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摊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劳动力转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1 欧美国家

英国作为率先进入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国家,为后续进入该进程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问题的产生

15、16世纪的圈地运动开始时,英国尚未进入到机器大生产阶段,因此绝大多数失地农民很难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不得不沦为四处乞讨的流浪汉。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需要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曾经找不到工作的失地农民现在有了就业机会,有很多流浪者游荡在城市中的问题得以解决。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由于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有所不同,这种失业成为英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德国、法国、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在工业发展的相对成熟的时期开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这些国家并没有像英国那样的长时间大规模的失地农民流浪问题。同时这些国家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时所建立起的产业是使用了最新技术的,还并不需要重大的结构调整,因此也没有类似的失业问题。这些国家的大规模失业是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开始的,美国尤甚。需要注意的是,失地农民流浪以及失业等问题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等,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2)问题的发展与解决

起初,圈地运动规模有限,因此失地农民规模不大,英国政府也并未将其当成一种社会问题,仅归结于人性的懒惰。因此对于这些失地进城农民,一开始沿用中世纪对流浪汉的政策,即使用残酷的法律来惩罚他们。然而后来圈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进城农民越来越多,使得英国政府意识到仅用惩罚的措施是无用的,因此他们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政策。比如在使用惩罚措施的同时还救济乞丐,给予收入不足的人补贴,等等。

但救济政策会给国家财政增加很多负担。英国对外扩张的殖民统治,通过向外移民缓解了国内的失业压力。由一开始仅是由殖民公司组织的移民,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制定专门的移民政策。移民的对象基本上是失地农民,还有一部分犯人,人数众多。这对于解决过多的失地进城农民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国政府采取了建立劳动力移居地、设立公共工程等办法来治理失业问题,但均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这期间又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使得失业情况更为严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才使得失业工人或者离开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基本的社会保障,有效地避免了因国内失业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1948年英国还颁布了《国民救助法》,还有《工人赔偿法》《老年养老金法》《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国家福利保障体系制度化、程序化。另外,针对失业问题,英国政府还通过政策法律的制定,支持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特别是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失业问题。

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在1933年制定了《联邦经济救济法》,试图使失业者的生活先得到保障,还有此后于1935年制定的《社会保障法》也有同样目的。美国采取的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主要是政府投资公共工程,使失业者可以有稳定的收入。并且设立法案保证劳动者权益,调节劳资关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还制定了一些法律保护就业者,如1946年的《就业法》、1947年的《劳资关系法》和1994年的《劳动保障法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