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历程
张钦志:时任中共城阳区委副书记、青岛出口加工区管委主任。青岛市城阳区第四届人大主任。
青岛出口加工区是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三批出口加工区之一,开发面积12.9平方公里,其中功能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一期已围网面积1.7平方公里,产业区面积10.1平方公里。2004年12月31日,中共青岛市委成立青岛出口加工区工作委员会,作为市委派出机构。
青岛出口加工区全景
申办背景
1984年和1992年,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了国家级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岛保税区,青岛市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迅速成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龙头。但是,在进一步发挥青岛市的临港优势、优化外向型经济结构、拉动全市外贸出口特别是加工贸易快速增长的马车中,还缺少一个出口加工区。其实早在1986年,为解决中日贸易的逆差问题,中日双方曾考虑在青岛设立“出口加工区”,1988年日本还派出了12名专家来青岛调研,并于1989年5月提交了《最终报告书》,青岛市也向国家有关部门呈报了《关于兴办青岛出口加工区的请示》。然而,当年6月,一场“风波”导致这一计划搁浅。等到进入90年代青岛再议筹建出口加工区的时候,上海、天津、大连、深圳、广州等城市已获批建设保税区,青岛于是将出口加工区的计划调整为申办保税区,并于1992年11月获批,而出口加工区这个“缺口”一搁就是10年。
2002年3月,在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上,当省委书记张高丽参加青岛代表团讨论会时,出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时任城阳区区长李学海提出了应在青岛市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建议,立即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对张高丽说,学海同志是想在城阳建出口加工区。张高丽说:“好哇!改革开放、干事创业,就是要发扬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的话给了我们很大鼓舞。
由于出口加工区实行的是“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应设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当时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黄岛区也在积极争取加工区的筹建权,而城阳区却不具备这一条件。但是,我们经过全面分析认为,城阳区在申报出口加工区上还是很有优势的。首先,从地域位置看,城阳是环胶州湾经济聚集带和21世纪新青岛“品字形”城市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将出口加工区放在城阳,与青岛加快东西部新城区和环胶州湾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滨海城市组团建设的总体规划是一致的。其次,从发展环境看,城阳是山东省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区内90%以上的企业从事外向型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常年居全省各县区首位。
关于出口加工区的具体选址,当时我们也考虑了几个地方,包括流亭街道、棘洪滩街道以及河套街道,我先后多次到这三个街道实地勘察比较。通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把出口加工区放在地处城阳区西部、胶州湾北岸、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河套街道,主要有四方面的考虑。第一,这个地方居于环胶州湾产业聚集带的中心位置,距前湾港36公里,距青岛港33公里,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19公里,具有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第二,这个地块的土地主要是盐碱地和滩涂,有限的耕地土层十分薄弱,破土即为玄武岩,基本不适合耕种,而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多以渔业为主,拆迁代价相对较小,设立出口加工区有助于带动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第三,河套地区距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比较近,有助于依托开发区和保税区发展加工贸易,可作为开发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的重要延伸。第四,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把出口加工区放在河套街道,对于带动城阳区西部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从长远考虑,不仅对于城阳,而且对于胶州,对于整个胶州湾底部的发展,作用都是非常大的。
申报过程
选址确定下来之后,从2002年开始,就进入了正式的申报程序。
城阳区先成立了青岛出口加工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李增勇担任组长(李学海、王鲁明、孙立杰先后接任),李学海、孙立杰、我和王言宝、傅明先、刘赞松、张希田等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我主持。2002年底,李学海担任城阳区委书记并主持领导小组全面工作;同时区委又专门成立了一个筹建班子(以区委的名义公布了一个管委会,由时任区长助理王本兵同志负责),与河套街道党委协调处理筹建过程中的具体事宜。
后来,青岛市也成立了青岛出口加工区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是副市长于冲,成员有青岛海关等有关部门领导,但是具体筹建工作都是由城阳区委、区政府负责。
当时,市委主要领导对城阳建设出口加工区是非常支持的,给予了很多关心和鼓励,但也有的领导态度犹豫,对出口加工区建在哪里意见不一致;而城阳的同志志在必得。城阳区提出,我们一定要争口气,必须做到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建成、当年验收。经过多次研究论证,我们向市委作了汇报,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认可,但这只是开始。建出口加工区,关键是还要得到国家部委的认可、验收,没有国家批准颁发的执照,就不能封关运行。争取建立出口加工区,既要做国家部委的工作,又要做地方领导的工作,还要做被征地农民的工作,真的很不容易。
根据国家有关进行规范性封闭式出口加工区试点的文件精神和海关总署关于出口加工区可“边建设、边申报”的要求,我们在申报的同时,加快了开发建设,边筹建边申报。
根据区委的统一安排,城阳区各部门到北京,对口向国家部委汇报,争取工作主动。当时我们兵分两路,一路赴省进京。我们四进北京,三上济南,主要是跑土地、跑规划。由于历史原因,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时,确定城阳东部以工业为主,西部以农业为主,城阳新区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指标被调整到河套等西部地区,造成加工区所在区域土地性质为基本农田。而在青岛市1996—2001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工区所在区域的定位是城市发展用地,但土地利用规划一直未按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这就给我们的申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出口加工区建设差点就搁浅了。区委当时态度很坚决,要干,而且要快干,还要干好。为尽快落实好土地审批,当时山东省副省长赵克志一面协调中央相关部委,一面协调省相关部门,对建设出口加工区从省里的角度给予了肯定,对我们的申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正当我们在“调地”问题上遇到极大困难时,赵克志副省长和省国土厅厅长王文升陪同时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新社到青岛调研,学海同志及时向他们汇报了青岛出口加工区和配套产业区的土地调整、规划建设和发展情况,请他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这里虽从规划上看其性质是基本农田,但实际上却是一片盐碱地,非常理解我们。鹿新社副部长当即要求国土部门协助做好土地性质变更工作,并对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市国土局领导高度重视,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出口加工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性质终于由基本农田调整为建设用地,并配好了土地指标,最后经国务院一次性批准用地2.8平方公里,这在全国是首例。
鹿新社副部长和赵克志副省长都对青岛出口加工区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思路清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起点高,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建设得这么好。要求我们做好土地效益分析,处理好土地调整与发展等各方利益关系,切实保证好农民的利益;还指示我们要加强宣传,既要向农民宣传,又要向外面宣传,真正把好事办好,努力把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加工区。
另一路则会同海关、外经贸、检验检疫等专业部门,研究申报工作。同时跑广州、松江、昆山、金桥等国内先进出口加工区,认真学习研究他们在规划、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申报成功后,市委专门在出口加工区召开了一次现场办公会,听取了出口加工区规划管理、发展情况的汇报,察看了现场,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市委要求各部门要支持青岛出口加工区的建设,为出口加工区建设开绿灯;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作出关于加快建设青岛出口加工区的决定,市政府还拨款3000万元作为出口加工区的奖励扶持资金(实际到位1000万元)。
为了高起点建设青岛出口加工区,我们的规划设计面向全球招标,近10家国内外知名单位提出了竞标设计方案,经过4次论证、4次评审,敲定了山东省对外经贸设计院和加拿大卡那罗设计所联合设计的青岛出口加工区概念性规划。
开工建设
作为全国少数几个设立在国家级开发区之外的出口加工区,所在的河套街道历史上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经济基础差、基础设施滞后、区域性环境综合竞争力低下。奠基之初,摆在我们面前的是白花花的盐碱滩、野茫茫的芦苇荡、湿漉漉的淤泥湾和坑坑洼洼的荒野地。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建一个现代化的园区,难度之大、头绪之多,难以想象。
要做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验收,这个压力非常之大。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征地,必须在短时间内将1.7平方公里的一期围网面积土地腾出来,保证不影响按时开工。要征用的土地上有工厂、养鸡场、苗圃、坟地,还有老百姓的青苗,腾地工作难度非常大。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不开放,特别是许多老人眷恋故土、不愿意离开。我们就把加工区筹建办公室和河套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全都动员起来,包村包户,逐家做工作,给他们讲发展前景,谈补偿条件,实行灵活实惠的补偿政策。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通过艰苦耐心的思想工作,使驻地老百姓逐渐转变了观念,得到了他们的积极配合。按照计划,在短时间内搬迁了企业、养殖场50多家,迁平坟墓3000多座,腾出土地千余亩,为工程的顺利进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征地与拆迁问题解决了,但是建设方面还面临着不少难题。2003年八九月份正逢大汛期,降雨量达到了100多毫米,小雨、中雨、大雨不间断地一直下,整个河套地区一片汪洋。由于这个地方地质状况复杂,导致土地黏度增加,盐碱地变得非常松软,进不去车,也进不去人,施工尤其是地下管道的施工很容易造成塌方,施工时间和技术安全都很难保障。再加上此时又正值发生“非典”疫情,人员、设备、材料无法按期到位,工程面临停工的困境。
为了实现当年获批、当年建设、当年验收的目标,我们筹建领导小组现场办公,一周一次小协调会、每半月一次大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以工地为家。那时候不光工作时间没有规律,吃饭、休息都没有规律,内心的压力实在太大。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大家憋足了劲,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当时,城阳区上下一心,从班子成员到各部门,都是领导带头干,关键时候要靠上去。大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李学海书记带领我们深入现场亲自抓,李桂锡和有关部门的同志一直靠在工地。负责筹建的人员与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放弃星期天、节假日,披星戴月、轮班倒,挑灯夜战,30余支施工队伍、上千号人齐头并进,整个河套街道高速公路以南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大家齐心协力、争分夺秒,全力打好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攻坚战。
2003年3月,山东省招商引资暨县市区出口上台阶工作会议在城阳区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林廷生出席会议,中共城阳区委书记李学海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就外贸进出口、招商引资等工作做了介绍。更加激发了我们加快出口加工区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建好出口加工区的信心,这次会议进一步推进了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步伐。
各级领导、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也密切关注着青岛出口加工区,他们亲临现场视察指导,对加工区的规划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极大地激发和增强了建设者的热情和斗志。于冲副市长曾多次到现场指导工作,给予了很多支持和鼓励。我们仅用7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的出口加工区管委综合办公楼、4100平方米的海关办公大楼、6.1公里的巡逻通道以及卡口、围网等监管设施。功能区及产业区基础设施配套分别达到“九通一平”和“七通一平”标准,区内道路、供电设施、供水管网、供热、燃气、通讯管网实现全覆盖。城阳区各参加部门和单位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我们一边申报、一边建设、一边宣传、一边招商,各项工作如火如荼,齐头并进。实现了当年批准、当年建设、当年通过国家验收的目标,创造了青岛出口加工区速度。
2003年12月8日,青岛出口加工区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局、外汇局、海关总署等八部委(局)联合验收通过。后来,将出口加工区建设有关材料呈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审阅,李鹏同志看后非常高兴,欣然题写了“青岛出口加工区”的牌匾。
2003年12月8日,青岛出口加工区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局、外汇局、海关总署等八部委(局)联合验收通过,城阳区委书记李学海接过证书。
2004年8月3日,以青岛流亭机场海关青岛出口加工区办事处入驻为标志,青岛出口加工区正式开始封关运作。招商引资方面,按照重点引进精密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能力强的“大、高、外”项目的要求,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先后引进了美国泰科、德国斯蒂尔、日本星电高科技、韩国丹庵电子等数家世界500强或世界同行业排名前列的顶尖企业,形成了出口加工企业集聚区,吸收了周边大批农民到出口加工区就业。出口加工区的建成,加快了青岛北部城区的建设发展,对拉动青岛的外贸出口特别是加工贸易快速增长,对加快青岛对外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青岛出口加工区建成后,市主要领导到出口加工区看了以后,很赞赏。为进一步明确出口加工区管理体制,2004年12月31日,成立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出口加工区工作委员会,市委任命李学海担任出口加工区工委书记,安排我担任工委副书记、管委主任,河套街道党委书记李桂锡等同志任管委副主任。
虽然青岛出口加工区建设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实现了既定目标,为青岛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是值得的。2005年7月,山东省科学发展情况交流现场会召开,张高丽书记带领省直机关和各地市领导在城阳区和出口加工区进行现场观摩,在听取城阳区和青岛出口加工区建设情况汇报和现场考察后,给予高度肯定。2006年夏天,山东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龙口召开,李学海书记作为全省139个县(市、区)中的9位代表之一,在会上全面介绍了城阳和青岛出口加工区建设发展的经验。
经过出口加工区历届领导的奋斗,在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园区累计引进项目95个,其中,外资项目70个,涉及美国、日本、韩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11.76亿美元;内资项目25个,总投资30.3亿元。已投产项目57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65亿元。进出口总额40亿美元,其中出口25.7亿美元,成长速度和各项指标在全国出口加工区内居于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