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参考释义
知者贵行而不贵言,所以得道的人不会强施号令,话语不多,强施号令之人并未得道,也不明白道的内涵。塞住嗜欲的孔窍,关闭嗜欲的路径,有独到之明却保持暗昧,与天地日月和尘世水乳交融,就是与天地保持同道。与天地保持同道,就超脱了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约束,为天下人所尊重。
说东谈西
通过对这章的感悟可以知道:身教重于言教,知者贵行而不贵言,得道的人不会强施号令。相反,一个人之所以喜欢强施号令,无非是因为物欲和名欲,这样的人并未得道,也不明白道。如何做到贵行而不贵言呢?只有不断修行自己,让自己得道才行。得道的人会压制甚至消灭自己内心的欲望,并消除因此而带来的内心的纷扰,保持道法自然的清静之心,以天地和社会的要求为自己的行为方向,达到玄同的境界。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无论思考问题还是行动的时候,就不会受到亲疏、利害、贵贱等的约束,而是以天地、社会和周围人的要求为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准绳,最终被天下人所敬重,流传千古,这就是圣人之路。
到此要问一问,流芳千古是不是“名利”?当然是!但这不是私利,而是普天之下的“名与利”。这是天地和社会赋予的,属于“公”,所以才能流传千古,被天下人代代传颂。当自己被亲疏、利害、贵贱所左右的时候,即便建立一些功名,也属于“私”,注定只能是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所以,历史上有很多王侯将相,但都只能显赫一时,能够流传千古的就剩下像老子、孔子、孙子、范蠡这样的伟大人物,其差别也就在这里。
普天之下没有天生的圣人,任何人都会受到私利和欲望的影响,而圣人可以解开这些心结,化解其对自己内心带来的纷扰。世上有“阳”必有“阴”,内心的修行和外在的表现是相对应的,就像阴阳相对一样,相辅相成。因此,古代的圣人一直在讲人需要修行,只有修行,才能让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水,淡泊如水。老子所讲的修行,主要是修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不断地对别人进行说教(显得自己居高临下),这是老子比其他人高明的地方。
这也是经商的根本逻辑。
如果一个人以名利、贵贱、亲疏的观点经商,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名利,或为了自己身边人得利,为了让自己更富贵,这些都属于“私利”的范畴,就无法充分地与社会和周围的人保持融洽,无法充分地让社会和自身实现共赢,从而使自己的商业之路受到限制。
很多人研究范蠡的经商技巧,研究范蠡对社会需求的判断,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等,但都是偏颇的。范蠡经商的核心是如何经营自身,就是一个“和”字,不断实现与社会融合、与社会共赢,就是其经商的精髓。因此,范蠡可以三次散尽家财,然后再成巨富,这是不断实现“和”的过程。范蠡也曾经遭遇困难,由于与社会和周围完全相和,所以周围的富商、钱庄主动借钱给他,让他可以东山再起,这就是“和”的结果。在商业活动中,“和”与“信”紧密相关,当一个人在商业活动中以信为本的时候,就是公平对待所有人,就会与所有人相容,就会体现出“和”。
所以,范蠡经营的不是商业、不是金钱、不是商品,而是自身,而是“和”,因此范蠡无论经商到了哪里,都会开粥铺接济周围的穷人,不断地散尽家财,这就是他修行的过程,也是他努力经商的目的。
反之,许多商人经营的都不是自身,即便为国出力(比如胡雪岩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自己的商业行为服务,无法跳出这个怪圈,一旦遭遇挫折的时候就只能是倾家荡产,这也就形成了“富不过三代”这个古老的典故。所以,范蠡注定是中国商界的鼻祖,被后世所敬仰,这缘于他所经营的核心和其他商人所经营的“核心”不在一个层级。
因此,范蠡实现了只属于自己的“名与利”,他的“名与利”与天下共享,为天下后世所敬仰。
上天有好生之德,物聚必散,天道使然,只有那些经营自身之人,才能成为“富贵”家族并代代传承。
有人在经商过程中出现波折,就会低迷,事实上,如果理解了“和”字,就会彻底解脱。将遭遇波折甚至亏损,当成“物聚必散,天道使然”,就会让自己的商业思维和行为更上一个台阶,达到新境界。因此,有人说,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自身有多高的成就,而在于失败之后可以反弹多高。
之所以遇到挫折会让很多人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根源还是在于纠缠在“私利”之中无法自拔,自然就难以反弹到新的高度,难以更上一层楼。那些拥有更高境界的商人,自然会有很高的经营水平,一般不会遭遇伤筋动骨的波折,因为他们总会从事一些与社会相“和”的行为。
在历史上,有些人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后就会骄横并高高在上,违背了“和其光”的要旨,脱离了自己建立功绩的“土壤”,最终导致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