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幸福人生从“家”出发
他,1982年出生,2015年已经是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的总裁高级助理。他21岁被当时全球最大的电脑商戴尔电脑公司聘用,先后在3个重要部门任职。他20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是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之一,他就是于智博,被媒体称为“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小学留级,中学排名倒数;9岁时父母离异,自小由爷爷奶奶带大;16岁时去美国留学,就读于一所全校只有50个人的乡村中学。
9岁时,因为父母离异,于智博从上海转学到了成都,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转学时,本应读小学四年级,但参加了当地学校的入学考试,成绩不好,结果又降了一级,从三年级开始读。即使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也不理想。
对于他的学习成绩,父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父亲还对他说:“80分上下就行了,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就够了,为了多考几分点灯熬油不值得。”然而,对他的体育爱好,父母却很支持。正是体育方面的优秀发展成了他自尊心的避风港。作为田径队的主力,每天训练时的奔跑,既让他释放了学业压力,又让他树立了信心。田径场上锻炼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是在课堂上体会不到的。
现在不知有多少父母还在为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纠结,而《“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一书却给人们带来启迪。正像俞敏洪所说:“蜗牛只要能够爬到山顶,和雄鹰所看到的景色就是一样的。”
那么,为什么一个“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能够追寻到自己的幸福人生呢?
(一)父母的“家文化”智慧:出国前增厚家文化底蕴
留学之前,于智博的父亲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让孩子上英语班恶补英语,而是告诉孩子,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要忘记自己来自何方、根在哪里。出国是学习,学成之后一定要为家、为国服务。在出国前最宝贵的时间里,父母安排孩子到北京拜访各位亲友,让孩子从他们那里得到诸多勉励和祝愿。父亲还带着他一起到太爷爷长眠的地方拜祭。其良苦用心,无非是希望孩子在丰厚的人文财富中汲取力量、感悟亲情,让孩子体会到,他已经是一个可以独立承担责任的男人了。于智博父母对其常说的话就是:“好男儿一定要走四方,男人的人生是勇敢地走出来的!”
(二)奶奶的“家文化”智慧:做人比成才更重要
奶奶原名于丽凤,虽然婆家娘家的家境都很好,但她依然追求自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改名于立,独立的立,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她不仅工作出色,还是一位十分精明的理家能手。
“人不能忘本”和“不能没有隔夜衣,不能没有隔夜粮”是奶奶的两句口头禅。于智博和他人相处时,也养成了这种感恩道谢、利人利己的相处习惯,实现了和他人的共同发展。第二句口头禅来源于奶奶的生活习惯。奶奶虽然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但她总是在今天为明天打算,绝不做吃干花净的事。这对于智博提升理财能力、融入市场经济环境、发展事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每晚睡觉前,奶奶总是把于智博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整齐地摆放在衣柜外面。这样,他起床后可以马上穿上衣服出门。从养成这个习惯开始,延伸到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准备和做好计划,让于智博获得了终身受益的习惯,为一生幸福奠定了基础。
(三)夏令营游学的“家文化”智慧:人生而平等,要活出尊严
在一次夏令营中,于智博发现美国的很多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这些家庭的男主人平时工作很辛苦,但一到周末,全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开快艇、野餐、滑水、摘樱桃等,活动非常丰富。
于智博还发现,这些美国人外出常常不锁门。在即将结束夏令营游学时,老师要求每个学员给每天为大家打扫教学楼的清洁工写一封感谢信,这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到惊讶。因为在国内,一些家长在鞭策孩子好好学习时,常常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就像那些清洁工,去扫大街!”这些不经意的话语,很容易使孩子对这些工作产生轻蔑的态度。而到了美国,这里的老师却要求孩子们写感谢信,以表达他们对这些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是啊,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活出人生精彩的机会。无论你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无论你是赢在起跑线上的高才生,还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学困生,都要活出自己的人格尊严、情感尊严、价值尊严。
(四)“大家”智慧:与祖国命运同行
人在国内,不一定知道自己有多重要,而一旦到了外国,你就会发现,你代表的是中国,因为中国就是你的家。有家的人,生活就特别有底气。
16岁的于智博成为美国俄勒冈州中部的密歇尔高中毕业班的一名留学生,这里虽然自然景色不错,但只是一个总共才有350人的小镇。
作为镇上唯一的一所中学,密歇尔高中是俄勒冈州规模最小的高中,全校学生还不到50个人。
语言关是于智博当时所面临的第一关,但他不怕出丑,经常重复同学和老师说的话,多与当地人交流,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和语气。经过两个月的努力,于智博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
在国内时,曾令于智博最头疼的数理化,在美国的学校竟让他“大出风头”,考试基本上拿满分,还被提拔成数学老师的助教。
于智博是这个小镇上唯一的中国人,许多人对中国是那么好奇,于智博突然意识到,在这里,“我代表的是中国”“我就是中国”。于是他一有机会就会充满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中国独有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和令人震惊的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当同学们不时发出“真的?”“不可思议!”“酷!”“我要到中国去!”等一系列感叹时,他由衷地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他说:“我原本没有发现自己发自内心的爱国情结,到了美国,我才更深刻地体会到我是个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作为中国人我真自豪!”
2009年,于智博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求学生涯结束了,他邀请父母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由于母亲是单身,曾经有一次被拒签的经历,为了保证离婚多年的父母能够在哈佛有一次相见的机会,见证自己不凡的努力获得的成功,享受一家三口在一起喝咖啡的温情,于智博甚至动员哈佛大学校长给母亲写了一封邀请函,请母亲前往参加毕业典礼。
没有想到的是,远在重庆的母亲还是被拒签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于智博的眼圈红了,自己多年的期盼成了泡影。父亲得知了消息后对他说:“儿子,不要伤心,我们被拒签是因为国家还不够强大,等中国成为真正的大国,我们就不会被拒签了。”
这些话被于智博记在心上。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一年年底,也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四处求职的时间。在30%的同学还没有找到满意工作的时候,于智博一下子拿到了5家机构的聘书,分别是花旗集团、三星株式会社、LG电子、苹果公司和美国篮球联盟(NBA总部)。2009年,哈佛毕业之后,于智博选择到花旗银行工作。尽管与其他4家公司相比,花旗银行的待遇是最低的,但是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可以锻炼的能力和学到的东西是其他4家公司的数倍。接受培训之后,他被派驻到巴西。在那里,他成功组建了南美银行界第一个专门服务中资企业的金融团队,并被评为最佳新员工。
在花旗银行,广阔的事业前景等着他。然而2010年,于智博毅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决定——回国发展。
“在我上哈佛之前,联想集团就邀请过我回国工作,毕业之后,他们再次期望我能够回国做杨元庆先生的助理,因为我的人生目标就是回国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变得更强大,之前的海外公司经历都是回国发展的练兵场。”他说。
对于他的选择,父亲很赞成,他说:“之前的工作,尽管有同事之间的合作,但主要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战斗。今后的岗位需要的是协调各方,进而领导多个部门,需要更多的韧性和付出更多的辛苦。”
于智博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获得人生成功,能否追寻到自己的幸福人生和起跑线上的“抢跑”关系不大。只要从“家”快乐出发,健康成长,就一定可以获得自己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