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译者序二◆
走向《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的理解之途

周育萍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对我来说不仅是本“书”而已。

“它是迷宫”,我想象着,每一章节是独立又相联结的空室,而空室又或巧设着机关,等待着被触动,以开启另一项通道。企图寻求理解的人,必须通过有趣、迷惘、理性交织成扣人心弦、令人难以挣脱又欲罢不能的寻“宝”之途,才能得到珍贵的生命宝藏;而又或者它像是武林通关,想拜见“答案至尊”者就必须过关斩将,通过层层考验,以取得解答之钥……

初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博士一年级的时候,当时在“游戏哲学”这门课里,天玫老师向我们介绍这本书,带领我们进入导读前言。我被书里的故事联结、“反转思维”的叙述所吸引,满心好奇,很想一窥书里所藏的秘密。于是一股脑地投入其中,想成为“游戏挑战者”。

在这期间,有时挣扎在文字脉络里,有时对于作者的论证手法、故事的情景、布局等细节不断琢磨,有时感觉到文化或宗教文化理解的隔阂,有时难免也是一知半解;但想了解故事的我,常沉浸在理解的游戏里,不可自拔。于是,在试图理解的过程中,有时也像是被故事情节追着跑,书中有些情节赫然地形成某股回流,扑打着我,例如,读到“追哥”(Drag)情节的时候,“命定”的思维油然而生,“是否自己一如那位早已被设计安排的‘累赘’那般,只是受命运摆弄的棋子?”类似这样生命省思的探问,时不时地随着故事情节被挑起而照应着自身生命经验的种种场景。“原来,它暗藏着开启生命省思的秘密之道,无怪乎书名副标题是‘游戏、生命与乌托邦’”我有了这样的想法。

寻求解答的过程煎熬而有趣,有时也极富启发性,穿梭在文意联结处,常愈感困惑,愈加沉迷。“为什么那些成功被说服的人会消失?”还记得自己有一次才刚拖着不得其解、大脑已饱和却无法思虑的身躯躺上床,没过多久就突然醒来,感觉思路清晰。“啊!我知道了!”我有种豁然开朗、难言的喜悦,就立刻跳回书桌前,尝试着从文本中找寻蛛丝马迹,印证我的“顿悟”。原来,理解本身就是这样一场游戏,我有了惊人的发现。这个定论也推使我后来走向伽达默尔,进一步探究所谓的“理解”问题。

而这可说是我对《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一书理解的第一阶段,一方面在知识理解上受到开导,对于哲学论证的方法、技巧有所认识,另一方面也因感受到故事创作的影响力,启发了自己对生命、创作、理解及游戏的想象。

至于着手翻译这本书则又是后来的事了。话说,博士毕业后,闲来无事,有天想找件事情做做,脑中突然浮现当初去旁听“真理与方法”课程时,洪汉鼎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伽达默尔说,‘翻译是另一种理解’,你们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尝试看看。”于是我决定从这本影响我深远,感觉自己应该很熟悉的《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出发。开始着手翻译后,对于语言隔阂,我有了更深层的体会。在第一阶段理解之途中所避开的细节处、某些似懂非懂的文字语意,在翻译时成了不可避的部分,必须直接面对,或许在过程中也才真正体会到伽达默尔对“理解”的理解之意。

从开始翻译,陆续修正,再到联络天玫老师,感谢天玫老师大方同意与我合作,交流彼此翻译,同时又大力奔走,本书翻译完成后才又辗转有了出版机会。

本书共分十五章,就结构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游戏定义的说明,包含一至三章,建构出作者对于玩游戏的立场观点以及全书故事的中枢论据和谜题提问;第二部分四至十三章为论证的铺陈,经由各种可能情境故事的假定来检视玩游戏定义的适切性,分别就目标、规则、方法、游戏态度等向度来进行讨论;第三部分则为作者自身对玩游戏定义的直接阐述,也就是谜题解答说明。而就其内容上来看,在第一章中作者通过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情节为起点,对比了蚱蜢与蚂蚁、游戏与工作的人生形态和态度,并说出了自己的梦作为谜题。在第二章中则试着把提问明确化:“为什么人们在世都在玩游戏,却不自知?为什么被蚱蜢说服了解自己是游戏者后,就会消失?”“为什么真正的典范蚱蜢必须是游戏玩家?”第三章探讨游戏构成要素,提出玩游戏的定义。第四章透过欺诈者、玩弄者、破坏者三种伪游戏者的样态说明,讨论真正的游戏玩家对于目标、规则及制度认同的必要性。第五章指出游戏的设定必须含有某个挑战的目标。第六章提出游戏中规则的设定与制约是必要的,“无规则游戏”无法存在。第七章说明游戏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接受游戏限制、享受游戏乐趣却相互竞争的态度并不会让游戏成为一种悖论。第八章提出非竞争性个人游戏通过自我选择达成目标的方法,建构挑战目标,形成另一种形态的游戏。九至十二章可以说是针对“假扮游戏”的接力式论述,它似乎也在讨论“是否可以把人生当作一场游戏”的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讨论了游戏者在创作游戏与“游于戏”时的目标、方法及角色定位等问题。在第九章中以撞球的反塞球为例,说明目标的多重性——有时击球所要瞄准的真正目标不是现下所瞄准的球,而是为了要“做球”,是为了创造出某种有利后续发展情境的布局。第十章以超级间谍的生命故事,探讨当游戏者掌控了游戏的创造权力时,该如何调配游戏的乐趣、难度挑战与负荷分配问题,“玩”得过火、过于沉迷,终将使游戏发展超出玩家控制、超出原本所设定的游戏边界。第十一章以童子军追哥的生命经历作为第十章的对照说明,不管游戏玩家所扮演的是人生里的真实角色或是演出他者的角色,在角色对应里,是主动营造或是被动对应、是主控者或受控者,游戏必须设定边界,通过角色安排错杂、置乱、反转。作者似乎企图提醒我们,“玩游戏”与“只为玩”有界限上的差异。第十二章针对角色扮演游戏类型提出总论,基本上角色扮演与竞争性游戏只是目标不一样的游戏,它仍然是游戏。第十三章指出所谓的游戏态度意指游戏者对于游戏参与的投入态度,与其是业余或职业类别无关,而《人间游戏》[1]一书中所提的社会游戏不是真正的游戏,只是一种工具利用手段、一种骗局,真正的游戏既非激进自为目的主义,亦非激进工具主义,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概念。第十四章蚱蜢复活记,通过死而复生的大蚱蜢来说明解答,所谓的“玩”与“工作”的语词指涉的是规定性质,分别意指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之活动,而并非一种二分法。第十五章进一步说明谜题解答的三个主要元素:玩、玩游戏以及存在之理想(ideal of existence),回应第一、二章对梦境的提问。在存在之理想中,玩游戏就是所有活动的本质原型,但这个理想世界实现的前提是每个人都喜欢玩游戏,所以一旦人们希望为所做之事赋予价值与意义,而不是终其一生只是玩游戏时,将因自我觉知而消逝。

在企图理解蚱蜢一书的旅途中,有个问题是书中未提,但我却不断自问的:为什么是“梦”,借梦之说是否是要对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说明理想存在只是形而上学里的一种推论,是一种未待实现的理想?抑或是说,这个游说之梦代表着这段阅读理解的旅程。当游戏者进入文字脉络中时,他正在游戏而不自知;而等到最终其被说服、了解自己正在玩游戏后,他必须从文字脉络中掌握意义,必须相信这场阅读之旅是有价值的。他从故事中走出,从文本之梦醒来,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于梦中消逝。文本不断地被传读,也意味着大蚱蜢不断地在试图“说服”这些阅读者、游戏者。

这是本有趣又深具启发性的书,希望译本的完成出版能够让更多人投入阅读,虽然在翻译语词的应用上或还有些值得改进的空间,但若能够吸引更多游戏研究同好者共同来讨论书中的相关议题或者进入蚱蜢之梦的解析,则亦不失其问世存在的价值。


[1]本书中文译本《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2014)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