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全书:兽脚恐龙百科图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兽脚亚目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一块地质年代处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来自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的大块椎骨,在一堆蜥脚亚目和其他兽脚亚目恐龙混合残骸中被发现。它可能属于一个名为中国“双脊龙”的大型标本,其体重比河马还重,它是一个危险的掠食者,除了体型比同期其他恐龙大,还因其身体瘦长而非常敏捷。“沙湾中国龙”(Sinosaurus shawanensis)的名称出现在一个网络上的恐龙列表中,并非正式命名。

第二大纪录

“禄丰角鼻龙”属于早侏罗世时期(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被发现有大型的距骨、跟骨。它可能是一个三叠中国龙的成年个体,长约7.5 m,重约82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颅骨有长有短,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刀锋形的牙齿,长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身形纤细,尾部很长。

原始兽脚亚目恐龙是从原始蜥臀目恐龙演化而来,它们是角鼻龙和巨齿龙的祖先。最成功的群类当属腔骨龙超科恐龙,其种类广泛分布,形态上也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食性:肉食性,捕捉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我们知道它们从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距今2.227亿〜1.45亿年)持续生存了7 77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

三叠原美颌龙(Procompsognathus triassicus):生存于晚三叠世(诺利期,距今2.227亿〜2.085亿年)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它的体重相当于一只白鼬,但尚不清楚是否为成年个体。有些专家怀疑该标本的颅骨属于一只类似于合跳鳄的主龙类恐龙。它的长度约是“沙湾中国龙”的1/9,而后者的体重是它的1 300倍。

最小的幼年标本

股骨TTU P 9201属于一只腔骨龙,和其他动物残骸一起被认定为得克萨斯原鸟化石。但它应该是一只未确定的腔骨龙超科的幼龙。如果我们将它与腔骨龙超科的其他幼年恐龙相比进行推算,它的长度约为43 cm,体重约110 g。

最奇异纪录

迭氏智利龙(Lepidus praecisio):发现于泛大陆西南部(现智利)的晚侏罗世地层。显现出奇怪的混合特征,比如,它为植食性动物,但具有非常宽的爪子。尽管找到的化石非常完整,但还是很难将其分类,只能把它放到系统发育的一个独立位置上。

最古老纪录

破碎迷人龙(Lepidus praecisio)和其他未确定的腔骨龙幼年标本残骸一起,可能构成了得克萨斯原鸟嵌合体,它生存于晚三叠世(诺利期早期,距今2.27亿〜2.17亿年)泛大陆的西北部(现美国西部)。以前,一些兽脚亚目恐龙的足迹(现阿根廷)可以追溯到中三叠世,但现在我们知道那些足迹属于晚三叠世(卡尼期早期,距今2.37亿〜2.32亿年)。

最新纪录

迭氏智利龙生存于晚侏罗世(提塘期,距今1.521亿〜1.45亿年)。将军庙单脊龙和腔骨龙SGP 2000/2 生存于中侏罗世(卡洛夫期,距今1.661亿〜1.635亿年)泛大陆东部(现中国)。

最早公布的种类

鲍氏腔骨龙和洛氏敏龙(1887,区别于鲍氏虚骨龙和洛氏虚骨龙):生存于晚三叠世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们曾在最早的报告中被公布(尽管同年发布了另一个威氏“长颈龙”)。奥氏北极龙在它们之前12年被公布,但这些胸椎是属于兽脚亚目恐龙,主龙类还是冰脊龙仍存在争议。

最新公布的种类

破碎迷人龙(2015):发掘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得克萨斯州)晚三叠世地层。这是一只北美的古老兽脚亚目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敏捷三角洲奔龙(Deltadromeus agilis):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北部(现摩洛哥)。最大的标本(SGM-Din 2)复原后比一只公牛还重,其长度相当于两辆汽车首尾相连。三角洲奔龙是最大的恐龙之一,对于奔跑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的奔跑速度甚至可以超过著名的似鸡龙,它是神秘的似鸟龙类恐龙里最大的一种。

更长且更轻纪录

一块发掘于泛大陆中北部(现尼日尔)中侏罗世地层的前臂骨,先前从未被展出过,后来又丢失了。它被认为是似戈氏“轻巧龙”未定种。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它应该是最长的兽脚亚目恐龙,但体重比三角洲奔龙更轻。它身体长达8.5 m,体重为57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不大,长着微型牙齿,或者没有牙齿,长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前肢和掌部发育不完全,爪子适应涉水,身体非常轻。

最早的鸟吻类恐龙是小型的非专性肉食性动物,它们是从腔骨龙超科恐龙演化而来,是角鼻龙和巨齿龙的祖先。轻巧龙及其近亲从这条演化线中分离出来,演化出一些类似于似鸟龙类和陆生鸟类的适应性。不过“轻巧龙”这一著名的名称,其实并未被科学界所认可,后改为棘椎龙。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性和(或)植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恐龙出现于早侏罗世时期(距今约2.085亿年),尽管一些非常不完整的遗迹和遗痕反映它们可能出现在晚三叠世时期。它们灭绝于晚白垩世早期(距今约9 390万年)。从化石记录中可推测出,它们存活了大约1.146亿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难逃泥潭龙(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生存于晚侏罗世(牛津期,距今1.635亿〜1.573亿年),分布于古亚洲大陆东部(现中国)。它的体型相当于一只伊比利亚猞猁。至今为止,人们找到的所有难逃泥潭龙标本几乎都是未成年或幼年个体。它的体长是三角洲奔龙的1/4,而后者的体重是它的43倍。

最小的幼年标本

难逃泥潭龙的幼龙标本IVPP V15303是该类群中最小的一个标本。体长大约50 cm,体重为340 g。

最古老纪录

剑桥“牛顿龙”(“Newtonsaurus” cambrensis)是已知最古老的模式种,资料显示它生存于晚三叠世晚期(瑞替期,距今2.085亿〜2.01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硕大斯泰罗足迹群(之前被人称为鸟形迹或者三叉戟足迹)被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新泽西州),同样古老,它们可能属于一只原始鸵鸟。

最新纪录

敏捷三角洲奔龙和似“轻巧龙”未定种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部(分别为现摩洛哥和苏丹地应)。一些似鸟龙留下的足迹被认为来自同时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以色列),它们可能属于这种类型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奇异纪录

难逃泥潭龙不同于其他已知的鸟吻类恐龙,因为它的成年个体没有牙齿。其整体外观与不会飞的鸟类非常相似。它的坐骨很长,这可能是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胃,就像植食性动物一样。

最早公布的种类

班氏轻巧龙(Elaphrosaurus bambergi,1920):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这是非洲最早被记录的兽脚亚目恐龙。HMN Gr. S. 38-44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标本,因优美的身材,以及快速奔跑的适应性,它曾在数十年间被认为是一种似鸟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西氏卡马利亚斯龙(Camarillasaurus cirugedae,2014):生存于晚白垩世中期,分布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西班牙)。它的信息在2012年以电子版的形式对外刊登,并于2014年正式发表。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角鼻龙未定种(Ceratosaurus sp.):分布于泛大陆西北部、中北部,也可能在中南部(现美国西部、葡萄牙、瑞士、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是为人熟知的种类。最大的个体生存于晚侏罗世(提塘期,距今1.521亿〜1.45亿年),发现于津巴布韦。它的体重相当于两只大白鲨,身长超过一只虎鲸。尽管其体型巨大,但仍然比不上同时期的其他大型肉食性动物,这可能是因为它只取食某种特定的食物。由于它扁垂的尾巴、宽宽的牙齿和在其附近发现的鱼类遗骸,有些学者猜想它可能捕食水生动物,推测它是角鼻龙类的近亲。该类型最大的标本可能是一头大型劳氏角鼻龙,但目前没办法确认这个推测。

可能的竞争对手

角鼻龙未定种: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西部)。它比在津巴布韦发现的个体更小,长度为7.5 m,体重可能在1.35 t左右,但尚未成年。硕大“斑龙”在之前被描述成巨型角鼻龙,但今天我们知道它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鲨齿龙类。

特征与习性

这类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很大,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又大又平整的牙齿,呈刀锋形,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身体纤细或健壮。

角鼻龙科是肉食性恐龙,它们从鸟吻类演化而来,是阿贝力龙超科的祖先。不同于其他更强壮、无惧于掠食所带来的物理性损伤的恐龙,长有非常华丽骨冠的角鼻龙科恐龙似乎不是无所畏惧的掠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晚期(距今2.013亿〜1.13亿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约8 83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I

伍氏肉龙(Sarcosaurus woodi):生存于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这是一个成年个体,长度是角鼻龙未定种的2/5,体重是它的1/27。尽管早侏罗世最小的标本是IGM 6625(现墨西哥),长约1.25 m,体重约4.2 kg,但遗憾的是,我们尚不清楚它是幼年还是成年个体。

最小的幼年标本

尹氏芦沟龙(Lukousaurus yini)的模式种体长将近1 m,体重不到2 kg。它一定非常年幼,因为同种最大的标本(V263)长度超过了4 m,体重达到144 kg。一些专家认为它是类似于角鼻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另有一些人怀疑它是一种鳄鱼。

最古老纪录

安氏肉龙(Sarcosaurus andrewsi):生存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它可能是一种原始角鼻龙。钩状安蒂克艾尔足迹和皮鲁拉图斯安蒂克艾尔足迹年代相同,这些足迹的几个趾头比例与卡梅尔足迹群的趾头比例非常相似,据此推断这些足迹群可能属于角鼻龙科。

最奇异纪录

里阿斯柏柏尔龙(Berberosaurus liassicus):生存于早侏罗世(现摩洛哥),可能是一只古老的阿贝力龙类,但其牙齿的形态表明它属于角鼻龙类。

最新纪录

近锐颌龙(Genyodectes ser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其特征是每个前上颌骨有四个牙齿,而角鼻龙只有三个。标本TNM 03041(现桑尼亚)和角鼻龙未定种(现乌兹别克斯坦)两者都发现于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距今1.13亿〜1.005亿年),它们可能都属于角鼻龙类。

最早公布的种类

梅氏角鼻龙(在1870年被称为斑龙):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瑞士)。它的信息仅基于一个前上颌骨的牙齿推测得出。

最新公布的种类

舒氏福斯特猎龙(Fosterovenator churei,2014):生存于晚侏罗世,分布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怀俄明州)。它仅基于几个可能是幼年角鼻龙科恐龙的标本推测得出。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

重大伤形龙(Dryptosauroides grandi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的印度斯坦(现印度)。它属于阿贝力龙超科,体重相当于一只河马,长度几乎和一辆公交车一样长。根据其浅色的皮肤推断,它可能与它更小的近亲一样,捕食小型动物,或者吃同期的顶级掠食者——阿贝力龙科恐龙吃剩的腐肉。

其他竞争者

伊氏南手龙(Austrocheirus isasi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尚不清楚它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还是另外一个未知的种类,但其手臂不像阿贝力龙科那么萎缩。它体长约9.3 m,体重接近930 kg。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小,前上颌骨牙较大,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根指(趾),身体非常轻盈。

不同于一些有着前倾牙齿的恐龙,它们是几乎不挑食的肉食性动物。它们从角鼻龙科演化而来,是阿贝力龙科的祖先。该类群中最知名的当属西北阿根廷龙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侏罗纪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2.01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存在了约1.35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I

独特速龙(Velocisaurus unicu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大多数已发掘的标本都差不多大,整体比其他西北阿根廷龙科体型小。速龙的体重与一只家猫差不多。它的体长是重大伤形龙的1/7,体重是重大伤形龙的1/350。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新西兰发现了一只非常小的幼年恐龙个体的骨盆化石,该恐龙的长度应该不到20 cm,体重约5.3 g。

最古老纪录

里阿斯柏柏尔龙(Berberosaurus liassicus):生存于早侏罗世(现摩洛哥)普林斯巴期—托阿尔期,距今约1.827亿年,它可能属于原始阿贝力龙科,但是人们对此存在疑问。晋宁郑氏足迹与西北阿根廷龙超科留下的足迹一样,表现出足部的中趾比其他两趾长出许多的特征。它有可能是由一只生存于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的泛大陆东部的阿贝力龙超科恐龙留下的。

最新纪录

大虚骨形龙、独巧鳄龙、印度福左轻鳄龙、细贾巴尔普尔龙、巴拉斯尔似鸟形龙、摩比西斯似鸟形龙、重大伤形龙:它们都是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不过做出这些推测所根据的化石材料都非常不完整。它们都是同时期的恐龙,来自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拉米塔组(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 6 600万年)。它们中很多个体也许仅属于西北阿根廷龙科的一至两种。

最奇异纪录

诺氏恶龙(Masiakasaurus knopfler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冈瓦纳古陆中部(现马达加斯加)。不同于其他任何种类的兽脚亚目恐龙,它的前部牙齿前倾且回钩,这可能是因为其食性非常特殊的原因。

最早公布的种类

布氏毖鳄龙(Betasuchus bredai,在1883年被认为是“斑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劳亚古陆中部(现荷兰)。它曾错误地被命名为“似鸟多鲁姆”。这一名称是指它有可能与似鸟龙类是近亲,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命名。

最新公布的种类

孤独小匪龙(Dahalokely tokana,2013):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马达加斯加)。正是这个时期,马达加斯加开始变成了一座岛屿。一些学者认为它属于原始阿贝力龙科。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的一大型阿贝力龙科恐龙(URC R 44)曾分布在冈瓦纳古陆西北部(现巴西),仅通过一块前上颌骨被识别出。它属于肉食性动物,体重约等于两只河马的总重,体长相当于两只湾鳄头尾相连的长度。一些强壮的阿贝力龙长着弯曲的牙齿,更适于抓住猎物以便把肉撕扯下来。此外,它们还具有灵活的下颚,避免在激烈活动中骨折。这些适应性对于捕获和杀死小型或年幼的兽脚亚目猎物来说是很有用的。

其他竞争者

纳巴达胜王龙(Rajasaurus narmadensi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印度斯坦(现印度)。该种恐龙的成年复原模型是基于一些原被认为属于印度拉米塔龙的化石推测出的,实际上这些化石是由一些鳄鱼、蜥脚类巨龙和胜王龙的骨头组成的。纳巴达胜王龙大约长10 m,重3 t。有报道称:在冈瓦纳古陆中部(现肯尼亚),晚白垩世晚期有其他巨型阿贝力龙类,其体长有将近11 m,但仍未有正式的描述。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短,牙齿小且粗壮,呈刀锋形,短颈,前后肢各有四指(趾)。腿短且能涉水,身体笨重,表皮有鳞片存在。

阿贝力龙是肉食动物,从阿贝力龙科演化而来。它们擅长捕捉不同类型的猎物,一些长有比其他种类更宽的下颚,一些非常适应于快速奔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生存了约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

由于尚不知道许多小型阿贝力龙科恐龙的年龄,人们因为对于它们之中到底哪种最小仍存疑问。阿根廷的“肉食龙”未定种,巴西的“斑龙”未定种,印度的拉氏“大椎龙”和“斑龙”未定种的体型都是基于其可能是幼年恐龙推测出的。最小的一个成年标本是萨洛维塔哈斯克龙(Tarascosaurus salluvicus),它生存于晚白垩世中期,在劳亚古陆中部(现法国)被发掘。它的长度是标本URC R44的2/7,体重约是后者的1/40。

最小的幼年标本

标本CMN 50382在摩洛哥早白垩世晚期的地层中被发现,它留存有完整的股骨。它属于一只长1 m,重3.4 kg的小型肉食性恐龙。

最古老纪录

标本MSNM V5800可以追溯到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现马达加斯加)。还有更古老的是梅氏始阿贝力龙(阿林期,距今1.741亿〜1.703亿年,现阿根廷),它可能是一只阿贝力龙科恐龙。

最新纪录

马氏印度龙、盗印度鳄龙、拉氏“大椎龙”、马氏直角龙、古吉拉特容哈拉龙、纳巴达胜王龙都是同时期的恐龙。它们被发掘于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它们中的一些有可能是同物异名。同一时期还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凹齿似玛君龙和来自罗马尼亚的标本FGGUB R.351,但后者应该是一种鸭嘴龙类。

最奇异纪录

萨氏食肉牛龙(Carnotaurus sastrei):发掘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因为两只眼睛上方的两个小角而引人注目。其面部很短,而且比例与其他的阿贝力龙类差异很大。它的腿很长,双眼位置朝向前方,非常善于捕获行动迅速的小型猎物。

最早公布的种类

拉氏“大椎龙”(1890):发掘于印度斯坦(现印度)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人们原先认为它属于蜥脚亚目恐龙,但后面推翻了该观点,因为发现它生存的年代较近,而蜥脚亚目恐龙在中侏罗世已灭绝了。之后人们确定它是一种阿贝力龙类,并创立了新属名——“拉氏”直角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埃氏阿克猎龙(Arcovenator escotae,2013):发掘于劳亚古陆中部(现法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欧洲发现的最大阿贝力龙之一,长达7.2 m,体重950 kg。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君王艾德玛龙(Edmarka rex):生存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西部)。它是一种巨型兽脚亚目恐龙,体长与一辆公交车的长度接近,体重比一只亚洲象还重。它是侏罗纪时期北美洲的大型掠食者之一。在体型方面,它与巨型异特龙科的食蜥王龙不相上下,而且它们是同时期恐龙。两种庞然大物擅长捕食的猎物很可能各不相同,但也有可能会争夺某些食物。专家怀疑艾德玛龙是一个谭氏蛮龙的巨型标本,但至今对此还没有详细研究。

三足鼎立

谭氏蛮龙的最大标本有BYUVP 2003和BYUVP 4882,分别为格氏蛮龙和似蛮龙未定种(现美国西部,葡萄牙和坦桑尼亚)。它们的体型与君王艾德玛龙相差无几。

特征与习性

这些兽脚亚目恐龙的头大小各异,其骨冠原始,长有刀锋状的牙齿,脖子也长短各异,前肢有二至四指,后肢有四趾,体型中等至健壮。原始斑龙科是从鸟吻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棘龙科和异特龙科恐龙的祖先。它们是肉食性恐龙,在其生存环境中属于统治级掠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距今2.013亿〜1.45亿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计生存了约5 630万年。如果标本MLP 89-XIII-1-1是一只真正的斑龙科恐龙,那么这个时间范围还要再拓宽1.15亿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内森考博大龙(Magnosaurus nethercombensis):生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分布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尽管它的名字叫“大龙”,实际上它却是原始斑龙科恐龙中最小的成年个体,其体型与一只狮子差不多大。几乎同样大的还有两百周年马什龙,它的体型更小,但更强壮,体长4.4 m,体重225 kg,尚不清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这两种恐龙的长度是君王艾德玛龙的1/2.7,体重是君王艾德玛龙的1/19。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葡萄牙发现的一些蛮龙未定种的胚胎,是该种类最小的标本,其中最小的可能是一个带牙的上颌骨ML1188。它属于一只长20 cm、重约30 g的小幼龙。

最古老纪录

体型巨大的“萨尔崔龙”是该类群中最古老的代表。它生存于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距今1.993亿〜1.908亿年)的泛大陆中南部和中北部(现印度和意大利)。在泛大陆中北部(现意大利)发现的足迹呈现出不对称的特征,就像斑龙超科恐龙的足迹一样,这些足迹在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地层中被发现。

最新纪录

坦达格鲁“异特龙”和似“蛮龙”未定种:都是晚侏罗世(提塘期晚期,距今1.485亿〜1.45亿年)最新纪录的代表。一个神秘的化石MLP 89-XIII-1-1(现南极洲)可能属于巨斑科恐龙,这是因为人们发现它年代很近,与同组的其他标本(康尼亚克期,距今8 980万〜8 630万年)相差了将近6 000万年。

最神秘纪录

绍氏展尾龙(Teinurosaurus sauvagei):是一块很大的尾椎骨,发掘于泛大陆中北部(现法国)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其特点在于体型巨大,但是不能肯定其亲缘关系。由其体型和所在地推断,它可能是一种斑龙科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类

斑龙(Megalosaurus):生存于中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该名字于1822年被第一次提及,而它正式的描述在两年后才被公布。斑龙最初的名字是“巨人阴囊龙”,创建于1763年,之后被废除,该名字目前没有用于指定一个物种。仅凭一个化石的碎块是不能确定任何一个特殊的物种的,因为在其发现地存在着很多大型兽脚亚目恐龙。

最新公布的物种

格氏蛮龙(Torvosaurus gurneyi):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葡萄牙)。该物种命名于2014年,此前它被当作蛮龙未定种。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埃及棘龙(Spinosaurus aegyptiacus):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在冈瓦纳古陆中北部(现阿尔及利亚,埃及和摩洛哥)。它属于巨型兽脚亚目恐龙,并且是其中最大的一种。它的体长相当于一辆公交车和一辆轿车头尾相连的长度,体重是一只非洲象和一只河马的体重之和。自从一个新标本被发掘之后,人们对这种恐龙的传统认知被彻底颠覆,其真实外形被揭晓:它的后肢很短,但有着非常长的身体。

其他竞争者

1996年人们发现了摩洛哥棘龙化石(现埃及,摩洛哥和尼日尔)。最初,恐龙学家认为它比埃及棘龙体型更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它与斯基玛萨龙体型相似,因此,估计它的体长和重量分别约为14.4 m和6.5 t。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颅骨很长,一些头顶长着骨冠,一些则没有。它们长着锥形齿,长颈,前肢三指,后肢四趾,爪子很大,背部长着高高的神经棘,一次产2〜4枚蛋。

棘龙科是由原始斑龙超科演变而来的。它们非常适应半水生或水生生活,其头部构造与鳄鱼类似。大多数棘龙的背椎长有高高的神经棘,其作用尚不明确,但猜测它用于储藏脂肪和水,也可能具有求偶的功能。

食性:捕捉小型食肉动物和(或)鱼类。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8 360万年),它们持续生存了大约8 470万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人们发现过许多小型棘龙科的化石,特别是散落的牙齿,然而尚不清楚它们的生长状态。最小的成年标本是MPZ 2001/207(现西班牙),它与沃氏重爪龙非常相似,与湾鳄大小相当。从数据分析可知,它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埃及棘龙的身长几乎是它的2.4倍,而它的体重大约是埃及棘龙的1/12。分别发现于中国和泰国的扶绥暹罗龙(之前被称为扶绥中国上龙)和萨氏暹罗龙可能是最小的种类,但是由于缺乏更完整的材料,很难将两者进行对比。

最小的幼年标本

“Weenyonyx”是恐龙学家给一些小小的前肢化石起的非正式名称。这些化石可能属于一只幼年沃氏重爪龙,体长大约1.6 m,体重约10 kg。

最古老纪录

标本TP4-2:发掘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尼日尔),处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可能属于一种原始棘龙类。由于其具有三叠纪(现坦桑尼亚)主龙类梳棘龙的大型背帆,它被恐龙学家认为是棘龙的祖先。

最新纪录

未命名的标本XMDFEC V0010,来自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曾存活于晚白垩世晚期(圣通期,距今8 630万〜8 360万年)。

最早公布的种类

刀齿鳄龙(Suchosaurus cultridens,1841):发掘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处于早白垩世晚期。由于其有锥形牙齿,多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鳄鱼,直到在后来的一项研究中,它才被辨认出是一种棘龙科恐龙。

最奇异纪录

老挝鱼猎龙(Ichthyovenator laosensis):发掘于辛梅利亚古陆(现老挝),处于早白垩世晚期,和埃及棘龙一样,都是最奇异的棘龙类。鱼猎龙长有非常宽的神经棘,除了呈现出不寻常的外形,在其臀部的神经棘还具有相当明显的裂口,将背帆分成了两个部分。棘龙非常适应水生生活,因而它的后肢很短。它处于与巨型鳄鱼相当的生态位。

最新公布的种类

老挝鱼猎龙(2012):发掘于辛梅利亚古陆(现老挝),处于早白垩世,呈现出重爪龙类和棘龙类的混合特征。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巨食蜥王龙(Saurophaganax maximus):生存于晚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分布在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它是同时期陆地上体型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其体重超过了一只亚洲象。它的脖子非常强壮,下颚有很大的咬合力,能将猎物的肉大片撕扯下来,并杀死它们。为了捕捉一群大型猎物,它们需要团体狩猎。

其他竞争者

合依潘龙:生存于晚侏罗世(现美国科罗拉多州),是另一种体型巨大的异特龙超科恐龙。目前尚不清楚它是脆弱异特龙的大型个体,还是巨食蜥王龙的亚成体。它体长达到10.4 m,重达2.9 t。生存于晚侏罗世(现中国)的董氏中华盗龙和中棘龙科IVPP V 15310比合依潘龙更大更重,长约11.5 m,重约3.9 t。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有大到中等大小,牙齿呈刀锋状,短颈,前肢有三或四指,后肢有四趾,身体健壮度一般。

异特龙超科是从原始斑龙超科演化而来的,是鲨齿龙科和虚骨龙类的祖先。它们是次级或统治级捕食者。异特龙科和中棘龙科在侏罗纪时期大量繁育,而类似于挺足龙的其他类群要到白垩纪才变得常见。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早期(距今1.741亿〜8 98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长达8 43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七里峡宣汉龙(Xuanhanosaurus qilixiaensis):发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的长度相当于一只湾鳄,重量是一只狮子加一个成年人的体重之和。跟其他异特龙科恐龙一样,它的生长模式还未研究清楚。它的体长是合食蜥王龙的2/5,体重是合食蜥王龙的1/17。

最小的幼年标本

在葡萄牙发现了几颗幼年异特龙科恐龙的牙齿。其中最小的是IPFUB GUI Th 4 a,长仅约55 mm,重130 g。

最古老纪录

金时代龙生存于中侏罗世(阿林期,距今1.741亿〜1.70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属于中棘龙科,是异特龙超科最原始的一种,也是起源于这个大陆的种类。

最新纪录

兽脚亚目恐龙MCF-PVPH 320被发掘于晚白垩世早期(土伦期,距今9 390万〜8 980万年)的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该标本包括一块不完整的额骨,可辨识出是中华盗龙属恐龙。其他同样古老的材料发现于叙利亚,被认为可能是鲨齿龙或挺足龙。

最奇异纪录

上游永川龙(CV 00215):这是一只未成年个体,其颅骨比股骨短约9%,然而在成年标本CV 00216中,颅骨的长度是股骨的1.85倍。这表明其身体比例在其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其他近亲更明显。

最早公布的种类

瓦伦斯腔躯龙(Antrodemus valens,1870):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它是一块不完整的尾椎骨,可能属于一个已知但未完全确定物种的恐龙,目前习惯于将其归为脆弱异特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卢氏异特龙(Allosaurus lucasi,2014):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很多学者并不认可这个分类,因为他们认为这只是脆弱异特龙的一个个体,但是,这个成年个体体长比其他脆弱异特龙的短很多。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卡氏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carolinii):生存于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早期,距今1.005亿〜9 390万年),分布于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它是当时体型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其体长超过了一辆公交车,体重是一只亚洲象和一只白犀牛体重之和。其最大标本的体型是基于一块非常不完整的齿骨推算出的,结果比模式种MUCPv-Ch1大6.5%,这一个体的重量可与君王暴龙最大的标本相当。南方巨兽龙比暴龙更长,但它的身体没有后者健壮。

其他巨型种类

有很多体重达到或超过7 t的鲨齿龙科,比如:阿根廷的丘布特魁纣龙(12.5 m,7 t),南非的标本MB R2352(12.5 m,7 t),阿根廷的玫瑰马普龙(12.6 m,7.6 t),尼日尔的鲨齿龙未定种(12.7 m,7.8 t)及摩洛哥的撒哈拉鲨齿龙(12.7 m,7.8 t)。

特征和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大,牙齿呈刀锋状,短颈,前肢也短,前肢三指,后肢四趾,身体比较健壮。

鲨齿龙科是从原始异特龙科恐龙演化而来的,是次级或统治级的掠食者。很多更大的兽脚亚目恐龙都是属于这一科。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长达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I

驼背昆卡猎龙(Concavenator corcovat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中北部(现西班牙)。它的体重与一只大棕熊相当,体长比一只湾鳄更长。其模式种是一个成年个体,体长几乎是卡氏南方巨兽龙长度的2/5,体重是它的1/21。

最小幼年标本

标本MACN-PV RN 1086:人们仅从一颗不完整的牙齿辨认出它属于一只阿根廷的鲨齿龙。这只恐龙在世时,至少长2.6 m,重64 kg。

最古老纪录

在泛大陆中南部(现尼日尔)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标本TP4-6,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鲨齿龙科恐龙。

最新纪录

一些鲨齿龙科恐龙灭绝于晚白垩世早期和晚期之间,但是其中一些类群在南美洲北部及欧洲都存活了下来。最新的标本UFRJ-DG379-Rd被认为是一个鲨齿龙科恐龙,它被发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曾存活在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巴西)。

最奇异纪录

驼背昆卡猎龙的脊椎骨在骶骨处非常发达,可能具有储存脂肪或调节体温的功能。它的一个近亲:长棘比克尔斯棘龙,有着与其相似的神经棘,但其化石材料并不完整。

最早公布的种类

硕大“斑龙”(1920):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南部(现坦桑尼亚)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它之前被称为硕大“角鼻龙”,因为当时专家推测它为一只巨型角鼻龙科恐龙。现在我们知道它属于原始鲨齿龙科恐龙。它与米氏旧鲨齿龙生存于同一时期,但是不能将两者进行比较,这是因为它们是通过不同的材料被认识和了解的。

最新公布的种类

广西大塘龙(Datanglong guangxiensis,2014):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被发现。这是一个成年个体,体型中等。在相同位置发现的标本NHMG 10858可能也属于这一种类,而且人们推测这一标本体型更大。

最大纪录 分类: 大型 等级 III

东北暹罗暴龙(Siamotyrannus isanensis):发现于辛梅利亚古陆(现泰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这种兽脚亚目恐龙体重相当于四只棕熊的总重,身长是两条湾鳄的体长之和。它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暴龙或是异特龙科恐龙,但近期人们推测它也许是一种原始虚骨龙类恐龙。

第二大纪录

除了一些更原始的种类以外,大部分的原始虚骨龙类体型演化得更小。安氏卢雷亚楼龙(Lourinhanosaurus antunesi)被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葡萄牙)的中侏罗世(钦莫利期,距今1.573亿〜1.521亿年)地层中。它体长5.2 m,体重约300 kg。它的的体长是暹罗暴龙的1/2,体重是后者的1/6。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有小到中等大小,脑容量大,牙齿有小到中等尺寸,呈刀锋状;前臂和颈部的长度中等至较长,后肢和尾巴也长,整个躯体修长,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虚骨龙是从原始异特龙科恐龙演化而来。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小型快速捕食者。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和(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早期(距今1.703亿〜8 63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长达8 4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

原始中华龙鸟(Sinosauropteryx prima)的标本NIGP 127587: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被发现。它是一个成年雌性恐龙,在其体内还有两枚恐龙蛋。这种恐龙的体型跟乌鸦一样大,体长几乎是东北暹罗暴龙的1/11,体重是它的1/1 600。

最小幼年标本

目前已发现近300个安氏卢雷亚楼龙的骨骼化石材料,其中ML565是最小的一个,长度仅 为47 cm,重量是70 g。

最古老纪录

建设气龙(Gasosaurus constructus):生存于中侏罗世(巴柔期,距今1.703亿〜1.683亿年)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曾被认为是一种异特龙科恐龙,但是新研究发现它是一种虚骨龙类恐龙。

最新纪录

原始虚骨龙类在白垩纪中期逐渐消失,但是有一些分支存活下来,直至晚白垩世晚期(康尼亚克期,距今8 980万〜8 630万年)。其中虚骨龙MAU-PV-PH-447/1来自冈瓦纳古陆西南部(现阿根廷),它可能是一只类似于阿根廷双百龙的恐龙,但是它生存的时代更近。

最奇异纪录

赫氏嗜鸟龙(Ornitholestes hermanni):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怀俄明州)。这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恐龙的奇怪的虚骨龙类,其腿部适应快速奔走,上下颌前方的牙齿又长又尖,十分适合咬食猎物,特点类似于暴龙。一些研究者把它归为手盗龙类。

最早公布的种类

长足美颌龙(Compsognathus longipes,1859):生存于晚侏罗世的泛大陆中北部(现德国)。它是当地第一种被发现并确认的恐龙。其化石仅缺了几个小部分,比如,尾巴末端和一些趾头,所以它是非常确凿的标本。在当时,恐龙都被认为有着非常硕大的形态,而这种恐龙体型小似一只鸟,因而直到1896年,它才被确认为恐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赵氏敖闰龙(2013):发掘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中侏罗世地层中。它是以中文命名的,敖闰是长篇小说《西游记》中的西海龙王之名。

最大纪录 分类: 超大型 等级 I

标本NHMG 8500发掘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通过一块巨型牙齿来辨识的。这块牙齿巨大,就像是鲨齿龙科或暴龙科的大型恐龙的牙齿一样,其形态表明它属于与前两者不同的兽脚亚目恐龙,也就是说,在同一时期或同一地方,有与勇士特暴龙共存的大盗龙科恐龙,并且其体型更大。它的体重相当于一只亚洲象和一只长颈鹿体重之和。它与有巨大爪子的其他兽脚亚目恐龙共存,比如,体型巨大的泰坦巨龙、鸭嘴龙科、身披盔甲的甲龙科和角龙科,它们都有可能是这种恐龙的猎物。

体型最为相近的物种

硕大巴哈利亚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冈瓦纳古陆中部(现埃及),属于大型大盗龙。它长达12.2 m,重达4.6 t。体型稍小一点的有大水沟吉兰泰龙和米氏野兽龙(现中国和美国犹他州),身长11.7 m,体重4.1 t。后者可能更大,因为它是一个亚成体标本。“巨型疏骨龙”是一个据推测长达15 m的巨型大盗龙科恐龙的非正式名称,尽管实际上它可能是一只体型相当小的鲨齿龙科恐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较长,牙齿很大,呈现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和脖子中等或短,前掌有巨大的爪子和扁平的拇指,身体较僵硬,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大盗龙类与暴龙超科一样,是从原始虚骨龙演化而来的。一般来说,它们体型小,捕猎速度快,但也有一些体型很大。它们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部分地区占据着统治级掠食者的地位。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和(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294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6 340万年的时间,并且出现在整个白垩纪时期。

最小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

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很多小型大盗龙类恐龙化石标本,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成年。发掘于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特期,距今1.25亿〜1.13亿年)地层中的“大盗龙”未定种是最小的个体,它比似鸟盗龙和温顿南方猎龙更古老,其体型与一只狮子接近。它是基于一个尺骨推测出的,被认为可以代表一个新的属。它的体长是未命名标本NHMG 8500的1/3,体重是后者的1/30。

最小幼年标本

一些北谷福井盗龙在早白垩世早期(现日本)的地层中被发现。其中最小的是标本 FPDM – V980805018,它的体长只有76 cm,体重是1.9 kg。在更南部的地区(现澳大利亚),有许多年代相近的牙齿和椎骨化石。其中最小的可能是标本NMV P221205,它是一个很小的牙齿,可能属于一只体长为56 cm、体重为450 g的个体。

最奇异纪录

大盗龙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爪子,每只爪子上有个巨大的拇指,长度可达到34 cm。它们是著名的陆生掠食者。

最新纪录

标本 GNS CD 583:发现于新西兰查塔姆群岛,属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属于原始虚骨龙类,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一只大盗龙科恐龙。

最古老纪录

西伯利亚“异特龙”是在Tignin(也被称为Turgin或Zugmar)地层中被发现的,尚不知道它的精确年代。它被认为生存于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欧特里夫期,距今约1.294亿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俄罗斯东部)。

最早公布的种类

“斑龙”未定种(1913):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巴西北部)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可能是一只大盗龙,这是因为它的牙齿与一种暴龙超科恐龙(鹰爪伤龙)相似,尽管该类群在南美洲并不常见。似鸟盗龙属是该类型中第一个建立的属,其他的种已被归属于异特龙属或斑龙属。

最新公布的种类

米氏西雅茨龙(Siats meekerorum,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犹他州)的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它有可能是属于异特龙超科新猎龙科,但据目前所知它是一种原始大盗龙。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希氏虐龙(Bistahieversor sealeyi):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7 800万〜7 210万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新墨西哥州)。它是一种健壮的肉食动物,外观同暴龙科类似,但先前被当作后弯齿龙似绝妙种或是达斯布雷龙未定种。在白垩纪末期北美洲大陆西部(拉腊米迪亚古大陆),暴龙超科的衍生物种被暴龙科所替代,东部(阿巴拉契亚古大陆)的物种没有与这里的亚洲动物群发生融合,统治级的掠食者是暴龙超科的恐龙,如虐龙。

最长但最轻纪录

似蒙古原恐齿龙(cf. Prodeinodon mongoliensi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早白垩世晚期(瓦兰今期,距今1.398亿〜1.329亿年)地层中。根据一块胫骨、一块长约1 m的腓骨和一颗上颌牙的不完整化石,将它归为蒙古原恐齿龙,尽管这些遗骨化石不能与这个物种相比。它可能是一个外形类似华丽羽王龙的掠食者,因此, 其体长可能比虐龙还长,约为9.8 m,但它的身体更轻巧,体重约有2.3 t。反常屿峡龙可能更重,体重有2.6 t,但身长则短一些,约为8.2 m。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大齿呈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和脖子中等长度,尾巴长,躯体纤细,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

原始暴龙超科是从原始虚骨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暴龙超科恐龙的祖先。其中除了一些大型强壮的种类,还有体型小、轻巧并行动迅速的种类。

食性: 肉食性,捕食小型到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77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长约1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奇异帝龙(Dilong paradoxus):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在中国神话中,帝龙是一种中国龙,掌管河水和溪流。最大的个体尚未成年,其体型可与一只猞猁相比。它的身长是似蒙古原恐齿龙的2/11,体重是似蒙古原恐齿龙的1/220。

最小的幼年个体

侦察龙未定种CHEm03.537发掘于法国早白垩世地层中,它是一块小的原始暴龙超科的牙齿。它的主人应该有85 cm长,体重有1.5 kg。

最古老纪录

帝胄哈卡斯龙和布氏原角鼻龙生存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分布在古亚洲东部和泛大陆中北部(分别为现俄罗斯东部和英格兰)。

最新纪录

鹰爪伤龙(Dryptosaurus aquilungui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新泽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中期,距今约6 900万年)地层中。它是第一种以双足行走姿势复原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

鹰爪暴风龙(Laelaps aquilunguis,1866):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新泽西州),后更名为伤龙,这是因为该名字在30年前已为一种厉螨所有。

最奇异纪录

五彩冠龙外形的奇怪之处在于它长长的口鼻部和高度发达的骨冠。似乎这是原角鼻龙科的一个常见特征,但很难用此鉴定科内的其他成员。奥氏掠龙的骨骼非常典型,其腿骨有几处与众不同的特征。反常屿峡龙有一些与鲨齿龙科相似的特征,然而,一个尚未有正式描述的新材料表明它是一种衍生暴龙超科或基础暴龙科恐龙。

最新公布的种

2010年3月,研究人员公布了新种白魔雄关龙,同年6月描述了希氏虐龙和帝胄哈卡斯龙。“希氏虐龙”的名字是在2005年的一篇论文中创建的。2013年,相关报道称发现有几颗牙齿归属于德国的隐匿髂鳄龙,但其实它是一个未确定的原角鼻龙科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君王暴龙(Tyrannosaurus rex):代表这一物种最大个体的可能是标本UCMP 137538——一截后肢第IV趾第二节趾骨。该部分与著名的标本“苏”(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骨骼化石)相比略微大一些。考虑到这一标本(UCMP 137538)的身体比例与“苏”的类似,保守估计,它的体重可能与卡氏南方巨兽龙的最大个体相当(比两头亚洲象加起来还重)。标本“塞莱斯特”MOR 1126是另一个非常大的个体,遗憾的是关于它的描述还没有发布。我们推断暴龙会捕食甲龙科、鸭嘴龙科和角龙科恐龙,因为它们袭击的一些痕迹还留在幸存下来的猎物的骨头上。

其他竞争者

在另一时期,勇士特暴龙和巨型诸城暴龙被认为是与君王暴龙体型相近的恐龙,但实际上,这些种类的体重更轻,颅骨更长。还有一些君王暴龙的其他标本:强健蛮横龙、“巨型暴龙”、“将军暴龙”或“斯氏暴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长且大,牙齿大且多,呈现刀锋状,外鼻消失,前臂短,前肢两指,后肢四趾,短颈,尾部长或相对较短,身体一般至强壮。

原始暴龙科是从原始暴龙超科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强健的掠食者,有着力量巨大的颌骨和短小的前臂。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到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对于暴龙科而言,我们知道它们仅出现在晚白垩世早期至晚期(距今8 630万〜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2 03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中国虔州龙(Qianzhousaurus sinensi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它可能是一种衍化的暴龙超科恐龙,或者是一种原始暴龙科恐龙。豪氏白熊龙是暴龙科恐龙中最短但最重的一种,体长6 m,体重900 kg。中国虔州龙和豪氏白熊龙的体长是君王暴龙体长的1/2,体重分别是它的1/11和1/9.5。

最小幼年标本

绝妙后弯齿龙(ANSP 9535)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地层中。这是一个幼年个体的前颌骨,推测其体长只有85 cm,重2 kg。

最古老纪录

最古老的暴龙科恐龙化石起初是在晚白垩世晚期(圣通期,距今8 630万〜8 360万年)地层中发现的。“勇士特暴龙”IZK 33/MP–61是在劳亚古陆东部(现哈萨克斯坦)发现的一块不完整齿骨。

最新纪录

后弯齿龙未定种、威肋“艾伯塔龙”、豪氏白熊龙、似特暴龙未定种和君王暴龙(分别发现于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俄罗斯和中国):都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最上层地层中被发现。君王暴龙标本TMP 81.12.1长达10.5 m,它位于晚白垩世地层中,距离古新世地层仅10 m。

最早公布的种类

恐怖恐齿龙(Deinodon horridus,185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可能是第一个被命名,并且也许是第一个被找到的暴龙科恐龙标本。据说,1806年威廉·克拉克率领的科考队在蒙大拿州发现了君王暴龙的肋骨,但是在该地区有着众多暴龙科化石,上述标本也丢失了,因而无据考证。

最新公布的种类

豪氏白熊龙和中国虔州龙在2014年第一次有了正式描述,前者发布于3月,后者发布于5月。

最奇异纪录

中国虔州龙(Qianzhousaurus sinensis):一种分支龙,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分布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原先它被命名为“匹诺曹王”,这是因为与其他暴龙科恐龙相比,它的口鼻部更长。一些研究人员怀疑虔州龙与遥远分支龙是同物异名。之前,分支龙族被怀疑是类似于特暴龙的暴龙科恐龙的幼年个体,但现在知道这是一个由小型而敏捷的肉食恐龙构成的独立群类。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I

奇异恐手龙(Deinocheirus mirificus):生存于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蒙古)。这种奇特的兽脚亚目恐龙具有特别的前臂,其长度可以超过2.5 m。也许前臂是用来抓取食物的,或者有防御的作用。奇异恐手龙体型巨大,体重可与一只巨大的虎鲸相比,再加上像这样很长的手臂,使得其成年个体变成危险的狩猎者。在之前的很多年中仅发现了一对奇异恐手龙的巨型前臂,但近期找到了两个新标本,其中一个更大也更完整。

神秘又充满疑问的巨兽

一块在韩国找到的牙齿碎片化石的本体被命名为“恐手龙”未定种,然而,这个材料并不属于似鸟龙下目,并且年代也更古老。据报道,一块1 m长的尺骨在蒙古被发现,但也没有正式描述。如果这个碎片是尺骨,并且是恐手龙的化石,那么它应该属于一只长约15.7 m、体重约为16 t的个体。它也有可能是另一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或者是鸭嘴龙形恐龙,其归类显得疑问重重。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小,眼睛大,牙齿稀少或消失,前臂、颈部、尾巴和腿都很长,身体纤细或强壮,前后肢各有三指(趾)。

似鸟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它们主要取食植物,也有可能取食其他类型的食物。

食性:植食性和(或)杂食性。

时间范围

它们存在于整个白垩纪时期(距今1.3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7 9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

特氏恩霹渥巴龙(Nqwebasaurus thwaz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中南部(现南非)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亚成体,也是最古老的似鸟龙。它与轻翼鹤形龙一样长,但体重更重,成年个体长约1.2 m,重4.5 kg。特氏恩霹渥巴龙和轻翼鹤形龙是奇异恐手龙体长的1/10,体重分别是它的1/2 800和1/1 555。

最小的幼年标本

存在很多幼年似鸟龙化石,其中标本YPM PU22416是最小的,它发掘于劳亚古陆东部(现美国特拉华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其体长可能只有70 cm,体重约1.1 kg。

最古老纪录

特氏恩霹渥巴龙 :发现于冈瓦纳古陆中南部(现南非)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据报道,有人发现了一个更古老的标本:可游鳞手龙,它在古亚洲东部(现俄罗斯西部)的中侏罗世地层中被找到,然而,人们怀疑它实际上是萨白卡尔库林达奔龙的遗骸。

最早公布的种类

达氏鞘虚骨龙(在1888年被称为孔椎龙)化石可能是一种似鸟龙或原始镰刀龙的一块颈椎骨。欧氏“斑龙”(现在称为威尔顿盗龙)化石是一些不完整的跖骨,学者在几年后描述了这个标本。

最新纪录

急速似鸟龙、轿似鸵龙和“似奥克龙”发现于劳亚古陆(现美国西部)。来自大洋洲(现新西兰)的标本GNS CD 579,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最新的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奇异恐手龙的形态非常独特,有着宽大的口鼻部,较短的腿,存在一个尾综骨,还有一个驼峰。这外观在似鸟龙下目恐龙中显得十分怪异。

最新公布的种类

帕卡德似多多鸟龙(Tototlmimus packardensis,201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墨西哥)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第一种用纳瓦特语命名的兽脚亚目恐龙。在2015年有一些关于它的描述,但其最终公布是在2016年3月。

最大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I

新波氏爪龙(Bonapartenykus ultimus):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地层中。唯一的标本是一个雌性个体,体内有两枚蛋(被命名为巴塔哥尼亚加达蛋)。尽管尚不明确它的食物来源,但推测它是蚁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因此,一些大型的阿瓦拉慈龙科与现代的一些以群居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如大食蚁兽或巨型食蚁兽)体型相似也就不足为奇了。

平局或三足鼎立

很多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是地球上最小的陆生兽脚亚目恐龙,包括那些最大的种类,体型都不值一提。布氏巴塔哥尼亚爪龙(Patagonykus puertai)发现于晚白垩世早期地层中,玛氏阿基里斯龙(Achillesaurus manazzonei)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两者都来自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长度约为2.8 m,体重约30 kg。它们的体型与新波氏爪龙非常接近,但尚不清楚它们是否为成年个体。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至较大,大眼睛,小牙齿,短前臂,颈部、尾巴和后肢都较长,躯体纤细,前肢有一至三指,后肢有三趾。

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它们有可能专食昆虫,也有可能是植食性动物。

食性:食虫和(或)杂食性动物。

时间范围

从晚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3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总共生存了9 75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

遥远小驰龙(Parvicursor remotu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其成年个体的体型比一只鸽子还小。另一种是在中国发现的阿瓦拉慈龙IVPP V20341,体型大小勉强超过了遥远小驰龙。遥远小驰龙的体长是新波氏爪龙的1/6,体重是新波氏爪龙的1/185。

最小的幼年标本

沙漠鸟面龙标本中最小的一个MGI 100/1001,是一个体长70 cm、体重约550 g的幼年个体。尽管它是已发现的最小幼年标本,但它还是比阿瓦拉慈龙科其他七个种类的恐龙无论是成年体还是亚成体体型大。

最古老纪录

灵巧简手龙:发现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晚侏罗世(牛津期,距今1.635亿〜1.573亿年)地层中。它非常原始,其外表与阿瓦拉慈龙科恐龙差异相当大。标本V15849是一个同时期的牙齿化石,与简手龙相似,但某些方面也有不同。

最新纪录

罗马尼亚的安德鲁七镇鸟龙,科罗拉多的小“似鸟龙”和蒙大拿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UCMP 154584,以及其他一些材料,都发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当发现鹰嘴单爪龙时,人们认为它的每个前肢上只有一个指头,然而随后的一项研究证实,阿瓦拉慈龙科恐龙有两个退化的指头,但这一特征在这具化石标本中并没有保存下来。之后,学者发现了单指临河爪龙,这种恐龙的每个前肢上只有一个指头。

最早公布的种

小“似鸟龙”(1892):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只是一块残缺的跖骨,被推测属于一种似鸟龙类恐龙,遗憾的是这一化石遗失了。

最新公布的种

新波氏爪龙(2012)在10月被公布,4个月后 警丘纤腿龙也被公布,两者都生存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

最大纪录 分类:超大型 等级 I

龟型镰刀龙(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6 900万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最初只知道它长有巨大的指爪,并且推测属于一只体长超过3 m的巨龟,之后找到了它更多的骨骼,其中有一根长为2.5 m、几乎完整的前臂骨。

和恐手龙一样,它们的前臂也是兽脚亚目恐龙里非常大的。它们的指爪长得像长柄大镰刀,当爪子完全伸展时,一定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恐手龙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相比,我们得出结论,有这样前臂的动物体型应该比一只亚洲象还要大。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头部小,牙齿小且呈锯齿形,前臂和颈部短,身材沉重且庞大,爪子巨大扁平,后肢较短,尾巴有长有短,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镰刀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它们慢慢适应了食用植物。

食性:植食性和(或)杂食性。

时间范围

从早侏罗世或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45亿或2.01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7 900万或1.35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I

出口峨山龙(Eshanosaurus deguchiianus):这是一个神秘的化石。它与镰刀龙有许多相似处,但它更古老,也不完整,因而有人怀疑它可能是恐龙形类恐龙,或者它没有我们认为的那么古老。同时,我们尚不清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意外北票龙被认为是一亚成体,只有1.85 m长,重43 kg。出口峨山龙和意外北票龙体长分别是龟型镰刀龙长度的1/3.4和1/5,体重分别是其1/120和1/105。

最小的幼年个体

在中国已发现了不少镰刀龙的胚胎,但体型最小的镰刀龙的牙齿和小型骨骼碎片是在哈萨克斯坦发现的。这些小恐龙宝宝在生前体长不足9.2 cm,体重约3.6 g。

最古老纪录

出口峨山龙(之前被称为杨氏峨山龙):发现于泛大陆东北部(现中国)的早侏罗世(赫塘期,距今2.013亿〜1.993亿年)地层中。在镰刀龙下目中,它显得尤为古老。不过,它的化石非常不完整,因而它确凿与否还是个疑问。另一个非常古老的材料是来自摩洛哥的一块牙齿化石,地质年代为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

最新纪录

未命名的镰刀龙科标本RTMP 86.207.17被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加拿大),标本WAM 90.10.2.出土于澳大利亚,后者是一块归属仍存疑问的化石。两者都处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的地层中。

最早公布的种类

达氏鞘虚骨龙(1888):是第一种被描述的镰刀龙下目恐龙,但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一种似鸟龙类恐龙。在鞘虚骨龙的发现成果发表76年后,龟型镰刀龙才有了正式的描述。

最奇异纪录

最令人感到奇怪的当属龟型镰刀龙,它看上去像一只巨型树懒。此外,它还有巨大的、几乎长达70 cm的指爪,比已知其他所有动物的指爪都要长。

最新公布的种类

义县建昌龙(Jianchangosaurus yixianensis,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一只幼年个体,保存得相当完整,连丝状羽毛也保留了下来。继意外北票龙的两个标本之后,这是人们发现的第三只带羽毛的镰刀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II

标本MPC–D 107/17是一个类似于二连巨盗龙(Gigantoraptor erlianensis),但较之更大一些的恐龙的不完整下颌骨,人们怀疑它可能是同一物种的一个新个体。两者都来自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和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巨盗龙是一种植食性(也许是杂食性)动物,使用其巨大的爪子或凭借快速奔跑来防御、躲避天敌,它们的后肢比同时期的掠食者都要长得多。它是兽脚亚目恐龙中身形最高的一种,身高超过了一只长颈鹿。就体重而言,比白犀牛略微重些。目前发现有一些巨大的恐龙蛋化石,著名的有巨型长形蛋,它应该是像巨盗龙一样的巨型窃蛋龙下目恐龙产下的,但与之相比更古老。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具有圆而小的头部,有些长有骨冠,有些没有,大眼睛,牙齿小或缺失,前臂、颈部和后肢都很长,尾短,体型纤细或半笨重,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窃蛋龙下目恐龙是从类似于嗜鸟龙的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已知它们中的一些是肉食性的,一些是植食性的,有些可能是杂食性恐龙。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和(或)植食动物。

时间范围

从早白垩世早期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398亿或1.45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7 380万〜7 900万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较小型 等级 II

粗壮原始祖鸟(Protarchaeopteryx robusta):生存于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这是一个成年个体,前臂和尾部的羽毛都较为发达,它仅比乌鸦大一点。标本BEXHM:2008.14.1的体型更小,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它体长约45 cm,体重约420 g。需要说明的是,人们对它依然存疑。粗壮原始祖鸟体长是标本MPC-D 107/17的1/12,体重是它的1/1 500。

最小幼年标本

目前为止发现的窃蛋龙胚胎数量比其他任何一种兽脚亚目恐龙都多。其中最小的可能是标本MPC-D100/1018,它发现于蒙古,被确定为似“雌驼龙”未定种,不过在同样的地点发现蒙古瑞钦龙或巴氏耐梅盖特母龙的可能性也很大。它体长可能有21 cm,体重约52 g。

最古老纪录

已报道的最古老材料是BEXHM:2008.14.1,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英格兰)的早白垩世早期(贝里阿斯期,距今1.45亿〜1.398亿年)地层中。不过它有可能并不是一只窃蛋龙下目恐龙。年代更近一些的标本是在日本发现的SBEI-167(瓦兰今期〜欧特里夫期,距今1.398亿〜1.294亿年),标本化石是一枚前掌指骨的指爪。

最新纪录

维氏安祖龙(Anzu wyliei):发现于二连巨盗龙之后,是已知的第二大窃蛋龙。它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它的昵称为“来自地狱的鸡”,这是因为它来自地狱溪组。

最奇异纪录

奇特拟鸟龙(Avimimus portentosus):将它与其他长有冠的近亲相比较,它的外观显得很简单,然而它的腕骨与掌间、胫跗骨、跗跖骨和髋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就像鸟类的结构一样。与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相比,其第III跖骨窄足型的特征非常明显。

最早公布的种类

嗜角窃蛋龙(Oviraptor philoceratops,1924):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最初它被命名为“葬火龙”,但是当找到与之相关的恐龙蛋化石后,人们改变了这一叫法。

最新公布的种类

赣州华南龙(Huanansaurus ganzhouensis,2015):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的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它被发现于南雄组地层,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六种不同的窃蛋龙。这一现象表明其中每个物种都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卡氏南方盗龙(Austroraptor cabaza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早期,距今7 210万〜 6 900万年)地层中。它比一只湾鳄还长,体重相当于两只狮子。它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捕鱼能手,因为它们的牙齿是圆锥形的,不像其他半鸟龙的牙齿呈扁平或刀锋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近鸟类恐龙及其后代并没有像它们更原始的亲戚那样拥有巨大的体型。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在中生代还是新生代,它们都不占据统治地位。

第二大纪录

佩氏半鸟龙(Unenlagia paynemii):发现于冈瓦纳古陆西部(现阿根廷)的晚白垩世早期(土伦期,距今9 390万〜8 980万年)地层中。尽管它是体型第二大的近鸟类,体长有3.5 m,体重为75 kg,但它还是比卡氏南方盗龙要小得多。实际上,人们对于它的完整生存状态知之甚少。标本UFMA1.20.194-2发现于巴西晚白垩世早期地层,这是一块极大的牙齿,并且人们确定它属于一只真驰龙类恐龙。由于这一演化支并不是该地独有的,因此,它有可能属于另一种驰龙科半鸟龙或甚至有可能属于某种阿贝力龙科恐龙。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牙齿呈刀锋状,长着长前臂和长后肢,尾巴相对较短,身体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足部的第II趾非常发达。

近鸟类恐龙是从原始虚骨龙类演化而来的,它们是真驰龙类和伤齿龙科的祖先。一些专家认为它们对各种猎物都不挑剔,而另外一些人推测它们只食用特定种类的猎物。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鱼类和(或)昆虫。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存活了约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矮小型 等级 I

标本IVPP V22530在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被发现。它是一个亚成体的小盗龙,与其近亲相比,它可能是体型相当小的物种,其大小还不足一只鸽子的一半。胡氏耀龙(Epidexipteryx hui)发现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的中侏罗世(卡洛夫期,距今1.661亿〜1.635亿年)地层中,它是体长最短(25 cm),但体重较重(220 g)的个体。上述两者的身长分别是卡氏南方盗龙身长的1/13.5和1/25,体重是后者的1/1 950和1/1 550。

最小幼年标本

宁城树息龙和海氏擅攀鸟龙分别在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地层中被发现(现中国)。它们的体长为12 cm,体重是6.8 g。

最古老纪录

吉氏理察伊斯特斯龙GLRCM G.50823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英格兰)的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地层中。另一与之年代相近的,是发现于俄罗斯(欧洲地区)的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标本PIN 4767/5,但这一化石年代并不比前者古老,它来自地层上部,前者来自下部。

最新纪录

有很多关于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上部地层发现了近鸟类恐龙化石的报道,这些发现中最著名的是一些牙齿化石:理察伊斯特斯龙似吉氏种(美国怀俄明州和南达科他州),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PIN 4767/5 (美国怀俄明州和新墨西哥州,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理察伊斯特斯龙似等边种(罗马尼亚)和理察伊斯特斯龙未定种(俄罗斯远东)。

最奇异纪录

奇翼龙(Yi qi)是最奇特的种类,首先它的学名特别短,是所有恐龙名称中最短的一个,再有它是唯一一种长有类似飞鼠的腕部棒状骨的恐龙。

最早公布的种类

“汤氏古老翼龙” (1989):发现于泛大陆西北部(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它之前被认为是疑名,直到八年后它获得修正,其中一部分化石材料被证实属于翼龙类的鸟球买萨翼龙,另一部分属于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只小盗龙。

最新公布的种类

奇翼龙(2015):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早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第一种呈现一些明显特征,长有类似蝙蝠或飞鼠的膜的兽脚亚目恐龙。

最大纪录 分类:大型 等级 I

驰龙标本VGI, no. 231/2:发现于劳亚古陆中部(现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7 210万〜6 600万年)地层中。这是一块巨大的牙齿,比其他驰龙牙齿都大。这种恐龙比一只棕熊还要重,还能够捕食比它更大的猎物。最近发现驰龙的身体比例与伶盗龙有差别,其脸部更短,牙齿呈锯齿形,腿部更长,身体和尾巴更短。这些发现使人们对驰龙原有的外观认知改变较大。

巨型猛禽的神话

奥氏犹他盗龙(Utahraptor ostrommaysorum):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西部)的早白垩世晚期(巴雷姆期,距今1.294亿〜1.25亿年)地层中。成年标本BYU 15465的全长约4.9 m,体重约280 kg。有学者报道了一个全长为11 m的标本,但这似乎是个错误的计算结果,因为化石标本中掺杂了9个个体的化石,在确认和比较化石时可能发生了混淆。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很大,牙齿呈刀锋状,有长长的前臂和后肢,尾部坚挺,身体纤细,前肢有三指,后肢有四趾。它们的羽毛和爪子尤其是后肢的第II趾非常发达。

真驰龙类是从原始近鸟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强壮的掠食者。也许有些真驰龙类还能够成群猎食比它们体型更大的猎物。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或大型动物。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小型 等级 I

河南栾川盗龙: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中国)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它是与蒙古伶盗龙类似的驰龙类,但是它的体型更小(虽然尚不完全确定它是否为成年个体)。在美国马里兰州发现的纤细“驰龙”、在蒙古发现的“伊卡博德克兰龙”伶盗龙和英格兰的臀环联鸟龙,都比栾川盗龙小,但是人们对它们存有太多疑问,并且它们的化石非常不完整。栾川盗龙体长是驰龙类VGI, no.231/2体长的1/3,体重是后者的1/45。

最小幼年标本

小龙原鸟形龙(Archaeornithoides dein-osauriscus):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一个体长约50 cm、体重约90 g的驰龙科幼龙。

最古老纪录

发现于泛大陆中北部(现俄罗斯西部),处于中侏罗世(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地层中的标本PIN 4767/6是年代最久远的驰龙科化石标本。

最新纪录

特氏冥河盗龙(美国蒙大拿州)、似艾伯塔驰龙FMNH PR2898(美国南达科他州)、似艾伯塔驰龙(美国怀俄明州)、驰龙未定种NMMNH P-32814(美国新墨西哥州)、似研磨彻剪龙UA 132(美国怀俄明州)、似研磨彻剪龙UA 103和似艾伯塔驰龙UA KUA-1:106(加拿大)、 似驰龙未定种,以及似蜥鸟盗龙未定种(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标本MPZ98-68(西班牙):上述所有标本都来自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年代最近的地层中。

最奇异纪录

尽管不是一个原始物种,但是蒙古恶灵龙长有比其他真驰龙类恐龙小很多的镰刀状的爪子。

最早公布的种类

扁宽暴风龙和光额暴风龙(187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晚白垩世地层中。该标本也可能是兰氏蜥鸟盗龙(现加拿大)的牙齿,该恐龙在102年前已被描述。

最新公布的种类

特氏冥河盗龙(Acheroraptor temertyorum,2013):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来自加拿大西部的塞氏北方爪龙(2015)可能是该类型最新公布的种,但有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古生物嵌合体,只有爪子属于塞氏北方爪龙。

最大纪录 分类:中型 等级 III

标本AK498-V-001属于一只似美丽伤齿龙(cf. Troodon formosus),它生存于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距今8 360万〜7 210万年),分布在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阿拉斯加州)。这些化石材料包括一颗很大的牙,它可能属于一只比狮子重两倍的肉食动物。尽管它暂时被确认为属于似美丽伤齿龙,但也可能属于一个体型更大的新物种,它们生活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这里光照很少。它的牙齿看起来类似于一些草食蜥蜴,不过其牙冠很窄,牙齿根尖像食肉动物一样呈现钩形。它们有可能是伺机性的杂食性动物,这样的饮食方式可以让它们利用不同来源的食物。

其他可能的竞争者

似美丽伤齿龙的牙齿化石ZIN PH 1/28被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俄罗斯东部)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些化石很大,其主人生前可能长达4.4 m,重达208 kg,但是尚不清楚它的生存或发育状况。

特征与习性

这种兽脚亚目恐龙的头部中等大小,长着大眼睛,牙齿排布紧凑,呈刀锋状,前臂和后肢长,尾巴相对较短,身材纤细,前肢三指,后肢四趾。

伤齿龙科是从原始近鸟类恐龙演化而来的,它们是鸟类的祖先。它们的后肢适应奔跑,有很大的脑容量。

食性:肉食性(捕食小型动物),杂食性和(或)虫食性。

时间范围

从中侏罗世到晚白垩世晚期(距今1.683亿〜6 600万年),从化石记录可知,它们生存了1.023亿年的时间。

最小纪录 分类:微型 等级 I

短羽始中国羽龙(Eosinopteryx brevipenna):可能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伤齿龙,或者原始近鸟类恐龙,它生存于中侏罗世时期的古亚洲东部(现中国)。它的体重勉强等于三只麻雀的总重。它同时呈现了幼年和成年个体的特性,因此,它可能是个亚成体。一些研究者认为它属于原始伤齿龙科,另一些人认为它是似鸟类。徐氏曙光鸟(Aurornis xui)的体型要更大一些,体长为40 cm,体重为260 g。短羽始中国羽龙和徐氏曙光鸟的体长分别是似美丽伤齿龙AK498-V-001体长的1/18.5和1/13.5,体重分别是它的1/3 800和1/1 460。

最小的幼年标本

美丽伤齿龙的一些胚胎化石被发现于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现美国蒙大拿州),它们原先被确定为马氏奔山龙。标本MOR 246-11和MOR 246-1体长大约35 cm,体重稍重于80 g。

最古老纪录

赫氏近鸟龙、徐氏曙光鸟、短羽始中国羽龙和郑氏晓廷龙:生存于中侏罗世时期(巴通期,距今1.683亿〜1.661亿年),分布于古亚洲东部(现中国)。

最新纪录

西班牙的似欧爪牙龙未定种(似近爪牙龙未定种)、加拿大的近爪牙龙似湖种UA MR-48、美国南达科他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蒙大拿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怀俄明州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罗马尼亚的近爪牙龙未定种、美国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巴克伤齿龙、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伤齿龙未定种、加拿大的伤齿龙未定种、俄罗斯的伤齿龙未定种、美国犹他州的OMNH标本集合、罗马尼亚的标本FGGUB R.1318和存疑的诺氏沼泽鸟龙,这些都是在晚白垩世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距今6 900万〜6 600万年)地层中发现的年代最近的伤齿龙科化石。

最奇异纪录

短羽始中国羽龙:与其近亲相比,它的羽毛更短更稀少。此外它还缺乏尾羽,甚至在下肢也没有羽毛覆盖。它可能属于原始似鸟类或原始伤齿龙科。

最早公布的种类

美丽伤齿龙(Troodon formosus,1856):发现于劳亚古陆西部(现美国蒙大拿州)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最初人们根据这块牙齿推测它可能是一只蜥蜴,直到发现它的45年后,才把它确定为恐龙。该种名可能在未来失去有效性,这是因为根据所描述的模式标本是一块非常典型的伤齿龙科化石,很难将它和同时期的其他种区分开来。

最新公布的种类

蒙古戈壁猎龙(Gobivenator mongoliensis,2014):发现于劳亚古陆东部(现蒙古)的晚白垩世晚期地层中。这是至今为止已知的最完整的衍化伤齿龙科恐龙化石。发掘于加拿大西部的塞氏北方爪龙(2015)可能属于一只伤齿龙科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