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局部战争实践凸显体系制胜新趋势
3.1.1 海湾战争——空中战场主导下的空地一体战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恢复科威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发起了海湾战争,在这场冷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技术武器投入实战,在空中和电磁控制方面显示出压倒性优势。这是一场以空中战争为主导、空地一体的军事行动。战争首先从空中拉开序幕,美军称之为空中战局。通常的空袭模式是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机首先打开通道,F-117A、F-111、A-6、A-10、AV-8B、F-15E和B-52等战机首先攻击指定目标,而F-14、F-15C、F-16和F/A-18飞机承担掩护任务。整个空袭持续了38天,共出动各型飞机近10万架次,日出动量达2000~3000架次。在连续不间断空袭之后,地面战打了100小时。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地一体联合行动下,很快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消灭了伊拉克驻科威特部队。1991年2月15日,伊拉克宣布愿意接受安全理事会决议,并有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多国部队最终达成了战争目的。战争导致伊拉克军队伤亡约10万人(含2万人死亡),被俘虏8.6万人,324架飞机、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车、2917门火炮和143艘船只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00亿美元。多国部队伤亡4232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战伤458人,非战斗死亡138人、2978人非战斗受伤,美军损失飞机56架(多国部队共68架)、坦克35辆、舰艇2艘,空袭还造成2500~3500名平民死亡、9000座房屋被毁。海湾战争双方投入力量及伤亡损失情况对比如表3-1所示。
表3-1 海湾战争双方投入力量及伤亡损失情况对比
海湾战争是世界冷战模式结束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作战。这是世界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加剧的结果,对建立国际新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海湾战争是高技术武器装备主导的体系聚优的发端,为之后战争形态的演变奠定了基础。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战争行动体现了以下特征。
作战指挥实现一体化、自动化和扁平化。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由34个国家组成,并运用了许多武器。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战斗模式,军事形势复杂多变,信息量大,作战指挥难度大。C4ISR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形成一体化作战指挥体系,可以有效整合多国军事力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多国部队综合实力。C4ISR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它可以根据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随时进行战略调整,并通过高度发达的网络系统进行指挥。作战指挥系统已经发展到扁平化,减少了部分指挥层级,扩大了指挥范围,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环节,使信息流得以优化,提高了指挥系统的整体效能。
空天力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海湾战争开始,开启了以空军为主体打胜战争的时代。在空袭中,由于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空袭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平民伤亡实现了最少化。美军最初的目标是夺取制空权并摧毁指挥机构,先派出“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编组,摧毁伊拉克预警雷达及相关设施;紧接着派出10架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一番精确打击后,伊拉克的防空导弹体系失去作用。第一天美军就出动了1000余批次作战飞机,伊军遭到如蜂群一样的美军军机压制,这种高强度的轰炸持续至战争结束,美空军以地毯式的轰炸方式摧毁了伊军地面部队,伊军平均每天至少失去1个装甲营。在战争全过程中,美军动用部署在太空的50多颗各种军用和商用卫星,构成战略侦察网,为多国部队行动提供了70%的战略和空袭情报信息。
海上行动紧密配合了正面战场。美军双航母战斗群首先开向红海,紧接着另一支双航母战斗群也前往红海增援。伊拉克无力阻止来自海上的强大火力,大部分苏制米格战机尚未升空就遭到毁灭性打击,装甲坦克部队迅速瘫痪在沙漠之中。海上的封锁使伊拉克雪上加霜,石油出口被完全中断,7500艘进出海湾地区的商船被拦截,所有外部支援都无法抵达伊拉克境内。与航母战斗群同步展开的是美国海军的运输力量,共有超过60艘补给船及综合补给舰和前置部署舰向波斯湾源源不断地运输大量人员物资。从1990年8月开战前到1991年1月17日开战的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仅美国海军就向中东地区运送了超过600000吨弹药和补给物资,充足的物资弹药保障也是其快速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战空间广阔,作战方法机动灵活。海湾战争呈现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的特点。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让伊军被地面部队和空军包围。通过空军的投射和地面部队的高速推进,在敌后形成正向战线,直接攻击敌方主力。这种以快速机动为重点的方法,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行动,并加快了战争进程。过去的战争还分为前方和后方,而在海湾战争中,前方和后方都是连成一体的。同时,高技术武器的运用使得战争向着全天候、全时空的方向延伸,形成了陆海空天电五维战争,尤其是电磁空间和太空的争夺,打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陆海空三维战争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