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SCSI接口
SCSI即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用于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系统级接口的独立处理器标准。这种接口是一种便于系统集成、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接口标准,越来越多的设备将会使用SCSI接口标准。因此,带SCSI接口的硬盘和SCSI光盘驱动器也很多,但由于成本问题,SCSI接口主要用于中高端服务器与工作站上。普通计算机用户需要配置的外设不多,对速度要求也不高的情况下,选择具有性能价格比高、适用面广等特点的IDE接口更合适些。与IDE相比,SCSI的性能更稳定、耐用,可靠性也更好。由于SCSI接口及其使用该接口的外设售价过于昂贵,一般用户无法承受,这也就决定了它的实际使用范围的局限性。
最初1986年推出的SCSI标准(SCSI-1,又名Narrow SCSI)的最大同步传输速率为5MB/s,最大支持7个设备,时钟频率为5MHz。后来的SCSI II规定了两种提高速度的选择:一种为提高数据传输的频率于1994年设计的Fast SCSI,最大支持7个设备,频率提高一倍,传输速率达10MB/s;另一种提高速度的选择是传输频率提高一倍的同时也增大数据通路的宽度,由8位增至16位,即1996年设计的Wide SCSI,其最大同步传输速度为20MB/s,时钟频率为10MHz,最大支持15个设备。此版本的SCSI使用一个50针的接口,主要应用于扫描仪、CD-ROM驱动器及老式硬盘中。此后诞生了更为高速的SCSI-3,称为Ultra SCSI,有多个版本,最新的SCSI标准为2003年的Ultra 640 SCSI,最大同步传输速度达到640MB/s,时钟频率为160MHz加双倍数据速率。此版本的SCSI使用一个68针的接口,主要应用在硬盘上。SCSI-3的典型特点是将总线频率大大地提高,并降低信号的干扰,以此来增强其稳定性。
iSCSI(互联网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基于SCSI和TCP/IP协议发展的数据块高速传输标准,实际是将SCSI命令压缩到TCP/IP包中,从而使数据块在网络上传输。它是由Cisco和IBM两家发起的,并且得到了各大存储厂商的大力支持。iSCSI可以实现在IP网络上运行SCSI协议,使其能够在诸如高速千兆以太网上进行快速的数据存取备份操作。iSCSI标准在2003年2月11日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认证通过。基于iSCSI的存储系统只需要不多的投资便可实现SAN存储功能,甚至直接利用现有的TCP/IP网络。相对于以往的网络存储技术,它解决了开放性、容量、传输速度、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优越的性能使其备受关注与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