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为什么要学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是一门“高大上”的学问。下面我们就来谈谈,为什么要学中国政治制度史?或者说,学习古代政治制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学习政治制度史并不能立即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利益。但是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能用功利的标准去衡量。

首先,中国政治制度史从大方面来说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历史的意义也惠及政治制度史的学习。

学习历史有什么意义呢?读史可以明智,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过去、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探究自身是人类永恒的兴趣所在。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就在那里思考: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下一步应该向何处去?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去探究自身和所处社会的历史。这是人类很自然的一种情绪,一种传承的需要。读史不是沉迷过去,而是更好地把握现在和认识未来。历史学的积淀最终会给你答疑解惑,会对你的生活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你在历史方面的造诣,终将积淀成你的内在气质。

第二个意义,中国政治制度史是理解历史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从我自己读书和思考的过程中,我觉得,要学习历史学,有两个基础性的次级学科必须得学会,一个是历史地理,另外一个就是政治制度史。如果你不了解这两项基础性的学科,你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甚至很难读懂历史。有很多人可能是中文系毕业,而且学的是古代文献,他古文功底很好,但是你拿一本史书让他从头到尾给你翻译过来,他可能解说得磕磕绊绊、难以成句。这是为什么?因为史书当中有很多“拦路虎”,有很多行政区、地名、官名、制度,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是他不知道具体的意思,不知道应该怎么翻译成现代口语。也就是说,这位精通中文典籍的读者,由于缺乏历史的基础,影响了他对宏观历史的把握。

我们来看看两个历史学的基础分支。历史地理,讲的是地理的历史演变,包括行政区划的演变,沧海桑田造成的古今地理形态的差异,等等。比如,北京北边有一个“水长城”,如果你不了解历史地理,你就不理解为什么长城当年要造在水下呢?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沧海桑田的例子。长城造的时候肯定是在山上的,但是后来地势变化,又有人类活动,就把这段长城移到水下去了。又比如,中国有许多古今地名和行政区划,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能对自己出生的地方的行政区划演变很感兴趣,你要探究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去读历史地理。

同样,你要想对中国古代历史、对先人的言行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你就不得不研究政治制度史。不然的话,你很难理解历史传记上的人物,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要争取的东西。和他们的烦恼所在。你也可能很难理解古代社会的运转和价值取向。毕竟制度深入社会,在塑造社会运转方面作用巨大。相对历史地理的客观障碍,政治制度史更偏向主观,可谓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障碍。从这个角度看,政治制度史这只“拦路虎”比历史地理更要命,更令人生畏。

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第三个意义,就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变迁。我为什么要单独拿出这点说呢?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和政治权力(公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的公权力与社会、与个体的生活紧紧地纠结在了一起。

之前,笔者出版过一本书叫作《泛权力》,提出的基本观点就是说中国社会是一个泛权力的社会。公权力和私权力、政治和社会纠结在一起。政府的权力泛溢到其他领域。个人的真实权力和法定权力是存在重大出入的。因此,你要想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就必须理解中国古代的公权力的泛溢,就得去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当然了,这个观点可以商榷。有人说:“你这个观点不对。”笔者经常拿一个例子来支持泛权力:在古代,你要想当和尚,就要有县衙门给你发的度牒,没有度牒你就是“野和尚”。反对的人就提出了一个反面例子:苏东坡是个文豪,也是个好官。他在黄州当团练副使时,整天感叹自己没钱。他看中黄州本地猪肉便宜,就埋头研究怎么把猪肉做好、做香,结果发明了“东坡肉”。苏东坡在杭州当知州时,基本上不怎么干活。他看城郊有个池塘不错,就调配人力、物力整修池塘,挖深了、挖宽了,又在池塘旁边造了一条堤坝,后来命名为“苏堤”。这个池塘后来发展成了热门旅游景点“西湖”。泛舟湖上之余,苏东坡就到西湖群山环抱中的寺庙,找老和尚喝茶、聊天。反对的人就说,你看苏东坡天天都不干活,这样的官还不是少数,怎么能说中国古代公权力泛溢呢?我觉得这个例子也有些道理。

政治和社会的博弈,是一个动态过程。两者的关系是一个宏大话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本书后面陆续会有所涉及。笔者的基本判断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公权力的侵蚀,中国是个泛权力化的社会。然而,同时有着很多因素在制约公权力,在遏制公权力泛溢。具体有什么因素呢?

第一,道德。人心中的道德观念、好恶,会影响他对权力的接受程度,会推动他抵制公权力的泛溢。比如说古代的读书人,他非常重视儒家道德、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等等,就会把它们作为评价权力的标准。政府高唱“以德治国”,宣扬德政,本意也是借助道德的力量来维护统治。你既然要借道德的力,就多多少少要向道德妥协。

第二,人情世故。中国传统社会人情世故发达。古代人,不论他在衙门里当官、做小吏、干幕僚,还是在社会上经商、做工、游荡,或者埋头耕田、老死乡间,不管他是不是和政治有联系,他都受到人情世故的束缚。古代人必须满足人情网络、世俗世界的要求、预期和评判。他首先得是一个“社会人”,其次再细分为是不是官场中人,是不是士大夫阶层,是不是编户齐民。政治人的身份很可能是一时的,社会人的角色是一辈子的。所以,人情世故就会制约政治权力向其他领域的泛溢。

第三,技术性制约。技术性的因素会在现实层面上制约公权力向其他领域的泛溢,甚至限制行政管理朝科学、精细方向发展。我们提到晚清新政,常常会批评清政府的立宪没有诚意,是一种假选举、假立宪、假民主。既然要“立宪”,为什么还要“预备”?清政府一开始说立宪三五年实行,后来推到六年,最后又推到九年。预备立宪期长达九年。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毫无诚意的行为。那么,清政府是怎么解释的呢?朝廷说,全国性的选举很难操作。在全国人民投票的基础上产生各级议会,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有很多技术性的难题要解决,第一个技术性难题就是人口普查。在清朝末期之前,中国从来没有进行过人口普查。你都不知道有多少人,都不知道有多少人符合选举资格,你怎么去分配选举名额、怎么去产生最后的议会?我们要知道,中国第一次有效的人口普查是在1954年。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很多的政府政策也好,很多的行政管理也好,它都是预估性的。即使在1954年进行人口普查的时候,新政府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许多人连名字也没有。即使是人口基数摸清楚了,选举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个大问题: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是文盲!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选票上写的是什么。这只是一个人口普查的例子,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诸多技术性因素制约着政府权力的扩张。

此外,古代中国存在“大政治理想”和“小政府现实”之间的矛盾,形成塑造传统社会的张力。

古代的中国人都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稳固的政权(这也是中国人理解的常态),希望全国统一在一个皇室、一套意识形态、一套政治制度和行为规范之下。大家都忠君报国,都奉行儒家思想(西汉后),都安居乐业、安土重迁,全社会安定团结、井井有条。这是历朝历代的一个理想,一个宏大的政治理想。事实上,为了推行这一套理念,建设成理想的社会,必然要求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政府要有力量去规范很多东西,抵御很多不稳定、不团结和无序的因素。

但是,古代中国的政府却是小政府。除了秦始皇等少数时期,统治者全力争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大政府外[1],历朝历代都倾向于建立一个小政府。秦朝“二世而亡”给后人的一个教训就是“亡于暴政”,亡于他对社会介入太多、太深。与之相反的“与民生息”“民本仁政”“爱民息讼”等等就成了正面的价值观。传统社会从上到下,都认为小政府是正常的。事实上的政权也是小政府。我们现在看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官府,规模很小,官员对当地事务的参与也很有限。很多事情,官府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公权力在塑造社会方面的能力就弱,现实离理想的距离就远。这就形成了“大政治理想”和“小政府现实”之间的张力。

为了达成理想状态,历代公权力不得不借助其他力量来协助自己达成理想,比如儒家思想,比如宗族组织。既然要借助人家的力量,就不得不对人家做出妥协和让步。这一点在后文我们谈到地方官制的时候,还会有大量涉及。古代公权力的一大“成功”之处,可能在于它在借助其他力量的同时,渗入到这些力量中去,使其沾染了权力的色彩。

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否认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和社会、和个体命运是纠结在一起的。你要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变迁,理解中国古代个体命运的祸福沉浮,你就不得不去接触政治制度史。这便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意义。

本讲的最后,我们简单谈谈怎么阅读政治制度史料的问题。个人觉得,最好的学习资料就是“原典”,本领域的原始典籍,比如纪传体通史中都有“职官志”,综述同时期的官职和政治制度;又比如官员的传记,包含传主升降和在位作为的原始资料。更专业的材料有各朝的会要(会典)、格式律例等等。这些就是学习政治制度史的第一手资料。

如果是想对政治制度史浅尝辄止,那么就没有必要捧着史料研读,可以读一些政治制度史的专业图书。其中的首选,是那些含金量比较高的经典作品,比如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从宏观角度、分朝代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与利弊得失;王亚南先生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是研究官僚制度的开山之作;瞿同祖先生的《清代地方政府》,是研究清代基层官府组织和运作的经典之作,是专题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典范。此外,以《中国政治制度史》为名的图书(推荐严耕望、韦庆远、白钢诸先生的同名书),还有专门的行政区划词典、官制词典,读之可答疑解惑,读之有助于知识的积累,有助于知识结构的建构。还有诸多历史类图书,虽然和政治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可以增进我们对古代政治、古代社会的认识。政治制度史不能脱离宏观历史,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加深,可以增进对政治制度的认知。读书没有定律,个人兴趣主导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翻开任何一本严肃的历史书,都会对政治制度史有所裨益。总之,这是一门内涵丰富、涉猎广博的“高大上”学科。

注释

[1]类似的还有隋炀帝时期和少数朝代的末期,表现为大力推行国家工程(不见得都是满足个人欲望的大兴土木)、征发重税和劳役、强力介入社会生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