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梦-家-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难忘的旧金山之旅

美国之行,旧金山之旅是亮点。在这个华人集中居住的地方,我们见到了亲人,找到了家,获得了新的成长机会。

飞机一降落,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家人发消息:“到啦!”我们是带着父母亲的嘱托,带着全家人的衷心问候来探亲的,探望小时候留下深刻记忆、关怀照顾我们的舅父母,探望远在他乡保持着密切联系和深厚情谊的表妹、表妹夫及其两位千金—婷和娅。我们翱翔蓝天,期盼尽快见到家人的激动心情让旅途的疲劳早已消失得一干二净。

作为给家人最美好的回馈礼物,舅父母一家为我们做了精心的策划和安排,约塞米蒂国家森林公园和赫氏古堡的风光之旅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神斧天工造就的迷人奇景和人类社会独具创意的艺术智慧。最让我们流连忘返、刻下深刻记忆的是舅父一路陪同、表妹亲自驱车相伴的旧金山经典文化游。没有什么是比家人身贴着身、心贴着心、共同成长更美好了。将心归家,让心飞翔,必将造就我们发展人生、获得幸福的新机会。穿上家人挑选的有“san francisco”标识的休闲衣,穿梭在风光景色和马路人流之中,我们感受的是文化,是温暖,是幸福,是惬意。

渔人码头的港口风光和特色美食着实让我们贪恋;驱车直下九曲花街,让外孙更是兴趣盎然;金门大桥的奇观壮景不仅让我驻足饱览,也对粗如井口的缆绳产生了极大兴趣;最震撼的是登上市内最高点,在电视塔上俯视全城,那才是大视野观察、大环境思维的新起点。

久在城市中忙碌的人,有机会登高望远,不仅让身心得以放松,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安慰和提升。人是环境的产物,存在决定意识:视野狭窄只能让人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视野扩大,则可以在包容多元文化中找到智慧融合的新机会。旧金山文化的特点是包容,是创新,华人可以在这里自由发挥。如果说美国的科学技术是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精髓则是阳光。中美文化的融合,对世界的和谐发展必然带来启迪。

是啊,我们一直都在寻觅我们的精神家园。脱离城市的喧嚣和吵闹,我们好像回归了自然。

清晨,晨光熹微,城市上空弥漫着薄雾,天渐渐地亮了起来,云层洒上了金辉,东方红彤彤一片。

旧金山风光独具魅力,但最让我心醉的是旧金山湾区的环境艺术魅力,茫茫大海、蓝天白云,在动人的阳光普照下构成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一座城市的主题文化,是这个城市独具艺术魅力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文化竞争力突显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质,并以纵横交错的形式贯穿于城市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新闻等事业的发展之中,成为城市重要的智慧资源,滋养着这片热土上的人们。这座城市独具创新艺术魅力的生态形象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世界的发展。旧金山湾区文化,值得认知,值得发掘。

在中美文化融合中,美籍华人的地位极其重要,他们既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文化,显然,向他们学习,与他们交流,也是为世界和谐发展做出努力的起点。其实,中美文化是相通的,沿着文化的思路追根溯源时,我们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系统思维、阴阳辩证智慧与西方哲学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的整体观是相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集思广益、智慧整合的“龙”智慧与西方的多元文化观也是相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爱观与西方博爱思想也是相通的。

家文化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起点。如何从家文化出发,走上人生发展之路,也许正是人类需要思考的问题。

生命求真悟人生,

生存求善学文化,

生活求美追幸福,

“三生”智慧境中习。

在美国,华人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一个群落。越江过海的华人在充满磨难的迁徙和艰苦的开拓中,把中华文化远播到世界各地,也包括美国这块大洋彼岸的遥远大陆。

在乘坐大巴车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的路上,我和几位华人聊了起来。这几位华人是几年前从浙江省过来的,她们都已经办好了移民手续,成为正式的美国公民了。我问她们现在做什么工作,她们迟疑了一会儿,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士突然蹦出了一句:“玩呗!”后来她告诉我,她们已经游遍了美国的著名景点。她们长得漂亮,经济上显然有支撑,很像是富人家的年轻太太。当谈到各个景点的乐趣时,她们却不无烦恼地嘟囔起来:“天天坐车,烦得很!”一位年轻的女士谈到了她的困惑:“都说美国是天堂,天堂和人间其实差不多;都说移民美国好,可到了美国也没感到那么好。”她说她每年还回国一两次,因为那里有她的亲人。看来人在外,再大的享受,也不如家好。她们的思乡之情依然浓重。

在美国相识的好友李先生和张女士一家已经在美国生活8年了。李先生从事计算机工作,张女士是医学院的科研人员。自从来到美国定居后,最让他们惦记的是住在中国的老母亲无人照顾。两年前他们终于把老人接到了美国生活,解决了亲人相思相见之难。然而,老人并不习惯美国的生活,住半年就受不了了,天天嚷嚷着要回国,他们只得给她买好机票,送她回去,打算等老人回去住上一段时间,再把她接来。还好,老人年纪还不算大,身体还算好,经得起一年两次的折腾。要是有一天老人这样来回跑有困难了,可怎么办?

我试探着问道:“你们已学业有成,工作有经验,何不回国发展?”

张女士回答道:“不是没考虑过。在这里我们不过是工薪阶层,尽管生活上过得去,还是有思乡之情的。国内终究有我们的长辈和兄弟姐妹,那是我们的家啊!可回国的工作就那么好找吗?我们是从农村出来的,没什么背景,真怕回去之后遇到就业难题。”

她又补充道:“这里环境还可以,听说我们的家乡污染比较严重,也担心回去不适应。”

李先生说:“我们的孩子已经10岁了,接受的全是美国教育,如果回国去上学,恐怕他会跟不上课,我们真担心他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不过,我想我们早晚还是要回去的,毕竟祖国是我们的家。现在先在这里发展几年吧,等孩子大学毕业了,或许会有什么机会,到那时我们一定会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