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激荡三十年:平成企业1989-2019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抑制设备投资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设备投资也有相当一部分沿袭了泡沫时期的惯性做法,或者说是没有能够阻止原投资计划的实施。整个日本法人企业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设备投资,在一段时间里还在继续增加。

设备投资额从1990年的57万亿日元增加到1991年的64万亿日元,1992年也维持在较高水准(57万亿日元),1993年才终于减少到46万亿日元。由于这种惰性设备投资的过失,致使日本企业每年增加6万亿日元的设备投资折旧费。1993年成为2017年以前设备投资额最高的一年,此后在将近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抑制设备投资。如果从企业成长动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阴影影响,继而又导致了投资不足现象的发生。这一时期的过度投资行为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关于投资不足的问题将会在第七章再做分析。

泡沫经济破灭后,在大多数日本企业还在延续惯性的设备投资时,有的产业已敏感地嗅出了世事的变化,开始严格抑制设备投资,但这又恰恰成为使整个产业陷入困境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曾被高度评价,拥有极强国际竞争力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就是最好的例证。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1990年占全球市场的49%。日本电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于第一,第二名是东芝,第四名是日立,世界前五名当中就有三家日本企业,特别是在存储器领域,日本企业的实力更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日后撼动日本半导体产业世界优势地位的是依靠积极于设备投资的韩国三星电子(简称“三星”)。1992年,进入半导体产业仅九年的三星在动态存取存储器等电脑大量使用的存储器领域,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公司。在此之前,动态存取存储器市场占有率首位的是东芝。到1998年,韩国整体的市场占有率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

1990年前后,与日本半导体企业采取的消极设备投资战略不同,三星采取了积极的设备投资政策,这就是两国在半导体领域发生形势逆转的诱因。日本企业对设备投资的消极态度有两大原因。

一个原因是1986年日美间签订的《日美半导体协议》。《日美半导体协议》是美国为了抑制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产业而提出的政策性要求,这导致泡沫经济时期的存储器市场实质上受到带有官方性质的企业联盟的操控。日本企业被迫调整生产计划,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基本不愿冒着打破业界协调关系的风险而进行积极的设备投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泡沫经济破灭后,金融信贷收紧。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大多是在电子工程学领域多元化经营的综合电子制造企业,对他们来说,泡沫经济破灭意味着其他经营领域面临着严苛的发展环境,其他行业面向半导体的投资明显减少。而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借贷困难更使得企业在资金筹措方面变得艰难,也让企业在向半导体领域投资时变得犹豫不决。

持续稳定的设备投资才是半导体产业的企业生命线。因此,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取积极投资战略的三星跃升为动态存取存储器(DRAM)世界第一。紧接着,三星又乘势向原本只有日本企业才有竞争力的高端动态存取存储器(16G)产品发起了攻击,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超越日本。对《日美半导体协议》的依赖以及设备投资资金的紧缺,成为日韩在半导体领域形势发生逆转的主要原因,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199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企业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本田技研工业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逝世。向来以积极投资著称的他,看到日本企业在这段时期经营态势的巨变不知会做何感想。昭和时代已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