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 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产业链安全的概念界定

4.1.1 产业集群及特征

(一)产业集群

“集群”一词在英文中有集聚和丛生之意,它所描述的是某种事物聚集成“群落”的过程和状态。产业集群的定义是多样化的,一般泛指企业在地理空间的集中现象,主要理论核心在于强调企业的结构与动态性。

国内外许多区域经济研究文献和政府文件中,有许多与产业集群相类似的称谓,其中“企业集群”这一称谓最易与“产业集群”相混淆,也最经常为人所误用。实际上,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在概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

1. 两者参与主体的范围不同

产业集群中,除企业外,还存在大量组织机构,如行业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而企业集群的参与主体仅指企业。

2. 两者的本质不同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一种机制,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产业的关联性,其次才是空间上的集聚性,其在地理区域上可以是接近型的也可以是分散型的,甚至可以是跨国界的;而企业集群本质上则是一种空间表现形式,须有地理上接近的要求。

3. 产业是宏观概念,而企业是微观概念

企业是产业的一个微观载体,因此研究产业集群必然要涉及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问题。显然,产业集群比企业集群研究的范围更为广泛。

因此,我们认为,产业集群的外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框定:从产业集群的参与主体来看,不仅包括集群内的企业,而且还包括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协会、高校、科研中心以及地方政府机构等;从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来看,集群内部主体之间必须存在相互关联的关系,即以分工与协作为前提,以竞争为发展动力;从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来看,集群是介于纯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的一种制度安排,由于其内部存在有效的竞争,其在分布上更接近市场的一端。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
1. 产业上的关联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产业集群不同于企业集群,其产业关联性较之于空间集聚性更为重要,无论是地理接近型的产业集群还是地理分散型的产业集群,均须具有产业上的同质性与相关性,即集群内的企业和机构应从事相同、相似和相关的经济活动或者辅助性的经济活动。再者,集群内企业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必须具有经常化和密切化的特点,不能是偶尔的或者间断的联系。另外,企业和机构的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实体的物质联系方面,而且包括非实体的信息联系,并且后一种日益成为现代产业集群的主要产业关联方式和优势。

2. 形成与发展中的互动性

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企业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存在分工又存在协作,这种互动关系一方面使企业群内部产生出一定的竞争压力和示范、带动效果,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集群内企业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促进集群的产业升级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集群内部的互动也有助于区域经济跳出所谓“马歇尔困境”,使区域经济不必在竞争与垄断两条道路之间进退维谷。这是因为产业集群不仅可以通过外部垄断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集群整体而不仅是单个企业具有收益递增的结果,而且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又可促使群内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在不断创新中成就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 组织结构上的柔韧性

产业集群作为中间性组织的一种形态,具有一般经济形态不可比拟的柔韧性。所谓柔韧性,是指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集聚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效益最大化。

4. 社会文化的共通性

集群的社会文化共通性根植于一定地域的文化传统中,从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许多集群的共同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有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集群的形成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渊源,集群运行过程中,人文因素往往是维持集群内部企业长期稳定关系的纽带,这样便可以使集群在面临外来竞争的压力时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集群的社会文化共通性(即某些学者所说的“当地根植性”)具有相对性。当代新兴工业国家由于受工业历史较短,工业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当地根植性”的标准不宜适用某些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嵌入型产业集群,在这种产业集群中,由于集群的形成并非是“原发性”的,因此在其形成与发展的早期,社会文化共通性往往不明显。

5. 地理上的相关性

这是产业集群的地理特征。虽然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浪潮已经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现代产业集群也出现某些“非接近型”的新趋势,但地理上的相关性在一般情况下仍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点。现代产业集群即使在地理上并非十分接近,至少也在交通或通信方面有着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优势。

(三)产业集群的分类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划分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得出了多种分类方式。本部分以决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为基础,将产业集群分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和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四种,并对各类集群的内涵、特点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1. 资源型产业集群

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的初始动因是资源的天然禀赋。集群立足于资源型产业,是以资源型产业发展为前提的。资源型产业是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依托的产业。集群内企业以当地优势资源为依托,积极参与到产业链的分工之中,并通过不断延伸与扩展的产业分工链而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资源要素是该类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础,从资源型产业集群的成长看,资源初级开发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通过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拓展以及技术的升级而升级和发展。该类产业集群特别是依托矿产资源形成的产业集群往往建于或临近资源产地或原材料基地。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一般发展规律是,在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时,集群发展迅速稳定。伴随着资源的减少或枯竭及质量的下降,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结合以上分析及产业集群理论,我们认为资源型产业集群就是具有产业内联系,以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和联系纽带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

由于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依托是资源要素,因此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链形式简单,缺乏多样性和活力,互补性、网络性的集群特征很难在资源型产业集群得到充分体现,而专业性的特点表现得过于突出。资源型产业集群内各成员间的关系更多体现在自然资源的供应关系上,这种关系使得供应链短且限制了与其他产业部门和服务机构间进一步的合作,其结果是资源型产业集群内各成员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直线式关系而不是网状的。群内企业合作较少,竞争较激烈。此外,政府对资源型产业实行强烈干预,使资源型产业、资源型产业集群乃至资源型地区的发展都受到很大约束。如我国许多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国家经济分工格局中被定位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这种定位和格局正是中西部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滞后的直接原因之一。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资源型产业集群内成员间基本上没有形成知识流,对周边地区的外溢效应弱,整个系统趋向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资源型产业集群从依附于自然资源向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即重点突出资源型企业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培养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等问题。如果产业导向和政策不鼓励或支持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网络化发展,结果只能是资源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集群化不能实现,资源型地区永远处于富饶的贫困状态,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认识和把握资源型产业集群的这些特征,有利于促进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

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是拥有辐射范围较大的大型企业。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是指那些在大企业的发展推动下而形成的产业集群,集群内以一个或多个大企业为核心,在其发展带动下,周围出现和集聚许多配套型企业、私营企业和附属单位。有些学者所称的品牌带动型产业集群,实际上就是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在大企业的发展带动下,附近繁衍和衍生出许多相关企业和相关单位(如教育机构等),这些企业和相关单位的出现又反过来促进大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对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形成龙头—配套—龙头—配套良性循环,并形成促进产业升级的正反馈机制。大企业是“点”,相关配套企业是链条上的“线”,而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则是突破了临界线发展为“面”,通过抓住“点”、拉住“线”、带出“面”,实现本地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从大企业的形成过程来看,可将大企业分成内生型和投资型两种类型。内生型大企业是原有的小企业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大企业,是土生土长的,因而与企业所在地的其他企业、供应商有着先天的联系。投资型企业是由区域外的大型企业在区域内投资兴建起来的大型企业,这种大企业的规模一般都很大,带动能力也强。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就是大企业的辐射效应显著,配套企业及相关单位呈卫星式空间分布,集群发展受少数大企业影响较大。在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内,大企业与其他企业、附属单位之间具有极强的互补性、互动性,群内合作程度较高,但竞争不足。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靠企业集聚,而在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中企业集聚的关键是大企业的带动。如在安徽芜湖以奇瑞为主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就是在奇瑞公司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3. 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

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顾名思义,是由关键企业衍生而形成的。正如前文提到的,本研究所说的关键企业既包括具体的某一企业,也包括具有半企业化运作的科研机构等。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基础是关键企业或“种子”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在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中,衍生出产业集群的关键企业在集群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是大企业应该发挥的作用,起到的只是集群“发源地”或“集群种子”的作用,而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是在大企业带动下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来自集群内部,是“内源式”发展,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来自集群外部,是“外源式”发展。“种子”企业是集群产生的基础,随着“种子”企业的发展,企业会产生部分外溢的知识、技术或人才的流动,其中部分外溢知识、技术的习得者和流动的人员又以各自的优势创立自己的企业并集聚在“种子”企业的周边,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群内技术、知识的流动性强,出现学习型社区,企业家精神突出。其形成基础就是技术、知识溢出和企业家精神。群内企业呈网状辐射结构,企业间合作与竞争的程度较高。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发展有几个关键性的因素,例如群内技术、知识的强流动性、学习型社区和企业家精神等,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产业集群,导致形成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在现实发展中,还是形成了一些发展比较成功的关键企业衍生型产业集群。

4. 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

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是依据内力而产生的一类产业集群,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积累、传统工业技术积累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基础之上的,在不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集群内企业一般是由中小企业占主导,呈网状并列结构。集群内企业以私营经济为主,主要是民间传统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历史,古典心态和东方式的人文环境,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的社会文化等使相互依存的小企业集群得以迅速形成。企业之间彼此联系紧密、互动性强、信誉度比较高,同时由于彼此生产的产品相类似从而竞争比较激烈,集群成员地理上的邻近以及血缘上的联结,进一步强化了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任,维持并促进了各方面的合作。同时,经济体制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民本经济”环境,激发了民间投身市场经济的热情。可见,此类型的产业集群的发展较好地结合了本地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不过,该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当、产品相同、品质差别较小,依靠彼此聚集在一起而产生规模经济,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升级困难。并且集群内企业受本身技术水平、能力限制,加之对路径的依赖,产品比较单一且一般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创新不足,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比较长,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从而造成整体竞争性较差。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一般呈现原位膨胀的发展模式,即集群内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集群内部,是在原生区位上的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经济发展中,有些产业集群很难具体划归到某一类,可能是一种或多种产业集群的混合体。例如,在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多数也是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有些大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也可能是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等。对于此种情况,应视当地和产业集群发展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通过前文对优势产业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青海、西藏两省区是依托青藏高原的资源而发展起来并不断壮大的,按照上面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来看,本篇研究的产业集群属于资源型产业集群。

4.1.2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发展路径

(一)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念源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周期概念,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集群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柔性组织体,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与自然界的生物不同。而目前理论界在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时,大多照搬生物学上的生命周期概念,认为产业集群最终都会以衰亡而告终,没有充分考虑到集群内部适应外部变化的因素以及集群自身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抵御能力。实际上,产业集群完全可以通过提高自身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来削弱或者规避外部经济环境的波动所引起的衰退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升级为其他类型产业集群。因此,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可以界定为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其最终结果可能是衰亡或持续发展以升级为其他类型的集群。

按照集群的不同发展情形,将其生命周期分为以下三种典型形式:

第一种形式属于过早衰退的集群类型。该类集群的特征是,产业集群开始形成并在成长阶段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当集群还处在成长阶段时,却突然失去了活力并迅速走向衰落。衰落的原因可能是出现了新的替代性技术,从而使集群的主要产品由于技术的更新而变得毫无意义,或者是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巨大影响而使集群遭受毁灭性打击(如自然灾害、政治突发事件等)。这种情形下的产业集群往往没有经历完整的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并且衰退过程大多表现得迅速而短暂。

第二种形式的集群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衰落的四个完整阶段。首先,集群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形成,并顺利经历发展阶段;当集群进入成熟期以后,由于其内部可能存在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集群的产品趋同性日益明显;另外,由于集群创新能力的下降,使得集群的核心技术或者产品变得极易为其他企业或集群所模仿,集群过去的竞争优势也逐渐下降以致不复存在。因此,这样的集群在经历了辉煌的成熟期以后,逐渐变得没落,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也随着集群的日益保守而变得没有特色,并最终走向衰落。

第三种形式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这种类型的集群形成之后存在两种发展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其发展阶段或者成熟阶段,由于集群内部出现了其他创新因素,增强了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因此开始转变并升级为其他更为高级的产业集群,因而没有经历衰落阶段;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传统产业的衰落和创新能力的下降,产业集群已经进入衰落期,但如果此时产业集群内部能够形成新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则产业集群有可能因此而重新获得生命活力,从而有可能结束衰退期,进一步升级为新的产业集群。并且,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创新能力具有短期内不易为其他企业或集群模仿的特色,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和持久性。当集群的发展经历了第一个转变以后,如果能从上次的转变过程中学习经验,便能在下次转变中使集群的发展更加顺畅。这种集群的发展模式就是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形式。

(二)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

由于产业集群的具体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类型具有差异,导致其有着各异的发展路径。一般来说,产业集群有以下三种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市场推动型。此种路径基本上是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来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这种发展路径一般出现在依靠内力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之中,如传统手工业升级型产业集群,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在前期,根据市场需求,一些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利用自身和当地的优势资源创立企业,而后带动一些与自己具有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的人分另别设立自己的企业,这些企业集聚到一起最终形成产业集群。集群内的企业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技术等,从而推动集群整体的发展,推动集群整体产业和技术的升级。当然,市场推动集群的发展并不代表政府可以不作为,此时政府的作用是适时适当引导,而不要过多的干涉。

第二种是政府推动型。许多的案例已经证明,政府的适时适当行为不但不会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相反还会激活产业集群的活力,促进集群的发展,更有少数产业集群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的,而且其中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功,如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分析国家和地区竞争力时,强调了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通过政策调节、创造竞争优势上。特别是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集群这一特定产业战略的实施,需要企业、政府、市场三方的互动,政府不能再以完全从属角色进入,而应该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其中。

第三种是大企业推动型。此种路径的发展源泉来自大企业,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当地的优势产业培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来吸引配套企业的入驻。配套企业的增多,进一步增强了对龙头企业的吸引力,形成龙头—配套—龙头—配套良性循环,并进一步形成促进产业升级的正反馈机制。大企业是“点”,相关配套企业是链条上的“线”,而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则是突破了临界线发展为“面”,通过抓住“点”、拉住“线”、带出“面”,实现本地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这种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式在国内比较常见。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培育或发展本地的产业集群而脱离本地的实际,往往一味地追求做大做强,一味空想依靠龙头企业来促进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化高度发展和地方经济差距拉大的今天,从而使得一些所谓的“集群”被扼杀在襁褓之中。由此可见,发展大企业推动型的产业集群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来行动。

4.1.3 产业链及产业链安全

(一)产业链与集群的关系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是两个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的概念。产业集群是相关企业及其支撑机构的地理集聚,强调企业的组合及其规模,有强烈的空间意义,地理接近是集群的空间特点;而产业链则是基于分工协作与产业联系的链网组织,强调上下游环节的衔接,企业组合的结构性、系统性,往往超越了特定的空间范围。产业链与集群之间又存在着发生学上的联系,产业集群实际属于产业链现象,是产业链条或链段在特定区域的集合。产业链是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关键所在,产业链关系是判别产业集群和对产业集群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产业集群所面临的风险也与产业链有关,产业链的缺陷可能为产业集群带来结构性风险和网络性风险。相应地,依照模块式结构从产业链角度对产业系统进行分解,使线性的上下游产业链关系转变为模块间平行的立体网状关系,可以有效降低、化解产业集群发展所面临的某些风险。

龚勤林突破了蒋国俊所认为的产业链形成机制的企业供需层面,认为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是形成区域性产业链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他认为:只有经济活动在特定地域空间上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多种经济技术联系才能引导和培育若干环节专业化分工属性的产业部门在空间的集聚,出于拓展市场关联和降低交易费用考虑而联合集结形成产业链;不同区域的各层次专业化部门为加强前、后项联系,突破边界限制,走向区域产业链式一体化;由某一发育成熟的产业部门在市场需求条件下衍生出若干与之相关联的产业部门,逐环相扣而形成产业链。

产业群聚区内的这种集合,是以“产业链”作为骨干串联起来的。这里所说的“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由在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或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与其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

循环经济产业链(Industry Chain of Circular Economy,ICCE)是指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扩充自然资源的增量为宗旨,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依据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创新活动。青藏高原沿线重点地区的产业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资源,而大部分的资源又是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实现循环经济下的产业链模式,才能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篇所阐述的产业链为循环经济产业链。

循环经济产业链类似于生态工业链,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但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态工业链,从内涵上看,循环经济产业链首先是产业链,也包含着价值链的内在因素,不仅要遵循生态规律还要遵循经济规律,不仅要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还要重视经济效益和价值增值,即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一种有效、高效产业链。

(三)产业链安全
1. 产业链安全

产业链安全,是指在产业链发展中,以节约为原则,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经济合理性为准则,为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保证投入产出的关系稳定,能经得起资源枯竭、市场变化等考验,能够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经济效益的共赢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链安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链中的产业必须是安全的,即这些产业的结构合理,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且各产业间的关系和谐融洽;第二,在市场贸易和区域竞争中能积极应对来自生存和发展方面的威胁,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效益;第三,必须是一种生态的产业链,能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生态效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第四,必须是一种节约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再生利用率。

结合上面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阐述,本篇的产业链安全或安全产业链指维持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可持续的一种发展模式。具体思路是,在推动青藏铁路沿线重点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让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走循环的发展道路,即产业链是牢固、稳定、安全和可持续的。

2. 产业链安全的基本特征

(1)有效应对各方面风险。面对由于市场调节和政策体制方面引发原料稀缺、价格波动等问题而出现不稳定运行的趋势时,能根据自身特点,及时调整,通过技术的改进、产品的开发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宽恢复稳定。

(2)价值增值主要表现在经济增值、资源效益增值和环境效益增值三方面,其中后两者共同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社会收益。

①经济效益的持续增加。建立安全产业链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不仅能实现收入的增加,更能为环境治理保护、资源有效利用提供资金,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保障。安全产业链首先是一种经济链,也是一种产品链,它的建立和运行都是面向市场的,有利可图是其存在的首要考虑因素。安全产业链必须具有优质高效的产品产出水平和效益转换方式,使进入产业链的原料和劳动最终转化成高品质、高利润的产品。安全产业链的年产值和利润是其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

②资源效益的增值。资源是安全产业链运行的物质基础。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节约的学科。安全产业链提倡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污染能源等。因此,在安全产业链运行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都是以节约为目的,各种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并且其中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大。

③环境效益的增值。环境效益的增加包括污染物排放减少、环境得到改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安全产业链建立的目的之一,合理的经济活动前提应该是保护环境、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污染物的减少和环境影响的降低意味着环境成本的减少,是安全产业链运行的重要标志。对于产业链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能按照各自的特点采用合理、经济、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和及时处理,使之在合理的防治和处理成本前提下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3. 影响产业链安全的因素

对影响产业链安全的因素进行识别,是为了找出产业链运行过程中对其安全起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而找出控制和优化措施。在对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价值链理论,通过确定影响安全产业链持续增值的“战略”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各环节中影响持续增值的关键因素。安全产业链运行中对产业链的持续增值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三部分:基本活动、支持性活动、外部环境。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上的战略环节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对产业链的安全性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所考虑的安全产业链的基本活动与价值链稍有区别,主要包括原料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资源再生四个环节;支持性活动涉及人力资源、技术工艺设备、综合管理三个环节;外部环境分为市场、政策两个环节。

(1)基本活动

基本活动中的所有环节都涉及产品的成本,成本是价值链理论中考虑的重点因素,同时也是影响安全产业链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最终产品市场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成本升高必然会引起利润的减少,从而导致整体安全产业链的经济收益的减少。

①原料采购环节。主要涉及原材料的品质、价格、储运等,原材料品质是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原材料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成本,采购地点的远近和运输方式的选择也关系到产品成本的高低,会影响到经济效益。

②生产环节。生产是安全产业链上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对安全产业链增值或减值影响最大的环节。原材料、资源、能源的消耗主要发生在这个过程,污染物的产生也大多在这个过程。原料、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各种污染物的产生、处理程度的高低、污染物排放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构成了影响安全产业链的资源环境效益增值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环节还可以实现产品价格的提升,在成本不变的基础上产品价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的经济效益。产品价格提升可以通过两方面来实现: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二是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产业链延伸表现在对初级原料和产品的加工、深加工和精加工上,随着加工环节的深化,产品的价格得以提高。因此,生产环节中对于原料的加工程度也影响产业链的安全。

③销售环节。销售是安全产业链上产品实现最终价值的手段,同时也是安全产业链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销售环节的好坏对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社会方面能否实现增值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在销售环节,延长销售链,建立产品回收、包装回收等机构,既可以节省成本,又能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产品销售前包装若能以适度为准则,减少豪华包装,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④资源再生环节。资源再生是安全产业链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影响产业链安全的重要环节。资源再生主要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气、渣等各种废物以及各类报废产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直接利用,即将废物作为资源直接利用;二是技术再生,即对污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后资源利用,或是对报废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生产加工,使之形成再生资源;三是生态再生,即对于无法作为资源直接利用的废物和报废产品进行填埋等处理,使之重新回归生态环境。资源再生环节既可以减少污染,降低减值效应,又可以形成再生原料,实现安全产业链的增值。

(2)支持性活动

技术工艺设备、人力资源以及综合符理因素不仅涉及自身的成本问题,同时也关系到产业链在运行过程中能否最有效地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影响产业链的安全性。

①技术工艺设备环节。安全产业链的形成是建立在技术、工艺和设备基础上的,新技术的采用会给构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提供新的机会,通过新产品的开发实现安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先进工艺和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产业链上产品的生产效率,能起到降低生产成本或增加产品附加值的作用。此外,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进步可以直接或间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强度,降低环境成本。但是也要看到,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采用会带来技术成本的提升,一个稳定运行的安全产业链应该使技术成本和装备成本得到消化,若技术、工艺和装备成本没有得到消化,只能提高安全产业链的风险并且增加成本,那么此时产业链的安全性就会受到威胁。

②人力资源环节。现有条件下安全产业链的运行也是建立在人的劳动基础之上,任何生产过程,无论自动化程度有多高,技术设备有多先进,均需要人的参与,劳动者素质以及积极性的高低等会影响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③综合管理环节。对于产业链以及产业链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能源、技术以及人力等因素的管理也对产业链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管理水平越高,安全产业链越稳定;同等管理水平下管理成本越低,安全产业链越稳定。

(3)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中对产业链安全性有影响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市场和政策两方面因素。

①市场因素。安全产业链的构建和运行是面向市场的,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一旦价格波动,对产业链的安全性影响也较大。上游产品或原料供货商少,价格易受外界因素干扰,使得价格上涨,而下游产品受市场竞争影响,价格上涨十分有限,使得产业链上利润减少,影响安全产业链的稳定。另外,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会影响产品的销售,若产品超过市场需求会出现产品积压,无法实现经济上的价值增值,从而影响产业链的安全性。

②政策因素。宏观经济政策是引起产业链空间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会对循环经济产业链产生巨大影响。安全产业链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税收、金融、资源、环保、绿色壁垒等多种政策的影响,因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原材料或产品价格的变化以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提高或降低也会使产业链的安全性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