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工业篇

1 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和鲁粤苏浙四省对比分析

李国芹 陈高华 邵磊 徐兆伟 夏轲

摘 要 本课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经济理论与山东省工业实际相结合,首先简介山东省工业现状,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山东省38个工业行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并对2008—2018年鲁粤苏浙四省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精准分析山东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探索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提出发展目标和策略。从研究结果来看,建议山东省工业行业发挥传统产业基础扎实的既有优势,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以强化要素配置、产业集群、质量品牌、创新驱动和开放新高地等为重点抓手,助力加快实现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工业;偏离份额分析;高质量;对策

工业既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山东省作为工业大省,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门类齐全,重点行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在全国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山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牢牢把握制造强省定位,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新阶段。但是在这个传统产业换挡转型、新兴产业尚未壮大的特殊历史时期,山东省工业面临效益持续下滑、占全国比重不断降低的发展现实,同广东、江苏两省工业营收的差距越来越大,存在即将被浙江超越的可能。当前,认清差距、找准方向、明确发展重点是山东省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告以此为出发点,研究探索山东省工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方法。

一、山东省工业现状

(一)工业规模总量大

山东省拥有41个工业大类和197个工业中类,是中国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份之一。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833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7万亿元,利润总额4872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0.1%、9.1%和7.3%,均居全国第三位,工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7.8%。临沂、潍坊、滨州3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均超过8000亿元,烟台、临沂、济宁、潍坊4市工业利润总额均超过400亿元。2018年,全省工业年底就业人员数达1417.2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696万人。

(二)传统行业基础雄厚

山东省工业体系完整,具有传统行业体量大、基础雄厚、稳定性高的特点,形成了抗风险能力强的独特产业优势。轻工、化工、机械、冶金、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产值占比达到80%,从2018年山东省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比来看,石油化工、机械、钢铁、设备行业占比约40%。山东省工业传统行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山东省工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基础。

(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新兴产业发展成效突出,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山东省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等行业分别增长6%、6.7%和5.5%,均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制造业对接融合,催生出大量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左右,“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比例达40%以上,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36%。

(四)企业创新不断提高

深入开展了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行动计划,通过实施“万项技改”,推动“万企转型”,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建设,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形成了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如可燃冰试采装备“蓝鲸一号”、C919大型容机和“墨子号”量子卫星等项目都有山东制造的贡献。2018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1643.3亿元,低于广东、江苏和北京,居全国第四位,经费投入强度为2.15%。2018年,山东有88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4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累计有40家企业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五)两化融合深度推进

山东省工业制定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5G产业发展的推进措施,坚持标杆示范先行,积极培育应用场景,深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产业发展,全省工业信息化融合指数多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中国智能化发展指数报告(2019)》显示,山东智能化发展指数是67.20,居全国第六位,其中智能制造指数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年,全省已培育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11家,前5批有262家山东省工业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居全国第三位。海尔、浪潮、歌尔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两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六)园区建设集群效应显现

山东省不断推动“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在不同区域间梯次分布,发展空间得到有效拓展,基本形成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协同发展格局,各类经济开发区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主要载体。山东现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5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省级经济开发区134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0家。2018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0.7亿元、进出口总额11008.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6.3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比重的38.1%、57.0%、58.9%。截至2018年,全省经济开发区拥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65个,占全省比重的76.2%;拥有上市企业134家,其中13家开发区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基于偏离—份额分析山东省工业各行业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法(SSM)的基本思想是把区域产业发展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某一产业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分析区域内某一产业总值增长相对其所在更大区域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从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优势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本节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山东省工业的38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进行竞争力分析,找出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以便区分制定不同行业的发展策略。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数学模型构建

山东省工业行业规模用b表示,全国工业行业规模用B表示,0为基期,t为末期,将山东省工业行业按照统计学标准划分为38个产业部门用jj=1,2,3,…)表示,即以bij,0bijt分别表示山东省工业行业各产业部门在基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定义山东在全国各省区中的位置为i区域),以Bj,0Bjt分别表示全国工业行业各产业部门在基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

山东省工业行业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全国工业行业第j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全国工业行业在[0,t]时间段的总体变化率为

可以将i区域j产业的经济增长量Gij分解为区域增长分量Nij、产业结构增长分量Pij和竞争力增长分量DijPDij为总偏离。Nij反映i区域j产业产值按全国经济总产量的增长速度应有的增长额;Pij反映i区域i产业产值以全国产业结构为评价标准的优劣程度;Dij反映i区域j产业产值自身的发展程度同全国该产业的平均发展程度的比较。

(二)数据录入和计算

根据《山东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统计,选取2008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点的工业行业各产业部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对象,以相同时间内全国工业行业各产业部门主营业务收入为参照,其基本数据及初步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2008年、2018年全国和山东省工业各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单位:亿元

续表

续表

注:为便于数据对照,本工业行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两个分类,并将“汽车制造业”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全国和山东省工业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合计数据也相应调整。

按照上述统计数据,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计算得到2008—2018年山东省工业各行业的4个分量,即份额偏离分量(Nij)、竞争力偏离分量(Dij)、结构偏离分量(Pij)和总偏离分量(PDij),构造偏离—份额分析表,如表2所示。

表2 2008—2018年全国和山东省工业行业各产业数据处理结果

续表

续表

(三)山东省工业各行业竞争力分析

根据表2数据绘制行业偏离分量分析图(图1)、行业结构绝对优势分析图(图2)和行业结构相对优势分析图(图3)。

图1 行业偏离分量分析图

图2 行业结构绝对优势分析图

图3 行业结构相对优势分析图

图1中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为山东省工业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同行业的行业序号,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表示全国工业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的行业序号。可以看出,在2008—2018年的时间段内,是全国工业有16个行业结构偏离分量(Pij)为正值,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有22个行业结构偏离分量(Pij)为负值,低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二是山东省工业多数行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为负值,即山东省工业多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各行业平均水平。分行业来看,山东省工业共有5个行业竞争力偏离分量(Dij)大于零,占全省38个行业比重的13.16%,分别为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3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有33个行业竞争力偏离分量(Dij)小于零,占全省38个行业比重的86.84%,其中30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1医药制造业,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8食品制造业6个行业的结构偏离分量(Pij)大于500,是今后山东省工业需要着重加强培育的关键之处。

图2中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为山东省工业行业中主营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速的行业序号,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表示假设山东省工业行业以全国工业平均增速为发展的行业序号。可以看出,在2008—2018年的时间段内,山东省工业多数行业的总偏离量(PDij)为负值,即山东省工业多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工业整体平均水平。分行业来看,山东省工业共有7个行业总偏离量(PDij)大于零,占全省38个行业比重的18.42%,分别为18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1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1医药制造业,2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3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和3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这7个行业中有3个行业的竞争力偏离分量(Dij)也为正值,即19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2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35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说明发展态势良好为优势部门,原有基础好且竞争力较强,并在全国经济带动下充分发挥自身效益,产业结构与竞争力优势能够共同起作用使部门产生正向效益。

图3中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为2008—2018年山东省工业行业中主营业务收入增量为正值的行业序号,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表示假设山东省工业行业以全国同行业增速为发展的行业序号。可以看出,2008—2018年的时间段内,是全国工业有35个行业保持增长,占比达到92.11%;3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负值,比重为7.89%,分别为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34其他制造业,这3个行业在山东省工业同为发展缓慢的行业。二是山东省工业有27个行业保持增长,占比达到71.05%;有11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负值,比重为28.95%。除上述3个行业外,还有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5非金属矿采选业,6其他采矿业,11纺织业,13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5家具制造业,2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28通用设备制造业8个行业。

综上所述,2008—2018年山东省工业多数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增长缓慢行业占比较大,是全国的近3倍。山东省工业具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优势的行业集中在冶金、石油焦化、木材等传统原材料行业,而在全国工业贡献量较大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两个行业中,山东省工业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均增长缓慢。山东省工业急需加快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在巩固既有传统产业优势基础上,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山东省工业与粤苏浙对比分析

本节采用2008—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从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利润率、出口交货值、大中型企业、轻重工业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山东省工业与全国及粤苏浙三省的差异情况。

(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

2008—2018年,山东与全国及广东、江苏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增速自2010年达到最高值15%以后,持续下滑至2018年的5.2%。分阶段来看,2008—2017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变化与江苏基本保持一致,居于四省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山东省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较大幅度下滑至5.2%,高于江苏0.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个百分点。2016—2018年,浙江省工业增加值加速发力,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位居四省首位,展现了较强潜力。

图4 山东与全国及粤苏浙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

(二)主营业务收入对比

2008—2018年,山东与广东、江苏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发展情况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2012—2015年,山东省工业和江苏的不相上下,两省交替占据全国首位;2016年至今,山东和江苏趋势接近,但山东降幅大于江苏,山东省工业于2016年达到最大值15万亿元后大幅下滑,至2018年降为9.27万亿元,两省差距扩大至3.5万亿元。广东和浙江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8年广东超过江苏,成为全国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最大的省份。

图5 山东与粤苏浙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对比图(单位:亿元)

(三)工业利润率对比

2008—2018年,山东与全国及广东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率情况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利润率自2010年达到最高值7.3%以后,持续下滑至2018年的5.26%。分阶段来看,2008—2015年,山东省工业利润率变化与全国保持高度一致;2016—2018年,山东省工业利润率同全国出现背离,且差距呈现扩大态势,2018年山东省工业利润率低于全国1.06个百分点。

图6 山东与全国及粤苏浙工业利润率对比(%)

(四)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

2008—2018年,从山东与广东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图7)以及占各自营业收入比重(图8)情况来看,山东省工业出口比重偏低,外向型经济不强,出口交货值不管是占全国比重,还是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居三省末位,低于广东20余个百分点,甚至出口交货值比重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图7 山东与粤浙工业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

图8 山东与全国及粤浙工业出口交货值占营业收入比重(%)

(五)大中型企业收入占比

2008—2018年,山东与全国及广东、江苏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情况如图9所示。2008—2017年,山东省工业大中型企业收入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广东和江苏,仅略高于浙江。但在2018年,山东省工业大中型企业收入比重大幅上升,超过全国工业大中型企业收入比重4.49个百分点。

图9 山东与全国及粤苏浙工业大中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六)轻重工业结构对比分析

从图10来看,2008—2018年,山东重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重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位居四省之首,浙江最低。整体来看,四省重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均在全国重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5个百分点左右,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图10 山东与全国及粤苏浙重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四、山东省工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与粤苏浙三省相比,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起步较晚,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多方复杂要素相互叠加的“焦灼期”和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期”。

(一)要素约束日趋紧张,求解路径在收窄

生产要素约束条件日趋紧张,资金总量低、劳动力流出、土地供应紧张、特别是能耗、煤耗、排放、水耗等环境要素指标作为“硬杠杠”,已触及“天花板”,需要在更多结构性约束条件下求解高质量发展。

1.资金要素

2018年,粤苏浙鲁四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21万亿元、0.86万亿元、0.66万亿元、0.65万亿元;四省年末存款余额分别为20.8万亿元、14万亿元、11.7万亿元、9.6万亿元;四省贷款余额分别为14.5万亿元、11.6万亿元、10.6万亿元、7.8万亿元。山东资金总量与粤苏浙三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劳动力和人才要素

人才队伍总量和结构存在不足。全省高层次专家人才严重不足,2016年仅占科技人员总数的6.9%;高技能人才268.8万人,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6.3%;招工难、用工贵,科技研发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熟练技术工人等难招、难留,特别是高技术研发人员缺口较大。

3.能源要素

山东能源消耗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9%,年煤炭消费量4亿吨左右,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0%左右,而产量仅1.1亿吨左右,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2018年“外电入鲁”电量达到698.9亿千瓦时。

4.土地、环境和生态要素

土地供应不“解渴”,部分在建项目因未获得土地指标而延期开工建设。环境要素指标成为“紧箍咒”,能耗、煤耗、排放、水耗等环境要素指标持续收紧,很难在短时期内为优质项目落地腾挪出空间容量。

(二)缺少领航大企业,影响带动作用弱

粤苏浙等省的领航型、生态型大企业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具有全国意义,带动作用也比较强,而且山东企业影响力相对局限于地区和行业,带动作用也不具有普遍的领航意义。

1.“头部企业”体量不够大、实力不够强

2018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中山东有51家企业入围(其中工业企业48家),排名最靠前的魏桥创业、山东能源、海尔集团、潍柴控股、兖矿集团等5家企业,名次仅分别为第43名、第50名、第74名、第84名、第98名普遍偏后,没有进入前20强。

2.大企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相对偏弱

山东没有产生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京东等生态型企业集群。《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中山东仅有4家企业入围,山东能源、魏桥创业、兖矿集团、海尔智家分别位列第211名、第273名、第318名、第448名。其他省份代表性企业的名次分别为:平安第29名、上汽第39名、华为第61名、京东第139名、宝武钢铁第149名、阿里巴巴第182名、深圳招商银行第188名、联想第212名、吉利第220名、腾讯第237名、美的第312名。

3.缺少“金融大鳄”

金融资本高居产业“食物链”顶端,“金融资本控制商业资本、商业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经济发展规律在起客观作用。山东没有产生类似上海复星、深圳招商银行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投资类、金融类大型企业,而恒丰银行、齐鲁银行、中泰证券、泰山财险等企业在全国排位偏后,影响力较弱。

(三)产业集聚度不高,协同配套任务重

产业集聚度不高、关联性不强,没有发挥出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没有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协作关系、牢固的配套支撑关系、可靠的协同一致关系。

1.一些行业原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业上下游存在脱节、协作配套能力不强问题

一方面,有优势的终端产品缺乏省内配套,龙头企业跨越式、突破性发展不够,产业链带动能力不强,如海尔、海信、力诺等企业的主要元器件多数为省外配套。另一方面,有优势的原材料产品向下游终端产品的延伸不够,如我省聚氨酯、高性能氟硅材料,业务利润较高的下游终端产品只有上百个品种,而国外大企业拥有上千个品种。

2.钢铁、地炼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突出

山东省地方炼油企业有38家,平均单厂规模350万吨/年,500万吨/年以上的仅有6家。钢铁行业具备冶炼能力的企业有21家,分布在济南、日照等12个市,粗钢产能8112万吨/年,生铁产能8068万吨/年,产能居全国第三位。除山钢集团、日钢集团外,省内其他钢铁企业的平均规模约240万吨/年,比工业和信息化部规范条件企业的平均规模每年低100万吨左右。全省钢铁企业人均产钢量加权平均约700吨/年,对比世界2000吨/年以上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山东75%的钢铁产能分布在内陆地区,其中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等6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钢铁产能占比达52%,布局较为分散。

(四)初级产品比重大,价值链条中低端

山东省工业初级产品多,产业链条短,多数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深加工度和附加值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较少,基础原材料、能源和高耗能产业占比偏高。这种结构决定了山东省工业的“两低”:劳动生产率低、营收利润率低。

1.初级产品比重较大,附加值低

纺织服装行业,山东以纺纱为主的纺织业产值占到76%,附加值高的服装服饰业产值仅占24%,而广东的纺织业、服装服饰业的比重分别为39%和61%。广东有更多的纱线、布料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服装。食品行业,初级加工和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精深加工食品产值仅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40%。医药行业,原料药和低价药比重偏高,终端制剂占医药产业主营收入的20%左右,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家具行业,板材产量占全国的25%,成品家具仅占全国的12%。

2.多数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端产品较少

电解铝行业,2018年山东铝材产量与电解铝产量之比为0.94,较全国平均水平(1.27)低0.33个百分点,粤苏浙三省没有电解铝产能,但其铝材产量分别为472万吨、278万吨和188万吨。机械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车制造企业规模小、乘用车档次偏低,农业机械、轻工机械、工程机械等行业自动化、半自动化的高端产品占比不到20%。

(五)新兴产业规模小,追赶先进难度大

新兴产业要求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注重长期积累和创新,粤苏浙等省具有先发优势和学习曲线积累优势,山东难以在短时期内追赶上,且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1.前十大子行业比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两大类子行业,山东与广东、江苏差距非常大

以2018年为例,广东这两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8756亿元、13975亿元,江苏这两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7448亿元、13621亿元,这两个行业成为广东、江苏两省排名前三位的行业,而我省这两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都低于3500亿元。

2.互联网产业规模偏小

2016年,全国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大约为22.77万亿元,而山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仅为1.049万亿元,占比不到5%,同期广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为5.423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位,是山东互联网经济收益总量的5.17倍。山东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比广东、江苏少2.7万亿元、1.3万亿元;高附加值的集成电路产量仅分别相当于江苏的1.71%、广东的2.69%。

3.新兴行业缺乏领军企业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100强、云计算企业100强中,山东只有浪潮集团1家企业入围;大数据企业50强中,只有浪潮集团、青岛大快、青岛萨纳斯3家企业入围;国家网信办备案区块链服务共506项,其中山东仅有9项。缺乏如华为、中兴、科大、大疆等领军企业。

五、山东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山东省目前正处在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相比,与先进省份发展形势相比,工业经济发展正处于多方复杂要素相互叠加的“焦灼期”和动能转换的“试水期”。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动力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潜力仍然较大,工业基础雄厚的底蕴仍存。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抓住“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攻坚行动,将山东省工业建成以创新引领、结构优化、智能高效、集群明显为核心特征的高质量工业发展体系。要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四个强化、三个拓展”促成“七个推进”,以工业经济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实现山东省工业的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一)强化要素配置效能,推进工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激励要素与资源流向高质量部门和领域的体制机制,完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效能。

一是腾出“笼子”不手软。健全完善的市场机制,形成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制度环境。持续推动高耗能产业“倒计时”改革,压减冗余、优化主力,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和亏损企业治理等各项工作力度。全面推行以亩产效益为导向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招揽“好鸟”不抠门。实施政策优先、税收减免等方式,分阶段谋划引进省外、国外的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鼓励盘活资金要素更多地流向高端制造领域。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努力招引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和高层次人才团队,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的理念,促进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出竞争力。

三是培育“新鸟”不懈力。加强新兴项目、重点项目的培育扶持和跟踪指导,推进项目高标准建设并尽早建成投运。协调服务关键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分散产业风险,改进营商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业产业生态环境。

(二)强化管理创新导向,推进质量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加强企业质量体系建设和品牌培育建设,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控制水平。鼓励企业重视研发设计和创新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标准组织生产,推广应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健全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体系。

二是实施制造工艺优化和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等,大幅提升产品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开展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和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推动企业开展质量国际对标,积极申请国际认证。

三是制订实施高质量发展品牌培育计划,提升传统品牌、培植新兴品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会和专题展会。鼓励企业、协会抱团参加国际展会,开拓品牌传播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含金量,推动一批知名品牌进入中国500强,冲击世界500强。

(三)强化集群集聚效应,推进区域工业产业优化整合

进一步发挥好产业集群在加快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对集约程度显著、创新能力较强、资源节约效果明显、两化融合程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大的集群进行扶持培育。重点围绕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发展。

一是推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形成区域支柱产业集群。厘清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引导和鼓励优先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产品废弃后可回收利用的技术、工艺和材料。大力推进印染、铸造等行业“共享工厂”建设,积极促进区域性产能共享。

二是加强高质量产业集群建设。以绿色设计与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为重点,着力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改造提升一批重点用能企业。积极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污染、低能耗项目,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资源节约集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集群转变。

三是延伸产业链,提高配套能力和产业聚集度。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优”发展道路,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引导中小企业专注核心业务,组织精细化生产,采用独创技术和工艺开发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头羊地位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选择一批有专特技术、经营有方、行业领先,并且保持高速成长的企业,采用树典型、立标杆、强引领的方式,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四是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序转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资源依赖和市场依托型等的生产能力。集中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方面的力量,重点解决集群共性技术的瓶颈问题,促进集群共性技术健康扩散,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合作,解决技术和企业发展战略,积极促进共性技术扩散。

(四)强化巩固现有优势,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质增效

坚持“稳中求进”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路线,在巩固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遵循客观规律,实施“质量优先,兼顾效益”的发展策略。

一是维持一定的工业经济增长基础。瞄准传统产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工业强基”专项建设,引导鼓励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质量和效益。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安全管理和质量提升工程,逐渐强化倒逼机制,实现传统产业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绿色环保产业升级,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

二是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工业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瞄准传统产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统筹规划布局,强化产业链条、深化两化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积极发展传统产业中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质量和效益,实现山东传统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三是推动跨界方式多元化,以新业态提升融合发展动力。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新体系,培育网络化生产制造新模式。用好智能制造“金钥匙”,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推广智能制造模式。从提升企业研发制造全过程信息化水平入手,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和新型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研发生产智能化新产品。积极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推动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普及。

(五)拓展激励引导机制,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提速

对新兴产业实施“引导鼓励,加快提速”的发展策略。对处于成长状态的行业和企业加大政策优惠。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山东省工业在计算机、量子通信、海洋平台、医药制造等行业已有所突破,但发展规模和速度仍需提升。对萌芽状态的新生行业应加强引导,不断注入新鲜营养。立足山东比较优势,找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突破口因势利导,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健康的环境。防止高端产业低端化,促进新兴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鼓励引导力度,对优化工业经济发展氛围做到“政策鼓励干”。鼓励和引导市场放活,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创新动力,在政策鼓励基础上尝试“放水养鱼”,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动力。发挥政策引导“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产业资源、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四新”“四化”领域,加快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对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帮扶设梯次”。遵循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成长规律,积极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帮扶体系。对高新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对企业研发经费财政补助程序实行流程再造,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进一步增强企业对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动力。

三是强化共性技术产业平台培育,为促进各方优势资源聚集做好“政府搭平台”。优化孵化平台、高科技企业众创空间和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为创新型企业和优势行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空间。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发机构来省建立分支机构或与省内机构联合。紧紧抓住决定着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产业链核心环节,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由中低端加工环节向高端核心制造技术迈进,逐步提升高端产品占有率。

(六)拓展创新驱动支撑,推进内生动力不断发展强大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推动以资源为主向以创新为主转变。统筹推进研发投入的强度和效率,逐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高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促进原始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加快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运用水平。

一是推动创新重心转移,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转变,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从应用创新向应用基础创新转变,在关键共性、前沿引领、现代工程、颠覆性技术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强化技术标准创新,加强地方标准研究院建设,完善提升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主导产业标准国际化。建立创新新经济政策体系,鼓励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加快培育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大幅度提升研发基础设施水平。

三是树立一批自主创新示范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对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完善科技研发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增强企业研发投入能力。

四是健全创新成果和科技人员奖励制度,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改革试验区和重点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施区域内人才发展规划、开发培养、市场配置、政策设计、制度创新一体化。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开辟主导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专门通道,“特事特办、一人一策”,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海外人才。

(七)拓展竞争合作领域,推进国际经营能力逐渐提高

加大产业开放力度,持续优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培育国际产业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一是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领域,更加注重对外资搭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的消化吸收,推动企业以高品质产品供给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深化质量技术与标准体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和区域性质量标准与规则制定,提高规则制定权和国际话语权。

二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新一轮扩大开放重大机遇,着力扩大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强化“引进来”,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对外合作产业园区,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和领军人才为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才引智政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三是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每年组织一批企业人才到国外参展和合作交流,鼓励企业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制造业企业和研发机构,建立营销及服务体系,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鲁政办发〔2015〕13号),2015.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7〕1号),2017.

[3]高柳珍.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广西工业行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13,28(3):133-137.

[4]陈绪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鲁粤苏浙沪主导产业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课题组成员简介

李国芹,副院长,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陈高华,高级经济师,室主任,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邵磊,工程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徐兆伟,工程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夏轲,高级经济师,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