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重要股市指数介绍
股民常会听到诸如“上证3000点以下无脑买”“恒指失守27 000点,距熊市仅半步之遥”等类似言论,这里提到的“上证”“恒指”便是常见的股票市场指数。
所谓“股市指数”,通俗讲就是由交易所或其他金融服务机构制定一个规则,然后根据规则挑选出一篮子股票,来反映市场整体或某一特定行业、主题板块的价格变化和走势。正如开车的司机需要关注速度表和油量表来判断自己是否安全驾驶一样,股民也可以通过市场指数来判断当前的市场是否安全。
一、上证综指
上证综指的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是A股现行指数中的老大哥,也是中国股民最熟悉的指数。由上交所自1991年7月15日起发布,基准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数为100点。它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含A股和B股),通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数,能够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由于上证综指按成分股总市值加权计算,一直存在金融、地产、能源、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市值占比大,特别是两桶油和四大行等“大笨象”企业权重明显过高等问题。从2009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收盘2976点算,到2019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收盘2977点,上证综指在10年间只涨了尴尬的1个点。在美国股市迎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长牛之际,A股老大哥“十年涨一点”被股民疯狂吐槽,在引起管理层重视后,2020年7月22日上证指数编制方案终于迎来修订。
一是上市后日均总市值排名在沪市前十位的证券,修正为自上市满三个月后计入指数,其他证券于上市满一年后计入指数。众所周知,新股一大特色是上市往往是一字板涨到顶,然后开启连续下跌模式,而且往往跌的时间会长于涨的时间,这给指数带来了很大的波动。
二是有ST和*ST的股票,自“披星戴帽”后下个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后的首个交易日从指数样本中被剔除。“摘星脱帽”的,则按同样的时间规则纳入指数样本。美国指数十年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采用了优胜劣汰的方式,不断剔除上市公司中的垃圾公司。对于A股来说,ST股往往都是在垂死边缘痛苦挣扎的公司,尤其是退市之前,会开启连续暴跌的“濒死”模式,此次将ST股剔除对于A股来说能减少这种连续阴跌对指数的影响。
三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科创板上市证券将依据修订后的编制方案计入上证综合指数。以前A股常年被吐槽诸如BAT(百度、阿里、腾讯)的科技头部企业大多在港股或美股上市,无缘A股。即便后来开始逐渐回归A股也大多在科创板上市,无缘主板。而此次将科创板纳入A股指数的编制使上证纳入更多优质公司,有望改变曾经“两油四行”走势左右上证指数的尴尬局面。
二、深证成指
深证成指,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份股价指数”的简称,还可以更简便地称为“深成指”。它与上证指数不同,并不是全部深交所上市股票都涵括,而是按一定标准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然后用样本股的自由流通股数作为权数,采用派氏加权法编制而成的股价指标。
它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起初的样本股也只有40家。自2015年5月20日起,为更好地反映深圳市场的结构性特点,也为了更适应市场发展,深成指开始实施扩容改造,数量从40家扩大到500家,从而更加充分地反映深市的运行特征。
三、创业板指
创业板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它诞生了一批N倍牛股。2010年6月1日,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创业板市场情况,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可交易的指数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标的物,也为了推进指数基金产品以及丰富证券市场产品品种,深交所正式编制和发布创业板指数。
随着创业板指的诞生,由创业板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构成的深交所核心指数体系正式形成,从此由这铁三角共同反映深交所上市股票的运行情况。
四、其他A股指数
学习了沪深两市的核心指数,再来了解A股中其他几个常见指数。
(一)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是由在上交所股票中规模大、流动性好和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它反映了沪市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的股票价格表现。
上证50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为主,这50只股票中,包含了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招商银行和保利地产等国内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早几年,上证50指数一度是金融板块的天下,金融占比超60%,当时买上证50的指数基金,从某种角度来说就相当于看好未来金融板块的业绩。但随着2020年科技、医药、消费板块的走强,上证50的成份股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目前诸如闻泰科技和恒瑞医药等医药、科技龙头也出现在了上证50中。
(二)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由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市值排名前300位、流动性较好的股票组成。这300只股票一般能占到A股总体规模的60%以上,能代表全市场大型公司的整体股价走势。沪深300成份股相对均衡,占比最高的行业分别是金融、工业和可选消费。
由于沪深300在国内股票市场的总体规模中占比很大,所以人们通常把沪深300的走势看作大盘股的走势。
(三)中证500指数
中证500指数是剔除了沪深300指数中的所有300只成份股以后,剩下的市值排名301~800位的500只股票组合,它综合反映了国内上市公司中小型企业的整体股价走势。中证500前十大成份股占总体权重一般不超过8%,行业也相对比较分散,整体走势不容易受行业突发事件的影响。
相较于人们把沪深300看作是大盘股的走势,中证500指数代表了中盘股的表现。
(四)中证1000指数
既然有代表大盘股和中盘股表现的指数,那么就也有代表小盘股的指数——中证1000指数。
中证1000指数的成份股是选择中证800指数样本股之外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它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形成互补。
最后,尽管一般不建议新手直接参与A股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但随着A股的国际化,一些重要的外围指数与沪深两市重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愈加明显,还是有必要对它们做常识性了解。
五、道琼斯工业指数
道琼斯工业指数是由华尔街日报社和道琼斯公司创建者查尔斯·道创造的股票市场指数。最初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测量美国股票市场中工业企业的发展,是最悠久的美国市场指数之一。从1896年“出道”至今,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
虽然名称中仍保留“工业”这两个字,但更多是历史意义而非实际意义。因为时至今日,道琼斯工业指数的30家构成企业里,大部分都已与重工业无关。这100多年间,道琼斯成份股不断优胜劣汰。2018年6月26日开市前,通用电气公司(GE)被医药连锁巨头沃博联(WBA)取代,这意味着道琼斯指数的最后一只创始成份股也在百余年后成为历史。目前道琼斯指数成份股的30家企业里,只剩下7家是工业制造行业的企业,剩余的23家都是代表服务、技术、零售和创新领域的企业。这从侧面说明了指数基金投资的意义——股票背后的企业可能会消逝于历史舞台,但能够迭代革新、不断优化的股市指数却能与世长存。
六、标准普尔指数
除道指外,标准普尔股票价格指数在美国乃至全世界也同样颇具影响力,它是美国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该公司于1923年开始编制发表股票价格指数。最初采选了230种股票,编制两种股票价格指数。到1957年,这一股票价格指数的范围扩大到500种股票,分成95种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种组合是工业股票组、铁路股票组、公用事业股票组和500种股票混合组。从1976年7月1日开始,改为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几十年来虽有股票更迭,但在成份股数量上始终保持为500种。
七、纳斯达克指数
纳斯达克指数又称“美国科技指数”,简称“纳指”,是反映纳斯达克证券市场行情变化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基本指数为100。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于1971年在华盛顿创立并负责管理。它的特点是包容性极强,其上市公司涵盖世界各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微软、英特尔、雅虎等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公司都在纳斯达克交易,搜狐、网易、阿里、百度、京东等中国新经济龙头也都在或曾在纳斯达克上市。
但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特别是2020年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引发的轩然大波后,美国过去宽松的上市监管政策已经开始收紧,众多中概股不得已启动回内地或香港上市的计划。
八、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简称“恒指”,由恒生银行全资附属的恒生指数公司编制。其成份股是港股上市的33家龙头企业,以其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指数,是反映香港股市走势最有影响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于1969年11月24日首次公开发布,基期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数定为100。
港股交易时间分为开市前时段、早市、午市、收市竞收四个时间段,9—10点为开市前时段,10—12点30分为早市,14点30分—16点为午市,16—16点10分为收市竞收时段,早市和午市为真正的交易时间,被称为“持续交易时段”,共有4个小时。因为有不少金融、能源企业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比较它们在两地的价差,对部分机构投资者或高阶散户玩家进行套利投机有重要价值。普通散户仅需要对A股和港股的交易时间差作了解,特别是A股休市的午间以及收市后恒生指数仍在运行,观察其走势对预判A股当日午后及次日走势有一定参考意义。
除以上主要外围指数外,还有欧洲市场的欧洲50、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德国DAX指数、亚太市场的日经225、韩国首尔综合指数等,对判断全球权益市场风向也有一定意义。
管理层和交易所通过跟踪股指波动可以监控整个市场是否正常运行,经济学家可以将股指作为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指标,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指的历史走势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股指实时变化则可作为预判后市行情的辅助工具,围绕着全球各大指数开发的众多金融衍生品(如A50期货)还可以为资本市场玩家提供丰富多样的风险对冲和投机工具。此外,选定某一指数作为业绩参考基准,是追求相对收益(即比股指赚得多还是赚得少)的公募基金的通行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