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智慧建筑定义和分类
1.2.1 智慧建筑的行业定义
目前行业内对智慧建筑(Smart Building)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不过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对建筑的基本要求,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曾经在诗中描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建筑最基本的要求还是首先满足人们的居住功能,然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再附加美观、舒适、耐用、方便等考量因素。现代的智慧建筑也如此,只不过它的智慧化更体现在每个功能的细微之处。虽然难以一概而论,不过智慧建筑的要点还是有迹可循的。
2017 年,阿里巴巴集团在《阿里巴巴智慧建筑白皮书(2017)》中首次提到智慧建筑的概念,认为:“智慧建筑应该是自学习、会思考,可以与人自然地沟通和交互,具有对各种场景的自适应能力,并且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可以在更高的结构层次上实现高度互联。”不过阿里巴巴在从大数据和平台模式等角度研究智慧建筑,阐述了阿里眼中智慧建筑的概念和系统构架之后,对具体的实现并没有说明。
2019 年,西门子在《西门子智慧建筑:追求完美自然(2019)》[Siemens Smart Building:Strive for The Perfect Nature(2019)]一书中提出:智慧建筑能通过不断互动学习和持续适应,为利益相关体的体验和成功做出积极贡献。
从“智能”到“智慧”,代表了从底层技术、应用上升到了产品理念、思维工作模式的逻辑维度层级的巨大变化。正因如此,这也充分体现了“智慧建筑”定义的难度。
首先,对于“智慧”本身的定义比较宽泛和抽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在这里应理解是“聪明才智”;梵语中“般若”是智慧的意译,指的是“超越世俗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也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等含义。
其次,建筑的“智慧”能力是不断发展的,将随着技术和理念的发展不断进化。所以“智慧建筑”的定义不能过于具体、落地,否则可能会导致定义适用的寿命太短;但也不能过于抽象、宽泛,这样难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最后,对于“智慧”的期待产出或贡献,其中很多是相互制约和彼此矛盾的。例如,众多对于“智慧产业”的研究中都会涉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理念,但其实这两个理念是相互制约的,过度的“以人为本”必然影响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达成。所以,任何的单独考量都不是“智慧”的表现,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平衡,在一定条件和制约下形成最优解。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智慧建筑的形式无论如何变化,终要回归到“为人服务”的主要宗旨。智慧是一种技术手段,并不是目的,智慧是为了让建筑的使用更便捷、服务更人性化、管理更高效,从而让人不再去适应建筑,而是让建筑去适应人们的活动。
基于建筑的感知要适应人的活动和人对一系列相关建筑管理活动的认知,在此提出智慧建筑的顶层设计概念:建筑需要具备自我认知功能,以楼宇运营管理为核心,以客户体验为驱动,以人工智能、专家业务知识为大脑,以建筑内的人、设备、环境等要素为数据,建立起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将建筑数据汇聚到统一的社交网络,并通过机器自我学习以及自我进化形成数据智能,服务于建筑使用者的开放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