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亲密的关系,而有些人则满足于短暂的邂逅?
人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模型——从弗洛伊德的观点到进化理论——来解答这一谜题,但依恋理论可以说得到了最广泛的研究和支持。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主要由保姆抚养长大,他早在 50多年前就提出了依恋理论。他建模解释了孩子与主要抚养者之间关系的本质,以及这如何影响孩子们一生的社交、情感和认知发展。34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得到了有求必应的持续照顾,未来他就期望别人继续用这种方式对待他,这种期望还决定了他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何对待其他人。35研究人员相信,人的依恋类型早在一岁时就形成了,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要比智商、气质、社会阶层和养育方式更加重要。36
根据特点,绝大多数人可分为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37
安全型依恋者喜欢亲密和相互依赖的关系,相信别人会回应他们的需求,相信自我价值。他们更赞同“我觉得有人可以依靠”、“我觉得其他人关心我”和“我觉得我可以信任我身边的人”这样的说法。38
焦虑型依恋者会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对人与人的亲密度有很深的需求,但又常常害怕被抛弃、被拒绝。39他们会与“我想与某人分享我的感受”、“我希望身边的人现在能看看我”和“我现在真的需要被爱的感觉”这样的说法产生共鸣。伊丽莎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一个朋友对另一个也认识伊丽莎白的人说:“她是一个‘爱到发疯的’、‘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听到这,她回忆道:“我感到双颊发烫,但我咽下苦果假装毫不在乎。我知道我的朋友并没有恶意——朋友以为自己只是在陈述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但不知何故,这仍然刺痛了我……我想我一直在担心自己有点儿像‘疯狂的前任女友’。任何了解我的人都会告诉你,我会要求我的朋友和爱人保持绝对忠诚,我也会嫉妒和报复。”这个黏人的前任女友就是典型的焦虑型依恋者。
最后一种是回避型依恋者,他们极度警觉,确保没人靠得太近。当别人第一次向他们表现出过于亲密的举止时,他们要么表现木纳,要么逃避。回避型的人不信任他人、不接受亲密行为,而是更愿意我行我素、自力更生。或者说得更好听点儿,他们“极度独立”。然而事实上,他们和焦虑型依恋者有着相同的需求。
回避型依恋者拥有的强关系自然更少,然而焦虑型依恋者也是如此。奥马里·吉拉斯和他的同事最近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究了依恋类型和个人人际网特点之间的关系。他们在三项研究中一致发现焦虑型依恋者和回避型依恋者都与弱关系有关。40
这两种非安全型依恋者的人际网中缺少强关系,而已有关系也会越来越淡化。对回避型依恋者来说,他们并非不去和别人建立关系并让其加入自己的内层圈子,但他们会疏远这些关系以免变得太亲密。回避型依恋者更关注伴侣的缺点——“她配不上我”“他很失败”,以此来制造距离。
对焦虑型依恋者来说,对亲密度的渴求会反过来使其人际网里全是弱关系。对潜在损失的焦虑会让他们先发制人,主动结束一段关系;或者四处去伤害朋友的感情,以至他们的朋友不得不疏远他们。
以布里塔妮·赖特为例。这个迷人、风趣、活泼的南卡罗来纳人哀叹道:
如果你浏览过我的Instagram(照片墙)、脸书或推特,你就会看到我好像有很多亲密朋友,但事实是,与我所认识的人相比,我是最孤独的人之一。
我没有重要的另一半,也没有很多朋友。我的周末通常是一个人狂刷网飞,和我的奶奶聊聊八卦。
这并不是说我讨厌别人,或者说我是个糟糕的人——至少我不希望如此,我只是很难建立深厚持久的友谊。41
赖特从小被母亲灌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她承认自己做得太过分了,正如她所说:“我拒绝任何人的帮助,但我用向别人发火来结束这一切,这实际上是我自己的错。”她不甘示弱,又不相信他人,最终导致了她的一段最亲密友谊的终结。当她认为这段关系很肤浅时,她就不再回对方的电话和短信。一切结束后,她终于意识到这是她的错。
最终,我必须让自己变得脆弱。我只需要相信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会支持我。我要让他们看到我所有的缺点——优柔寡断、废话连篇、有时还带点儿自私——我希望他们能爱我,无论如何都能留在我身边。
赖特并非个例,很多人都是非安全型依恋者。阿米尔·莱文和蕾切尔·赫尔勒在《关系的重建》一书中写道:“大约 20%的人是焦虑型的,25%的人是回避型的,还有……3%~5%的人两者都是。”42
男性和女性成为安全型依恋者和非安全型依恋者的概率是相同的。但是当他们是非安全型依恋者时,尚有争议的有限证据表明,男性更可能是回避型的,而女性更可能是焦虑型的。43而与性别差异不同的是,童年时期的贫困会极大地增加非安全型依恋的风险。44
依恋类型曾经被认为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人为加以干预、发现自我破坏的心理倾向、人际关系中的积极经历,以及简单地回忆起曾有过的安全感,这些都可以改变人的依恋类型。“在有爱、安慰和支持的情况下……”,联想起“亲密的个人关系”的焦虑型依恋者比另一对照组的实验者更容易维持关系。45回避型依恋者也是如此。从本质上讲,这种研究思路旨在用近期的积极经历覆盖早期的消极经历。另一方面,这也会增加发展强关系的可能性。
中介式、扩张式和召集式人际网有一处关键区别,就是它们具有不同的强关系和弱关系。召集者更喜欢强关系,而扩张者则利用已有的关系优势争取更多的弱关系。考虑到强关系需要情感和认知上的投入,人不可能在拥有一个庞大人际网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强关系。
但并非每一段关系都能够是或应该是亲密的。熟人和普通朋友在大多数人的社交圈中其实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那些熟人我们最初是如何认识的?好像通常是偶然认识的,还有些时候似乎是命中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