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海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航海习俗的继承

一、祈求平安的航海习俗

人类最初的航海活动是为满足生活所需的渔产而产生。航海的起源根植于民间,千百年来航海活动发展出了独有的习俗。这些习俗虽各有差异,但初衷只有一个,即保佑外出航行的船舶和人员航程平安、航行收获丰饶。

(一)造船习俗

我国自古以来造船业就十分发达。造船时,船民多结帮,在船舶尺寸和用料方面很讲究,并且具有丰富的寓意。如头船一艘,船长12丈(1丈≈3.33米)8尺(1尺≈0.333米),意指一年有12个月、8个节中国古代8节是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尾船一艘,长9丈5尺,意指船帮可通航九江五湖;大桅杆高18丈4尺,意指船帮可航天下十八省(旧制)中国古代十八省通常指江苏(包括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包括重庆)、福建(包括台湾)、广东(包括海南、香港、九龙、新界)、广西、云南、贵州、直隶(包括北京、天津两市,河北中、南部地区和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包括宁夏)。和四京北宋时共有四京,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船板则寓意平安;船钉象征着无灾无难的星斗,谚语云,船上有根钉,天上有颗星。

造船时要选择良辰吉日,备好三牲,祭拜鲁班祖师与河伯。开工后,上第一道龙骨龙骨是在船体的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的一个纵向构件。时,船主要焚香叩头,并燃放鞭炮;再由掌墨师傅掌墨师是指修造船舶时的总工程师。敲“主钉”,其余木匠按统一节奏一起敲钉,俗称“打排斧”;装桅梁时,要在方孔两侧钉“喜钉”,木匠要唱诵生意兴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语;还有一道重要工序称“上金头”,俗称“回龙木”,也就是在船头安装横木,上雕一对龙眼,并钉上元宝钉,上挂一束称为“彩子”的绿布条。龙眼还要“开光”,需用大公鸡的血涂抹。渔船下水时,主家还需备好茶、米、面、盐作为供品并需准备铜板、铜钿(tián)、银元等供掌墨师傅“抛舱”。届时,掌墨师傅一边抛撒钱币,一边唱诵“一把金钱抛进舱,马鲛鳓(lè)鱼尽船装;二把金钱抛上梁,金银财宝动斗量……”同时,点燃鞭炮,船主还要给掌墨师傅送上“红包”慰问。仪式后,船主备好筵席,酬谢众工匠,主客相互庆贺,称“烘灯”。此外,当船舶竣工时,当地有在船上各部位贴大红对联的习俗,红红火火,热闹非凡。

(二)船饰习俗

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对自然认识不足,船舶在海洋或江河上行驶遭遇大风大浪时,航行者往往认为是水中的妖兽作怪。为了求得航行的安全,降服这些作怪的灵物或怪兽,人们便在船首、船尾及整个船体画上各种更凶猛的飞禽走兽,这样便产生了船饰习俗。

最早这种镇船所用的船饰图案叫鹚鸟,是民间传说中的水上神鸟,水妖浪怪均惧之,甚至连龙见到它都十分害怕。因而,其形象或眼睛常被绘于船首尾,以图吉利[5]。除鹚鸟作船饰外,船体彩绘常用的猛兽有虎、鹰、狮、龙、麒麟等。这些灵兽既可镇船驱邪,又可降福呈祥,凶猛而具有威慑力,因而也是船舶常见的船饰题材。

此外,花纹、花草、禽鸟、阴阳鱼等都是船饰的重要题材。随着社会的发展,船饰的功能不断由镇船驱邪向吉祥娱乐转化,各种神话传说、佛经故事、英雄人物等也加入船饰题材的行列,如有“足踏莲台观世音”“八仙过海”“鳌鱼驮岛栖海图”、孙悟空等神话故事,也有关云长、武松、赵子龙、岳飞等古代英雄人物形象,还有“吉祥如意”“日出东升”等彩绘画,题材可谓是五彩缤纷,内容丰富多样,充满了浓郁的民俗气息。

随着造船业的发展,对船饰的艺术追求不断增长,船舶雕饰因而成为更为常见的船饰艺术。雕刻是立体、多层次的,加上光影的变化,使其比平面的彩绘有更强的表现力,故而在船舶装饰中最为普遍。有一种特别的装饰部件——船眼睛,一般雕饰在船首两侧,给船舶增加了不少威猛与灵异之气,这在东南沿海一带的船舶上比较常见。

不同船的船眼睛也有区别:渔船的船眼睛眼白在上,眼瞳朝下,这样便能直观海底,观察到鱼虾的位置;商船的船眼睛眼瞳朝前,眼白在后,便于船舶定住进港目标,不致迷失方向[6]。安船眼睛是一项古老而有趣的习俗,包括“定彩”“封眼”“启眼”3个程序。当新船的船壳打好后,首先要举行一个颇为隆重的“定彩”仪式,请风水先生挑选吉日良辰,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在钉船眼睛的银钉上拴系五色丝线。船眼睛由樟木雕刻而成,呈半球形,眼珠微凸,中间漆成黑色,周围漆成白色,由船主把它们嵌钉在船头两侧。眼珠的视线也有讲究,一律朝下,远远望去乌溜溜的眼珠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海面。当船主将船眼钉好后,还要用全新的红布条或红纸将其覆盖,俗称“封眼”。当新船下海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船主要摆上供品,祭拜河伯,再亲自揭去红布,称为“启眼”。于是,新船上的这对眼睛就具有灵性了,恰似一对圆睁的龙眼,探明鱼群或暗礁,为航海人引航,震慑海域妖魔鬼怪,吓退海妖进犯,保丰收求太平。图1-6所示为一艘艏侧饰有船眼睛的船舶。

图1-6 艏侧饰有船眼睛的船舶

二、庇佑航行的海上信仰

(一)妈祖信仰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许多航海人所信仰的海神,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7]

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她有孝女成道的美德,更因海上救援而不幸牺牲,所以被百姓供奉成神。一开始是宋徽宗赐“顺济庙额”,到清朝封为天后,被历朝皇帝一共褒封36次。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8]。湄州岛妈祖石雕像如图1-7所示。

图1-7 湄洲岛妈祖石雕像[9]

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的人们尊称妈祖为天后娘娘,几乎每个东南沿海乡镇村落都有天后宫供奉妈祖。关于妈祖的传说有很多,有文字记载的有近20则,包括祷雨济民、挂席泛槎、化草救商、降伏二神、解除水患、驱除怪风、收伏晏公、收高里鬼、救父寻兄等。在这些传说里,可以看到一位几乎具有所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渔家女神形象,她孝顺父母、善良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解救危难、造福民众,保护航行平安。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10]。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11]

航海拾遗:上海的妈祖信仰

上海的妈祖信仰自南宋时开始形成至今,已有近千年之久,中间虽然几经沉浮,但却始终香火不断,显示了妈祖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等政策的实施,上海的妈祖信仰进入了复兴时期,具体表现之一是上海天后宫的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河南路桥堍时逢市政建设,于是便将上海天后宫大殿搬迁到了当时正在建造中的松江方塔园内,使之成为当时松江方塔园的重要景点之一。1993年10月,天妃宫被公布为松江县(今上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政府部门在松江方塔园的天妃宫恢复了妈祖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上海地区唯一幸存的妈祖庙。殿内制作安放了妈祖圣像、妈祖圣迹图、供桌等设施,并于同年的9月28日举行了浦江妈祖开光典礼和上海方塔天妃宫开放仪式。除了松江天妃宫以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海其他一些庙宇也恢复了妈祖信仰的内容,如现在在上海的崇福道院、钦赐仰殿、上海城隍庙、白云观、下海庙等一些祠庙中,都有妈祖神像的供奉,也有一定的妈祖信众。

(二)东海神和南海神信仰

在航海的历史文化中,主管东方海域的神被称为东海神。这个东海与当今地理上的东海不是一个概念,古代东海泛指渤海、黄海等东部海域,因此东海神管辖范围极广。

东海神崇拜与祭祀萌芽自先秦时期,但东海神系统的祭祀礼仪和祭祀场所的出现却是在汉朝。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地理志》《汉书·地理志》是《汉书》中十志之一,是中国最早以“地理”为书名的著作,内容包括西汉及之前中国疆域及政区的划分及消长演变情况。作者班固(32—92年)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学者。记载:“临朐,有海水祠。”“海水祠”就是东莱郡(今山东莱州)的东海神庙。此后东海神庙经过几次迁移,最终又迁回莱州。隋朝东海神祭祀迁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唐朝时迁回,南宋时将东海神庙定于定海(今宁波镇海),元朝时又迁回,自此东海神国家祭祀一直在山东莱州举行。清朝莱州东海神庙国家祭典一般由皇帝派官员春秋致祭,自康熙六年(1667年)十分详尽地规定了祭祀仪式后,清朝后世一直沿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两江总督刘坤一敕令张謇在通州(今江苏南通)沿海一带开垦滩涂,兴建了中国第一个垦殖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在公司兴建过程中,设计建东海神庙于其上,可见当时的东海神信仰仍十分兴盛。民国时期,东海神庙祭祀一度暂停,海神庙成为商客交易商品的场所,形成每年四次的海庙庙会,即正月十八、四月初三、六月十三、十月初三。1946年,海神庙被毁,各种祭典及庙会全部停止[12]

南海神也是中国古代航海文化中广为流传的信仰之一。唐朝封广利王,宋朝加封洪圣,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封为南海之神,清雍正三年(1725年)又封为南海昭明龙王之神。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中西往来必经之地。位于广州的南海神庙[见图1-8(a)],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风口浪尖”。清末,国家对南海神庙的官方祀典仍如期举行。到民国时期,官方祀典逐渐废弛,但民间南海神庙庙会却异常兴盛,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波罗诞”相传,一支波罗国的船队来到扶胥江(今珠江的一段),见景色迤逦,便停泊于此,登岸观赏。来到南海神庙前,其中有一位贡使(后被封为达奚司空),在神庙东西各种一株波罗树。达奚司空在岸上观赏,竟然忘了返航时间,等他回过神来,船舶已起帆远航,达奚司空被留在岸上,他每日都到江边远眺,祈盼船队能回来接他,但终究未果。最终他变成一个石人,屹立江边。人们为了纪念他,称他为波罗神,由此南海神庙亦称为波罗庙,南海神诞期亦称为波罗诞。农历二月十三日为南海神诞期,即为“波罗诞”。

图1-8 南海神庙和“海不扬波”牌坊[13]

民国十二年(1923年)5月26日,在黄埔军校开学前,孙中山携宋庆龄等,乘“江固”号军舰到南海神庙视察,在刻有“海不扬波”“海不扬波”比喻天下太平,国运昌盛,百姓健康。清朝康熙题写的“海不扬波”刻于牌坊上。的牌坊[见图1-8(b)]处登岸,观赏了韩愈、苏东坡等人的碑文及唐朝铜鼓、明朝南海神印等遗迹,并对韩愈第一次用“海事”一词来形容中国海上贸易大为称赞。

航海拾遗:唐朝韩愈与“海事”一词

元和十三年(818年),唐宪宗令广州刺史孔戣(孔子第38代孙)依例前往致祭南海神。孔戣三年间三次亲往致祭,并大修南海神庙。大修完毕,按皇帝指令,需拟写碑文,立记事碑。立碑并非小事,撰写碑文者,一需文笔才情,二需信任。于是孔戣想到了好朋友韩愈。当时,韩愈因得罪皇帝,被贬到广东潮州做官。他乘船上任时路过南海神庙前的黄木湾,目睹了那时中国最大港口扶胥港的壮丽景观——千帆竞集、海舶往来的贸易盛况。韩愈接到孔戣邀请时,恰逢皇帝大赦天下,遣他改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市一带)刺史,便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孔戣的邀请。韩愈在碑文中一开头就写道:“海于天地间为物最巨,自三代圣王莫不祀事。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意思是说,天地间海是最大的,历代皇帝都去拜祭,而在所有海神、河伯中,称为火帝的南海神是最高贵的。韩愈在碑文中还写道:“于南方事无所不统,地大以远,故常选用重人,既富且贵,且不习海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海事”一词,其成为东方各国后来在航海、航运中经常使用的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