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史研究:胡乐的传来及其历史迹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佛教的洞窟及其音乐

第一节 印度石窟中的音乐现象

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洞窟为佛教艺术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艺术瑰宝。佛经给我们留存了佛教的具体内容,洞窟中壁画、浮雕、造像等则更形象地展示了各个时代的艺术风貌与形象画面。佛教起源于印度,其教义及宗教思想深深地影响、传播于东亚及东南亚等地区。其所到之处建立寺庙,开凿洞窟,传播教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进入我国新疆地区、河西走廊及中原诸多地域,这些地域的许多洞窟内也留下了佛教深刻的痕迹。从印度的阿旃陀石窟群及埃洛拉石窟群,到现巴基斯坦白沙瓦河畔的犍陀罗(公元1—7世纪),再到中国的新疆克孜尔石窟群、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群、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巩义石窟等,无不留下了丰富的音乐内容。笔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叶便对这些地区的洞窟音乐展开调查,2014年又带领研究团队来到了丝绸之路的前端印度,做实地考察,对该地区早期的洞窟,石窟寺、博物馆进行了深入了解,探寻当时传入中国的音乐情况,由此比较全面地解析丝绸之路上佛教洞窟寺院的音乐现状。

一、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

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早的佛教艺术遗址,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境内,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其洞窟的开凿一直延续到7世纪中叶。现存30窟(包括一未完成窟)。东西长550米,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大致在10—30米不等。其中除9个洞窟(第1、2、9、10、16、17、19、26、29窟)为供信徒礼拜的支提窟外,其余皆为僧房。这些洞窟都开凿在崖面上(见图3-1)。阿旃陀石窟距离奥兰加吧德(Aurangabad)的古城仅约两小时车程。这些洞窟并非天然,都是人工开凿的。最早的洞穴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他们原先是女修道院(Viharas)或者男修道院,有几个小房、大房通至僧侣住的主房。有些房间有岩石床,并有垫子供僧侣们垫头休息。阿旃陀石窟中的29个洞窟由三个不同时期完成:

figure_0063_0040

图3-1 阿旃陀石窟一侧

第一时期是第9、10窟,完成于公元前后,是最早的两个洞窟,以小乘佛教、本生故事为主,以象征性手法来表现佛教信仰。

第二时期主要是第16、17窟,约绘制于6世纪,以人像和建筑图案的配合为特色,构图富于变化,线条流畅,笔法洗炼,色彩绚丽,内容多为佛教宣传。

第三时期的壁画是第1、2窟,约绘制于6至7世纪,以世俗性题材居多,较多地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如帝王宫廷欢宴、狩猎、朝觐场面,飞禽走兽、奇花异卉等等,构图活泼,栩栩如生。

阿旃陀石窟群的开凿,从公元前2世纪至7世纪历时近千年之久。中国唐代高僧玄奘曾在印度游历时造访过那里,并在其《大唐西域记》中有所记载。1819年,经英国人重新发现,这座石窟才呈现于世人面前。该石窟形态上分为支提和毗诃罗两大类,以后者居多。支提窟内中央置窣堵波,依天然岩凿成,内殿四周建造天然石柱,装饰简朴。至中晚期后则趋于精美,石窟平面呈狭长的马蹄形,窟内环绕四壁雕刻列柱,分前后两个空间,前者是“礼堂”,后部为圆形天井,即穹窿井,也称之为藻井。这种石窟也传入我国,不过古代艺术匠师们把木构建筑和石窟巧妙结合起来,着重发展了窟檐和甬廊。窟檐利于保护洞窟,甬廊便于窟与窟之间的畅通。但四周的石柱却很少在中国见到。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印度石窟的构建更多的是注重庄严的宗教气氛,讲经、宣教,高大粗壮的石柱构成崇拜的浓郁气氛。在寺庙内乐舞之类场面较少,对西方极乐世界的追求与想象场景却难以遇见。笔者发现,相关音乐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石窟外的石柱上。阿旃陀石窟在印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它是集印度古代建筑、雕刻和绘画之大成,融三者于一体。其内容取材于佛的生平事迹,但如实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阿旃陀第1窟入口处的门柱下方刻有横吹、击鼓、打钹与弹琵琶的石刻。图3-3表现的便是一个横抱直颈琵琶的乐人,是一尊神情专注的演奏场景。此外,石柱的其他侧面还刻有敲锣、吹奏横笛、拍鼓、击铃、拍掌等场景。它们都是单独一面一幅,共八幅。图3-3是其中的两个画面,表示对众僧人到来的欢迎场景。相同的场面,在第16窟的石柱下以及石柱的顶端都有所表现。图3-4至3-7均为笔者在现场拍摄的音乐表演画面。他们演奏(唱)姿势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很富表现力。第19窟入口的门柱上方有一组对称呈现的音乐画面,他们吹着横笛,扭动舞姿,似乎还有人吹着哨子,形象十分生动(见图3-7)。在第26窟入门处的底部同样刻有横笛、琵琶、舞蹈、歌唱的场面,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在阿旃陀的29个石窟中,音乐的场景相对比较少,且没有占据洞窟内容的重要位置。这与进入中国段佛教石窟中丰富多彩的乐舞画面相去甚远。但是仅从以上阿旃陀诸多浮雕画面看,他们与进入中国新疆、敦煌等地区的石窟构造与内容都具有一定关联,这些早期的音乐内容对我国后期引进的佛教文化产生影响是肯定的。

figure_0064_0041
figure_0064_0042

图3-2 阿旃陀第9窟 支提窟式的建造

figure_0064_0043

图3-3a 阿旃陀第1窟窟外 石柱上横抱的五弦琵琶演奏者

figure_0064_0044

图3-3b 阿旃陀第1窟窟外 石柱上的敲锣者

figure_0064_0045

图3-4 阿旃陀第16窟 石柱下的直项琵琶演奏

figure_0064_0046

图3-5 阿旃陀第16窟 歌唱

figure_0065_0047

图3-6 阿旃陀第19窟 石柱下的歌舞表演

figure_0065_0048

图3-7 阿旃陀第19窟 石柱顶部的乐队场面

二、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

埃洛拉石窟位于印度中部马哈拉斯特拉邦(Maharashtra)的重镇奥兰加巴德(Aurangabad)西北约25公里至30公里处,境内有34座石窟,建造时间要晚于阿旃陀石窟,初建于公元4世纪,完成于11世纪。埃洛拉石窟不仅有佛教,还包含有印度教与耆那教。其中佛教石窟共12座,它们坐东面西,由南至北绵亘1.5公里,从南端的第1窟至12窟逶迤错落在萨雅迪利山的斜坡上,它们是这一时期古印度佛教文化的集中反映。佛教寺窟中有寺院、佛像、讲经堂等,雕像则以释迦牟尼像居多。而第13窟至第29窟为印度教窟,开凿年代大致在公元7世纪至9世纪,共有17座寺窟。在这些寺窟中,印度教以多神崇拜,神像居多,其中最多的是大神湿婆和毗湿奴的神像。位于北端的第30窟至34窟为耆那教窟,共有石窟5座,全长约2公里,开凿于公元8世纪至10世纪。耆那教石窟内多为裸体立像,两腿两臂缠着藤蔓植物,长发披肩,象征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朴归真之意。

这是一座不同时期不同宗教共建的石窟群,集中反映了早期佛教文化(南部的12个石窟)、印度教艺术形象(中间的17个石窟)及耆那教艺术思维(北部5个石窟)。其中,南部石窟雕刻所表现出的高尚、文明、尊贵的佛教艺术内涵对中国意义深远。

figure_0066_0049

图 3-8a 埃洛拉石窟的入口处

figure_0066_0050

图 3-8b 埃洛拉石窟南端入口处

我们抱着比较高的期待来到了印度,但是在这些石窟中(另外还有新德里国立博物馆National museum),除了有较多的舞蹈场面(多为静止的石雕舞姿画面)外,乐器、乐人的图像较少。与中国段的石窟相比,其丰富程度相距甚远。由于时间的关系,这次调查是从新德里出发,最南端只到了中部的孟买,较为遗憾的是南部的许多古代石像、雕塑、壁画没能见到。因此,目前只能在我们见到的范围内进行论述。在印度的所见所闻也引起我们的思考:音乐与佛教究竟持何关系?中国的佛教洞窟寺院来自印度,两者间的音乐表现却非常不同。那么中国的文化接受层是如何接受印度佛教中的音乐?是基于自我文化进行选择性的展开,还是全盘接受?接下来让我们对中国段的佛教洞窟寺院作一番考察吧。

figure_0067_0051

图3-9 中间印度教石窟十分雄伟壮观,据传为湿婆隐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