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育我成长,我陪您到老: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上行亲子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但是又怕孤独』

1 人人都可能孤独,人人都怕孤独

《有你才幸福》是2013年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播出的一部情感剧,该剧讲述了57岁的“老北京”祺瑞年遭遇的老房拆迁、老伴去世、子女财产分割等一系列生活和情感危机,剧中涉及拆迁补偿、黄昏恋、房产争夺、啃老、空巢等现实问题。

据媒体报道,主演李雪健老师在央视首播见面会上说,他在看剧本时笑出了声、哭出了泪。他说自己有段时间不拍戏了,接下这部戏就是想替中老年朋友说一说心里话,他说:“我们不愿给儿女和社会添麻烦,但是又怕孤独……我就想演这么个人物,替大家说出心声,告诉年轻人我们需要你们的关怀和包容。”

人人都可能孤独

类似李雪健老师所说的话,我也多次听中老年人说过。

然而,敢于说出自己孤独的人远少于感到孤独的人,因为更多人不愿说、不好意思说。其实不必害羞,孤独是很多人都会面对的问题,不仅中老年人,青年人乃至孩童也会感受到孤独,也都怕孤独。而直面孤独、理解孤独有助于减少孤独带来的痛苦。

沈叔叔六十岁了,不久前他对孤独有了新体会。他的女儿女婿在外地,今年女儿刚生了二胎,没找到合适的保姆,公婆一时也来不了,于是女儿向爸妈求援。老两口清楚女儿女婿的房子不大,两人都过去住着不方便,所以沈叔叔老伴儿去那边帮着照顾孩子,沈叔叔不去。

女儿女婿曾劝说让他也一起过去,说住不开没关系,虽然不能再买一套房,但可以再租一套。沈叔叔说花钱租房像是把钱白白扔掉,况且他们那边房租那么贵,太不值得。沈叔叔觉得自己做家务、做饭都不错,独自在家过几个月应该没问题。

于是,沈叔叔开始了独居生活。沈叔叔一直保持正常作息习惯,仍旧按时去参加老年大学的课程活动。老伴儿也经常跟他视频聊天,了解他的起居、督促他注意身体,给他看大外孙、小外孙女的照片和视频。

虽然看起来沈叔叔过得不错,但冷暖自知。

一个月后,他在与老年大学的同学讨论时说:“孤独就是上厕所没纸了,也没人送。”

他说:“孤独是出门前家里什么样,回来时还是什么样;掉在地上的东西,如果自己不去捡,它会一直在那儿。”

他说:“孤独是晚上睡觉前一定要把急救药盒和保温杯放在床头。”

沈叔叔原本只想半俏皮半文艺地诉诉苦,发泄一下压抑的情绪,没承想他的话引出了其他同学心中更深的孤独体验。

一位女同学说:“孤独还是少吃一顿没人介意,忘记吃药没人生气。”

她又说:“孤独是想起过往愉快的生活片段,情不自禁地微笑,但上翘的嘴角还没到位,笑容就变酸了。”

她还说:“孤独是手机来电再也不会显示那个名字。孤独是做家务需要帮助时习惯性地叫那个名字,但刚叫出口就会停下,即便叫了全名也不会有人回应。”

她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伴儿,说着说着就哭了,几位同学忍着眼泪去安慰她。

沈叔叔想了很多。

就在这天晚上,他跟老伴儿、女儿、女婿说了自己这一个月的感受,说现在自己愿意过去租个小房子住,现在他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孤独之于心理,就像饥饿之于身体

孤独为什么可怕?因为它带来了痛苦。

孤独之于心理,就像饥饿之于身体。

人都得吃饭,不吃饭会饿,饿久了肠胃会萎缩,身体会消瘦,直至能量耗尽。中老年人大都有长时间饥饿的记忆,那是一种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人的心理也要“吃饭”,这“饭”就是社交、情感等活动。当人孤独时,心理就处于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饥饿”状态,这种状态也痛苦。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西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称作“被试”,这个实验的被试大多是志愿参与的大学生,他们的任务是躺在一张床上,除了吃喝拉撒之外的时间都躺着,什么都不干。他们被要求坚持尽量长时间,每待一天可以获得相应的不菲的报酬,如果忍受不了,他们可以随时退出实验。

听起来这个实验没有多难,被试们似乎应该多待几天、多挣点钱,然而,多数被试在二十四到三十六小时内退出,没有人能坚持三天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实验给被试安排了一个极端孤独的环境。

被试要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能够感觉到昏暗的漫射光,但看不到任何形状或图形。床上方的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沉闷的声音,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声音。被试手臂要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

总之,来自外界的刺激几乎都被屏蔽,被试的视觉、听觉、触觉如同被部分地“剥夺”,所以这个实验被叫作“感觉剥夺实验”。

这些大学生起初蒙头大睡,后来用思考问题来打发时间,但很快就厌倦了,他们难以入睡,越来越不耐烦,开始急切地寻找刺激,他们唱歌、吹口哨、自言自语。

在实验室连续待二三十小时后,许多被试会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他们出现错觉,甚至幻觉。有的被试毫无来由地担心自己会失明,还有人坚信自己已经被实验者弃之不顾了。有一位被试早早地叫停了实验,因为儿时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像潮水一样涌进他的脑子里,让他不堪忍受。

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在很多心理学教材中都被提及。心理学科普读物《孤独:回归自我》里有对这个实验通俗的分析,同时提供了更多有关孤独的故事。

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美国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男主角是一名监狱中的犯人,一次,他的正当做法触怒了邪恶的典狱长,他被罚连续若干天单独关在一间狭窄、阴暗的牢房,禁止所有走出牢房的活动。典狱长觉得这一定会摧毁男主角的意志……

心理的“饿”是如此痛苦,以至于极端的孤独可以作为最严厉的惩罚手段。

除了“饿”,孤独的痛苦还在于“憋”。生理的“憋”是无法排泄;心理的“憋”是无法表达、没人反馈,人没有“存在感”。

有本书叫《失语者》,讲述的是南非男孩马丁的特殊经历。马丁在十二岁那年患病,肌肉萎缩、智力下降,直至失去意识,变成“植物人”。然而四年后,他的头脑居然苏醒过来,他能听、能看,拥有所有的感觉,但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没人注意他,因为他仍旧没有语言能力和身体主动动作的能力,他的灵魂被困在一具无用的躯体里。九年后他才能够与人沟通。他在这本自传里详述了自己的种种痛苦经历。

当然,多数人的孤独都没这么极端,多数人承受的是孤独的软磨。

获得陪伴可以减少孤独

怎样应对孤独?最基本的方法是获得陪伴,以满足社交需求、情感需求等基本需求。

只要有人陪伴和关心,人心里就有一面球形保护罩来抵抗孤独的侵袭,让人确信自己属于一个真实温暖的世界。

每个人都需要陪伴,而且陪伴从来都是相互的,当我陪伴你时,你也在陪伴我。但本章主要讨论中老年人怎样获得更多陪伴,因为中老年人面临的孤独的挑战更大。

中老年人的陪伴主要来自配偶、子女、亲友和自己。本章第2节、第3节将分别讨论如何获得更多来自子女和自己的陪伴。

中老年人的陪伴也来自社会。社会各方面正在提供越来越多的相关资源。

2 说出感受,两代人相互“靠近”

小叶与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小叶、她爸妈和她公婆三家都在一个城市,小叶家跟爸妈家比较近,离公婆家稍远一些。所以小叶请爸妈白天来家里照顾孩子,晚上交接班的时候自己和爸妈还能见见面,小叶觉得这也能让他们有点儿事干,少些孤单。

妈妈不满意,女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绝大多数中老年人都期待子女和孙辈的陪伴,这最能带来欢乐、慰藉和希望。然而有时中老年人对晚辈的陪伴并不满意,对陪伴的“获得感”不强。小叶没少为这事发愁。

多数时候小叶爸爸负责接送外孙上下学,外孙正是对事物又好奇又似懂非懂的年龄,上下学路上和姥爷天南海北地聊,小叶爸爸乐此不疲。有时候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小叶爸爸就上网查,他说他现在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全都来自外孙。

小叶妈妈通常负责做午饭和管外孙午睡,但小叶妈妈并不喜欢这项任务。小叶妈妈常抱怨外孙不听话、不懂事,而且嘴太刁、挑食。外孙也不乐意姥姥总管他。

小叶爸爸喜欢看电视,小叶妈妈觉得乱,很少一起看;如果外孙在,家里就更吵闹了。小叶妈妈觉得家里没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孤零零又无处可待。

小叶妈妈喜欢做十字绣,小叶逢节日和妈妈生日常会给她买,小叶妈妈每次都表情平淡地收下。

小叶和丈夫工作都很忙,每天晚上回到家跟爸妈交接时,他们经常顾不上和爸妈多说几句话就又立即各忙各的去了,有时候连爸妈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小叶和丈夫每年都很努力地做规划,把两人的年假凑在一起,趁孩子假期时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他们觉得每年小家庭的旅游是他们繁忙工作的“奔头”之一。

每次旅游回来之后的几天里,小叶妈妈总会找到一个机会训斥小叶一顿,说小叶和小叶丈夫一点儿都不关心她,这个闺女算是白养了。小叶有时委屈得直掉眼泪。小叶问妈妈:“你究竟希望我怎么做?”小叶妈妈不肯说。

小叶爸爸会偷偷安慰小叶,让小叶别往心里去,说:“你妈就那样,过一阵儿就好了。”

小叶想不明白:都在一个环境里生活,自己都是一样地陪伴,为什么爸爸就能乐乐呵呵,妈妈却总说自己不关心她呢?

陪伴获得感不强的五种情况

在以下情况中,中老年人会觉得子女对他们的关心不够,对陪伴的获得感不强。

第一种情况,子女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满足中老年人的最基本需求。例如,子女不赡养父母,或者子女对父母的态度恶劣等。小叶家不存在这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子女没有感受到中老年人的陪伴需求,所以没有提供相应的陪伴。例如,小叶妈妈可能希望和女儿一起旅游,但女儿没有发现妈妈的这个需求。

第三种情况,子女提供了陪伴,但与中老年人的陪伴需求有差别。例如,小叶觉得让父母照顾外孙会让他们减少孤单,小叶爸爸满足于这种生活,但小叶妈妈又生出很多抱怨,这减弱了小叶妈妈对陪伴的获得感。

第四种情况,子女提供了陪伴,满足了中老年人的某些需求,但中老年人感受不到。例如,小叶经常根据妈妈的兴趣喜好送她十字绣等礼物,但小叶妈妈已经习以为常,不能从中体会女儿的用心,不会因此而增强获得感。

第五种情况,中老年人的陪伴需求不仅仅针对子女,子女的陪伴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中老年人的全部需求。

问题摆出来了,怎样解决呢?

第一种情况,更需要从道德、法律层面解决。

第五种情况,将在本章第3节中讨论。

本节要讨论的是第二、三、四种情况,它们的共同症结是:子女提供的陪伴与中老年人的需求两者之间不够契合。

这是两代人共同的问题,所以需要两代人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当然,要付出更多努力、需要“多走几步”的是年轻一代。

年轻人接纳父母“无力”的一面

年轻人要逐渐了解真实的父母,接纳父母“无力”的一面。

小叶以前常跟妈妈说,别整天老皱着眉头,别老冲她爸唠叨。小叶觉得她爸够好的了,哪有那么多可埋怨的。可她妈妈不仅听不进去还很生气,有一次发完脾气居然哭了。看到母亲流泪的样子,小叶感到莫名的不安,从此不敢再提这个话题。

当父母忍不住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表现出软弱无力的一面,有时会“吓”到年轻人。因为在年轻人的心目中,父母一直是坚强的、成熟的,即便不是坚实的磐石、强壮的大树,至少也能轻松做到自力更生、悠然自得。

有些中老年人自己也这样想,他们习惯报喜不报忧,遇到困难就硬撑着,撑到实在撑不住了,才把困难告诉子女。越是硬撑,到撑不住时越容易爆发,就像小叶妈妈突然哭起来。

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婴儿的心灵比喻成一枚光滑圆润的鹅卵石,那么人到中老年,这块心灵石头上可能已经布满了细小的碎纹,甚至有的边角还有缺损,深处有裂痕。因为没有人能够在纯粹的顺境中毫无压力地度过一生,谁都经受过恐惧、焦虑和强烈的内心冲突。有些裂痕是自己能够感受到的,有些则压在内心深处,它们只有在被某些触碰提醒时才会模糊地出现在记忆中或梦境里。而自然衰老和其他生活苦恼,又给这枚旧鹅卵石增加了或轻或重的压力。

有些中老年人发现了自己和同龄人所处的困境,他们有勇气向年轻人表达。戴伯伯是我尊敬的一位长辈,他曾对我说:“人老了,看着受尊敬,其实没资格说心里话。孩子,咱们都记着,什么年龄的人都是人,而且我们现在比以前弱,我们现在比以前更需要你们的关心。”

如果小叶能够接纳母亲也有软弱无力的一面,她就不会过于惊讶,可以让自己处于帮助、倾听的角色。而小叶妈妈也可以选择及早表达自己的困难。

年轻人克服困难,对父母增加关注、增加陪伴

年轻人希望多陪伴父母,但经常遇到各种困难。有些困难的确难以解决,子女和父母只能相互理解,而有些困难或许可以克服。

有些年轻人在外地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在父母身边陪伴。好在现在信息技术发达,很多年轻人教会父母用微信等方式视频聊天。现在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异地互动比任何时候都更方便。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去子女身边租房团聚会有更好的效果。

有些年轻人缺少关注中老年人的精力。如果家里有小孩子,年轻父母工作之余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忙孩子的吃、喝、穿、用,上学送、放学接,晚上辅导功课,周末还得上辅导班……一天一天,一周一周,围着孩子就过完了。

其实如果年轻人能够想通关心父母和照顾孩子并非“零和博弈”,不是这边花了心思、那边就少了关心,而是可以合二为一的,这一点或许就容易解决了。

一方面,年轻人关心父母是对孩子的行为示范。说得“功利”一点:年轻人尊重中老年父母,幼年子女就会尊重年轻的父母;年轻人对父母多一些耐心,就会在自己中老年时多收获一些来自子女的理解。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缺少父爱和母爱,但也要知道孩子同样需要祖辈的爱,因为祖辈代表传统、代表家族,祖辈能给孩子带去深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同时,祖辈的传统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恰恰是今天的孩子们特别需要的。

有些年轻人存在心结,与中老年父母的交流不顺畅。小叶说,她跟父母说话的感觉像是在淤泥中走路,黏糊糊的,鞋上带着厚厚的泥,每一步都很沉重。她觉得跟父母说话累,尤其跟她妈妈说话比上班还累。在一些家庭中,两代人间的心结非常严重,以至于不愿见到对方。

倘若老师说孩子的学习有短板,年轻的父母会积极地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去提高;同样地,当发现自己与父母关系相处中存在难题,年轻人也可以主动获取专业知识、专业方法、专业渠道去处理。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阅读心理健康书籍、听心理健康课程,而且越来越能接受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等专业心理服务方式,这些都有助于解开心结。

孤独“滋生”时,年轻人多多雪中送炭年龄越大,越容易孤独。

身体状态越不好,越容易孤独;体育锻炼越少,越容易孤独;生病的时候,更容易孤独。

某些歌曲、音乐和电视节目能突然触发孤独的情感。

在节假日、某些特殊的日期,会感受到更多孤独。

热闹陡然消失之后可能更容易孤独,比如春节假期之后的几天。

好热闹的人身边突然冷清下来时,更容易孤独。

……

在父母长辈容易孤独的时候,年轻人可以尽量给予陪伴或关心,至少不要忽视他们的需求。

少“猜心思”

在小叶的故事中,小叶妈妈不告诉小叶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陪伴,她对小叶很失望,小叶也感到为难和委屈。同时,小叶也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和设想向妈妈充分表达。比如小叶安排爸妈多管外孙,原本是好意,但妈妈却不满意,就此事小叶缺乏与爸妈和公婆的细致沟通。再如在旅游的问题上,小叶和妈妈也缺乏交流。

两代人的做法都像是让人“猜心思”。

猜心思就是我们不告诉对方自己的想法,让对方去猜。这有时是一种生活情趣,比如谈恋爱的时候这样做蛮有趣,也能测试默契度,日常生活偶尔猜猜心思可以制造小浪漫。

然而如果有人把“猜心思”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他们就容易失望。当他们有需要时,自己不告诉别人,而是让别人猜,能被别人猜得到还好,否则结果只有失望。因为他们自己喜欢或者说习惯于“猜心思”,所以也觉得别人喜欢和习惯于被“猜心思”。他们往往根据猜测去帮助别人,倘若猜不对,无论他们怎么付出,对方都不会满意,于是他们觉得对方不懂得感恩,结果还是失望。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让人“猜心思”而不主动表达需求?有以下几种常见想法。

一是主动说了,得到等于没得到。他们说:“别人自愿给的才是最好的,自己要来的不算数。”

二是主动说就像强迫。有中老年人说:“孩子都很忙,如果他们不主动说回来看我们,我们也不主动问,总不能让孩子为难吧。”

三是主动说等于乞求。他们说:“主动要求就好像我们求着他们似的,我们也犯不上低三下四。”

四是不主动给,就不主动要,无所谓。他们说:“他们愿关心就关心,我们反正怎么都能过。”

五是无奈。他们说:“我们主动说,他们也不听呀。说了也白说,不如不说。”

“主动表达”是搭建心灵之间的桥梁

两代人之间心思难猜。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一致,何况两代人之间还有“代沟”。要想弥合双方的差异,只能靠主动表达,主动表达就是在搭建心灵之间的桥梁。而且,只要两代人之间有相亲相爱的情感,即便主动表达也不存在谁强迫谁、谁乞求谁。

当然,即便主动表达了自己的需求,别人也不一定能帮我们满足,这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只要主动表达,两代人就可以商量。商量之后能找到办法最好,即便没办法,也可以知道各自的想法,知道对方为什么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心里也更容易释然。

隔了一段时间,小叶又和妈妈做了一次交流。这次她学习了一些方法,比往常更耐心。

她对妈妈说:“我感觉挺难过的,因为每次我们旅游回来,您都不太高兴。我不希望您不高兴。您对我们旅游有什么看法吗?能说说您的感觉吗?”

小叶妈妈一开始反复说“我没意见”“我没感觉”“我没不高兴”。小叶又经过一段耐心的交流,小叶妈妈才选择试着感受自己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小叶妈妈说:“……我可能是有点儿不高兴。……我能高兴吗?你爸也不愿意出去旅游,你们出去了,我在家更烦了。”

小叶说:“哦。对不起,这几年我们一直自己旅游,没注意到您的感受。不过……实话实说,我们俩每年就几天年假,我更想我们单独带着孩子出去玩。我们俩平时太忙了,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旅游……”

小叶妈妈抢过话来,说:“这些不用你说。我能不知道吗?我也不想打扰你们。”

小叶又说:“谢谢您理解我们。不过,平时周末咱们也一起出去玩过呀,去公园、去爬山。”

小叶妈妈只“嗯”了一声。

小叶说:“您希望去更远的地方,是吗?”

小叶妈妈说:“……不用管我,你们该旅游就去旅游。我也希望你们小两口好好的。”

小叶笑着说:“哪能不管您呀,咱们家谁敢不管您呀。”

小叶妈妈认真地说:“谁管我呀?你们谁管我呀?你们旅游又不带我去,你爸也不跟我去,我不想自己一个人参加旅游团。”

小叶说:“旅游这个事是我们考虑不周。我得教育我爸去!不过,他在别的方面多关心您呀。我们也关心您呀。我怕您平时无聊,所以让孩子多陪你们……”

小叶妈妈抢过来说:“你爸他不愿意出去玩,就喜欢在家待着,他喜欢忙孩子的事。有时候中午他俩一块儿闹,闹得我头疼。”

小叶说:“嗯,这事儿您放心,我们肯定能处理好。我回去就和他爸商量一下,以后你们和他爷爷奶奶轮换一下,不然就让孩子中午去‘小饭桌’,不能让您太累了。”

小叶妈妈说:“倒也不至于多累,也不是管不了……”

小叶说:“反正咱们以后多商量。还有旅游的事,告诉我们您想去哪儿玩,咱们一起想办法……”

小叶妈妈说:“要想你想,我不想。再说你们有什么办法啊,你们也不会带我去。”

小叶说:“对对,我们想办法,给您汇报。比如趁周末去个稍远一点的地方,住一天再回来……”

说出感受,找到需求,商量办法

上述文字简化了母女俩交流的细节内容,但保留了交流的核心过程。小叶和母亲交流的过程就是:说出感受,找到需求,商量办法。

第一步,说出感受。比如小叶一开始就说“我感觉挺难过的”。说感受常常以“我觉得……”“我感到……”开头,后面是人类共通的心理感受,比如高兴、感动、自豪、好奇、满足、舒服、急切、兴奋、释然、感恩,再如生气、忧虑、焦虑、困惑、痛苦、尴尬、勉强、悲伤、泄气、无助、失望,等等。

感受是直接的、感性的,感受不是评价。比如有人喜欢说:“我感觉你不对,你就不该那样做!”这话并不是感受,而是评价。说这话的人的感受可能是:“我感到失望、烦躁、愤怒……”

感受是最真实、最深入内心的东西,如果不把它拿出来,交流常常会远离真相。小叶妈妈直到说出自己“有点儿不高兴”,母女的对话才真正开始。

第二步,找到需求。找需求是从不舒适的感受出发,去寻找产生不舒适感受背后的需求,常常以“我需要……”“我希望……”开头,后面是人类共通的需求。比如小叶妈妈的需求可能是被尊重、被关心,还有对在远途旅游中能获得的某些东西的需求。妈妈的需求可以成为今后小叶陪伴妈妈的重点。

第三步,商量办法。有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就要想办法去处理。世上没有完美,哪怕子女和父母之间也没有完美匹配,只能让双方努力相互靠近:通过商量,子女可以调整自己所能提供的陪伴,中老年人可以调整自己的需求和心理预期,这样就可能得到最佳的陪伴获得感。

当然,这三步并不容易做到。本书后续篇章,尤其是第二、三、四、五章,都会继续讨论如何更有效地“说出感受,找到需求,商量办法”,让人与人相互靠近。

陪伴事项自我问答

● 如果您是中老年父母,请做以下操作:

1.子女陪伴您时,一起做得较多的是哪些事项?在这些事项上各画一个对钩。

2.您现在最希望子女陪伴您做哪些事项?在这些事项上各画一个圆圈。

3.填写之后,可以给子女看看。

● 如果您是中青年子女,请做以下操作:

1.您陪伴父母时做得较多的是哪些事情?在这些事项上各画一个对钩。

2.您认为父母最希望您陪伴他们做哪些事情?在这些事项上各画一个圆圈。

3.填写之后,可以给父母看看。

请注意:如果多人看的是同一本书,请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

陪伴事项列表:

* 吃饭,做饭。

* 逛菜市场,逛早市,采摘。

* 逛生活用品超市,逛服饰店,逛其他商店。

* 打扫卫生,大扫除。

* 添置生活用品,更换家具,更换电器,维修家具,维修电器。

* 周末回家看望,带孙辈玩。

* 参加大家族聚会,看望其他长辈。

* 面对面聊天,网络聊天,表达情感,交流日常生活点滴,倾听。

* 讨论养生,了解健康状况,陪伴检查身体,陪伴看病。

* 过年,度假,庆生日。

* 送礼物,给“孝敬钱”。

* 看电视,看电影,看书。

* 跑步,打球,打牌。

* 唱歌,跳舞,听音乐,听音乐会。

* 逛附近的公园,散步,遛狗,郊游,长途旅行。

陪伴意愿自我问答

● 如果您是中老年父母,请就以下题目选择“是”或“否”。

1.子女工作很忙。(是,否)

2.子女抚养孩子等家务负担很重。(是,否)

3.子女经常感到疲惫。(是,否)

4.子女经常表达陪伴的愿望。(是,否)

5.您感觉子女在尽力、用心陪伴父母。(是,否)

6.当子女陪伴您之后,您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你们的这些陪伴和心意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很高兴”。(是,否)

选完,可以与子女交流一下。

● 如果您是中青年子女,请就以下题目选择“是”或“否”。

1.“陪伴事项列表”里面的一些事情您想做,但没做。(是,否)

2.您精力不足。(是,否)

3.您感觉父母很体谅您的困难。(是,否)

4.当您陪伴父母之后,父母常会用他们的方式让您知道:“你们的这些陪伴和心意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很高兴。”(是,否)

5.当您父母表达了上条所述心意之后,您会因此而感到家庭的温馨。(是,否)

6.您会更努力,更多地陪伴父母。(是,否)

选完,可以与父母交流一下。

3 别人的陪伴不够,自己怎样陪自己

人人都会孤独,人人也都有一部分孤独需要自己面对。有时候,无论子女怎样努力,也无法满足中老年人的全部需求。

冯爷爷和郑爷爷都同意这个说法。

冯爷爷和郑爷爷

冯爷爷从树下捡了只刚出生还没长毛的小麻雀。都说麻雀难养,冯爷爷也从未养过鸟,大概是缘分,小麻雀居然被养大了。

小麻雀并不总在笼子里,它经常在屋里自由活动,飞累了会落在冯爷爷头上、肩膀上。即便是正飞着,他一招呼,它就过来。

冯爷爷常跟麻雀聊天。

冯爷爷说:“我养的鸟比谁都好。”

轮班收拾屋子、做饭、洗衣、打扫、陪伴他的子女又好气又好笑,说:“让你的小鸟伺候你吧。”冯爷爷也“嘿嘿”笑笑。

冯爷爷说鸟好,一半是开玩笑,他并没有嫌子女照顾不周的意思;但一半也是认真的,老人是在说自己的需求是子女无法完全满足的。

冯爷爷的故事多少有些特别,郑爷爷的更特别。

郑爷爷年轻时很帅气,做事认真。他照顾瘫痪老伴儿多年,在忙碌之余还练习书法、读报、看新闻,生活比较充实。老伴儿去世不久,他自己的慢性病就加重了,行动逐渐不便,对照顾他的子女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孙辈都已成年,与祖辈隔得更远。孙辈偶尔去探望时,郑爷爷不知说什么好,没话找话,随口说出的都是自己冷眼旁观生活琐事的苍凉话。在孙辈看来,郑爷爷太严肃,而且三句话就有一句近乎刻薄。

郑爷爷一直把老伴儿的骨灰放在身边。子女觉得别扭,也怕这会影响老人的心情,劝他把骨灰下葬,但郑爷爷从未理会。

老人的心声没有多少人能够听懂。孙辈因为太年轻难懂,以为自己的父辈和祖辈都上了年纪,他们之间会很懂,其实父辈和祖辈也是两代人,他们相互也难懂。所以老人更怀念相濡以沫的老伴儿。

郑爷爷并不是个例,我知道好几位老人把老伴儿的骨灰放在身边。去上海参观过巴金故居的游客,或许会了解到巴金先生也曾把老伴儿萧珊的骨灰放在卧室的五斗橱上。

冯爷爷和郑爷爷,两位老人的老伴儿都先他们去世,他们每人都有三个或更多子女,被子女们轮流照顾和陪伴,他们自己或者是子女的经济条件都不差。然而,他们仍在承受孤独。

有时自己更能帮助自己

上面例子的老人都是单身老人,单身老人大都有强烈的孤独感。再婚可以减少单身老人的孤独感。然而,一方面,即便与配偶一起生活,人们有时也会感到孤独;另一方面,中老年人的婚姻是个比较大的话题,所以我们暂且不在婚姻角度进行讨论。

我们关注的是:有些心理需求,不是他人能满足的;孤独造成的心理空缺不是他人能全部填满的,自己对自己的陪伴是减少孤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人类心理有巨大的“进食量”,像一头随时要咀嚼的牛,片刻不能闲。人总有独处的时候,解决心理的饥荒不可能时时刻刻都依赖于别人的陪伴。

这更因为一些痛苦难以依靠别人的陪伴而消除。有人说:“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你惊心动魄,而世界一无所知;你翻山越岭,而天地寂静无声。人生说到底,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这描述的不就是老人的生活吗?

这还因为处于孤独中的人,如果只是顾影自怜,就会被孤独毫不留情地折磨、向下拉,连已有的陪伴也失去作用;发挥自己的作用,更能够帮到自己,或许还能发现其中的乐趣。

孤独也有乐趣

孤独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苦”,另一副则蕴含着“乐”,是每个人成长中需要适度拥有的心境。

五〇后女作家陈丹燕喜欢独自旅行,她在《我的旅行哲学》中说:“独行就是自由进入自己。倾听到的,都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终于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在那里翻翻捡捡,洗洗涮涮,好像一次丰富而漫长的告解。旅行二十二年,渐渐我理解了自己。”

在孤独中,我们有机会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需求。比如,应酬过多的人,有时希望能“静一静”,否则会迷失自己;做研究的人,希望自己能够耐得住寂寞,从而能够扎实细致;艺术家、哲学家常常需要闭关去寻找灵感和敏锐的体验;当我们想理清思绪、考虑复杂问题时,也常常需要足够的独处时间。

当我们身处孤独并尝试寻找孤独的原因和减少孤独的方法,当我们在孤独所伴生的自由清静中尝试着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孤独就向我们展现出了第二副面孔。孤独会帮我们了解到更真实、更丰富的自己和更广阔、更深邃的世界,孤独会给予我们乐趣和收获。

本书后续篇章,尤其是第六、七、八章,都在讨论如何在孤独中获得乐趣。

在心理层面减少痛苦,增加乐趣

中老年人面对一些共同的现实问题,比如身体自然老化,疾病,还有些人会有如经济拮据、配偶或子女患病等生活困难。中老年人一面要应对现实问题,一面还要保持心理成长、学会在孤独中找到乐趣,这个期待是不是有点过高了?

我去问老师。

老师说:“人生有很多现实问题。我们首先要在现实层面努力,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完美解决。在心理层面的工作可以减少问题带来的痛苦,这也是一种帮助。”

老师说:“老龄化在全世界是普遍性的。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我们的近邻日本,因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包括中老年人自己。”

老师又说:“年轻人以为人生像坐滑梯,只要爬到一定高度,到老年就会轻轻松松;中老年人知道人生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一路攀登的旅途,爬过一个坡接着又一座山。”

老师最后说:“要信任中老年人,他们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做法。你,作为作者,为读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内容;作为子女,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然后你对他们、对自己都给予耐心和包容。”

我用了很长时间理解老师的话。我把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融入序言“不完美生活中的不完美努力”和其他文字中。

十句话回顾

孤独之于心理,就像饥饿之于身体。

应对孤独最基本的方法是获得陪伴,包括家人朋友的陪伴、自己对自己的陪伴、社会提供的陪伴等。

世上没有完美,哪怕子女和父母之间也没有完美匹配,只能让双方努力相互靠近:子女多根据父母需求来陪伴和关心父母,父母调整一部分难以满足的需求,这样就得到最佳的陪伴获得感。

年轻人要逐渐了解真实的父母,接纳父母“无力”的一面。

年轻人关心父母和照顾孩子并非“零和博弈”,孩子同样需要祖辈的爱,因为祖辈代表传统、代表家族,祖辈能给孩子带去更深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只要两代人之间有相亲相爱的情感,即便主动表达也不存在谁强迫谁、谁乞求谁。

沟通的过程:说出感受,找到需求,商量办法。

感受是最真实、最深入内心的东西,如果不把它拿出来,交流常常会远离真相。

孤独造成的心理空缺不是他人能全部填满的,自己对自己的陪伴是减少孤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孤独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苦”,另一副则蕴含着“乐”,是每个人成长中需要适度拥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