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性风险指数趋势
在1981年1月1日至1999年4月8日,斐济系统性风险指数没有数据。在1999年4月9日至2000年8月29日,斐济处于系统性风险指数上行的阶段。此后至今,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均处于一个震荡的阶段,主要在20至40的范围波动。
从频率分区间分布来看,在1999年之后斐济系统性风险指数整体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但在一定区间内存在一定的波动。其系统性风险指数在2002年3月27日达到最高点36.52,并在2008年10月27日达到历史最低点12.75。从小于50的指数分布年份来看,由于外资控制了斐经济命脉。国内市场商业网点主要控制在两家澳跨国公司手中。银行、保险、海运、电信、汽油供应等亦为外资所控制。其系统性风险指数在1999年至2018年期间始终处于50线以下,表明其系统性风险长期居高不下,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
在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其国家旅游业以及制糖业的迅速发展,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在2000年发生大幅上涨,并在2002年3月27日达到历史最高点36.52。同时,由于斐济在2000年发生政变,其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同时其国家支柱产业制糖业和旅游业也受到巨大影响,其系统性风险指数在2002—2004年发生大幅下降,从2002年3月27日的36.52下降至2004年2月16日的18.15,之后随着国内外环境的稳定,其系统性风险指数有一个小幅的上升,但是由于美国自2005年1月起取消从斐进口纺织品配额,斐服装加工业大幅滑坡,并且在2006年12月4日下午,斐济军队开始对斐济警察解除武装。2006年12月5日下午,实行政权更替。国家暂时由过渡政府、内阁和暂任总统管理。2006年12月6日,过渡政府总理约拿·塞尼兰加卡利宣誓就职。之后英联邦部长级行动小组于2006年12月8日在伦敦就斐济局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暂停斐济的英联邦成员资格。受到上述一系列国际事件的影响,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在2006年之后再次出现下降的趋势。
在此之后,由于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进而引发了国际金融危机,斐济又是一个外资占比非常高的国家,其银行、保险、海运、电信、汽油供应以及旅游业等,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2006—2009年这段时间内,斐济系统性风险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并从2006年10月24日的30.84下降至2008年10月27日的历史最低点12.75,并且在之后的2008—2009年,其系统性风险指数始终在15—20的范围内波动。
在度过了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环境的逐渐稳定,以及受到国际上对斐济的援助等的影响,尤其是在21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对斐济的援助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渐稳定和发展,斐济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此在2009—2012年,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有上升的趋势,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此之后,在英联邦国家“去英国化”浪潮的影响下,斐济民族主义高涨,“去英国化”导致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并在2015年3月11日下降至近几年的最低点21.37的水平。但在近几年来,随着其国民经济的复苏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再次出现回升的迹象,并逐步稳定在25—30左右的水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预计由于英国脱欧问题以及各种国际问题的影响,斐济的系统性风险指数将会再次出现小幅的波动,并出现略微下降的趋势(参见图2-33)。
图2-33 斐济系统性风险指数趋势
资料来源:北京睿信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风险管理平台:www.sunris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