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案例集(202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云南昭通农村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的成效

国际上大量研究表明,照养人的养育行为对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ttanasio et al.,2015;Lugo-Gil and Tamis-LeMonda, 2008)。同时,根据“养育未来儿童早期发展整县模式项目”的实际运营和研究数据,可通过家庭知识和观念转变、照养人心理健康、家庭养育投资、家庭养育环境和照养人养育行为改善婴幼儿早期各维度发展。结合已有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经过一年的干预,该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项目参与率高

在为期一年的项目干预中,婴幼儿及其家庭的项目参与率较高。干预组家庭每月应当参与2次入户指导,根据项目组的统计数据,大约2/3的家庭达到了该标准。与入户指导相比,一对多家庭小组活动平均参与率略低。且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入户参与率整体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婴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次数越少;女性养育师举办的集体活动参与率更高;作为第一照养人照顾过孩子的养育师及作为村医工作年限较长的养育师举办的集体活动参与率更高;总体上看,乐红的集体活动参与率高于龙树。如果养育师家里孩子较多,或与婴幼儿家庭距离较远,则入户指导活动参与率较低。

(二)婴幼儿早期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评估结果显示,婴幼儿的认知、语言、运动及社会情感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对于实质参与到项目干预中的家庭而言,干预对婴幼儿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翻倍。具体来看,干预显著提高了儿童早期发展能力测试得分,认知、语言、运动及社会情感发育的滞后比例显著降低2%~19%,迟缓比例降低了1%~8%,效果好于国际国内同类项目。

进一步分析表明,针对不同类型的样本,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在个人层面,干预对基期发展较好的儿童和男孩效果更显著。在家庭层面,若儿童的母亲年龄相对较大或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则其干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如果基期主要照养人养育知识高或有轻度及以上抑郁倾向,则干预效果更显著。

(三)主要照养人抑郁、焦虑、压力倾向得到缓解

干预改善了主要照养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经过一年的干预,主要照养人轻度抑郁的比例降低了7%,轻度压力倾向比例降低了6%,中度焦虑倾向比例降低了5%。对不同照养人而言,干预主要降低了母亲抑郁、焦虑的比例和压力水平,但对祖母的影响不显著。

(四)主要照养人的养育行为及家庭养育环境显著改善

干预显著提高了照养人与婴幼儿进行科学互动行为的比例,改善了家庭养育环境。与基期相比,评估期照养人给孩子唱歌的比例显著提高了11%,给孩子读书的比例显著提高了7%,给孩子讲故事的比例显著提高了4%。家庭养育多样性方面,评估期玩具来源多样性、玩具种类多样性、亲子互动多样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五)父亲育儿参与率提高

经过一年干预后,父亲育儿行为参与程度提高。干预虽然显著提高了父亲与婴幼儿进行互动的比例,但在各个维度上的参与程度仍未达到国际水平。后期需要结合已有研究,通过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父亲的养育知识和育儿积极性,从而改善其育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