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之变
刚到平原津、快到沙丘的时候,始皇帝却突然病倒了。他认为是自己在会稽祭神的任务没完成,触怒了神明,所以赶忙派蒙毅返回会稽去重新祷告。
但“神明”似乎并不理睬始皇帝的一片诚心,他的病情在几天之内急剧恶化,到达沙丘的时候已经非常严重了,无法再继续游幸。
始皇帝感到自己很难康复了,终于放弃了长生不老的梦想。他匆忙写下一封诏书,让人送到上郡去,召太子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且继位。
这几年始皇帝跟朝臣们隔离的恶果这时候终于显露出来了。这时始皇帝身边只有胡亥、赵高、李斯几个心腹,其他人对皇帝的情况完全不了解,甚至都见不到皇帝的面。咸阳那边的朝臣们对沙丘这边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谁也不敢主动去问,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最恨别人过问他的行踪。
胡亥、赵高这对主仆蓦然发现,一个天大的机会落到了他们面前——现在皇帝发布的一切命令都要从他们手上过,他们说的话就是圣旨,没人可以质疑。
两人胆大包天,竟然把始皇帝的诏书扣下来,等着始皇帝驾崩。(史书上记载这一切都是赵高的阴谋。但显然,没有胡亥的支持,赵高没那么大能耐,而且从后来胡亥的作为来看,他并不是心慈手软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胡亥也是当时的主谋
之一。
)
在外界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始皇帝的病情急剧恶化,很快就死在了行宫里。
李斯考虑到,现在太子被放逐在外,皇帝在外地驾崩的消息一旦传开,会引起天下动荡,所以他跟胡亥、赵高等人合谋,把消息瞒了下来。
这几个人把始皇帝的遗体放在辒辌车里面,每天依然装模作样地带领官员们去辒辌车前面奏告国事,给皇帝的饭菜也都按时送进去,朝廷仍然按照惯性正常运转着。
胡亥、赵高紧张地谋划着篡权夺位的事。现在的关键人物是李斯,只要能说动李斯跟自己合谋,事情就成了一大半。
李斯并不是正义凛然的人物,胡亥和赵高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很快就把他拉拢过来了。三人结成同盟,赵高掌管印玺,李斯有丞相大权在手,胡亥是皇帝身边唯一的皇子,三人联手把朝政接管过来,对文武百官发布了一份假诏书。
假诏书以始皇帝的名义,宣布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严厉斥责正在守卫边关的扶苏和蒙恬,命令他们两人自裁。三个奸人让使臣即刻把“诏书”送去上郡。
其他官员们都被蒙在鼓里。秦朝法令极其严厉,谁敢质疑皇帝的圣旨?所以没人怀疑这封诏书的真实性。
上郡那边,扶苏骤然收到使臣送来的诏书,听说父皇赐自己自尽,惊得目瞪口呆。蒙恬觉得整件事疑点太多,劝扶苏先不忙自杀,建议他向皇帝申述一下,看看那边怎么回复。
可惜扶苏是个极端重视忠孝的人,甚至到了迂腐的地步,在如此命运攸关的紧要关头,他没有任何反抗的意志,只是喃喃地说:“父赐子死,怎么可以抗拒呢?”说完便自杀身亡了。蒙恬抗命不从,被使者抓走,囚禁在阳周,等候胡亥发落。
这样的结果反而说明扶苏的确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人物,政治手腕比他弟弟胡亥差远了。
扶苏的死帮助胡亥除掉了他夺权路上最大的障碍,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登上大位了。
他让人传下命令,声称銮驾要回宫,带领文武百官的车队开向咸阳方向。
当时已经是夏天,始皇帝的遗体很快就发臭了,胡亥他们特地找来许多鲍鱼装在车上,以掩盖辒辌车里浓重的臭味。
车队从直道返回咸阳,赵高等人向天下宣告了始皇帝的死讯,并由胡亥主持丧事。群臣战战兢兢,俯首听令。胡亥在始皇帝灵柩前即位,称为秦二世。
至此,大局已定,一个超级帝国的权力交接,就以这样如同儿戏的方式完成了。而赵高作为胡亥夺位的主要功臣,受到新皇帝的重用,从此在朝廷里呼风唤雨,成为头号权臣。
蒙恬是帝国的顶梁柱之一,二世本来想赦免他,但赵高不肯放过这个政敌,他向胡亥进谗言:“先帝很早以前就想立您为太子,蒙毅却坚决阻拦。”
这番话戳到了二世的痛处,所以等蒙毅从会稽返回咸阳以后,二世就把他抓起来,随后下诏赐死。
蒙毅一死,蒙恬当然也不能留了,二世随后又派人到阳周把他赐死。
二世刚刚登上大位就杀掉了两名朝廷元老,等于灭掉了一个煊赫的将军家族,废掉了帝国一支重要的军政力量。这样的做法,已经明显显露出他性格的两个方面:残暴和昏庸。
秦朝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时暴露出一个严重缺陷:最高权力掌管者一旦走上暴政的道路,就没有人能够阻挡,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伤害国家。
以赵高的才干,他完全可以看出二世的做法是在自伤自灭,但他不仅不谏诤,反而推波助澜,用自己的全部能量把这个国家推向覆灭的深渊——当然,也可能这本来就是他的目的。
这个奸相随后将会亲自向天下人示范:当一个拥有绝高才干但心术不正的人物掌握了权柄以后,会有怎样可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