走向革命”的林学家。十月革命前在彼得堡林学院毕业后,他到一个边远的林区从事林业研究工作而且颇有成就,得到了著名林学家托里亚柯夫的赏识;在这个林区他还成了家,生了个女儿叫波丽雅。后来,托里亚柯夫把维赫洛夫调到莫斯科林业研究院当他的助手,不久又提拔他为一个研究室的主任。

维赫洛夫是一个清清白白地做人、老老实实地搞学问的科学家,他真诚地认为,“十月革命……首先是一场为赢得人性的纯洁的战斗”。在林业科学研究上,维赫洛夫则继承他老师托里亚柯夫的观点,主张大力保护俄罗斯的森林资源,要求森林的年采伐量不得超过森林的年增长量,坚决反对当时已经出现的过量采伐木材的苗头,他甚至尖锐地指责放任对森林大砍大伐的人是“恶人”,他警告说:“宁肯现在流汗,也不要将来流泪。”然而,维赫洛夫大声疾呼地宣传他这一科学观点的时候,正是20年代中期,也就是苏联第一个5年计划就要上马,基本建设需要大量木材的时候,所以他的主张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而他的反对派中的挂帅人物格拉茨安茨基,就是他十月革命前彼得堡林学院的同班同学。这个格拉茨安茨基1911年曾和维赫洛夫一起参加过一个革命组织,后来被沙皇警察局头子用美人计诱降,成了叛徒。十月革命后他隐瞒了这段丑恶历史,伪装进步,在森林科学界结党营私,玩弄阴谋,打击有真才实学的爱国的林学家维赫洛夫和他的老师托里亚柯夫。维赫洛夫每发表一部著作,格拉茨安茨基就出来写文章进行批判,而且往往是从政治的角度加以诋毁。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格拉茨安茨基甚至向维赫洛夫提出了这样的质问:“为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你拼命想用森林的年增长量来限制苏维埃的森林采伐事业。”就这样,维赫洛夫横遭诬陷,被免去了林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的职务。

维赫洛夫在遭到这一打击的同时,还经受着个人生活的不幸。1929年春,他的妻子叶林娜突然离开了他。他们的分离不是由于夫妻生活不和,而是因为叶林娜是富农家庭出身,她觉得自己没有权利在莫斯科享清福,也怕因自己的出身历史而连累维赫洛夫。但所有这一切难言之隐,叶林娜也无法跟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女儿波丽雅剖露清楚。因此,波丽雅懂事之后,总把母亲离开父亲的原因归咎于父亲,再加上格拉茨安茨基之流在报纸上对维赫洛夫不断进行政治陷害,使得波丽雅更加憎恶他的父亲。正直的维赫洛夫蒙受着双重的不白之冤。

以1941年夏卫国战争的爆发为契机,情况发生了变化。俄罗斯森林成了苏维埃祖国的象征,维赫洛夫提出的为了造福子孙后代保护俄罗斯森林的科学观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过去窒息学术民主的学阀作风也遭到谴责。一个青年在奔赴前线之前愤愤地说:“谁给了格拉茨安茨基对维赫洛夫进行如此尖锐的政治性攻击的权利?”随着维赫洛夫观点的逐渐占上风,他的对手格拉茨安茨基的不学无术也逐渐暴露,再加他革命前那段丑史的沉重包袱,以及知其叛徒底细的外国间谍的一次夜访,更使他无地自容,最后他只好以自杀了结一生。和格拉茨安茨基的命运相反,维赫洛夫获得了国家勋章,而且被任命为林业科学院的领导人。与此同时,维赫洛夫父女关系也出现转折,波丽雅对父亲的怀疑逐渐消除。她参军上前线的前夜,特地来向维赫洛夫告别,波丽雅对父亲表示:“要为清白而斗争……要使得身后站着的永远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要让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也带着微笑。”

解冻

《解冻》是苏联作家爱伦堡的中篇小说,写于1954年。

在伏尔加河沿岸的一个城市的工厂里,厂长茹拉甫辽夫被人称作是“小官僚”、“典型的官僚主义者”。他长期“让工人们住在破草房和木棚里”,不关心工人的生活,一心只想怎样完成生产任务,得到上级的奖赏和表扬。他认为,“如果说一切都好,那么,一切也就会真的变得更好起来;少看些阴暗面,那么,阴暗面也就会更少些。”老布尔什维克、老教员普霍夫对茹拉甫辽夫之流厌恶极了:“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的人而痛苦流泪呀!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剔掉一个这样的人,马上就会有一个新的出来,象雨后春笋一样。”

厂总设计师索科洛夫斯基是一个热爱工作,“很纯洁”,“相信正义”的人,但爱说些讽刺话,近来时常看着报纸,自言自语地说:“写得真对呀!”并对旁人说,最近关于鞋的问题、锅的问题的决议,“真是希望人们能生活得好啊!”看来,“茹拉甫辽夫快被革职了。”在厂党委会议上,党委书记提出建筑3幢职工宿舍,索科洛夫斯基则说:“早在1952年就该开始。”厂长对索科洛夫斯基的批评怀恨在心,在一些人面前散布流言蜚语,说索科洛夫斯基不是什么老党员,历史上有污点,把家属安在比利时,对这样的人,充其量只能信任50%,等等。工程师柯罗捷耶夫对厂长把索科洛夫斯基骂得“体无完肤,死有余辜”的做法,深为不满,认为现在不是厂长“能陷害他的时代”。

厂长的妻子莲娜是位教员,婚后渐渐地感到“他是个个人主义者”,不关心人的生活,缺少感情,因而同他疏远了起来,而对柯罗捷耶夫则产生了好感。最后,她决然离丈夫而去。莲娜的母亲是集体农庄主席,对女儿的做法不仅没有批评,而是同情和支持。她告诉女儿说,中央全会讨论农业的消息一传到农村,“大家情绪都很高,心情也舒畅了”,“现在,很信任人们”。

茹拉甫辽夫对有关暴风袭击的天气预报充耳不闻,结果三排工棚在暴风中倒塌了。他因而被撤去了厂长的职务。索科洛夫斯基听到厂长对他的诬陷后,病情大大加重了。随着暴风的过去,厂长的下台,他第一次从病床上起来,走到窗前,看了一下灰色松软的雪,他想:“春天就在眼前了”,“街道上另一边的冰柱已在渐渐沥沥滴水”。

普霍夫的儿子小普霍夫是个画家,他幻想荣誉和金钱,专门给“先进生产者”茹拉甫辽夫等人画像,在艺术上“粗制滥造”;他的同学萨布罗夫宁愿生活得贫困,却始终勤奋地画风景画和自己妻子的像。最后,萨布罗夫的家在星期天,终于“被赞叹不已的来访者挤得满满的”,成了一次“庆祝公理胜利的日子”,而小普霍夫的画卖10个卢布也没有人要。

癌病房

《癌病房》是苏联作家亚·伊·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小说。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生的故事。科斯托格洛夫在大学生时代,因谈话中流露出对斯大林及现实的不满,被捕入狱,他在劳改营和流放地度过7个年头后,于1953年春因患癌症住进医院。此时女学生薇拉闯进他的生活,爱情的甜蜜给了他力量和希望,帮助他活了下去。

小说通过主人公及癌病房里病人们各自的经历和遭遇,反映了斯大林时代的许多现实:大清洗、滥杀无辜、大批流放持不同政见者、政治家们和人民的沉默与驯顺等。

作品揭示了造成个人迷信的原因,指出了人生目的、社会主义、道德与经济的关系等重大问题。结尾写科斯托格洛夫病愈出院,未能找到薇拉,却听到大赦消息,是喜是悲,耐人寻味。

作品文笔轻松,结构严谨,在外国被译成多种文字,被称为“以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优良传统写成的一部杰作”,但在其祖国苏联却一直未获出版。

被开垦的处女地

《被开垦的处女地》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32~1960年。

作品描写了顿河格内米雅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疾风暴雨般的历史变革,反映了苏联农民开展集体化运动的过程。小说的主人公达维多夫是钳工出身,当过水兵,参加过国内战争,是个成熟的布尔什维克。他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既要抵制右倾错误,还要反对左倾思想。在“妇女骚动”事件中,他的高度党性原则表现得极为充分,对向他要仓库钥匙并且殴打他的那些妇女,一面坚定地维护人民利益,不给她们仓库钥匙,一面对骚动的妇女耐心地说服教育,使他和群众的关系越来越近。

作品还真实描绘了思想意识复杂的中农梅潭尼科夫克服小农私有观念走向集体化的觉悟过程,揭露了白匪军官波罗夫则夫和富农阿斯特罗夫诺夫,鞭挞了革命队伍中蜕化堕落的叛徒奇特波罗金和钻进革命队伍内的雅可夫·洛维夫。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相互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们多方面的性格,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作品是苏联文学中描写农村集体化时代新农村的重要作品。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写于1956年,发表于1957年。

主人公索科洛夫在德国人入侵时,告别了幸福家庭应征入伍,在战场上受伤被俘,历尽苦难,后来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死于敌机轰炸之下,唯一的儿子在战争胜利的前夕也牺牲了。后来他收养了一个父母都死于战争的无家可归的男孩,两人相依为命。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苏联公民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千百万人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小说刻画了在逆境中仍顽强奋斗的红军战士形象,描写了他们的痛苦和刚毅精神,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及其给人的命运造成的悲剧。

小说一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并对以后的战争文学产生重要影响。

州委书记

《州委书记》是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61年。

作品主人公杰尼索夫是斯塔尔戈罗德州的第一书记,表面来看,这个州各项工作都远远落后于邻近的维索柯戈尔州,其实维索柯戈尔州的第一书记阿尔塔莫诺夫是个善于追逐名利、弄虚作假的人物,他靠大量套购农产品然后又高价卖给国家而“富足”起来。杰尼索夫向上级汇报了阿尔塔莫洛夫弄虚作假的丑事,并写信给中央揭发了他的不法行为。不久,阿尔塔莫诺夫被解除了第一书记的职务,而由杰尼索夫担任该州的第一书记。

作品故事动人,叙述真切,具有较强烈的政治色彩,但人物形象存在概念化的缺点。

第四十一

《第四十一》是苏联现代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

小说通过苏联内战时期一个红军小分队俘虏一名白军中尉军官,看守他的红军女战士马柳特卡与之相爱,最后又将其击毙的故事,反映了苏联国内战争时期的社会侧面,同时也反映了人性美等诸多主题。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女战士马柳特卡是苏联内战的年代里一个渔民出身的女孩子。由于战争,她“从舒适的安乐窝里被抛到严寒酷热”的枪弹声里,参加了红军队伍并屡立战功,成为红军小分队的骄傲。

作品向我们展示了马柳特卡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她既是在战斗中出生入死的英雄,也是个身体纤细,有着一双温柔而“淘气眼睛”的少女。她也需要男性的感情慰藉,需要爱情。

小说从马柳特卡对中尉由恨到爱,再由爱到恨,直至最后打死他的复杂过程,充分表现她性格的多层次。

小说结构严谨,注意人物心理刻画,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你到底要什么

《你到底要什么》是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长篇小说,写于1969年。

作品描写世界各国人民同纳粹进行斗争的故事。

主要描写德国前纳粹党冲锋队队长克劳贝格受命在意大利和英国组织间谍小组。小组成员有:亡命国外的沙皇俄国大臣的儿子萨布罗夫,美国特务、白俄分子波契雅·布朗和尤金·罗斯。他们打着为英国新世界出版公司出版一套俄国古代艺术画册的旗号前往苏联。他们之中只有萨布罗夫懂得俄罗斯古典艺术。

当克劳贝格在意大利利古里亚海滨与萨布罗夫联系时,列拉和她的丈夫斯巴达也在那里度假。列拉在莫斯科大学读书时结识了意大利留学生斯巴达。两人婚后来到意大利。斯巴达认为马列主义已经过时,无产阶级专政己不适用,咒骂十月革命是工农消灭知识分子。列拉痛心疾首,下决心离婚。在苏联作家布拉托夫的帮助下,列拉返回了莫斯科。

克劳贝格小组的真正领导人是布朗,核心成员是罗斯。克劳贝格的使命只是检查德国特务网,为德国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准备力量。布朗和罗斯则受英、美特务机关之命准备在“瓦解和挖掉苏联社会的思想和道德基础”这方面花掉几万英镑和美元。他们打算用宗教影响老年人;通过文化交流引诱中年人,使他们为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号召青年人从限制他们自由发展的束缚下挣脱出来。布朗认为,这是搞垮苏联的最主要的途径。对他们中间不受引诱的分子,他们则用败坏其名誉的办法,宣布这些人是“斯大林分子”。在这些宗旨指导下,他们指控、诬陷布拉托夫等人,拉拢和腐蚀斯韦什尼科夫、甘卡等意志薄弱的人。

布拉托夫原为工人,战前开始写作。他经常深入工农群众,满腔热情地描写工农英雄人物,提出尖锐的社会问题,在国内外受到一些人的抨击,但在工人群众中却很有威望。一次,他在某工厂遇到了不满苏联社会现状的青年工程师费利克斯,交谈中费利克斯提及他的远亲——画家斯韦什尼科夫,工人们对他的美术创作很不满,这引起了布拉托夫的注意。

斯韦什尼科夫的父母是被克劳贝格所属的德军部队杀害的烈士。他埋头艺术,不问政治。一些西欧资产阶级代理人和俄罗斯国粹派分子企图收买他;布朗则以给他办画展为名拉拢他。布拉托夫启发斯韦什尼科夫夫妇认识艺术为工农服务的意义,并介绍他们到斯韦什尼科夫的父母就义处去参观那里的大型艺术雕像,使画家夫妇受到深刻教育。但是到底应当怎样生活,他们还不知道。

克劳贝格小组在苏联历史学家扎罗多夫家做客时,布朗同诗人、新俄罗斯国粹派代表、富农分子博哥罗迪茨基建立了联系,罗斯勾结上了扎罗多夫的儿子——小阿飞甘卡。

扎罗多夫在揭露“个人迷信”时期大显身手,一跃而为科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善于察看政治气候,见风使舵;他把生活看作集市,总是按照市场交易原则处世。甘卡出生在这样一个新贵家庭,倚仗父亲的各种关系,广为交往。他对西欧的生活方式垂涎三尺,津津乐道于金钱、美女、汽车、别墅,一味追求所谓“自由”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并学会了投机倒把这一生财之道。他很快被罗斯所吸引,积极组织并参与了罗斯、布朗为腐蚀苏联男女青年举办的几次舞会,“欣赏”了布朗跳的脱衣舞。

克劳贝格和布朗的间谍活动露出了马脚,分别逃离苏联。

萨布罗夫通过自己长期隐姓埋名、流落异国的痛苦经历,向甘卡提出“你到底要什么”的问题。甘卡想到自己,想到周围的人,觉得没有一个人的行为能回答这个问题。“到底为什么而奋斗,谁也不知道,谁也解释不清楚,大家都是人云亦云,信口胡诌。”萨布罗夫回答说,要么“让新的党卫军、新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侵入你们的国土”,“让俄罗斯灭亡”;“要么按照人民的召唤去做你应做的事情。第三种选择是没有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69年。作品曾获1975年苏联国家奖金,还被改编成话剧、芭蕾舞剧和电影,深受人们喜爱。

作品描写了1942年春在被德军围困的列宁格勒北面山林中发生的故事。驻军在某车站的红军高射机枪班发现2名德寇潜入林中,企图破坏铁路和运河。瓦斯科夫准尉奉命率5名女兵追踪,他们跋山涉水来到山村时发现潜入之敌竟有16名。因寡不敌众,5女兵战死,瓦斯科夫在身负重伤情况下,毙敌2名,俘残存之敌4名。

小说中战争的描写不多,而着力于刻画战争中人的命运、心理状态和性格。小说展现了战士们的崇高品德,揭示出德国法西斯的残暴及苏联人民战胜敌人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展示了红军战士平凡而伟大的战斗生活。

作者把英雄人物安置在没有前方和后方,没有援军的环境中来表现,将英雄主义与悲剧气氛有机结合起来,尤其以妇女的命运为主线,更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白轮船

《白轮船》是苏联作家艾特玛托夫的中篇小说,写于1970年。

小说以童话的形式,描写了苏联吉尔吉斯一个森林守护所里的日常生活。土霸王阿洛兹古尔是这个守护所的巡查员,他利用职权,任意鲸吞和出卖国家木材,残暴压迫剥削工人,过着极其腐化的生活。他不仅把工人当做奴隶,连自己的岳父、岳母、妻子、外孙也不放过。后来他的外孙忍受不了现实的折磨,抱着同不知去向的父亲相会的虚幻憧憬,投河而死。

作品表现了善与恶的冲突。它揭示出现实生活中邪恶势力的嚣张和残暴,令人震惊。小男孩的死表现出弱小者人格的完美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小说具有明显的象征意蕴。作品中鹿的悲剧还提出了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危机问题。白轮船成为幸福的象征。小男孩丰富的心理活动不仅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而且还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古拉格群岛

《古拉格群岛》是苏联作家亚·伊·索尔仁尼琴的长篇小说,完成于1973年。

全书共分3卷,是一部类似陀思妥耶夫斯基《死屋手记》的作品,但篇幅巨大,内容也广泛得多。就作品体裁而言,既有自传体小说的成分,又有大量历史事实的考证;既有许多人物及故事情节,又汇集了各式各样的资料。

小说以作者11年的劳改、流放生活的回忆为线索,引用许多犯人的证词、回忆及大量文献,描写了数百个人物的命运,力图反映十月革命后至50年代中期近40年间苏联的监狱、劳改营和流放地的全貌。上卷从作者回忆自己被捕写起,述说了从逮捕到进入劳改营的各个阶段;中卷专写劳改营详尽的情况,描述了一些犯人的遭遇;下卷着重反映营内犯人们的反抗、暴动和逃跑事件以及流放地的生活。

作品结构上有些松散,用了不少方言、俚语和犯人们的黑话,但仍不失为一部好作品。

此书在西方是畅销书,在前苏联一直被认为是反动作品。

《岸》是苏联俄罗斯作家尤·瓦·邦达列夫的长篇小说,完成于1975年。

作品描写了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发生在距柏林50公里的柯尼斯多夫镇的故事。苏联某炮兵连奉命驻扎该镇,苏军战士处在胜利前夕的狂欢之中,有人寻钱币、手表,有人对德国姑娘企图施以暴力,而敌人并没有放下武器,一些青年亡命徒还在负隅顽抗。

小说主人公尼基金作为炮兵排长,不仅要指挥战斗,还要与战士的违纪现象作斗争。一次在一德国人住宅里,尼基金救出了险些被苏军奸污的德国姑娘爱玛。两人一见钟情,但苏军不久开拔,一对异国情侣忍痛分别。26年后,爱玛成了商业家赫伯特夫人,她了解到现在的苏联作家尼基金就是当年她所钟情的“瓦吉姆”,便以汉堡俱乐部的名义邀请他赴德访问。两人久别重逢,悲喜交集。尼基金在访问期间进行了文化交流活动,参观了一些名胜。他沉痛地缅怀牺牲的战友,紧张地思索着如何才能达到“幸福的”“永恒的和平”的彼岸,归国途中心力交瘁而猝死。

作品人物性格复杂,描写细腻,富有哲理和鲜明的政论色彩,曾获1977年苏联国家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