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力:重新定义成事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环套月笔记法拆书成课示范

我们以拆解《王阳明大传》为例,书中的核心知识点围绕心学的诞生与发展,可以分为“心即理”“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这三个知识点可以变成三门课。成课时,每个知识点要有清晰的定义,如“心即理”中的心,是指人的本心,即人的本性,也是人的知觉的综合;其中的理,是指道德法则。“知行合一”中的“知”与“行”不能割裂,是互相包含的,而不是分别指知识与实践。“致良知”中的“良知”,不是指“良好的知识”,而是指“是非之心”,是人的天良与道德,它既是内在的,也是普遍的。

每个核心知识点都有大量的金句,有的是此书作者冈田武彦先生所写的,有的是王阳明的原话,我们可以挑选与知识点关联最紧密的句子。

例如关于“心即理”,我们可以通过冈田武彦的话总结以下句子。

朱熹也重视心,把心视为形而下的东西,他主张向心外求理,并且认为只需要“心外功夫”。王阳明悟得的心即理,不是坐着不动想出来的,是屡遭挫折、九死一生之后悟出来的,所以王阳明强调事上磨炼。

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就写清楚了朱熹之心与王阳明之心的不同。再如“知行合一”,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这段话。

王阳明虽然提出了“知行合一”说,但知和行到底怎样“合一”,他最初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方法。有人向他建议把“知”与“行”分开修行,这等于又回到了朱熹的“知行并论”上,也就是坚持“穷理”与“居敬”并进。后来王阳明谈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这句话中,冈田武彦不但再次阐述了朱熹的理学与心学的不同,还引用了王阳明的金句,这是金句中套金句。

再如关于“致良知”,冈田武彦是这样描述王阳明晚年悟出致良知之后的情形的。

他把遇到事情时的沉着冷静,比喻为激流中逆水行舟的小船并没有放开“自己的舵柄”。这里的“舵柄”,指的就是“良知”。“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骨血也”“此是孔门正法眼藏”。

这个金句是对“舵柄”在手的诠释。

以知识点为核心,我们可以改造案例。王阳明毕竟是500多年前的人物,如果加以现代的案例对应则更易于读者吸收心学,在进行这种古今对比的同时,就完成了知识的“为我所用”。因为我们必须判断新案例,与知识点是真的契合还是勉强凑数。

例如“心即理”,可以对应到稻盛和夫先生的《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一切都始于心,终于心”,稻盛一生颇为坎坷,他也抱怨过:“为什么我要遭遇这么多不顺?”此刻,他就想起王阳明的“心即理”,让他顿悟,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应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

例如“知行合一”,也可以对应稻盛和夫的例子。

稻盛的“六项精进”,是他经营理论的核心。这“六项精进”看起来平淡无奇,就是“努力、谦虚、反省、感谢、善行、感性”,是孩子都懂的道理。但这六项,每条既是知,又是行。稻盛接手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公司(以下简称日航)之后,他最先做的是召集经营干部一起学习“六项精进”。日航的员工最初有些不屑,因为这看起来太简单了。可恰恰是他们以前的这种态度,导致公司濒临破产。他们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努力”,但其实对“努力”并没有做到真正的“知”,更没有身体力行地去做,也就是说,没有知行合一。当“六项精进”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渗入每一位员工的心中之后,日航在一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

再如“致良知”,还是以稻盛和夫为例。

稻盛总结: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这是“致良知”在现实商业世界中应用的最好案例。他曾遭遇工人的“逼宫”,提出涨薪要求等。在经过痛苦的思考后,他重新审视公司的发展目的,认为公司的使命应该是为员工追求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从此,他开始了由“利己”向“利他”的转变,从明确公司使命开始,公司进入了稳步而又快速地成长。

以上是完整的如何通过三环套月笔记法拆解《王阳明大传》的例子。使用这种方法,你不但能掌握心学的精髓,还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演讲分享内容。

接下来,我们会具体讲解如何通过知行力化书为课,先要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