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乡下学堂
郑平春和陈度等一个使团到宁州的消息身为宁州王的沐晓鹏自然很快便知晓了,在郑平春和陈度进入宁州府之后便被请入到了沐王府了。
沐晓鹏给足了郑平春他们这一行的面子,亲自招待着他们。
“郑阁老,自从大都一边,我们已经有些年头没见啦。”沐晓鹏赶紧招待着郑平春和陈度等一众人落座。
“是啊,最后一次还是为了南越之事,这不,我们现在就是来给你解决这件事来的。”郑平春半开着玩笑。“这是太后钦点的副使也是代昌的关门弟子,可别看他年轻,能力大着哩。”
沐晓鹏顺着郑平春的介绍看了看坐在郑平春身边的陈度,点着头说:“年轻有为,好啊,年纪轻轻就能够为太后分忧,不错,很不错。”
说的陈度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么好了。
“你家那小子也不错,去年去大都时,太后可是很高兴。”
“承蒙太后看得起,但是也就中等之姿,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为大周看好这一片土地啊!沐屏那个丫头也让我不省心,前些日子到处胡闹,现在正被我关在府里天天发着脾气。”
“呵呵,再怎么建于也是你当年宠的。”郑平春笑哈哈的看着沐晓鹏,在说着这是活该。
“哎,谁会知道这丫头会这生调皮,不知朝廷这一次打算怎么解决南越之事,现在宁州西边有些贼子不断的偷盗,真是令人头疼不已,展儿现在正带兵在那边清剿。但是这些叛军就跟野草一样,不除根,还会长啊!”
“这一次我们到你这来,也是打算学学经验看看南越该怎么办,太后和内阁都是下了决心要解决这件事,北边的形势越来越严重了,太后打算趁早解决这件事!”
沐晓鹏一直在宁州这片地方就算消息再灵通也知晓不了那么多,见郑平春说要在宁州这里学习经验,打算亲自陪同。
“你啊,还是在府里休息着吧,身体不好,就和我一样,这些事情交给年轻人去做。”郑平春指了指陈度。
“那好,我安排几人陪小陈大人一起去。”
“还是在下一人到处看看吧,这人多了,看不了太多东西。”
“好好,我给你写个文书,遇到危险你拿出来交给官府或者那人便可以了。”就和自己那也不愿接受自己帮助的儿子一样,沐晓鹏觉得现在大周的年轻人好像都这样。
中午,沐晓鹏硬是拉着郑平春喝酒,陈度则是在一边陪同着,等到他们吃完才开始自己的宁州考察之行。
陈度直接起骑马来到了宁州府外的一处农田处,下马就开始则四处东张西望了起来,而在陈度的不远处还跟着一个跟屁虫——沐屏。
沐屏好奇的看着这个从外地来的年轻人,农田有什么好看的,真的是,臭老爹,居然说自己不乖,本姑娘倒是要看看这个所谓的什么青年才俊到底好在哪里了!
陈度拉着正在一边乘凉的老农聊着,双方之间没有任何语言障碍,虽然老农不知道陈度为这些干嘛,但是还是十分热情的回答着。
沐屏在不远处蹲的腿都麻了,只看见陈度不停的点头,但是好奇心驱使还是打算继续盯着。
陈度稍微了解了下情况之后,从老农的口里知道了附近有个学堂之后,向学堂的方向走了过去。见陈度终于动了,沐屏像解放了一样,一瘸一拐的偷偷跟了上去。
一边的老农咧着嘴笑着,也不知道这小子是什么福气!
陈度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身后的情况,来到学堂就站在窗户外面,看着学堂里面的先生和学生他们。
学堂里面坐在上方的先生没有发现周围多了个“不速之客”,自己手里拿着用了许多年的一本书在读着。
“春眠不觉晓”上面的他念一句,台下的孩子们也都嘟嘟囔囔的跟着念。
“处处闻啼鸟”
…………
…………
陈度看着这一幕觉得十分亲切,自己前世最开始接触古诗就有这首,而这辈子自己虽然第一次学的不是这一首,但是那股怀念滋味油然而生。
“看小孩子读书有什么乐趣。”偷偷跟着来的沐屏有些后悔,自己在不远处的大树上一个倒挂金钩,看着整个世界都变了样,自个玩了起来。
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站在仅有一墙之隔的陈度吸引了过去,上面的先生还浑然不知,还正在念着那最后一句。
“花落知多少。”
念完才摇头晃脑的睁开眼睛发现孩子们都在好奇的看着窗外的陈度,陈度十分抱歉的拱了拱手,没想到自己给人家添了麻烦。
孩子们的先生将手里拿着的小心的放在了桌上之后让孩子们休息会,出门询问着陈度前来是否有事。
得知陈度是京都来的,孩子们的先生显得很高兴,说自己之前的先生也是京都人算是和陈度算是半个老乡了。
陈度不置可否,这位先生好像打开了话匣子。
“大都是不是每年都要下很大的雪啊,就像书里说的一样燕山雪花大如席,以前每一次问先生他都说要我自己亲自去,可是自从老师不在了之后,我就脱不开身了,一直教到现在,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大都的雪花很大,很大,让人心生惧意啊!”
“和我想象的一样,一样。”陈度面前的教书先生明明已经几十岁了,这一刻却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手舞足蹈。
等回过神来,拉着陈度就不让他走了,硬是要留陈度在这里吃饭,实在是太热亲了,陈度只好笑着留了下来。
坐在他先前坐在的位置上陈度看着面前的那本书,没敢翻阅,人家先前的动作,陈度是看在眼里的。
至于孩子们,则因为先生的高兴,今天早早的就回家了,现在应该在四处疯跑吧!
教书先生准备的东西很多,陈度一直在说够了够了。
“乡里条件捡漏比不上大都那儿。”他给陈度倒了一杯。
“这就很好了。”陈度忍不住想起了孟夫子的一句诗,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就是这种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