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讲《内经》(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概论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反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部经典。它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的理论不仅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而且2000多年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因此后世医家把《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并把它作为中医学者必读的医学典籍。

一、《内经》的成书

1.《内经》的书名

《内经》全名《黄帝内经》。关于“黄帝”,战国秦汉时期许多史学家,都把他说成是古代的一个帝王,皇甫谧(mì)《帝王世纪·自皇古至五帝》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寿丘,长于姬水……居轩辕之丘,故因以名号。”其实,“黄帝”并非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氏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氏族。据《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所述:“传说黄帝曾居住涿(zhuō)鹿(河北宣化鸡鸣山)地方的山湾里,过着往来不定,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后来打败九黎族和炎帝族,逐渐在中部地区定居下来。”到了春秋时期,这个氏族又称之为“华族”,它就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就是汉以后所谓“汉族”的始祖。

黄帝氏族开发了中原,使文化空前发展,农业开始兴盛,它的文化对华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历代人们都以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而为荣。为了溯源崇本,于是古代各方面的许多文献及其文物制度,都推源于黄帝。古代的学者,为了显示其学有本根,亦每将其著作冠以“黄帝”二字。《淮南子·修务训》揭示了这种情况:“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显然,《黄帝内经》之“黄帝”二字,只是托名取重而已。

关于“内经”二字,后世医家解说不一。如张景岳《类经》卷首云:“内者性命之道,经者载道之书。”吴崑《素问吴注》卷一说:“五内阴阳谓之内,万世宗法谓之经。”但是,从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目录中可以看到,古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由此观之,《内经》与《外经》乃是相对之称,别无深义。

在古典医籍中,以“经”字命名的书籍除《内经》之外,还有如《本草经》、《难经》、《甲乙经》、《中藏经》、《脉经》等。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经者,常也,法也,径也,由也。”《汉书·艺文志》指出:“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以物相使。”《内经》中包含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等一系列基本内容,正合此“医经”之义。

现存《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每部81篇,共计162篇。皇甫谧《甲乙经·序》说:“今有《针经》(即《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

《素问》之名,北宋林亿等“新校正”引全元起注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新校正”又云:“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瘵(zhài)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这种解释是以气、形、质的变化认识物质世界。因此,当代中医学家任应秋提出:“《素问》就是研究人这个物质体生理病理的问题……《素问》的含义是唯物的。”(《内经十讲》第四)

《灵枢》共有三名,最早叫做《针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先立针经。”《素问·八正神明论》又说:“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次后又名《九卷》。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云“撰用《素问》、《九卷》”;王叔和《脉经》亦称《灵枢》为《九卷》。皇甫谧《甲乙经》序文中则称《灵枢》为《针经》,而其引文中又多称其为《九卷》。这种《针经》与《九卷》混称的情况,正说明了《灵枢》名目的演变。《灵枢》其名,约从唐代王冰开始。王氏在《素问·三部九候论》注文中称《灵枢》,在《素问·调经论》注文中又称《针经》,“新校正”认为这是王冰指《灵枢》为《针经》的证据。关于《灵枢》之义,马莳《灵枢注证发微》卷首谓:“《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元之称。”张景岳《类经》卷首则谓:“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诸说自无不可。任应秋先生认为:“《灵枢》既名《针经》……它本来的取义应该是:灵者,验也。针刺的疗效,至为灵验,但必须得其刺法之枢机而后灵,故名之曰《灵枢》。”(《内经十讲》第四)

2.《内经》的作者

《内经》冠以“黄帝”二字,并不是黄帝的著作,也不等于说是黄帝时代的书。宋臣高保衡等《甲乙经》“新校正”序:“或曰:《素问》、《针经》、《明堂》三部之书,非黄帝书,似出于战国。”高氏等当时的说法并不肯定,可是经过后来许多学者考证,如宋代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司马光的《传家集》,程颢(hào)的《二程全书》,明代方孝儒的《逊志斋集》,清代魏荔彤的《伤寒论本义》等,均证实高氏的说法是基本正确的。就《内经》的内容而言,它是由162篇文章构成的一部论文总集,其中各篇内容繁简不一,表述顺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且前后内容间有重复,文笔风格亦各有异,可见此书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元代吕复指出:“《内经·素问》,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元戴良《九灵山房集·沧州翁传》引)比如《素问》中的运气7篇大论,“新校正”怀疑不是《素问》的原文,而是《阴阳大论》里面的文章,为唐代王冰所补入。日本丹波元简又提出:“考王叔和《伤寒例》所引《阴阳大论》之文,曾无所见,宋臣之说,乃难从焉。”于此可见,7篇大论确系后面补入,很可能是王冰补入的。此外,王冰在编次注解《素问》时,已经亡佚了《刺法论》和《本病论》,只有79篇文章。到北宋高保衡、林亿等校正医书的时候,却又有此2篇,不仅有经文,而且有注文,可是其内容及文笔却与《素问》各篇明显不同。“新校正”当时就提出怀疑,丹波元简则认为两篇的经文当是王冰以后的人所补入的。

综上所述,《内经》的作者,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出自诸子百家。《内经》的内容,主要出自战国时期,而秦、汉、唐代,代有补充。经多数学者考证,《内经》的汇集成书,很可能是在西汉时代。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素问》,是经过唐代王冰编次整理而来的,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校正。《灵枢》则是宋代史崧(sōng)根据“家藏旧本《灵枢》九卷”以及宋哲宗八年(1093年)高丽所献的《针经》整编而成的。

二、《内经》的理论体系

《内经》的理论渊博,内容丰富。张景岳谓其“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类经·序》)《内经》不仅重点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而且还记述了古代关于哲学、天文、气象、历法、地理、生物等多方面的知识,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科学巨著。历代有许多医家对《内经》的理论体系及其主要内容进行过归类,总括起来,不外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病证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针刺学说、养生学说、运气学说等10大类。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运用阴阳五行的法则概括自然界一切事物,并取象比类去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进而指导诊断和治疗。它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朴素的系统论。

《内经》中专论阴阳五行的篇章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论阴阳的概念,五行的归类,以及阴阳学说的应用。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论四时阴阳五行,并联系人体,讨论其发病规律。

《素问·阴阳离合论篇》——论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及三阴三阳经脉的离合关系。

《素问·阴阳别论篇》——运用阴阳的道理,讨论人体脉象变化及其主病。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按四时五行的规律,讨论五脏疾病的传化和治疗。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论人身不离阴阳,并阐述五行相克的道理。

《灵枢·阴阳系日月》——论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并说明人身经脉气血的运行规律。

2.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体脏腑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联系的学说。

《内经》论述藏象的主要篇章有:

《素问·灵兰秘典论》——论十二脏腑的功能职责,强调心的君主作用及十二官相互协调的重要性。

《素问·六节藏象论》——论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与四时的关系。

《素问·五藏生成篇》——论五脏与外表形体之间的联系。

《素问·五藏别论篇》——论五脏、六腑、奇恒之府总的生理功能。

《素问·经脉别论篇》——论人体饮食精微的输布情况及经脉的变化作用。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论太阴脾经和阳明胃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

《灵枢·寿夭刚柔》——论形气的盛衰强弱及其与生理、病理方面的关系。

《灵枢·本神》——论神、魂、魄、意、志的形成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灵枢·五十营》——论营气在人体的循环运行。

《灵枢·营气》——论营气的生成及其在十四经中的循环次序。

《灵枢·脉度》——论五脏和七窍在生理上的联系。

《灵枢·营卫生会》——论营卫的生成和运行;三焦的部位和功能。

《灵枢·决气》——论人体的精气津液血脉等六气的生理功能及病变特征。

《灵枢·肠胃》——论人体肠胃的大小、长短、容量及其部位。

《灵枢·平人绝谷》——论肠胃的大小、长度及其生理功能,并指出绝食死亡的机制。

《灵枢·海论》——论人身四海的生理功能及其有余不足的病证。

《灵枢·五癃津液别》——论津液分别为五的生理作用及其病理变化。

《灵枢·五阅五使》——论五脏与五官之间的联系规律。

《灵枢·阴阳清浊》——论人身精气的阴阳清浊。

《灵枢·本藏》——论脏腑、血气、精神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的关系。

《灵枢·天年》——论神的形成以及人类生、长、壮、老、已的一般规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论述25种类型的人及其生理特征。

《灵枢·五音五味》——论五音、五味分属五脏,并论述须眉、面色与经脉气血的关系。

《灵枢·邪客》——论人身应天地,并论述宗气、营气、卫气的生理功能。

《灵枢·通天》——论人分5种类型,并指出各自的性情及其体态特征。

《灵枢·卫气行》——论人体卫气循行的概况。

《灵枢·卫气失常》——论脂、膏、肉3种不同类型之人的气血差异。

《灵枢·大惑》——论眼目各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

3.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组织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内经》论述经络的主要篇章有:

《素问·血气形志篇》——论六经的气血多少及手足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素问·皮部论》——论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属部位。

《素问·气穴论》——论脏腑经脉之气所发的365个气穴。

《素问·气府论》——论诸经脉之气所发的365个气府。

《素问·骨空论》——论冲、任、督脉的循行和主病。

《素问·阴阳类论》——论三阴三阳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类次关系。

《灵枢·终始》——论六经经气终绝的病证。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经的根结部位与穴名及其与治疗的关系。

《灵枢·经脉》——论十二经脉、十五络脉的循行及其虚实病候,并指出经脉的重要作用。

《灵枢·经别》——论十二经别及阴经与阳经的离合关系。

《灵枢·经水》——论十二经脉的远近浅深、气血多少,并指出各自相应的针刺方法。

《灵枢·经筋》——论十二经筋的起止、结聚、循行部位及其发病症状。

《灵枢·骨度》——论骨骼的长短、大小,以知经络的长短,脏腑的大小。

《灵枢·脉度》——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及跷脉、任脉、督脉等脉的长度。

《灵枢·逆顺肥瘦》——论十二经脉的走向与气血运行的逆顺情况。

《灵枢·卫气》——论十二经脉的标本及其与某些穴位的关系,并指出四街的部位。

《灵枢·动输》——论手太阴、足阳明、足少阴三条经脉独动不休的生理特征。

4.病因病机学说

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人体发病的机制和病理变化的一门学说。

《内经》论述病因病机的主要篇章有: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以天人相应的观点,论述多种致病因素伤害人体产生的病理变化。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论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论脏腑、气血、经脉的虚实病机。

《素问·逆调论篇》——论阴阳、水火、营卫、上下失调的病机。

《素问·气厥论篇》——论五脏六腑寒热相移的病机及其病证。

《素问·举痛论篇》——论百病生于气,并指出九气为病的机制。

《素问·宣明五气篇》——以五脏为中心,列叙五脏在生理、病理、治疗等多方面的特点。

《素问·脉解篇》——论三阴三阳经脉病变的机制。

《素问·刺志论篇》——论形气虚实相反之病机。

《素问·调经论篇》——论脏腑经脉气血虚实之病机。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按五行生克的规律,论五脏疾病的传变。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论病机十九条,指出审察病机的纲领。

《素问·著至教论篇》——论“三阳并至”的病机,并指出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素问·示从容论篇》——论三阴脏(肺、脾、肾)为病的机制。

《素问·解精微论篇》——论涕、泪为病的机制。

《素问·刺法论》——论五疫致病的特点。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论不同的病邪,伤人不同的部位及其变化机制。

《灵枢·五乱》——论清浊营卫之气发生逆乱的病机及其病证。

《灵枢·病传》——论病邪由表入里的传变情况及五脏病候的传变规律。

《灵枢·淫邪发梦》——论邪气干扰引起梦寐的病机。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论病随一日四时变化的机制。

《灵枢·五变》——论疾病与体质的关系,并论风、痹、消瘅(dàn)、寒热、积聚等病的病机。

《灵枢·论勇》——论形体的厚薄强弱与发病的关系;脏腑之气的强弱与勇怯的关系。

《灵枢·贼风》——论内外相加的发病因素及其机制。

《灵枢·五味论》——论五味偏嗜太过所出现的病理变化。

《灵枢·百病始生》——论发病的原因,发病的机制,邪气的传变和积病的病因病机。

《灵枢·忧恚(hUì)无言》——论失音的病因病机。

《灵枢·九宫八风》——论八风致病。

《灵枢·岁露》——论贼风邪气易戕贼人体。并提出三虚、三实的概念。

《灵枢·大惑》——论眩惑、健忘、易饥、嗜睡、不眠等病的病机。

5.病证学说

病证学说是讨论疾病和证候,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变机制、证候特点及其基本治法的学说。

《内经》论述病证的主要篇章有: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论五脏虚实病证。

《素问·阳明脉解篇》——论阳明经脉的实热病证。

《素问·热论篇》——论外感热病的病因、病证、治法、禁忌、传变和预后。

《素问·刺热篇》——论五脏热病及其刺治方法。

《素问·评热病论篇》——论阴阳交、风厥、劳风、肾风等热病的病机、病证。

《素问·疟论篇》——论疟疾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

《素问·刺疟篇》——论六经、五脏之疟证及其刺法。

《素问·咳论篇》——论咳嗽的病因、病位、传变、辨证与治疗。

《素问·举痛论篇》——论疼痛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

《素问·腹中论篇》——论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腹中之疾。

《素问·风论篇》——论风的特性及各种风病的病机病症。

《素问·痹论篇》——论痹病的病因病机、病症和治疗。

《素问·痿论篇》——论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法则。

《素问·厥论篇》——论厥病的病因病机、病症和治法。

《素问·病能论篇》——论胃脘痛、卧不安、腰痛、颈痈、怒狂、酒风等病证。

《素问·奇病论篇》——论重身而喑、息积、伏梁、疹筋、脑逆、脾瘅(dàn)、胆瘅、癃病、癫疾、肾风等病证。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论五脏六腑的病变症状。

《灵枢·五邪》——论邪气侵入五脏所出现的病证。

《灵枢·寒热病》——论皮寒热、肌寒热、骨寒热、骨痹、厥痹等病的症状,并指出人体5个重要部位患痈疽的不良预后。

《灵枢·癫狂》——论癫疾、狂证的病因、病症和治法。

《灵枢·热病》——论热病的证候、诊断、治疗和预后。

《灵枢·厥病》——论厥头痛与厥心痛,真头痛与真心痛的症候特点。

《灵枢·杂病》——论喉痹、疟疾、齿痛、耳聋、衄血、腰痛、项痛、心痛、(kǎn)痛、腹满、腹痛、痿、厥、哕等杂病的症状及治法。

《灵枢·周痹》——论周痹、众痹的病机、症状及治疗。

《灵枢·口问》——论十二奇邪上走孔窍所致的12种病证。

《灵枢·胀论》——论胀病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和治疗原则。

《灵枢·水胀》——论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大法。

《灵枢·上膈》——论“虫为下膈”的病因、症状和治法。

《灵枢·寒热》——论瘰疬的成因及其诊断、治疗和预后。

《灵枢·痈疽》——论痈疽的病因病机、证治和预后。

6.诊法学说

诊法学说是研究诊察疾病和判断病情的方法,对疾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作出正确判断的一门学说。

《内经》中有关诊法的记载主要见于:

《素问·玉版论要篇》——论诊察容色与脉象的正常、反常情况。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论诊察经脉之气的要领。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论切脉大法,望五色,察精明;并强调四诊合参。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论四时、五脏之平、病、死脉,强调脉察胃气。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论四时、五脏的平脉及太过不及的脉证变化,并指出真脏脉的形象,以及形、气、色、脉对于诊察疾病的重要意义。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论三部九候诊脉法。

《素问·五藏别论篇》——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

《素问·大奇论篇》——论脉象变化所主之奇特病症。

《素问·经络论篇》——论经络的外在五色变化,可以测知病情。

《素问·疏五过论篇》——论医生在诊断疾病时的五种过失。

《素问·方盛衰论篇》——论“诊有十度”、“诊有大方”,并论诊察五脏气虚之梦境。

《灵枢·师传》——论问诊的重要性以及“从外知内”的诊断原理。

《灵枢·五阅五使》——论五官与五脏之间的联系,说明望五官五色诊察五脏之气的临床意义。

《灵枢·外揣》——论“司外揣内,司内揣外”,指出外在声色表现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灵枢·禁服》——论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比较。

《灵枢·本藏》——论“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的诊断学思想。

《灵枢·五色》——论面部五色的诊察大法。

《灵枢·邪客》——论诊八虚、候五脏。

《灵枢·论疾诊尺》——论诊尺肤、诊目、诊齿以及其他诊断方法。

7.治疗学说

治疗学说是研究治疗法则、治疗方法以及组方制度,用药宜忌及其相关内容的一门学说。

《内经》有关治则内容的记载主要见于: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论同病异治的道理,强调因地制宜。

《素问·移精变气论篇》——论治病要察神色,通神明;并提出祝由治病。

《素问·汤液醪(láo)醴论篇》——论汤液醪醴的作用及水肿病的治法。并提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必须相得。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论标本治则。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论服药方法及用药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论治则治法以及组方制度。

《素问·征四失论篇》——论医生在治病时的4种失误。

《灵枢·病本》——论治序标本。

《灵枢·论痛》——论人的体质强弱,皮肤疏密,肠胃厚薄与耐受火热针痛及耐受药毒的关系。

《灵枢·五味》——论饮食五味对人体的不同作用,指出五味对五脏疾病的宜忌。

《灵枢·贼风》——论祝由治病的原理。

8.针刺学说

针刺学说是研究针刺原理,针刺法则,针刺技术,针刺禁忌,以及对各种疾病的针刺疗法的一门学说。

《内经》中论述针刺内容的篇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论针刺的5条法则。

《素问·诊要经终论篇》——论针刺分四时及十二经脉终绝的情况。

《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论针刺补泻与四时八正、日月星辰的变化关系。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论针刺补泻的宜忌和操作方法。

《素问·刺腰痛论》——论诸经脉腰痛的多种刺法。

《素问·刺要论篇》——论针刺浅深表里的重要法则。

《素问·刺齐论篇》——论针刺深度的太过不及。

《素问·刺禁论篇》——论针刺禁忌要点。

《素问·针解篇》——论九种针的用法,并解释用针的道理。

《素问·长刺节论篇》——论头痛、寒热、筋痹、寒疝等10种病证的针刺治疗方法。

《素问·骨空论篇》——论风邪所致病证的针刺取穴部位及寒热病灸法,并指出任脉、督脉的循行部位和俞穴。

《素问·水热穴论篇》——论治疗水病57穴和治疗热病59穴。

《素问·缪刺论篇》——论针刺中的缪刺法。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论针刺不违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刺伤五脏必死的严重性。

《灵枢·九针十二原》——论古代九种针具的名称、形状、用途以及针刺的各种手法,并介绍了十二原穴及其主治脏腑病变的原理。

《灵枢·本输》——论述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脏五俞、六腑六俞等重要俞穴。

《灵枢·小针解》——解释《九针十二原》篇中关于“小针之要”的内容。

《灵枢·寿夭刚柔》——论刺法三变及药熨方法。

《灵枢·官针》——论九针的应用及“九刺”、“十二节刺”、“五刺”等多种针刺方法。

《灵枢·根结》——论虚实补泻针刺法。

《灵枢·终始》——论针刺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12种针刺禁忌。

《灵枢·四时气》——论四时病的刺法原则及温疟、风水、飧泄、转筋、着痹、疠风等病的刺治法。

《灵枢·寒热病》——论天牖五部的5个俞穴及主治,并指出四时针刺取穴的常规。

《灵枢·热病》——论热病中禁忌针刺的9种症候,并指出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

《灵枢·逆顺肥瘦》——论述因人体黑白、肥瘦,大小而异的针刺方法。

《灵枢·血络论》——论奇邪在络,因放血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原理。

《灵枢·禁服》——论针刺治病要度量经脉,审察卫气,调治虚实的道理。

《灵枢·背腧》——论五脏俞穴的部位及灸疗的补泻方法。

《灵枢·逆顺》——论针刺与经气运行逆顺的关系。并指出针刺要掌握适当时机。

《灵枢·卫气失常》——论卫气失常产生病变的针刺方法。

《灵枢·玉版》——论痈疽的针刺方法以及临证针刺禁忌。

《灵枢·五禁》——论针刺的“五禁”、“五夺”、“五过”、“五逆”等禁忌。

《灵枢·行针》——论针刺后容易出现的6种不同反应。

《灵枢·官能》——论针刺治病的要点及针刺补泻手法。

《灵枢·刺节真邪》——论针刺五节的取穴及其治疗作用,并介绍刺“五邪”的作用和方法。

《灵枢·九针论》——论九针的起源、命名、形状及其主要作用。

9.养生学说

养生学说是研究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基本法则、基本方法的一门学说。

《内经》有关养生的内容,散见于许多篇章之中,其中主要见于: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论保全天真,摄生防病的思想方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论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神养生治未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调和阴阳,是谓圣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论“陈阴阳”、“乐恬憺”的养生法则。

《素问·刺法论篇》——论预防疫病及其方法。

《灵枢·本神》——论调神养生的基本内容。

《灵枢·师传》——论“食饮衣服,欲适寒温”的养生方法。

《灵枢·五变》——论预防与发病,提出“避者得无殆”的思想方法。

《灵枢·天年》——论人的生命过程,说明防止衰老以及摄生防病的重要意义。

10.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从宇宙节律探讨自然界的气象运动规律,及其对于生物、尤其是对于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一门学说。

《内经》论述运气的主要篇章有: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论日月运行以成岁的一般规律,并指出运气失常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论五运六气的一般法则,指出天干纪五运,地支纪六气。

《素问·五运行大论篇》——论五运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具体运算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论六气的含义及其变化规律。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论五运六气在气交之中发生太过、不及所表现的异常气候及发病情况。

《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论五运六气主时所引起的气象、物候变化及发病情况。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论60年一甲子的六气变化规律。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论六气变化所致疾病的证候、诊断与治法。

《素问·刺法论篇》——论五运六气失常而发病的针刺方法。

《素问·本病论篇》——论运气失常为病的缘由。

三、《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

《内经》的理论体系,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是古人通过对生命活动现象的长期观察和临床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并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充分反映了《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它主要体现在唯物辩证观、统一整体观、物质恒动观3个方面。

1.唯物辩证观思想

和一切自然科学一样,《内经》继承了我国古代“精气学说”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认为“气”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本原。《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布气真灵,总统坤元。”指明是真气布满宇宙而统率着整个天地乾坤。又云:“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所谓“形气相感,上下相召”,就是指天地阴阳之气的相互感召,而后化生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并指出:“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只有天地之气相合,才能有一年六节之气的划分,万物才能化生。《内经》的论述表明,万物生成、变化、消亡的根源并不是上帝、鬼神,而是物质世界内部所具有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因而《内经》认为人也是禀天地之气而生成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样,《内经》把天地万物、自然现象、人类生理现象统一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不仅如此,《内经》还认为,“精”乃是生命的本源物质,《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归结言之,精气是产生和构成万物的本源。人的生命活动是以精气作为物质基础,人的生命寿夭就在于精气的盛衰存亡。《内经》对生命的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使祖国医学得以摆脱了当时鬼神论的统治,从而沿着唯物主义的道路向前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或过程都包含着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方面,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早在2000多年以前,《内经》就已经贯穿了这个观点。《内经》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及人的生命活动都存在着阴与阳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规律,所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诸如以自然现象而言,一年四季有阴阳寒暑的变迁,所谓“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一日四时又有昼夜阴阳的交替,所谓“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以人体结构而言,“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身内与身外,是相互对立的,故有内必有外。人身诸阳经之脉皆行于背,故背为阳;诸阴经之脉皆行于腹,故腹为阴,背与腹是相互对立的,故有背必有腹。五脏主生精而内藏,六腑主传化而外泄,阴脏阳腑亦是相互对立的,故有脏必有腑。这身内身外,背腹脏腑,尽管它们是阴阳对立不同的两个方面,但统一起来却发挥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以人的生理活动而言,人体阴阳对立统一的协调,就能维系生命的健康,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人体阴阳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出现阴阳的偏胜偏衰而形成各种病变,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生气通天论》所谓的“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以上这些足以表明,《内经》既贯彻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体现了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统一整体观思想

《内经》一贯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部,又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作用,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各个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完整体系。比如五脏与六腑,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灵枢·本藏》说:“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五脏与五官又有着精气相通的关系,《灵枢·脉度》说:“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辨五音矣。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五脏与五体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此外,诸如人的气血津液由五脏所藏,喜怒哀乐由五脏所司,精神魂魄由五脏所主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脏功能系统。只有在各个功能系统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下,才能维持和完成整个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由于整个人体在组织结构上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至在病理变化上也必然产生相互间的影响。因此,祖国医学十分注重于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从整体来分析各个局部的病变,从整体来调治各个局部的功能。

《内经》尤其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与外在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内经》把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关系称之为“相参”、“相通”或“相应”,《灵枢·岁露》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里的日月,即指日月的运行,也就是天体的运动,气候的变化,人体必须对自然界天地的变化,日月的运行,随时作出适应性的反应,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灵枢·本藏》指出:“五藏者,所以参天地,副阴阳,而连四时,化五节者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又指出:“心……通于夏气”,“肺……通于秋气”,“肝……通于春气”,“肾……通于冬气”,“脾……通于土气。”这样就把人体的脏腑组织与自然界的有关事物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了“四时五藏阴阳”的理论体系,并进而贯穿在认识人的生理活动、分析人体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法则等各个方面。

3.物质恒动观思想

《内经》认为,整个自然界,包括一切物质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都是永恒地运动着而无休止的。它把物质运动归纳为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把物质运动的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就是说,清阳之气上升于天,浊阴之气下归于地,所以天地的动静,是以变幻莫测的阴阳变化为纲纪,因而有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终而复始,循环不休。《素问·六微旨大论》又云:“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无论升或降,都是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升与降又是互为影响的,所以升降不止,运动不息。

自然界的升降运动,最明显地表现在天地云雨的变化,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阳为天,浊阴归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清阳之气上升于天,浊阴之气下凝于地,但地上的水气可以蒸发,化气而上升为云,而天上的云又可以形成雨再降落到地面。故谓“地气上为云,云出天气”,“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了云雨的变化,而且形象地说明了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作用。

人的生命,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运动着的机体。人体各种功能活动,如呼吸空气,吸收饮食,输布精微,排泄废料等,都是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也是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作了概括:“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不仅如此,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更是升降出入运动的表现。《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人体营气、卫气的循环运动,正是升降出入运动的结果。

升降出入运动乃是生命的保障,升降不息则生命不已,自然万物是如此,人的生命更是如此。《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凡生物的内部存有生生不息之机,名曰“神机”,生物的外形存在、依赖于气化的作用,名曰“气立”。若出入的功能废止了,则“神机”毁灭,若升降的作用停息了,则“气立”危亡。因此,没有出入,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发生、成长、壮实、衰老与死亡;没有升降,也就不会有万物的发生、成长、变化、收敛与闭藏。所以说,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有升降出入的运动。唯有永恒地运动,也才有事物的发展变化,“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六微旨大论》)。就是说,事物生死成败的关键在于运动,不断地运动,就会不停地发生变化。这一物质运动的恒动观,是为《内经》一条重要的学术思想。

四、学习《内经》的方法

《内经》文字古朴,义理深邃,具有“文简、意博、理奥、趣深”的特点。学习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辨释文义,明确医理

《内经》中文辞古奥,含义复杂,它又是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著作,学习时既要辨释其文辞含义,又要明确其中的医理。以一“精”字为例,《说文》:“精,择米也。”本义是指精舂的白米。而《灵枢·本神》:“五藏主藏精者也。”是谓五脏主藏人体的精微物质,此“精”泛指人体的精气。《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此“精”又指先天生殖之精。《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此“精”又指后天水谷之精。《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精气”和“邪气”相对举,明确虚实证候的概念,这里的“精气”显然就是指正气。《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暝。”其中的“昼精”,是说白昼精神清爽,“精”为清爽之义,它说明营卫的运行对人的精神有着直接的影响。《灵枢·大惑论》:“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之精。”这后一个“精”字,是指目的神气精光,张景岳谓“精明之用也”。可见目的神气精光与五藏六腑的精气密切相关。此外,如《素问·五常政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其所谓“阴精”、“阳精”,又是指阴气、阳气而言,是“精”即“气”之义。由此可见,学习《内经》,既要注意辨释文义,又要注重明确医理,二者不可相违。

2.审察异同,综合分析

《内经》论述人体生理病理规律,每于异中察同,同中见异。为了明确其概念,掌握其实质,必须审察异同,联系比较,进行综合分析。《素问·示从容论》说:“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以情志伤人的病机为例,《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举痛论》又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灵枢·本神》还指出:“心、怵惕思虑则伤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肝、悲哀动中则伤魂”,“肺、喜乐无极则伤魄”,“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诸条比较,所述有异,然究其所指,皆谓情志伤人则气机紊乱而伤及内脏。要知“五藏六腑,心为之主”,“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因此,凡情志伤脏,均与心神有关。如《灵枢·口问》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六腑皆摇。”《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说:“愁忧恐惧则伤心。”对此,张景岳作出了结论:“是情志之伤,虽五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类经》卷十五)

3.把握理论,联系实际

《内经》的理论思想来源于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把握《内经》的理论,必须立足于临床,注意理论结合实践。例如《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原文的本义是谓人体的血气有喜温暖而恶寒冷的特点,寒冷可使血气滞涩而流行不畅,温暖可使滞涩的血气消散流行。即马莳所说:“血气……皆喜温而恶寒,寒则涩滞而不通,温则消释而易行。”以之联系临床,在病理上,“寒则气收”,故寒邪伤人可以导致血气凝滞而为经脉拘急,关节疼痛。张景岳说:“寒从外入……渐至筋脉拘急,头背骨节疼痛”,又说:“血气受寒则凝而留聚,聚则为痛。”寒滞血气还可以酿成脾积之疾,即《灵枢·百病始生》所谓“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此皆“寒则涩不能流”之义。在治疗上,由于“血气喜温而恶寒”,因此祛瘀破结多用温散之法,如仲景《金匮要略》治妇人脾(zhēng)病用桂枝茯苓丸;治妇人半产后瘀血在少腹不去用温经汤;后世医家治疗痛痹多以温通并用。此皆“温则消而去之”之义。

4.参阅注本,融贯领会

历代医家对《内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整理和注释,为阐发《内经》旨意,启迪后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参阅注本,择善而从,融贯领会,是学习《内经》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这里扼要介绍几本主要参考书:

《黄帝内经太素》

隋杨上善撰注。是分类、注释《内经》的早期作品。全书共30卷,用“以类相从”的方法,将《素问》、《灵枢》的原文按内容的不同性质,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藏府、经脉等19类,每类分若干篇目,并对原文加以注释。这样就加强了经文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后世对《内经》的分类研究,即以《太素》为始。杨氏治学严谨,又“深于训诂”,其“依经立训”,每有精辟独到之处。如《素问·刺禁论》之“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一节,杨注为“五藏之气所在,须知针之为害至要,故欲察而识之”。他明确解释这里不是指实质性脏器,提示了原文的真正含义。

《黄帝内经素问注》

唐王冰编次注释,共24卷。王氏对“世本纰谬,篇目重迭,前后不伦,文义悬隔”的《内经·素问》原本,作了全面的整理。通过“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方臻理要”。并且首注运气七篇大论,阐述了五运六气的道理。王氏注文,有许多独到见解。如所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千古名言,提示了治疗“阴虚”、“阳虚”的基本法则,于临床实践颇有指导意义。然王冰笃信道教,自号启玄子,在其注释之中,亦带有较浓的道家气息;且又“夙好养生”,极其重视对肾精的保养,着重强调慎节房事。虽则如此,而王氏之注仍然是宋代以后注家的规范。

《灵枢注证发微》

明马莳撰注。马氏素长于针灸、经脉,所注《灵枢注证发微》,多有独到见解,为他注所不及。后世对此亦有较高的评价,如汪昂《素灵类篡约注》说:“《灵枢》以前无注,其文字古奥,名数繁多……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明,可谓有功后学。虽其中间有出入,然以从来畏难之收,而能力开坛坫,以视《素问》注,则过之远矣。”

《类经》

明张介宾(景岳)编注。是继杨上善之后,类分研究《内经》最完整的一部著作。本书将《素问》、《灵枢》的全部内容,分为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共32卷,390篇。所引经文均标明出处,详加注释,条理井然,易于查阅。张氏学问渊博,经验丰富,且文笔流畅,又通晓天文、历法、哲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对《内经》研究颇深,说理较透,且多有独到见解。《类经》一书,是《内经》诸注中一部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学习和研究《内经》所必读的参考书。

《素问直解》

清高世栻(士宗)所著。高氏曾师事张志聪参与集注《内经》,但他认为《集注》“意义艰深,其失也晦”。因此,“不得已而更注之”。本书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行文简捷,说理明畅,使人读之能一目了然。其注颇能直疏经旨,并提出新义。如把《生气通天论》中“因于气为肿”的“气”字,解释为“风气”;把“风客淫气”释为“风邪客于人身,而为淫乱之气”等,都确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