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欧洲(阿尔卑斯山)北部珠宝发展
(一)发展早期
由于缺乏可考的文献记载,较难追根溯源,但是据推测,公元前2000年左右,金属加工工艺被引进到欧洲(阿尔卑斯山)北部这一区域。一些诸如黄金“新月”[5]的华丽金饰(图2-9),被制作于搭建“巨石阵”的同一时期。一直到数个世纪之后,对于珠宝历史的重构才变得容易起来。虽然还没有开掘出来任何一个可以被称为城邦“首领”地宫的陵墓,但是从一些墓葬出土的金属武器和饰物来看,却很能说明这些领袖人物的特权地位。他们的金匠们使用了黄金和青铜,制作了品质精良、设计大胆的珠宝饰物。公元前2000年左右,地中海东岸地区利用贸易往来的机会,将釉彩合成物珠串等珠宝饰物带入了欧洲中部地区,黄金、锡和琥珀等出口到了迈锡尼地区,随后继续向北传播。随着城邦领袖们财富的增长,他们开始追求将珠宝变为纯粹的装饰物,经常使用黑玉(煤精)等当地开采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打磨和利用,并引领潮流。这些打磨技术与金属工匠所掌握的技巧是不一样的。
图2-9 布莱辛顿新月形黄金项圈,约公元前2400—前2000年
(二)凯尔特珠宝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凯尔特人制作的珠宝开始强调功能性,比如用作别针或胸针。凯尔特人是公元前2000年开始活动在中欧的一些有共同文化和语言特质、亲缘关系的民族之统称,是一个由共同语言和文化传统凝合起来的松散族群,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与日耳曼人一起被称为“蛮族”[6]。凯尔特人最为人知的珠宝饰物是金属饰环,这些大件的颈饰和臂饰有其非常显著的形状和独特的设计,可能带有一些亚洲来源的血统,但是相似的饰物也有可能曾在埃及出现过。
公元前400年左右,凯尔特人的工匠开始使用红色珐琅(图2-10)和珊瑚镶嵌来装饰他们的铜质珠宝。虽然一些珐琅金饰的例子证明希腊世界也在实践这一技巧,但是无论希腊工匠还是罗马工匠,都只是利用珐琅来增加饰物的色彩,或在宝石镶嵌和浮雕旁进行点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罗马帝国北部省份边境上的库班河(北高加索附近)和凯尔特西部的工匠,则经常使用复杂的内填珐琅工艺。
图2-10 骑具饰物,约公元1世纪中期
工艺传承之“珐琅工艺”
珐琅的定义、分类和工艺特点
珐琅的定义
珐琅是由一种或几种颜色的有机矿物在金属表面通过高温烧制进行融合、产生装饰色彩的一种玻璃质感材料。珐琅的制作是将有色矿物如石英砂、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彻底粉碎和清洗后,进行研磨、混合后再烧制,这些成分在火烧至700—900摄氏度时,会形成透明无色的柔软物质。这种柔软的水胶状物会被涂到干净的金属表面上(通常是金、银或铜合金)。通过加入不同的金属(如铅和锡)的氧化物或氯化物,可以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颜色。
珐琅的分类
在高温炉中熔化后,珐琅可以应用于填充金属表面上雕镂的线条和板块,也可应用于凸起的镶边(“掐丝”),或形成玻璃状的透明表面。因此,珐琅按照工艺可分为不同种类:内填珐琅 [7]、透底珐琅 [8]、圆雕珐琅 [9]、玑镂珐琅 [10]、掐丝珐琅 [11]、透明镂空珐琅 [12] 和微绘珐琅[13]等。
按照透明程度的不同,珐琅又可以分为:透明(transparent)、半透明(opalescent translucent)和不透明(opaque)。由于反射率的不同,不同的金属需要特定透明度的填充物。例如黄金特别适合搭配透明珐琅,能凸显其色彩;而用不透明珐琅和黄金搭配则会有所浪费,它更适合与铜合金(铜锌合金)搭配。当然,著名的法里兹在18世纪60年代创造日本传统风格的(Japonaiserie)珠宝时,打破了这一传统概念,结合了黄金和不透明珐琅来制作珠宝。
珐琅的工艺特点
珐琅的工艺有一个特点,也是其难点,即珐琅所采用的材质(金属以及填充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热膨胀度:当金属和填充物的热膨胀度有太大的差异时,通常会导致开裂或填充物表层的剥落,这时就需要重新调和制造。技艺精湛纯熟的珐琅工匠通常会反复试验、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有时候,一种倒工序工艺会被使用,即在金属胎板的两面都盖上同样厚度的珐琅,以防止因金属和珐琅受热后不同的伸缩比所引起的胎体卷曲和变形。这种工艺使着色珐琅有可能使用很薄的金属胎板,被称为“双面珐琅”[14]。
珐琅制作过程中,矿物研磨混合后加水,形成液态物,在填充到金属表面以后需要干燥,产品这时会被放置到温度适当的炉或窑里。几分钟后液态物开始流动,并呈现出玻璃状的表面,这时就需从炉中取出并冷却。在冷却期间,珐琅可能会收缩或出现裂痕,这时需要反复填补,或敲掉重新烧制。
最后经过磨砂和抛光,珐琅制品便制作完成。这个抛光的工序通常由手工完成,或通过重新放回炉中恢复玻璃光泽。相比而言,手工抛光更加容易操控,更能制造出表面光滑的珐琅制品。
珐琅的历史
在古埃及文明早期第一王朝开始之前,古埃及人已经开始使用釉彩来装饰陶瓷,或制作釉彩合成物。这些釉彩的原理与珐琅类似,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珐琅。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珐琅确切的发源地,但是珐琅工艺自产生以来就一直被运用于装饰各种艺术品。珐琅玻璃质感的明亮色彩大受青睐,其主要用途是替代彩色宝石。由上文提到的地中海塞浦路斯岛出土的文物可看出,掐丝珐琅工艺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3世纪,这是到目前为止出土文物中最早出现珐琅工艺的记录。珐琅工艺的影响贯穿了整个珠宝的发展历史。
6世纪左右,拜占庭宫廷工坊制作的黄金掐丝珠宝第一次达到了艺术的巅峰。拜占庭时期,珐琅工艺在东罗马帝国极为流行,也传播到了大部分凯尔特地区。这项在当时已经存在了2 000多年的工艺,随着中世纪前期人们往欧洲的迁移,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君士坦丁堡的珠宝商在6—12世纪发扬光大了珐琅工艺,他们使用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颜色制作了极具表现力的人物微绘画珐琅。西方的工匠们,特别是在公元936—1002年之间的奥托王朝 [15] 时期,为突破这些过往成就而努力,但不幸的是,那个时期鲜有珐琅作品流传下来。
经济强大的背景下,内填珐琅在12世纪通过珐琅学校的兴起,在和诺-莫桑 [16] 和利摩日[17]地区等地发展到了顶峰,这些学校培养了许多珐琅绘制大师。在这个时期,珐琅底板改成使用铜或铜锌合金来取代之前的金属。15世纪末的利摩日,风潮则完全转向采用微绘工艺,此工艺成为日后该区的驰名技术。
不透明、彩色珐琅工艺也随着欧洲文艺复兴慢慢兴起,并且在随后两个世纪成为潮流;到了18世纪,除了微绘画珐琅之外,其他种类的珐琅工艺几乎全都消失了;直到19世纪中期,随着人们对古典复兴风格(古埃及、古希腊、文艺复兴等时期)的喜爱,各种珐琅工艺开始回归;19世纪末,随着新艺术风格的兴起,珐琅工艺再次达到巅峰,涌现出了一批像荷内·拉力克 [18] 和乔治·富凯 [19] 这样将珐琅运用得出神入化、“星光熠熠”的珠宝巨匠。
工艺传承之“微砌马赛克”
微砌马赛克工艺跟微绘珐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来源自镶嵌画——将小块彩色材料嵌在灰泥或灰浆中拼成的图案。早在公元前30世纪,苏美尔人就已经用它来装饰建筑表面了。希腊化时期,希腊人用的材料是卵石,而罗马人使用被称为“嵌片”(tesserae)的小块大理石,将此工艺改良,使之能够用来复制绘画。
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珠宝巨匠卡斯特拉尼家族[20]的微砌马赛克工艺(micromosaics)也使这一工艺得到了复兴,“上帝之羊”微砌马赛克胸针(图2-11)是其家族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创作灵感来自圣科斯马斯和圣达米安教堂穹顶的马赛克画面。而在另一枚希腊语铭文微砌马赛克胸针(图2-12)中,卡斯特拉尼把希腊语“好极了”嵌入黄金胸针里,文字和葡萄蔓藤是用黄金细丝勾勒出来的。
图2-11 卡斯特拉尼,“上帝之羊”微砌马赛克胸针,约1860年
图2-12 卡斯特拉尼,希腊语铭文微砌马赛克胸针,约1860年
然而与古老的微砌马赛克做法不同的是,卡斯特拉尼的马赛克工艺使用的嵌片材料并不是硬石细条,而是微细的染色玻璃条。用于制作嵌片的玻璃是将沙子、碳酸钠或碳酸钾以及石灰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制成的,金属氧化物决定了成品的颜色。变硬后的玻璃片被画上线,切割成接近立方体的嵌片。要制作金色马赛克镶嵌画的嵌片,就需先把金叶放在一片玻璃上,再将液态的玻璃涂在金叶上面,加温使两层玻璃黏合,这就能有效地把金叶嵌在玻璃中(图9-46)。
这样的工艺需要非常细致的分色,然后用火将它们熔化粘在底板上。毋庸置疑,跟珐琅工艺类似的技巧在这里也有用到,通过提升温度使玻璃熔到黏化的程度,然后使其固化而不损伤完成后的表面。
工艺传承之“黄金工艺”:锤冲凸纹和雕镂
这是两种正好反向的工艺,但都是用敲花冲头在金属片上敲出半立体浮雕的图案。立体作品通常从背面和正面同时完成:从背面加工的技法称为“锤冲凸纹”;从正面加工的技法称为“雕镂”。这两种工艺是利用可塑性金属,包括铜、金、银或锡等,逐渐锤击,形成设计的图案和形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损失任何金属,因为它是局部拉伸且表面保持连续。整个过程相对缓慢,但在一个基本厚度相同的金属板连续面上,却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艺术处理。
具体来描述的话,“锤冲凸纹”是一种金属加工的技术,将有延展性的金属进行装饰或塑造,锤击金属的反面,来创作一个特别设计的浅浮雕。制作过程中,将金属片翻转,并以填充物(在公元前14世纪埃及阿玛纳时期 [21],使用的填充物是树脂和泥;公元前4世纪,希腊人使用蜂蜡;而现在最常使用的是松胶或沥青)垫着,然后在背面以圆头工具锤出花纹。整个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勾线、敲块面和敲质感,这三个步骤在各个时代的做法大致相同。“勾线”是以细的敲花冲头,在作品正面敲出图案轮廓;“敲块面”是以较大与较圆的敲花冲头,在作品背面敲出体积感;“敲质感”则是在作品的表面或背面创造肌理质感,锤平的冲头最后被拿来修整作品正面。金器完成后其正面便出现浮凸图案,有时还会在其正面加上雕镂,使纹饰看起来更加精细。有时中空的器物则是由两片锤冲成型的金属片焊合而成。
“雕镂”是以冲头的镂刻工具在金属片正面加工,刻出凹陷的花纹,从背面看纹样往往呈现浮凸状。冲头末端略圆,会使金属片变形就位而不裂开,冲头的材料有金属、骨、木和石头,工作时用锤子敲打冲头。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镂痕看上去像一连串重叠的短线、圆点、半月形与圆圈等。由于冲头的作用只是将金属向两边挤压而非刮去,因此雕镂后的线条就像是雪地里犁过的轨迹一般,两边起棱。若是末端装上图模的冲头,在金银片表面反复扣打,除了能制造亚光效果,还能刻出大型图案,这种工艺有时候也称为“錾刻”。
上述这两种黄金工艺在古代运用的一个极好例子是,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的木乃伊面具上,青金石和其他宝石分别镶嵌在雕镂区域,面具主体部分的单片黄金上用的则是“锤冲凸纹”工艺(图2-1)。
另外,还有一件已知使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纽约湾上伫立的自由女神像。这座雕像内部为钢铁结构,以铜为外皮,这些铜在锤击的过程中使用的就是“锤冲凸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