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框架
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TCI)衡量的是中国与东盟地区或东盟各国贸易持续增长的能力,包括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相似性以及贸易强度4个特征指标(如图1.1所示)。4个特征指标的数据来源见表1.1,我们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专家评分法对4个特征指标加权平均的基础上,编制了2010—2017年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
图1.1 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框架
表1.1 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特征指标及数据来源
(一)市场占有率
市场占有率测算的是中国出口到东盟各国的货物占进口货物总额的比重:
式中,MSi表示第i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IMiC表示第i个国家从中国的进口,IMiW表示第i个国家从全世界的进口。
式中,表示从第i个国家进口的第k(k=1,2,…,21)类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表示第i个国家从中国进口的第k类商品额,表示第i个国家从全世界进口的第k类商品额。市场占有率的数值越大,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在东盟地区或各国的市场份额越高,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
1.单类货物显示性比较优势
式中,表示衡量中国出口第k(k=1,2,…,21)类货物在i国的比较优势,表示第i个国家(i=1,2,…,16)从中国进口的第k类商品总额,表示第i个国家从全世界进口的第k类货物总额,IMiC表示第i个国家对中国的总进口额,IMiW表示第i个国家对全世界的总进口额。
2.东盟各国显示性比较优势
式中,RCAi表示衡量中国出口货物在第i国的比较优势,该指标的中性值为1,取中性值时,表示中国出口至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货物既无相对优势,也无相对劣势;而当指标值大于1时,表示中国出口至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货物具有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当指标值小于1时,表示中国出口至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货物相较于其他国家出口的货物存在劣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k
(三)贸易相似性
贸易相似性通过测算中国出口至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货物结构与东盟地区及各国进口货物结构的重合度来衡量两国间贸易互补程度:
式中,TSi,t表示衡量t期i国进口货物结构与中国出口货物结构的贸易相似性指标。IMk,i,t表示t期i国进口的第k类货物总额;EXk,C,t表示t期中国出口的第k类货物总额。
贸易相似性指标值介于0与1之间,指标值越接近1,表示中国与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贸易互补程度越强;指标值越接近0,表示中国与东盟地区及各国的贸易互补程度越弱。
(四)贸易强度
贸易强度指数是以全世界贸易往来为基础衡量两国贸易往来相互依存程度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
式中,Iijk表示i国与j国间关于商品k的贸易强度指数,Xijk表示i国对j国出口的商品k的总额,Xiwk表示i国对全世界出口的第k类商品的总额,Mjwk表示j国从全世界进口的第k类商品的总额,Miwk表示i国从全世界进口的第k类商品的总额。
一般地,当贸易强度指数Iijk>1时,i国与j国的贸易联系紧密;而当Iijk<1时,i国与j国的贸易联系有待加强。
二、中国—东盟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综合分析
基于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构建框架,我们利用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数据,测算得到2010—2016年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包括中国与东盟地区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和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介于[0,100],指数值越接近100,中国在东盟地区或各国的贸易竞争力越强;指数值越接近0,中国在东盟地区或各国具有的贸易竞争力越弱。
图1.2是2010—2016年中国与东盟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折线图。由图1.2可知,2016年之前中国出口到东盟地区的货物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化幅度不大,贸易竞争力指数整体趋势较为稳定。2016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明显上升,同比提升了近4个点。与中国—东盟进口竞争力指数相比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远高于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图1.2 中国—东盟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折线图(2010—2016年)
表1.2给出了2010—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各国的竞争力指数及排名变化情况。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只计算了中国对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东盟八国的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商品在东盟各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排名变化不大,在柬埔寨和越南两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指数始终保持第1位和第2位,在文莱、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三国市场的竞争力指数始终维持在后3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在新加坡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竞争力指数由2010年的33.29下降至2016年的29.24,排名也由第3名降到第5名;但中国出口货物在泰国市场上的竞争力略有上升,竞争力指数由2010年的28.70上升到2016年的31.91,排名也由第5名上升到第3名。
表1.2 中国—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竞争力指数值及排名(2010—2016年)
续表
(二)中国—东盟出口货物市场占有率分析
基于中国与东盟地区和国家的进出口数据,我们还利用公式(1.1)计算出2000—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和各国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指标值越大,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或国家的市场份额越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如图1.3显示,2016年中国商品在东盟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样本期内的最高值(20.49%)。而在此之前,市场占有率缓慢上升,且略有波动。这表明,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有所增长,市场竞争力缓慢提高,中国商品在东盟地区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增加。
图1.3 中国—东盟出口货物市场占有率条形图(2000—2016年)
(三)中国—东盟出口货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在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构建框架的基础上,根据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出口数据,我们基于公式(1.4)测算得到2000—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和各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并基于公式(1.3)计算出中国出口的21类商品在东盟地区和各国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2000—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显示性比较优势的柱形图(图1.4)显示:样本期内,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均超过中性值1.0,表明中国出口至东盟地区的货物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强;但在2008年之前,中国出口货物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没有明显变化,之后略有上升的趋势,说明中国出口货物在东盟地区的市场相较于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货物的竞争优势更明显了(见表1.3)。
图1.4 中国—东盟出口货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柱形图(2000—2016年)
表1.3 中国—东盟各国出口货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2000—2016年)
续表
通过对比2000—2016年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各国市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如表1.3所示),我们发现:中国出口的货物在东盟国家普遍具有比较优势,指数值皆大于1,但在不同国家的具体表现不完全一致。中国出口货物在新加坡的比较优势在2002—2012年的十年间有明显下降,但从2013年开始逐步回升;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出口货物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的比较优势则在达到最大值后一路下跌至1.25和1.22。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出口到柬埔寨的货物在该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增长明显,从最初的1.78增加到3.83,但这两年又有所回落。
(四)中国—东盟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分析
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通过测算中国出口货物结构与东盟国家进口货物结构的重合度来衡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度,介于0与1之间。
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的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柱形图(图1.5)显示,中国出口至东盟商品的贸易相似性指数自2003年、2004年达到最大值(0.62)后维持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在2016年又有所回升,达到(0.42)。具体来看,各个国家的表现又有所不同(如表1.4所示)。2000—2016年中国出口到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绝大多数国家的货物相似性指数持续下跌,新加坡由0.46降至0.13,泰国由0.25降至0.09,菲律宾由0.15降至0.04。中国出口货物仅在越南市场的贸易相似性指数略有上升,从2000年的0.06增加到2016年的0.08。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的下跌意味着中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货物结构与这些国家进口货物结构的互补度越来越低。
图1.5 中国—东盟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柱形图(2000—2016年)
表1.4 中国—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2000—2016年)
三、中国—东盟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
(一)中国—东盟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综合分析
中国自东盟进口货物的持续增加使进口货物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指数在经历了2014年的下降后快速回升,2016年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达到28.82,为2010年以来最高。这说明,中国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由中国—东盟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柱形图(图1.6)可知,自新加坡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指数最大,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进口的货物竞争力指数紧随其后,而自文莱进口货物的竞争力指数是东盟国家中最小的。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货物虽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指数值皆小于30,竞争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图1.6 中国—东盟进口贸易竞争力指数柱形图
(二)中国—东盟进口货物市场占有率
进口货物市场占有率是反映进口货物市场竞争力最直接的指标,是中国从东盟进口货物总额占中国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之比。由进口货物市场占有率计算结果(表1.5)我们发现:东盟是中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总体平稳,维持在0.08%左右。
表1.5 中国自东盟进口21类货物的市场占有率(%)
续表
21类货物的进口市场占有率计算结果显示:第一,中国自东盟进口的第2类、第3类、第4类、第6类、第14类、第15类和第16类货物的市场占有率都略有上升,这些货物皆是植物、动植物油脂、化学产品和贱金属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第二,中国自东盟进口的第7类、第8类、第11类、第12类、第18类和第20类货物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增长了1倍以上,意味着自东盟进口的橡胶制品、皮革制品、仪器设备和杂项制品等货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正快速扩大,而这些货物不仅具有明显的地区资源特色,而且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第三,中国自东盟进口的第1类、第5类、第9类、第10类和第13类货物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在21类货物的进口市场占有率中值得关注的是第3类货物。第3类货物是动植物油脂及蜡,东盟是中国进口该类货物的第一大来源地,进口市场占有率虽从2010年以来略有下降,2016年仍维持在0.61%。动植物油脂及蜡的进口主要集中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2016年中国分别从这两国进口了27.4亿美元和14.6亿美元的货物。
在中国自东盟进口的21类货物中,第12类货物的市场占有率增长最快。第12类货物是鞋帽伞杖等加工制品,受中国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工业企业转型的影响,自东盟进口的第12类货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由2000年的0.02%增长到2016年的0.41%,增长了近20倍。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货物市场占有率最高,进口的主要货物有机电产品、化工制品、塑料橡胶和矿产品等;其次是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等国进口的货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越南进口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2008年达到最低值0.43%,之后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在2016年上升到1.38%。中国自越南进口的货物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塑料、橡胶制品和木制品等产品。
进口市场占有率侧重于衡量进口货物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则可用于衡量各国是否已将中国作为货物出口的目的国。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越大,中国越有可能成为东盟国家主要的出口目的国。
通过图1.7对2000年和2016年中国—东盟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进行对比发现:中国自东盟进口货物的交叉市场占有率有明显的提升,由3.84%增加到12.13%,增长了约8.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东盟出口到中国的货物在东盟出口到全世界的货物中所占比重上升明显,中国正日渐成为东盟各国货物出口的目的国。而仔细比较中国自东盟进口的21类货物的交叉市场占有率后我们也发现,东盟对中国的植物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及制品等产品的出口额在其对全世界的出口总额中占比最大,2016年这3类货物的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都超过0.2,分别为0.25、0.23和0.21,说明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出口这3类货物的主要目的国。
图1.7 中国—东盟交叉进口市场占有率柱形图
(三)中国—东盟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从东盟进口的各类货物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与从世界进口的各类货物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中国自东盟进口的货物较之从全世界进口的货物所具有的优势。指标值大于1,说明从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具有比较优势;指标值小于1,则说明从东盟地区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上具有比较劣势。
中国—东盟进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折线图(图1.8)显示:第一,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间的进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RAC)都大于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意味着,不仅中国出口的货物在东盟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也具有比较优势。第二,中国出口到东盟的显示性比较优势稳中下降,由1.38下降到1.18,下降幅度为14.5%;而中国自东盟进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2011年的指标值高达1.71,2005年指标值却低至1.40。第三,虽然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在2000年较相似,但之后进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间的差距逐步增大,自东盟进口的货物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明显大于中国出口货物在东盟市场的比较优势。
图1.8 中国—东盟进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折线图(2000—2016年)
2000—2016年中国自东盟进口的21类货物中,如表1.6所示,动物产品(第1类)、矿产品(第5类)和木制品(第10类)等资源密集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自2000年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由比较优势转变为比较劣势。其中,动物产品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2.42降至0.77,下降了约68%;矿产品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94降到0.70,下降了约64%,而木制品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48降至0.88,下降了约41%。
表1.6 中国自东盟进口的21类货物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中国从东盟进口的第4类、第6类、第7类、第8类、第11类、第12类和第21类货物由比较劣势转变为比较优势,与上述3类货物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化趋势相反,其中第7类和第12类货物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变化最显著。自东盟进口的塑料及橡胶制品(第7类)在中国市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由1.17增加到2.38,优势扩大了约1倍,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是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国。鞋帽伞杖、羽毛及制品(第12类)的进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0.34增加到4.79,优势扩大了约13倍,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和越南三国的进口。
(四)中国—东盟进口贸易强度指数
为了反映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相互依存度,我们基于与全世界贸易往来的数据计算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强度指标。贸易强度指标大于1时,两国间贸易联系紧密;小于1时,两国间贸易联系松散。由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强度指数折线图(图1.9)可以看出,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强度自2000年以来都大于1,表明中国与东盟间无论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都保持着紧密联系。
图1.9 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强度指数折线图(2000—2016年)
基于进出口贸易强度指数的计算结果,我们将中国与东盟间的贸易往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年之前,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强度大于中国对东盟出口的贸易强度,说明东盟作为中国进口来源地的重要性大于其作为中国出口目的地的重要性;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今,中国对东盟出口的贸易强度超过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贸易强度,这意味着东盟作为中国出口目的地的重要性高于其作为进口来源地的重要性,而这与近年来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往来中保持顺差地位是相吻合的。
2000—2016年中国从东盟进口贸易强度最大的是第2类、第3类、第5类、第6类、第7类、第9类、第10类、第16类和第18类货物,表1.7给出了这9类货物的进口贸易强度指数值。其中,植物产品(第2类)、动植物油脂及蜡(第3类)、矿产品(第5类)、化工产品(第6类)、塑料及橡胶制品(第7类)、木材及木制品(第9类)、木浆及相关纤维制品(第10类)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机器设备(第16类)和光学、仪器设备(第18类)属于工业制品,中国自东盟进口这些货物的贸易强度较显著。
表1.7 中国自东盟进口部分产品的贸易强度
第3类货物是动植物油脂及蜡,中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是东盟,2016年进口总额达到516.5万美元。2000年从东盟进口的动植物油脂及蜡的贸易强度指数为2.30,进口额占中国植物油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1.4%。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动植物油脂及蜡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进口产品集中于棕榈油,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自这两国的进口额占棕榈油进口总额的99.9%。然而,随着对植物油脂进口产品质量监管的加强和对食用植物油融资性进口的抑制,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植物油脂逐步减少,进口贸易强度指数逐年下降,2016年的贸易强度指数仅略高于从全世界进口的平均水平。
第16类和第18类货物是机器设备、光学仪器设备等工业制成品,这两类货物的进口贸易强度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00年中国从东盟进口机器设备的贸易强度指数为0.68,进口光学仪器设备的贸易强度指数为0.84,进口来源地集中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从新加坡进口的是电子管、数据处理机和其他工业电力设备,从菲律宾进口的是半导体,而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的是交换机集成电路和其他电子配件。2016年中国从东盟进口机器设备和光学仪器设备的贸易强度指数增长了近1倍,分别达到1.00和1.46,超过从全世界进口的平均贸易强度指数。2017年中国从东盟进口这两类产品的贸易强度指数又有所提高,其中,从新加坡进口的机电产品额达到250.1亿美元,占自新加坡进口总额的46.3%;从泰国进口的机电产品仅次于塑料、橡胶的进口额;从马来西亚进口的机电产品额为130.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4.2%,在所有进口货物中占比最大。
(五)中国—东盟进口贸易相似性指数
进口贸易相似性指数通过测算中国进口货物结构与东盟国家出口货物结构的重合度来衡量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互补度,系数介于0与1之间。系数值越接近于1,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度越高;系数值越接近0,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的互补度越低。
2000—2016年中国—东盟的进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柱形图(图1.10)显示:第一,中国自东盟进口商品的相似性指数自2000年以来保持上升的趋势,并在2006年前后达到最高值0.79;第二,中国自东盟进口商品的相似性指数普遍高于中国对东盟出口商品的相似性指数。
图1.10 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相似性指数柱形图(2000—2016年)
虽然中国自东盟进口货物的相似性指数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在各个国家又略有不同。2000—2016年中国自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国进口货物的相似性指数持续下跌,新加坡由54.55%降至20.43%,泰国由26.85%降至13.56%,菲律宾由17.04%降至3.57%。进口相似性指数的下跌意味着中国从这些国家进口货物的结构与这些国家出口货物的结构互补度越来越低。与上述3国不同的是,中国自越南进口商品的相似性指数逐步上升,由5.77%上升到10.43%。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与东盟出口商品结构互补度高与东盟国家的地理位置不无关系。东盟国家地处热带,海洋资源、矿藏资源和农业资源丰富,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东盟国家向中国出口较多的是资源密集型产品。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该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盛产硅胶,且劳动力成本不高,故中国自印度尼西亚进口的产品多以矿物燃料、动植物油、矿渣物、橡胶及其制成品为主。因此,中国进口商品结构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四、小结与建议
通过使用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地区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基于模型(1.1)、(1.2)和(1.3),我们计算了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通过对中国—东盟贸易竞争力指数及其特征指标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的市场竞争力在平稳中略有发展,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地区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中国自东盟地区进口的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近年来虽有所提高,但仍有上升的空间。
二是中国出口商品在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不大,略有下降;但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商品在中国市场的比较优势却有明显的上升。
三是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商品与东盟国家出口商品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明显高于中国出口至东盟国家的商品结构与东盟国家进口商品结构的互补性。
依据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双边贸易、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改善对东盟出口产品的结构。中国出口的产品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领域仍存在短板,但随着近年来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快,中国企业在手机、电子计算机、家电等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已经明显提高,应当凭借成本优势进一步扩展东南亚市场,保持并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有率,提升出口产品在东盟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继续扩大在东盟国家的投资。201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要进一步扩大与东盟的国际产能合作,并以此为载体扩大投资,建立健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随着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的兴起和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中国应当加快在东南亚投资设厂的步伐,以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良性互动。
最后,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依托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在东盟国家中选择对华友好的国家,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样板,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和辐射效果,推动“一带一路”构想的实践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