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
Teaching benefi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alike.
“教学相长”,语出西汉戴圣所编《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9
东汉郑玄对此的解读是:“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自反,求诸己也;自强,修业不敢倦。”“学学半”即“言学人乃益己之学半。”10唐代孔颖达疏曰:“若不学之时,诸事荡然,不知己身何长何短;若学则知己之所短,有不足之处也。”“凡人皆欲向前相进,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向身而求诸己之困,故反学矣。”“凡人多有解怠,既知困弊,然后能自强,学其身,不复解怠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善。”11明代王阳明(即王守仁)在《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中指出:“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12
“教学相长”中的“教(jiāo)”与“学”是两种活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教(jiào)学”。长:长进、推进、促进。“教学相长”的意思是: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兑命》曰:“学学半。”第一个“学”字音xiào,是教的意思。后面的“学”是学习的意思。即教和学各占一半,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
“教学相长”有两层意思:一是教与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认识。不学不知自己的不足,不教不知自己的困弊,只有在学习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知不足,进而反求诸己,自强修业。二是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在这层意思中,更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自身的不足,虚心向学生学习,不断完善,弥补不足,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孔子和他的学生子夏一起谈论诗,孔子说“绘事后素”,子夏问:“礼后乎?”孔子答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3(《论语·八佾》)孔子回答子夏对诗句的疑问,子夏由此联想到礼是居于美质之后,孔子因此也受到启发,夸赞子夏从此可以和他谈论《诗》了。同样,孔子和学生子贡谈论学习问题,子贡举一反三,孔子大加称赞:“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4(《论语·学而》)孔子的这种与学生探讨学问、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是对教学相长的最好诠释。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15师生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无贵无贱,无长无少”16,这是对“教学相长”的进一步理解。
(厦门大学 庞瑶、张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