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阿尔忒弥斯和希波吕托斯
奥列斯特和希波吕托斯的传说虽然毫无历史价值,但是还有其他价值,比如把它与其他的圣地仪式和神话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了解内米的崇拜情况。现在我们必须思考这个问题:这些传说的作者为什么把奥列斯特和希波吕托斯作为解释威尔比厄斯和林中之王的切入点?关于奥列斯特,答案显而易见,他和那个嗜血的托里克狄安娜女神,可以勉强使人理解阿利奇亚残忍的祭司传承制度的起源。但是希波吕托斯的情况就不那么明显了。他的死因虽然很好地解释了马匹为什么不能进入圣林,却无法解释这个传承制度本身。为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对希波吕托斯的崇拜情况以及相关的神话、传说。
在特洛曾[28]一片几乎被陆地包围的美丽海湾旁,有一块著名的圣地就是献给希波吕托斯的。那条位于巍峨群山脚下的狭长海岸,如今已经长满了橘子树、柠檬树和丝柏树,其中最多的是丝柏树,它们高大得像矗立在赫斯帕里德斯花园里的黑色塔尖。在辽阔的大海中,那条海湾安静而隐秘,跨过这条海湾就到了波塞冬的圣岛,在苍松翠柏的掩映间可以看到圣庙的屋顶。就在这美丽的海岸边,希波吕托斯受到崇拜。在他的圣地有一座古老的神殿,里面有一位终生侍奉神殿的祭司。敬拜希波吕托斯的祭祀每年举行一次,未婚的女子用悲伤的赞歌和泪水来悼念他的橫死,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会剪一缕头发放入神殿。特洛曾是他的葬身之地,虽然那里的人从不告诉外人他的坟墓在哪里。根据一个合理的猜测,阿尔忒弥斯喜欢英俊的希波吕托斯,女孩怜惜他英年早逝,所以每年都会哀悼他。在古代宗教里,女神爱上凡人的故事层出不穷,在他身上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节。在女神的众多情人中,最有名、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阿多尼斯。据说阿尔忒弥斯和菲德拉争希波吕托斯的事,后来被改名换姓,说成阿佛洛狄忒和普洛赛尔皮娜[29]争阿多尼斯,而菲德拉其实只是阿佛洛狄忒的替代品。这种说法对希波吕托斯和阿尔忒弥斯可能都不算有失公允。要知道作为一个丰收女神,按照早期的宗教原则,阿尔忒弥斯不但要有让大地丰收的能力,自己也应该有很多孩子,她怎么可能没有丈夫或情人呢?照此推断,希波吕托斯就是阿尔忒弥斯在特洛曾的情人了。特洛曾的青年男女之所以会在结婚前将一缕头发供奉到希波吕托斯的神殿,就是为了促进他和阿尔忒弥斯的结合,从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特洛曾的希波吕托斯圣地,还供奉着两位和丰收有关的女神,一个叫塔米娅,一个叫奥克赛西娅。这多多少少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并非虚言。在埃皮扎夫罗斯,人们如果遇到灾荒,就会遵照神启,将她们的雕像刻在神圣的橄榄树上加以供奉。他们相信这样就能让大地迅速长出果实来。另外,在特洛曾还有一种奇怪的敬拜女神(他们称之为“姑娘”)的仪式——扔石头。我们不难发现,为了祈愿丰收,类似的风俗在其他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我们在很多故事中都能看到年轻勇士惨死的情节,就像希波吕托斯那样。这些来自凡尘俗世的俊美年轻人以生命为代价,获得了一段和青春永驻的女神恋爱的时光,尽管这段快乐的时光是那样短暂。我们不该只把这些不幸的情人看成一种神话素材,按照某些传说,正是因为这些惨死的情人的鲜血,紫罗兰才那样紫红,牡丹才那样鲜红,玫瑰才那样艳红。我们不该把这些故事当作以花朵象征美与青春转瞬即逝的肤浅诗篇。这类故事还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哲理,即人和大自然的生命关系。悲剧的哲理引发了悲剧性的行为。至于这种哲理和行为到底是什么,我们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会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