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第一册自序注9
这本小册子是集合我的两篇孟姜女的论文而成。关于这件故事的研究,是我料想不到的一宗收获。我非常感激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帮助,使得我有和许多同志接近的机会。
这两篇文字,第一篇只作成了上一半。当这半篇写清时,自己觉得很满意,几乎要喊出:“可以找到的材料都给我找到了!”但过了些日子,误谬之处渐出现了,脱漏的地方出现得很不少了,而宋以后的材料越聚越多,更不易处理,因此,剩下的半篇再也写不下去。第二篇则只是一个极简略的结账,任何材料都加以节缩,许多应说的话竟没有说。这数年中,常有一个整篇文字的格局在心头鼓荡着,既要求写,又不敢写。所以然者何?一因牵涉的问题太多,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解决。二来呢,材料日出不穷,每当接触新材料的时候就感到旧材料的寒俭,想把各个小部分的材料搜集略备,实在不是一时做得到的事。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这句有阅历的名言我领会了!但我们在求智识的道路上,对于简单的观察肯满足吗?为了事务的麻烦,甘心退让吗?不,不,材料的多和整理的难,正可鼓励我们工作的兴味!正是暗示我们将成就伟大的创造!
因为这样,所以我不愿意把这个问题作一个轻易的结束。我希望先出若干册《孟姜女故事材料集》,又出若干册《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逐步逐步地整理,到“可以找到的材料”大略完备时,再沟通为一部系统的著作。这一本书,就算做研究集的第一册。
前数年,我们在北京大学发表这类的文字时,常听到他人的责备,或者笑我们不去研究好好的学问而偏弄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或者叹息我们的“可怜无益费精神”!现在我们发刊这类集子,少不得又惹起正统学者的鄙薄。但是,我们安心,一种学问在创始的时候不能得到一般人的了解是很寻常的。民间故事无论哪一件,从来不曾在学术界上整个的露过脸;等到它在天日之下漏出一丝一发的时候,一般学者早已不当它是传说而错认为史实了。我们立志打倒这种学者的假史实,表彰民众的真传说;我们深信在这个目的之下一定可以开出一个新局面。把古人解决不了的历史事实和社会制度解决了,把各地民众的生活方法和意欲要求都认清了。一般不了解我们的人,如其骂得太凶时,我们只得对他们说:“请你们到生物学者的研究室里去瞧一下罢!他们好端端的人生大事都放着不管,专玩弄些虫豸和野草。这才是最不配登大雅之堂而比我们更失却大人先生的体统的,你们还是先骂倒了他们罢!”
我对于我们同志要作几项请求。孟姜女故事的材料请随时随地替我搜求;不要想“这些小材料无足重轻”,或者说“这种普通材料,顾某当已具备了”。因为从很小的材料里也许可以得到很大的发见。而重复的材料正是故事流行的证明。这是请求之一。各种学问都是互相关联的,他种学问如不能进步到相当程度,一种学问必不会有独特的发展。同样,一种学问里面的许多问题也是互相关联的,他项问题若都没有人去研究,一项问题也决不会研究得圆满。我的研究孟姜女故事,本出偶然,不是为了这方面的材料特别多,容易研究出结果来。至于现在得有许多材料,乃是为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才透露出来的。这种民众的东西,一向为士大夫阶级所压伏,所以不去寻时,是“无踪无影”;但又因立国之久、地方之大、风俗之殊异,所以着手搜求时便会得“无穷无尽”。无论什么人,只要有方法去做,便可得到很好的收获;初施耕种的土地,地力正厚咧。孟姜女在故事中还是次等的(我五六岁时已知有祝英台,但孟姜女到十余岁方知道),费了年余工夫已有了这些材料,而且未发见的怕尚有十倍廿倍。像观音、关帝、龙王、八仙、祝英台、诸葛亮……等等大故事,若去收集起来,真不知有多少的新发见。即如尖酸刻薄的故事,自从《徐文长故事》一书出版以来,大家才想起,这类的故事是各处都有而人名各不同的。所以浙江的徐文长,四川便是杨状元,南阳便是庞振坤,苏州便是诸福保,东莞便是古人中,海丰便是黄汉宗……这类故事如果都有人去专门研究,分工合作,就可画出许多图表,勘定故事的流通区域,指出故事的演变法则,成就故事的大系统。我的孟姜女研究既供给了别的故事研究者以型式和比较材料,而别的故事研究者也同样地供给我,许多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都有解决之望了,岂非大快!这是请求之二。
我敬致感谢于钟敬文先生:他原谅我事务的冗忙,代我校对了这本书。
1928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