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兴亡(套装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天下苦秦

好大喜功的千古一帝

天下平定以后,始皇帝觉得自己的功勋已经够了,现在可以放松心情,追求一下物质享受了。

首先,他开始大兴土木,营建宫室。

秦国本来在渭水南岸有章台宫和皇家园林上林苑,但这些都是几代人之前修建的,哪里配得上大秦帝国现在的地位?从前几年攻灭六国的时候起,每打下一个国家的都城,始皇帝——当时还是秦王——就派人去把那个国家的王宫画下来,然后在渭水北岸仿造一个一模一样的。六国依次被灭,渭水北岸便依次矗立起六座崭新的王宫。

始皇帝还不满足,在统一天下后的第二年,他又在渭河南岸营造极庙,在骊山脚下建造甘泉宫前殿,两座宫殿以甬道相连,通过甬道可以从咸阳直达骊山,不受外界打扰。

全国工匠没日没夜地劳作,前后不过几年,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在咸阳四面拔地而起(据说宫殿的数量有两百七十座之多),把咸阳城装点成了世上最奢靡的乐园。

这些宫殿的奢华简直触目惊心——

殿宇崔巍,台阁峥嵘,中间全用复道连接,廊桥从空中纵横穿插,顶层再架上朱漆的阁楼,直凌霄汉;再以奇松异石做点缀,鹿鹤游弋其间,猿猱攀缘其上,杂以四时不败之花、万年不涸之泉。

然后,他又把六国的珍宝和美女都掳掠到这些宫殿中,赵姬越女,争奇斗艳。再架上六国宗庙的乐器,演奏四海雅乐,终日仙音缭绕,漫入云中。说不尽的浮华气象,夸不完的盛世威仪……

仅仅生前的奢华还不够,从登基时起,始皇帝就让人在骊山替自己修建帝陵,以便自己百年之后仍然能享受无边富贵。一统天下之后,更是加快了修建进度。

骊山是咸阳东北部的一座名山,风景秀丽。骊山陵墓的规模是史上第一,再加上庞大的兵马俑阵列,整个工程的规模极其恐怖,相当于凿空一座山,再在里面建一座城。

为了修筑这样惊世骇俗的超级工程,秦朝政府征调民夫和所谓的犯人超过七十万人,强迫这些无辜百姓像奴隶一样没日没夜地劳碌,前后用时超过三十年才建好这座浩瀚的帝陵。

即使这样,始皇帝还觉得配不上自己千古一帝的身份,他认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需要一座逆天的宏大宫殿来提供极致的物质享受。公元前212年,他颁下命令,动用全国资源,开始建造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超级宫殿——阿房宫。

阿房宫之宏大,超过人类已知的一切宫殿,仅仅一座前殿,就接近明朝故宫的大小!建造这样的超级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其实已经超出了秦帝国的承受能力,但始皇帝不管这些:反正帝国有的是人,随便抓来强迫劳动就是了……

除了铺天盖地的物质享受,正值盛年的皇帝更爱四处巡游,只有亲自踏上自己统治的万里河山,他才能切实感受到那种君临天下的快意。

天下统一以后,始皇帝下令修建了许多驰道——一种供皇帝专用的高规格道路。这些道路从咸阳通向全国各地,使咸阳周边的交通得到了很大改善,也给天子出巡提供了便利。

作为天下的主人,到四方巡狩,体察民情,考核官吏,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之一,无可厚非。从尧舜的时代就有这样的传统,历朝历代的帝王也都常常有出巡的举动。

到始皇帝这里,出巡的意义却变了。

他出巡的绝大部分目的,并不是抚慰百姓,而是夸耀自己的功绩。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让人立一座石碑,在上面刻上对自己歌功颂德的辞章,以此来向天下百姓,也向后世,宣扬自己的伟大功勋。

他巡游的目的地,既不是国家生产建设的重要机构,也不是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军事重镇,而是名山大川。

他巡游的频率——平均两年就出巡一次——也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帝王,基本上,只要身体健康最近也没遇到麻烦的时候,他都在外面晃荡。

所以始皇帝的出巡就脱离了上古贤君体察民情的本意,变成了他自己的一场夸张的真人秀表演,而且要强迫天下人来观看。

公元前220年,始皇帝第一次出巡。他一路向西,到秦国先民生活的陇西故地巡视一圈,然后沿着祖先东进的道路回到咸阳。——这是象征性地把祖先开疆拓土的路线走了一遍。

一年以后,他第二次出巡。这次是向东,来到六国故地,视察自己不久前刚征服的土地和人民。这时六国百姓对于新朝代还没有归属感,天子的到来,能够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对国家的认同感。这是巩固秦朝统治必须的一步。

而这一次出巡,就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他好大喜功的倾向。

浩荡的车队来到古老的齐鲁大地,前方巍峨的泰山,正是这次巡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始皇帝把当地有名的一些儒生召来,询问他们:“听说上古贤君都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具体是怎么做的?”儒生们面面相觑。

“封禅”是古书上记载的最神圣的一种典礼,分为两个流程:“封”是在山川高处向天祷告,称为报天之功;“禅”是在山下找一处土丘向地申祝,称为报地之功。

一般来说,天下由大乱到大治以后,取得政权的帝王会到泰山等名山之上向天地祷告,宣告自己接受了上天赐给他的教化万民的任务——其实就是向天下民众宣示自己执政的合法性。

但从周朝以来,七八百年没人举行过封禅典礼了,古籍上也没有明确记载封禅的具体程序,谁也不知道当年那些“上古贤君”是怎么做的。

只有一两个年长的儒生颤颤巍巍地回答:“陛下……这个……古书上说,要用蒲草把车轮裹起来,不要把山上的石头压坏了……”

“够了。全部退下!”始皇帝怒不可遏,喝退了这些没用的儒生。

但是封禅典礼肯定是要举行的,既然没有先例可以参考,那就自己创造一套规则吧……

公元前219年春天,秦朝君臣在泰山举行封禅礼,正式向天地宣告自己万民之主的身份。

祭祀的具体仪式都是新创立的——先在泰山顶上建造一座圆形祭坛,祭祀的队伍从泰山南坡登顶,由皇帝诵读事先写好的祭文;再立一座石碑,歌颂始皇帝的巍巍功德;然后从泰山之北下到附近的梁父山,在方形的祭坛前举行降禅礼。

具体的祭祀过程和祭文的内容对外界严格保密,让这次封禅典礼带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到这时,始皇帝才终于从上天手上接过统领万民的任务,正式成为华夏大地的主人。

不料随后却发生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

“封”礼举行完毕,从泰山北坡下来的路上,天气突变,一场倾盆大雨骤然来袭。由于出发之前没准备雨具,始皇帝君臣被弄得手忙脚乱。

还好旁边有一棵大松树,众人赶忙拥着始皇帝到树下避雨。虽然始皇帝自己没淋到多少雨,但手下的文武百官们却个个都被浇透了,之后他们只好穿着湿漉漉的衣服去梁父山举行“禅”礼,场面多少有些狼狈。

这本来不算什么大事,虽然有点扫兴,大家相视一笑也就过去了。始皇帝还很开心地把那棵树封为“五大夫”,以褒奖它的“救驾之功”。

那些被斥退的儒生听到这事以后却幸灾乐祸,到处嚼舌根说皇帝如何如何被淋成落汤鸡,甚至连禅礼都黄了,根本没办完,又不好意思对外面说,所以才处处保密。

六国民众本来对始皇帝就很不服气,听到这消息以后都赶紧奔走相告,谣言一传十、十传百,成了全天下人人皆知的笑话。

这些传闻溜进始皇帝的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他目前还有事情没忙完,先不跟这些儒生计较,以后再和他们算账。

浩荡的车队继续向东,来到渤海之滨,到达成山、芝罘等各大名山,君臣依次祭祀山川八神,在每一处地方立碑纪念。

最后一站是渤海边的琅邪。按照事先的计划,秦朝君臣们在这里举行了祭祀典礼,然后立碑歌颂功德,又在这里好好游玩了一段时间。

典礼举行完以后,始皇帝站在渤海边,望着远处海天相接的地方,忽然感到一种极度的寂寞涌上心来——纵然拥有天下又怎样?百年之后,不也只是一抔黄土吗?

他不甘心!他要超越命运的安排。

上天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果然送来一份神秘的礼物。

有属下来禀报:一名叫作徐福的异人,领着一群相貌奇特的人物求见,说他们知道关于神仙和长生不老药的秘密。