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二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里的“人”是指人类,具有双重性,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人”可以通过个人和社会劳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各类产品;作为消费者的“人”,可以消耗自己或他人生产的产品,然后将不需要的物品或废弃物排入地理环境中。这里的“地理环境”也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自然地理环境,二是人文社会环境。前者是指没有或较少受到人类影响的纯自然地理环境,后者是指人类长期的活动叠加在自然环境之上而形成的环境。简单地说,人地关系就是人类系统对地理环境进行利用、改造、适应,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系统进行反馈和产生影响的过程。
人地关系理论既是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又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关系,指出人类不能凌驾于环境之上随心所欲地开发和破坏地理环境,而应该与环境为友,善待环境,因为对社会中人类的各种活动,地理环境都会产生反馈和相应的反作用,甚至会对人类过分的活动给予报复。吴传钧院士曾经指出,人地关系有着十分宽广的意义和内涵,地理学无法研究其全部的内容,因此地理学所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吴传钧,2008)。
土地资源既可作为生产资源也可作为消费资源,是人类一切活动和事物发展的基础,且具有总量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土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张、经济的发展、资源的耗竭等,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升级,如何合理地、正确地使用每一寸土地成为摆在决策者和研究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对于山地旅游而言,优质土地资源更为稀缺,旅游开发中处理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为重要。人地关系理论是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理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