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与万历皇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海瑞骂皇帝

严氏父子垮台了,嘉靖皇帝还活着,依然故我,朝政没有起色,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黄仁宇说得非常有意思:“1565年,严嵩去职虽已三年,但人们对嘉靖的批评依然是‘心惑’‘苛断’和‘情偏’。然而他对这些意见置若罔闻,明明是为谀臣所蒙蔽,他还自以为圣明如同尧、舜。”

这时,一向刚直不阿、敢作敢为的海瑞,向皇帝上了一本奏疏,狠狠地批评皇帝,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海瑞上疏”,或者说“海瑞骂皇帝”。

海瑞,字汝贤,一字应麟,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他以户部主事的身份畅谈国事,仿效贾谊向汉文帝痛哭流涕上《治安策》的榜样,向嘉靖皇帝上《治安疏》,以无所顾忌的姿态,锋芒毕露的文字,批评皇帝,抨击朝政。一时间,这份奏疏被广为传抄,引起朝野轰动,当时人评价为“直声震天下”。他向皇帝提出警告,要他“幡然悔悟”,洗刷“君道之误”,和朝廷大臣同心同德,“讲求天下利害”。他毫不客气地指责皇帝清虚学道,潜心修醮,以至于二十多年不上朝理政,导致纲纪废弛,吏治败坏,贪赃枉法,民不聊生。他语重心长地指出,全国臣民不对陛下讲真话已经很久了,其原因就在于,陛下一意玄修导致“心惑”,过于苛断导致“情偏”,大臣拿了俸禄而阿谀奉承,小臣畏罪而唯唯诺诺。因此,我要冒死为陛下进谏。

他的《治安疏》中,对皇帝最具讽刺意味,最让皇帝感到恼怒的是这样一段话:

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磬,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真是嬉笑怒骂,肆无忌惮,竟然把皇帝的年号“嘉靖”谐音为“家净”,意思是,在陛下的治理下,全国百姓家家户户都穷得精光,室如悬磬,这就叫作“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他之所以敢于如此直言不讳地批评皇帝,因为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上疏前,他特地买了一口棺材,诀别了家中的妻儿老小,把后事托付给同乡好友、庶吉士王弘诲。这一切都表明,他决心冒死谏诤,为了使得皇帝幡然悔悟,必须言词激烈,就好比治重病必须下猛药。对皇帝下猛药,被旧史家称为“披逆鳞”,因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从相反的方向去披龙的鳞片,势必导致龙颜大怒,是必死无疑的。

海瑞当然知道面临的是被处死的风险,但是,他必须迎难而上。他一向反对官场上流行的庸俗风气——“医国者只一味甘草,处世者只二字乡愿”,用味甜性温的甘草是无法医治国家重病的,以明哲保身的“乡愿”哲学混迹于官场必将害国害民。他甚至对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也有所不满,认为他也是“一味甘草,二字乡愿”式的官僚,讥讽他为“甘草阁老”。海瑞不愿成为“甘草”,要给皇帝下一帖猛药。

这帖猛药猛烈得让皇帝无法消受。

皇帝看了这份奏疏,大发雷霆,气得浑身发抖,狠狠地把奏疏扔到地上;一会儿,又把它捡起来,要看看后面还骂些什么;看了一下,又勃然震怒,吩咐身边的太监,把他抓起来,不要让他跑了!身边的太监小声回话:他已经把棺材都抬来了,不会逃跑。

皇帝心情稍微平静以后,再三阅读这份奏疏,不禁被海瑞的精神感动,叹息道:此人可以和商朝的忠臣比干相媲美。不久,又给内阁首辅徐阶写了秘密手谕:“今人心之恨不新其政,此物可见也,他说的都是。”一向拒绝纳谏的皇帝,居然破例接受了纳谏,承认海瑞说的都对,因为这份奏疏反映了人们期盼新政的愿望。但是,这仅仅是私底下的表态,只有徐阶一个人知道,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威望,皇帝必须公开表态,用处死海瑞,来表明他拒绝纳谏的尊严。

幸亏徐阶从旁缓解,海瑞才幸免一死。

徐阶从旁劝告皇帝,海瑞这样的草野小臣,无非是想沽名钓誉,陛下如果处死他,恰恰成就了他,在青史留下英名;不如留他一命,使他无法沽名钓誉,也显得皇恩浩荡。

于是乎,海瑞被关入监狱,免于一死。

不久,皇帝突然驾崩,海瑞在狱中听到噩耗,如丧考妣,悲痛欲绝,呼天抢地,号啕大哭,呕吐得一片狼藉,昏厥了过去;苏醒后,终夜痛哭不停;次日,披麻戴孝,如同死了父亲一般。

史家评论说,由此可以看到真正的忠臣心态。此话言之有理。海瑞骂皇帝,并非痛恨皇帝,而是希望他从此振作起来,成为一个好皇帝。比起那些“一味甘草,二字乡愿”的官僚,他才是真正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