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
古代日本人到唐朝真的是为了“留学”吗
众所周知,古代日本人通过派遣“遣唐使”来大唐“留学”,为日本带回了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然而也是在那之后,中国开始了饱受“倭寇”侵扰的历史。因此,人们不断怀疑:古代日本人到唐朝真的是为了“留学”吗?
如今,中国人常去日本、美国等国家留学,“留学镀金”已成为人们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其实,出国留学并非现代经济社会的专利,早在1000多年的唐朝,我国就要常常迎接大批来自周边各国的“留学”人员,尤其是来自地理位置优越的日本的使节和商人。
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经常造访中国,日本天皇派出遣唐使来学习我国先进的经济、政治政策。630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同时,以犬上御田秋为首的第一批日本遣唐使来到了长安。从630年到894年,日本政府向唐朝派出遣唐使共计19次,其中两次受阻未能前往,一次是为了迎接上一位遣唐使回国,三次是为了护送唐朝使节回国,因此,实际上日本正式派出遣唐使的次数应为13次。在那个海上交通极为不便的时代,为什么日本政府要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派遣遣唐使呢?
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唐朝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巅峰。波斯、印度、拜占庭等国纷纷派遣使节来到唐朝学习先进的经济、文化政策,各国商人也纷纷来到中国购买丝绸、瓷器等工艺品。
日本比起东欧、非洲各国有明显的地理优势,且日本人极富进取精神,不甘落后。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经验和文化制度,天皇政府派大批使臣、学者到中国参观学习,在日本史书上,遣唐使又称“西海使”或“入唐使”。遣唐使团初期规模较小,每次仅有一两艘航船,每艘航船大约载120人。后来使团的规模逐渐扩大,每次使用4艘航船,团员多达500人。因为遣唐使团通常是4艘航船一起拔锚起航,又一起扬帆归来,所以日本的文学作品中往往把遣唐使称为“四舶”。遣唐使团由政府使官、学习访问人员和航海工作人员组成。
当时的遣唐使和现在的“公派留学”差不多,日本政府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所有使团人员均经过精挑细选,凡入选使团者一律封官加爵,并赏赐大量珍宝。政府对留学生给予厚待,对船员免除徭役,对使团官员予以一定资助,希望他们学有成就,回国效力。使团起航前夕,日本会举行隆重的拜朝典礼谒拜天皇,天皇赐予正副使节“使节刀”,还会举行饯别宴会,甚至有时会专门准备唐朝筵席。
历史证明,日本政府派遣的这些遣唐使不负众望,为日本带回了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时之间,唐朝的工艺美术、生产技术、文史哲学、天文数学、建筑学、医药学、衣冠器物、典章制度等等纷纷传到日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的发展。从日本现在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中,也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痕迹。
然而,大唐文化和科学技术滋养出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日本,也滋养出了日本扩张领土的狼子野心。倭寇随后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极大地危害了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这也是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闭关锁国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滞后。看到这里,我们不禁疑惑:日本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学习中国的经济、文化政策吗?
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谜
在19世纪,谁拥有制海权,谁就是强者;谁失去制海权,谁就要受制于人。那么,英国是如何夺得制海权,开创“英国的世纪”并成为“日不落帝国”的?
众所周知,最先开始探索海洋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那么,作为后起之秀的英国是如何从强大的西班牙手中争得海上霸权的?这要从英国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说起。
无敌舰队既是西班牙最强大的舰队,也是最幸运的、最难击败的舰队,无敌舰队是西班牙为远征英国而组建的,由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1588年派出。该舰队包括130艘兵船与运输船、7000名船员与水手、两三万名步兵。
1588年5月,英国海军上将霍华德、海军中将德雷克率领的英国舰队,在朴次茅斯海面附近与无敌舰队相遇。为了迎战西班牙舰队,海盗出身的英国海军将领豪金斯对英国战舰进行改造,他增加了战舰的长度,去掉了船楼结构,把许多火炮装在舷窗内而不是甲板上,战舰的火力强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此外,英国舰队还尽量避免与西班牙舰队近战,而采用远距离炮击策略。相比之下,西班牙军舰显得十分笨重,行动缓慢,成了英军“小船”炮击的靶子。英国舰队灵活闪避、活动自如,主要进行远程攻击,避免进入西班牙军舰的射程内,这使西班牙舰队的炮火很难击中英舰。这种远距离炮战无法充分发挥西班牙舰队步兵和重炮的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天,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宣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剩下的西班牙军舰只好乘着风势向北逃窜,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了两次大风暴,又有不少船只沉没。许多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截至1588年10月,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的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舰几乎没有损失,阵亡的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从此,国势鼎盛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英国一跃成为海上霸主,开启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英国之所以能够取胜,与英国先进的谍报工作是分不开的。1587年,在英国展开大规模海战的前夕,弗朗西斯·沃辛汉爵士截获了3月22日西班牙海军元帅圣克鲁斯报给西班牙国王的《关于海军的总报告和具体报告》的抄件,完全掌握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部署计划、军力等具有重要价值的军事情报,这为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基础。自那时起,各国的作战计划成了极为重要的秘密及各国极力盗取的目标。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密谈之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俄关系一度紧张,两国之间战争不断。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和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曾友好会谈过,并最终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对于这次密谈,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
1805年12月2日,被誉为“三皇[1]之战”的奥斯特里茨战役最终以法国胜利告终,这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也充分体现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此次战役之后,拿破仑登上了欧洲霸主的宝座。
俄国军队退入波兰,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打败俄国军队,年轻气盛的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再次受到沉重打击,选择与拿破仑和谈。于是,1807年6月25日,在俄国与普鲁士的边境——提尔西特(又译蒂尔西特,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苏维埃茨克市)附近的涅曼河上,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在一个木筏上进行了私人会晤。
有人猜测,在会谈中,拿破仑在亚历山大面前表现出了自己极高的表演天分,他在自己与亚历山大之间营造出一种兄弟式的亲密感情,想方设法打动亚历山大,抨击英国是欧洲一切纠纷的制造者,并以他奔放的想象力使亚历山大神魂颠倒,最终蛊惑住了这位年轻气盛、经验不足的俄皇。
这次秘密会谈结束后不久,1807年7月7日,法俄双方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了反对英国的同盟。
对于拿破仑与亚历山大的密谈,我国作家张慧剑在其民国时期的著作《辰子说林》一书中描述道:
一八〇七年,俄皇亚历山大在拿破仑军威之下,与拿氏成立一种不正常的友好关系,欧洲史上所谓“的尔西特之会”是也。
拿氏彼时以惊人之坦率接待俄皇,一再表示对俄无领土野心,且愿予俄皇以对付芬兰、土耳其之充分自由,拿氏所要求于俄者,仅合作打倒英国之大陆势力而已,俄皇亦欣然以此诺之。
史谓俄皇当时情不自禁,竟向拿氏发问:“欧洲究在何处?”
拿破仑答曰:“你与我联合起来不就是欧洲吗?”
不幸此光辉灿烂、热烈缠绵之美梦,未及五年即瓦解冰消,紧接而有一八一二年拿破仑征俄之举,亚历山大对拿氏此一军事冒险切齿痛恨,辄申申詈曰:“拿破仑独夫,汝不讲信义,终必自食其果!”
客观之历史批评家曰:“无论如何,亚历山大多少总是上了拿破仑的当!”
为什么要说“亚历山大多少总是上了拿破仑的当”呢?这是因为尽管法俄同盟在表面上维持了5年,但俄国几乎没有从中获得任何利益,亚历山大很快发现,他非但没有在这个同盟中赢得和平,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虽然和拿破仑签订《提尔西特和约》并没有使俄国丧失什么土地,反而获得了普鲁士割让给它的别洛斯托克地区。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必须承认法国在德国占领的地区、拿破仑在那里所修改的疆界、拿破仑对伊奥尼亚群岛的统治权,并同意成立华沙大公国(这是法国在俄国边界上的一个进攻基地)。法国还要求俄国与土耳其进行和平谈判,如果和谈未成,法国将帮助俄国进攻土耳其。此外,法国要求俄国参加对英国的封锁(即“大陆封锁”),正是此举导致欧洲大陆和平的崩溃。
其实,在签订完《提尔西特和约》后不久,年轻的俄皇就感觉自己上了拿破仑的当,尤其到了1810年12月31日,亚历山大认为参加“大陆封锁”严重损害俄国的贸易,于是选择对中立国的船只开放港口。为此,拿破仑的附庸华沙大公国对俄国施加威胁,可此时的亚历山大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毛头小子,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无视法国的威胁。这直接导致法俄同盟的解体,拿破仑于1812年6月入侵俄国。
亚历山大一世在提尔西特谈判时的软弱和后来对抗拿破仑时的强硬形成了鲜明对比,人们不禁好奇,涅曼河上木筏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拿破仑是如何说服亚历山大的?这至今仍是个谜。
是谁放火烧了莫斯科
既然法俄之间的和平不再,拿破仑毅然选择向他昔日的盟友开炮,并迅速攻占了沙俄首府莫斯科。然而,就在拿破仑刚开始享受宫廷生活时,一场蔓延莫斯科全城的大火把他吓得落荒而逃。是谁放了这把火?
1807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与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宣告法兰西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结成反对英国的同盟。但没过多久,年轻的亚利山大一世就发现自己上了拿破仑的当,他并未在这场法俄的同盟中获得什么利益。因此,他很快改变了对拿破仑的忍让策略,开始强硬起来,并与英国合作,建立反法同盟。
对于俄国的“背叛”,拿破仑十分愤怒。为了实现统一欧洲大陆的计划,在对英国的战略进攻失败后,拿破仑意识到只有先打败俄国才能占领英国。1812年6月24日,法国对俄国发起了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军,俄国由于没有防备而显得非常被动,军队节节败退,国土大片丧失。1812年8月9日,经过一场血战之后,法军占领了斯摩棱斯克。两天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天才统帅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带领俄军抵抗法国的入侵。8月26日,库图佐夫指挥20万大军,与法军在莫斯科西郊展开了著名的“博罗迪诺会战”,双方死伤无数,损失惨重。库田佐夫为了保存实力进行反击,决定放弃莫斯科,莫斯科城内的居民也随同军队一起撤离。
法军就这样攻占了莫斯科,拿破仑也住进了俄皇的皇宫之中。但是好景不长,9月17日早晨,拿破仑从睡梦中惊醒,当他透过克里姆林宫的窗户向外眺望时,只见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化身为一片火海。这位法国皇帝顿时惊得面如土色,连声叫道:“多么可怕的景象!”实际上,从法国军队侵入莫斯科的第一天——9月15日深夜,莫斯科就已经起火。16日到17日,由于狂风大作,火势更加猛烈。克里姆林宫附近、莫斯科河南岸一带和索良卡等地,火逐风飞,烟焰满天。最后,连克里姆林宫的特洛伊茨塔也燃起了呼呼的火苗,拿破仑只得和他的随从一起狼狈逃出。这场来势凶猛的大火烧了一个多星期,大火熄灭后,昔日风光绮丽的莫斯科变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废墟。
莫斯科被毁,法军无法从莫斯科取得补给。同时由于法军挺进太深,后方援助不能及时到达,因此法军的粮草供给非常紧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10月19日,拿破仑被迫从莫斯科撤军。
得知法军撤退的消息后,俄军在沿途不断予以狙击,迫使拿破仑不得不临时改变撤退路线,直到12月才撤出俄境。法军虽然逃离了俄国,但损失惨重,士兵死亡人数高达5万人,且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
对于拿破仑这次军事冒险的失败,人们并不感到意外,可对于当时莫斯科那场罕见大火的起因,多少年来却一直争论不休。
多数人认为,那场大火应该是莫斯科人自己放的。为了不给入侵者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莫斯科居民忍痛放火烧了莫斯科城。拿破仑却认为“放火烧城”是莫斯科军政总督罗斯托普金蓄意谋划的。因为当法军企图救火时发现,偌大的莫斯科城内居然没有一件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工具,显然有人事先把它们都运走了。另外,城里、城外同时起火,这显然是有计划、有部署的预谋。当时法军逮捕到的纵火嫌疑人,也交代是罗斯托普金指使他们这样干的。据说,罗斯托普金在后来也承认,是他命令放火烧城的。
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放火烧城的决定虽然代价惨重,但十分正确。这是一次十分勇敢的“焦土政策”,它表明了俄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抗击侵略者的决心。若真正追究放火的元凶,那么元凶应该是法国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入侵,才迫使莫斯科人民烧毁自己美丽的家园。
也有人认为,这场大火是由莫斯科人和法国人共同所为,更为激进的说法则是法国人蓄意纵火。苏联的一位历史学家在他的论著中这样写道:“看到莫斯科大火的俄国人证明,拿破仑是有计划地来焚毁和破坏莫斯科的。”
然而,无论是谁放的火,都让莫斯科城遭到了一场空前浩劫,战争也无疑给莫斯科人民带来了深沉的伤痛。
俄国贱卖阿拉斯加之谜
阿拉斯加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金、铜、铂、银等宝藏,这里也是盛产鲑鱼和大比目鱼的世界著名渔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它都是一块宝地,然而,多年以前,俄国政府却选择将这块宝地拱手让给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美国自1766年正式建国后,就热衷于扩大自己的领土。1803年从法国购得西路易斯安娜,1819年迫使西班牙让出佛罗里达,1845年至1853年夺占墨西哥多块领土,1898年吞并夏威夷……在领土扩张战略中,1867年,美国花720万美元从俄国购买了占美国领土面积1/6的阿拉斯加,这件事一直颇受争议。
19世纪,英、美、俄、法各国都忙着扩张领土,为什么俄国会将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殖民地阿拉斯加贱卖给美国呢?
之所以说贱卖,是因为阿拉斯加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宝地。尽管阿拉斯加有三分之一的土地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除南部沿岸外,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但这块“不毛之地”却拥有丰富的地下宝藏,包括石油、金、铜、铂、银等。特别是北极地区的滨海凹陷地带,那里为石炭纪以及三叠纪和白垩纪地层,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极大。此外,太平洋东北部暖流使阿拉斯加南部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盛产鲑鱼和大比目鱼。这些物产资源的价值远远超出720万美元。
根据历史记载,在这场领土买卖中,俄国似乎比美国更加急切。1857年3月,当时的沙俄重臣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给俄国新上任的外务大臣亚·戈尔恰科夫公爵写信,建议卖掉阿拉斯加,他在信中写道:“这种出让是完全合乎现代要求的。我们不必欺骗自己,而应该有所预见。美利坚合众国想要整个地统治北美,肯定会攫取我们这些领地,而我们又无法把它们藏掖起来。再说,这些领地带给我们的好处微乎其微,出卖它们不会引起过分的反响……”对此提议,俄皇御笔批示:“此议值得考虑。”因此,俄国的权臣们自发组成了一个秘密集团,开始悄悄筹备出售阿拉斯加一事。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是这个秘密集团的主谋,他经常在皇帝身边旁敲侧击,还把财务大臣赖滕拉入圈内。而驻美公使斯捷克利男爵一开始就是这个集团的得力干将,为出售领土给美国,不遗余力奔走10年,甚至准备了使俄国蒙辱的条约文稿。“十年磨一剑”,秘密集团分头行动:大公负责打通外务部,重新向外务大臣提出这个问题;财务大臣以金融危机来逼压俄皇,建议向西方贷款;驻美公使则加紧同美国政府进行磋商。
1866年12月16日中午,秘密集团的全体成员以参加日祷活动的名义来到外务大臣家,俄皇本人也来了。他明确表示同意出卖阿拉斯加。这场密会没有正式记录,只在亚历山大二世的日记中留下了两行文字:“中午1时,戈尔恰科夫公爵就美洲公司之事举行了会议,决定卖给美国。”俄皇的日记表明售出阿拉斯加已成定局,可此时俄国大臣会议和国务会议对此一无所知。
就这样,秘密集团避开外务部,指定驻美公使斯捷克利男爵全权负责谈判和签约等事务。可是,全权代表这项事务的公使先生手上竟没有任何形式的政府书面指示或授权书,只有财务大臣的一句叮嘱:“要500万美元。”
就这样,斯捷克利男爵同美国的谈判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卖国丑剧。条约正文由美方口授笔录。七项条款中有五项讲的是美方权利,即签约后美国政府可以得到什么。其余两项是有关付款的问题,但对付款过程中违约的责任和惩罚只字未提。
1868年8月,斯捷克利男爵交给俄罗斯国库一张“720万美元全部收讫”的凭据,并称钱已转入纽约某银行,可该银行向美国国会作证时确认,汇入银行的钱只有703.5万美元。不用说,16.5万美元已装进外交代表的腰包。
这位男爵最后的命运更是让这场领土买卖迷雾重重。据记载,1869年5月,斯捷克利男爵曾写信给外务部的友人,说希望得到两年的休假,信中充满了恐惧和忧伤。在此之后,这位男爵便失踪了。
《田中奏折》是真是假
《田中奏折》是反映日本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野心的一份文件,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但日本政府却一致否认这份奏折的真实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每一场浩大持久的战争中都会发生一些神秘莫测的重大事件,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也不例外。日本侵华史上著名的《田中奏折》事件,就是一个当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却几十年来依旧真相不明的“历史公案”。
19世纪末,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发展成一个资本主义强国。但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导致日本急于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由于自身资源丰富且国力衰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觊觎。
1929年12月,南京出版的《时事月报》上刊登了震惊世界的《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即《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明确表示:“过去的日俄战争实际上是中日战争,将来如欲控制中国,必须首先打倒美国势力,这和日俄战争大同小异。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倘若中国完全被我国征服,其他如小亚细亚、印度、南洋等地异服的民族必然会敬畏我国而向我国投降,使全世界认识到亚洲是属于我国的,而永远不敢侵犯我国。这是明治大帝的遗策,也是我大日本帝国存立的必要大事……”《田中奏折》全文6706字,分五大章节和一个附件,从军事行动、经济、铁路、金融、机构设置等方面对侵略行动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字字句句无不彰显日本帝国主义准备使用武力侵吞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狼子野心。
《田中奏折》一经曝光就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哗然和震动,各国舆论纷纷对日本表示谴责,中国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日浪潮席卷全国。
但日本当局立即否认有此奏折,并一致声称《田中奏折》系伪造,旨在污蔑大日本帝国。日本当局的当事人还先后出面发表谈话,声称从未见过此奏折。日本学者也推波助澜,叫嚣《田中奏折》纯属伪造。
日本方面否认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田中奏折》的书写形式不符合日本惯例。
日本政府认为,当时中国公布的《田中奏折》从内容到形式均存在许多错误,不符合日本书写和呈送奏折的惯例。从上奏的形式来说,奏折一般不写收件人的姓名,并且通过“内大臣”向上呈递。但这个奏折不仅写了收件人,而且将收件人写成了“宫内大臣”。
第二,奏折内容存在失实、错讹之处。
日本政府认为,奏折内容有失实、错讹之处。奏折里提到山县有朋参加了关于解决“华盛顿九国公约”问题的会议,但此条约是1922年2月6日缔结的,山县有朋在1月份就去世了。奏折写道,这个时期田中义一被派到了欧美,实际上他去的是菲律宾。沈吉铁路的竣工日期是1929年5月,而1927年写成的奏折,却说它已经竣工了。
那么,《田中奏折》到底是真是假呢?既然它是田中义一递给天皇的秘密奏折,中国方面又是如何得知其确切内容的?在这里,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该事件中的两个关键人物——在日本亲手抄录《田中奏折》的蔡智堪和得到《田中奏折》抄本并进行翻译和发表工作的王家桢。
蔡智堪,中国台湾人,旅居日本多年。他在日本政治家牧野伸显的帮助,扮作补册工人进入皇室书库,将《田中奏折》抄录带出,并交给王家桢。王家桢将其翻译后未敢擅自向外界公布,将它交给了当时的中国外长王正廷,王正廷最终决定在《时事月报》上将其曝光。
如果说《田中奏折》是伪作,那日本政府为什么要在《田中奏折》公开的第二天,就将当时书库的官员全部免职?就连蔡智堪也遭到拘捕,身陷囹圄,财产损失殆尽。而日本自1927年以后采取的一系列侵略扩张行为,与《田中奏折》中的战略规划如出一辙,没有丝毫偏差。这又做何解释呢?
因此,有学者推测日本方面的否认有不合理的地方:
一是日本投降之前曾大量销毁文件及证据,不排除《田中奏折》原件已被销毁的可能性;
二是该奏折在战败之前是机密内容,此类内容经常在一定时间后被销毁,字词错误仅是传抄中出现的问题;
三是九国会议召开时间为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山县有朋死于1922年2月1日,有足够时间接受大正先帝密召;
四是大正先帝以后,日本大臣奏章已无固定格式,且此文是以代奏形式呈送给昭和天皇的,是东方会议的记录整理。
佛朗哥为什么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受尽苦难和蹂躏的欧洲,西班牙是一块难得的净土,这是“国家主义运动”的成绩。
——佛朗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独裁者中,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饮弹自杀,意大利的贝尼托·墨索里尼被枪毙,日本的东条英机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而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却安然无恙地活到了83岁的高龄,直到1975年11月20日才因冠心病复发而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逝世。
为什么佛朗哥能把世界上最后一个法西斯独裁政权维持近40年之久?人们普遍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佛朗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了中立态度。那为什么佛朗哥没有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呢?是这位独裁者“爱好和平”,还是他“能掐会算”,早知轴心国必败?否则,作为欧洲三大法西斯国家之一,又和德、意在刚刚结束的西班牙内战中结成了非同寻常的关系,西班牙为什么不和德意同步呢?
1939年的欧洲,战争一触即发。和希特勒、墨索里尼试图征服世界的野心不同,佛朗哥认为发动一场全面战争是毫无意义的。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同天,佛朗哥公开呼吁使战争局部化,声称愿意和其他国家一起商讨如何结束一场有可能导致“亚洲式的野蛮残暴”的战争。9月4日,西班牙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
对于佛朗哥中立态度背后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佛朗哥不参战是因为国内爆发了政治、经济危机。当时西班牙内战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食品严重不足,灾荒频繁,人心浮动,必要的进口工业材料和设备供给不足,黄金、外汇储备十分短缺。
在政治方面,共和派、君主派右翼集团和共产主义左翼集团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佛朗哥领导的长枪党内部也酝酿着种种不和,猜忌、斗争削弱了党独裁统治的能力。因此,佛朗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发展国民经济、稳定政局、确保独裁统治。
对于这种说法,有人提出质疑,国内危机并非佛朗哥不参战的理由。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转移政治危机、缓解经济危机最快捷、有效的办法,正是对外战争。
有人认为,佛朗哥不参战是因为同盟国的利诱和拉拢。西班牙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同盟国担心,一旦西班牙加入轴心国作战,直布罗陀海峡就会被轴心国所控制,大西洋与地中海航路中断,后果不堪设想。为此,1940年3月,英国同意向西班牙提供200万英镑的贷款,并允许它从盟国进口某些禁运的工业原材料,英国还从阿根廷快速运送了一批食品到西班牙,以解决其燃眉之急。1941年初,美国以红十字会的名义援助了西班牙价值150万美元的食品和药物。随后,罗斯福又设法让国会同意,放松对美国商人向西班牙输出石油的控制。
但这种说法似乎也不太合理,我们都知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佛朗哥建立政权后给予了大力支持,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佛朗哥的大恩人也不为过,三者更是形成了“兄弟式”的亲密关系。而且,德国一直在对西班牙提供军事援助,希特勒更是对佛朗哥许以重诺,可佛朗哥始终不为所动。
还有人认为,佛朗哥并不仇视英、法、美等其他西方国家,他只是反对苏联。因为苏联是支持西班牙国内左翼力量的后台。佛朗哥曾经说过,西班牙和西方世界的真正敌人是苏俄,西方国家之间的任何战争都不过是为俄国人“火中取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佛朗哥立即表示支持德国的军事行动,并很快募集了1.7万人的长枪党志愿军,组成“蓝色师团”,参加对苏作战。佛朗哥强调,“蓝色师团”只表明西班牙抵制苏俄的一贯立场,不代表站在德国一方参战。
然而,这种说法也存在疑点。1943年德军失去对苏优势后,佛朗哥为什么要落井下石撤回“蓝色师团”呢?而且佛朗哥与各国的交往表明,他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反对苏联就放弃参战可能带来的利益。
更让人疑惑的是,当时在欧洲势力正盛的希特勒对弗朗哥的中立态度一再容忍,甚至在佛朗哥拒绝他进攻直布罗陀海峡的提议后,也并未对西班牙开战。这其中的种种疑惑,最终随着佛朗哥的逝世而尘封在了历史长河中。
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纠纷之谜
巴尔干半岛这块政治、军事要地,自古以来就令欧洲各国垂涎不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半岛毫不例外地成为轴心国和同盟国争斗的目标,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纠纷在所难免。然而,这一切都源于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三世的离奇死亡。
巴尔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洲各国争夺的焦点,它不仅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而且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列强之间的种种矛盾导致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尔干地区发生的政治纠纷是一个至今未能解开的谜团。
对阿道夫·希特勒来说,巴尔干不仅是其第三帝国的东部前线,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石油的储备地。同时,巴尔干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等地还为德军提供了十万多名士兵。
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也密切关注着巴尔干地区的局势——这块土地太适合传播共产主义了,而且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无疑会给战争提供巨大的帮助。英、美更是一直在散布谣言,使希特勒相信盟军将要进攻巴尔干重地保加利亚,诱导他把军队调到这里,从而减轻盟军在西欧的压力。
由此可知,巴尔干地区在当时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从地理位置来看,保加利亚位于黑海之滨,南临希腊,北临罗马尼亚,是一个山地国家;从政治上来看,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三世一方面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对英、美宣战,一方面又尽量避免与苏联发生冲突。鲍里斯三世的作战态度实在让人不解。
1943年年中,希特勒在东普鲁士指挥所得到消息,鲍里斯三世试图悄悄地将保加利亚从轴心国分裂出去。希特勒顿时警觉起来,1943年8月28日,希特勒紧急召见鲍里斯三世。在希特勒一阵暴风雨般的咆哮后,鲍里斯三世同意让保加利亚继续留在轴心国。然而,正是这场会面拉开了一场著名的政治纠纷的序幕。
同希特勒这次不愉快的会面结束后,鲍里斯三世刚回到首都索菲亚没几天就暴毙宫中,从发病到死亡不过一个小时。在柏林,纳粹宣传部长保罗·戈培尔宣布,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死于一种罕见的毒,可能是蛇毒。
毋庸置疑,有人谋杀了鲍里斯三世。但谁是谋杀者呢?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苏联人都有可能,甚至可能是一个保加利亚人。一个保卫森严的皇宫里怎么可能出现毒蛇呢?就这样,皇帝离奇死亡在保加利亚国内引起了不安和骚动。
鲍里斯三世死后,他年仅6岁的儿子西美昂二世登上了王位,为了辅佐新君,皇叔和其他两位大臣组成了摄政委员会,派人到开罗与英、美接洽,以求和平。就在这时,斯大林害怕保加利亚加入西方阵营,于是对保加利亚宣战。保加利亚为了免遭苏联人的进攻,反戈一击,于9月8日对德国宣战。保加利亚派出了10个师中的5个师,到前线与德国作战,这几个师完全是由希特勒装备的。在这两个前盟国开战的同时,保加利亚的摄政委员会在莫斯科与英国、美国和苏联签署了停战协定。
然而斯大林对保加利亚的行为毫不领情,停战协定上的墨迹还未干,斯大林就派乌克兰第三方面军进入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共产党接管了政权,摄政委员会的成员被逮捕并处死。接着,保加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清算叛国者”的高潮。
这场政治风云的根源无疑是保加利亚君主鲍里斯三世的离奇死亡。然而,时至今日,也没人能揭秘鲍里斯三世谋杀案的真相。
日本天皇战后逃脱审判之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的战犯进行公开审决,东条英机更是被视为日本最大的犯人和最疯狂的战争狂人而被远东军事法庭处以绞刑。然而,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的日本天皇却逃脱了这场审判,这是为什么?
在第二轮的审判过程中,我们得到无数的证据,足以证明他(日本天皇)即使不是日本侵略战争阴谋的发起人之一,也至少是一个消极的阴谋参加者。这一点足以构成他从犯的罪名。
——梅汝璈在1948年11月30日《申报》的谈话
在中国人看来,尽管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立了若干正确原则,但仍如中国法官梅汝璈所说,“一场差强人意的审判,留有众多遗憾”,其中最大的遗憾在于让日本昭和天皇逃脱了战争责任。
众所周知,日本天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大日本帝国宪法》第一章第四条明文规定:“天皇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本宪法之条例行使之。”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轴心国之一,更是在中国战场上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为什么许多日本战犯,如东条英机等人都被送上了国际军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审判,而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的昭和天皇反倒不用对战争罪行负责?在众多日本战犯被处决的同时,昭和天皇身在何处?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后来日本实行民主选举制,却始终没有废除天皇,这无疑令人感到蹊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颁布《终战诏书》,向日本民众乃至全世界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后,日本民众、受害国、国际仲裁机构都认为天皇应对战争负起责任。日本国内一些进步团体的领袖及部分深受战争创伤的同盟国认为,作为战争期间的国家元首,昭和天皇是发动战争的元凶,理应作为头号战犯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与惩罚。他们还再三强调,日本应废除天皇制,改变现有的政治体制。为清算法西斯余孽,重建世界和平与公正,战后,同盟国在东京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为军事法庭的审判长,澳大利亚法官威廉·韦伯认为:“如果不审判天皇,就无法对任何一个战犯处以死刑。为了维护法律的公正,他应在国内或国外受到拘禁。”甚至昭和天皇本人也感到理亏,难以面对愤怒的世人,觉得自己应当负起战争的责任。
然而,这个看似没有悬念的结果却因为一个历史性的会面而被彻底改写,它不仅改变了昭和天皇的命运,也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增添了一丝神秘。
在对日本天皇“坦荡磊落”的认罪态度表示钦佩的基础上,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综合考虑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盟军面临的形势后,在随后向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汇报中称“不能把日本昭和天皇作为战犯逮捕”。原因很简单,美国要利用天皇在日本的特殊地位及对日本民众的影响来控制日本。
尽管中国和其他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对此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抗议,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员仍以表决的形式做出了裁决:凡涉及日本天皇的各类起诉,均不予受理。就这样,日本昭和天皇获得了美国的“免死金牌”。由此可知,日本天皇之所以能逃脱审判,不是历史的错误,也并非天意,而是美国处于全球战略考虑而策划的人为阴谋。正是这个阴谋,让战后的日本政府拒绝正视那段残酷的侵略历史。
火炬岛自焚事件之谜
凡是踏上火炬岛的人大多会莫名其妙地自燃,美丽的小岛因此被蒙上一层恐惧的面纱,让好奇的人望而却步。这火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在东太平洋上,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帕尔斯奇湖边,有一个仅有一平方千米大的圆形小岛,当地人称之为“普罗米修斯的火炬”,这就是美洲广为流传的死亡之岛——“火炬岛”。“火炬”二字的意思并不是“人类手执火炬,为世界带来光明,或为海上航船指明方向”,而是踏上此岛的人将变成一把火炬,是一种能使人燃烧殆尽的警告。在美洲一直流传着一些有关此岛的骇人听闻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类后,顺手将已经没用了的火炬扔进北冰洋,然而有火焰的一端并没有沉下去,而是露在水面继续燃烧,日久天长便形成一个小岛。小岛上的火经过风吹雨打渐渐熄灭了。但是,即使过了许多年,它依旧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一旦有人踏上小岛,就会如烈焰般自焚起来,火炬岛也由此得名。
17世纪50年代,有几位荷兰人来到帕尔斯奇湖。当地人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要去火炬岛。一个名叫马斯连斯的荷兰人觉得当地居民是在吓唬他们。他认为帕尔斯奇湖处在北极圈内,即使想在岛上点一堆火,恐怕也要费些周折,更不用说是使人自焚了。
因此,马斯连斯固执地邀了几个同伴向火炬岛进发,希望找到所谓的印第安人埋藏的宝物。来到小岛边时,马斯连斯决定上岛探视一下。于是独自一人登上火炬岛,船上的同伴目送着他向火炬岛的深处走去,他的身影渐渐地在同伴的视野中消失了。
时隔不久,他们突然看到马斯连斯浑身是火地从岛上飞奔过来,一下子跃进湖里。水中的马斯连斯还在继续燃烧着。同伴立即冲了上去,但谁也不敢跳下去救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活活烧死。
1974年,加拿大普森量理工大学的伊尔福德组织了一个考察组前往火炬岛考察,为安全起见,他们都穿上了特制的绝缘耐高温的服装。一开始,他们并没有在岛上发现什么怪异的地方。然而,就在两个小时的考察即将结束时,考察组成员莱克夫人突然说她心里发热,腹部发烧。结果莱克夫人的口鼻中喷出阵阵烟雾,同时有一股烧焦的肉味。待焚烧结束后,那套耐火服装居然完好无损,而莱克夫人的躯体已化为焦炭。
此后,又陆陆续续有五个考察队前往火炬岛考察,每次都有人丧生。于是,当地政府不得不下令禁止任何人以科学考察的名义进入火炬岛。美丽的小岛就这样被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面纱,让好奇的人望而却步。
人在火炬岛上究竟为何会燃烧?人们纷纷用科学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和推测。
有人认为,火炬岛上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它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排出甲烷之类的可燃性气体,这些可燃性气体在岛上特别茂盛的灌木丛中聚集,浓度越来越大,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引发熊熊烈火。探险寻宝者上了火炬岛,他们所带的金属器具相互碰撞,特别是金属挖掘工具与石块的碰撞,甚至鞋钉与岛上岩石的摩擦都会产生火花,瞬间点燃可燃性气体。火焰从地面蹿起来,人也就变成了一把火炬。
还有人认为,火炬岛的空气和土壤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细菌。当人大量地吸入这种细菌时,它们就会在一些人身上发生作用,使人体内的某些物质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变化,产生一种物质,然后最终导致人体自燃。
如今,火炬岛早已人迹罕至,但它仍旧静静地坐落在帕尔斯奇湖畔,似乎有意等待人们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这奇特的自然现象到底因何而起?
注释
[1]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