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微观层面:数据、技术与业务融合需要更深入
数据、技术与业务作为国家发展和治理的基础和底层,直接影响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融合发展。在微观和直接的层面,数据、技术与业务的相互配合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自进入数智时代以来,数据的巨量化和复杂化使得技术的运用与业务的完成出现了脱节问题,国家还需要从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来进一步促进数据、技术与业务的融合。
2.3.1 对标标准化建设
顶层设计是统领事物发展的方向性要求,而对于数据、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建设便是促进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数据、技术与业务经常出现“几张皮”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存在多套话语体系,数据、技术与业务都有自己专属的领域语言,但与其他领域无法实现有效对话。因此,标准化建设首先面向的就是破除多套话语体系的现状,使得数据、技术与业务能够在同一频道对话,从而实现有效交流和沟通。
进行标准化建设,要遵循服务应用原则,使得标准面向最终的结果和应用,明确各领域的共同目标,以共同目标为基础来扩展各自的标准话语体系;要从总体出发,以解决基础性问题和框架性问题为出发点,建立标准并且明确这些标准的作用和标准之间的关系;要以业务为支撑来确保监理验收、评估方法和运行保障的标准和规范,将标准构建在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的基础之上。
数据是业务之间交流的主要载体。在任何业务领域中,数据都是稳定的,而业务都是多变的。在信息交换和业务理解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确定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支持按照商定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交换。技术也需要明确的标准体系,其中包括物联感知、网络通信、计算与存储、领域知识模型、数据融合、服务融合、业务流程协调、公共应用支撑平台、公共运营中心9个子标准。
同图2-9呈现的一样,对数据、技术与业务的标准化建设实现彼此之间有意义的传递,可以提高数据和技术的对话水平、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图2-9 对标标准化建设
2.3.2 精准应用,寻求一致性导向
数据、技术与业务的深入融合还需要深化一致性导向,使得3个领域能够具备共同的目标指引和发展程度。数据、技术与业务在实际应用中总会存在各自的目标导向和利益诉求,但正是这样的区隔影响了三者的优势互补,削弱了最终的应用效果,因此要实现数据、技术与业务的深入融合,还需要促进一致性的建设。
对于标准的建设和编制需要与国家和国际标准接轨,需要与大背景统一、协调。而且标准化建设需要紧密结合有关数字和网络的政策,结合国家和国际数字化标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据、技术与业务各自的实际发展程度并不一致,尤其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层出不穷。数据也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大爆炸,大数据、云计算等使得万事万物得以数字化和在线化,数字空间和数字外场的形成使得个人、组织、国家和世界都因数字而被连接。但实际的业务经营却因为改革成本过高、组织人员的惯性等并未及时实现业务的转型,导致数据和技术难以被精准地运用于业务。我们需要逐步提升业务发展层次,保持数据、技术与业务发展的一致性。三者的实际配合过程中也存在目标偏差的现象:数据由于来源和承载信息的缘故,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部门或者特定领域的痕迹,更多地面向本部门或本领域的事物,甚至缺少共享和公平;技术更多地寻求创新和应用,实现技术自身的突破和发展,更具有工具理性取向;业务同样具有边界,业务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的分解动作。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更高层次的一致性取向,将数据、技术与业务统合起来,面向统一的综合目标。
由图2-10可以看到,只有逐步实现数据、技术与业务之间的标准一致、发展层次一致和发展目标一致,提升融合的深度,才能赋予三者融合更多的现实意义。
图2-10 一致性导向的逻辑
2.3.3 环境变化需要适应性转变
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下,技术高速发展、社会高速运行,国家政策的频繁出台预示着时代的瞬息万变。环境和背景不会永恒不变,持续的变化才是常态。对于环境的变化,各领域都需要及时地做出转变,变被动为主动,提前识别变化方向,掌握变化规律。
国家和国际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化建设需要随着数智化技术和相关国家国际标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以顺应更大范围的变化,同时扩大自身的适用范围。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各领域都需要及时地做出反应,技术对于环境变化的灵敏度高,很多时候是技术引领着社会的发展,但也不乏技术是在社会变化和出现新情况之后才出现的情况。数据是对环境变化的写照,不同的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数据,以表现不同社会的特征。
而数据背后的获取技术和利用技术是直接面向环境的变化的。当环境出现大规模变化、涌现出大量数据时,低级的获取技术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技术必须回应环境的变化,以实现自身的升级和跨越。业务的结果直接反作用于环境,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政府组织,其业务都既受环境的影响,又作用于环境。
数据、技术与业务既需要回应环境的变化,面向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又需要各领域之间实现适应——当某个领域出现新发展和新趋势时,其他领域应当及时做出回应来保持三者之间动态的平衡。
灵活和多样的转变是应对变化莫测的环境的需要。数据、技术与业务是个体更是整体,需要实现各自的适应,也需要实现面向大环境变化的适应(见图2-11)。
图2-11 适应性转变的逻辑
【本章小结】
(1)不同时代面临着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时代难题,如今,本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个层面介绍我国面临的具体的时代命题。
(2)在宏观层面,作为我国发展和治理的大环境和大场景,政府、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需要更充分,最终实现多领域供需匹配、要素联通和资源自由流动的理想状态。
(3)在中观层面,城乡、区域与产业作为我国发展和治理的切实载体,其融合发展还需要更均衡。
(4)在微观层面,数据、技术与业务作为我国发展和治理的基础底层,其融合发展需要更深入。
(5)将视野不断微缩,每个层面对其面临的时代命题都需要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